A-A+

为什么超市工资那么低还能招到人呢?

2022年07月01日 好文阅读 暂无评论 阅读 0 views 次

女邻居,32岁,在超市打工,每天10小时每个月是2000元底薪工资,但是她做了三年却没有辞职的想法,因为在超市工作她每个月加起来有四千多的收入。

邻居在的超市,按照每个月的超市营业收入比例进行员工分红,如果销售额高的月份,一个月多拿三千多元是正常的,平常加上分红、促销收入也能有两千元左右。超市平时还会分点水果、蔬菜给员工拿回家,这种看起来工资低,但是隐性收入也不少的工作,离家又近,在三线以下的城市,有这个收入可以过上不错的小日子了。这也是为什么她坚持做三年不辞工的原因。

工资福利待遇好,留住员工的好策略

像我们这个城市,一般人的工资待遇3500元左右,按理来说超市2000元的工资真的是招不到人,但是就因为有福利待遇好,按营业额给予的奖励分红,让员工更有积极性的去营业好超市的每一种商品,为超市赚取更丰厚的利润。对于打工人来说,虽然底薪低,但是每个月有分红,日常生活消费还能从超市中获得优惠,直接为家庭支出节约了费用。有这样的工作,为什么不去奋斗下呢?

超市工作经验终身受益

1.丰富的营销实战经验

拿一个超市导购职位来说,商摆放技巧、导购技巧都会让他终身受益。如:某某商品摆放在那个位置会更吸引顾客,怎么与顾客交流才能更好地引导消费。这些技巧掌握透了,不管今后是否继续超市的工作,这些经验都可以结合实际工作中高效应用。比如,沃尔玛超市的摆放货物风格,有效地应用了消费者的购物习惯和模式,比如烟油酱醋都挨着一起摆放、收银台加个小货架放满口香糖、棒棒糖之类的小东西,让原本没有购买计划的消费者,看到这些商品后会随手放入购物车。超市的摆放学问,直接上升为营销策略层面,所以现在有经验的超市工作人员都是非常紧缺人才。

2.创造价值的服务态度

超市属于服务行业,强化服务意识提示服务质量,是创造价值的衡量标准。不管是在哪一个角落,都实实在在地为顾客着想,快速的解决顾客的需求,这就是超市的服务。

简单举个例子:我们大部分人会选择一个购物品种多、物品容易找、买单结账快速的超市去购物。而不会选择去一个结账台才设几个,次次购物都要排个长龙十几分钟以上的超市去购物。

再一个例子,顾客在找货架上的物品,导购员却在另外一边和同事闲聊,或者是顾客请导购员指引,导购员爱理不理的态度的,这种情形下,顾客的体验感十分的不佳,下一次购物,总不会想到这个超市来了

所以,历来,超市管理者们都非常懂得抓好服务意识这一项工作,要求全体员工要提供热情、周到、主动的服务意识,把服务好顾客、顾客满意作为重要的标准。一般来说,口碑好的超市,里面的员工服务态度都是较好的。从这里出来的员工,在工作中树立了良好的服务意识,今后不管在那个工作岗位上,都会牢记这个与企业、个人利益切切相关服务标准,并坚持贯彻到底。

3.提高自我素质

服务行业的工作,是要求在日常中时时处处的严格要求自己,要以良好的的服务礼仪、热情、周到的贴心服务来创造价值,这也是一个加强自我修养的阶段。求真务实、尽心尽职的工作态度,在最需要最苦最累的超市工作中,更是体现得突出。在当下社会的企业文化里,务实作风、服务意识强历来是企业管理者们灌输给员工们的重要力量,毕竟,一个企业要有更大的创造力,离不开每一个员工的共同付出,而有着良好工作作风的员工,不管是去到哪个企业里,都是非常受欢迎的。

薪酬不止仅看眼前,还要看有发展潜力的工作

类似超市工作人员、手机店销售员、快销品促销员,这些工作看似都很低薪,但是依靠勤奋获取的业绩提成,工资待遇都会比普通工作高一点点,在职场上的人想要的打拼,可以选择这类有发展潜力的岗位,既能奋斗到丰厚的收入,又能在职场上获取高质量的工作经验,为未来的职场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关于个人择业的一些建议

1.“骑驴找马”一样找工作

工作岗位不分贵贱,能创造劳动价值的,获得相对应的薪酬待遇的,我们都可以结合个人实际情况去选择就业,而不是非要找一个称心如意的岗位才去上班。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找工作就要像‘骑驴找马’,先安稳下来,边工作边成长。”而不是选择毕业就失业,在家里一待就待个一年半载,甚至几年,活生生地把自己变成了“啃老族”。

2.提升劳动技能

学历不代表能力,一个学历文凭,更多时候只是进入企业或者单位的敲门砖,个人要成长的,必须是不断地提升劳动技能,包括了当前的高校毕业生们,要重视大四的实习期,争取在单位实习期间,有效地将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工作实践中来,争取在几个月的实习期里,掌握企业的一两项技能,即使是在实习期满不留在实习单位发展,也可以通过掌握的技能去应聘相关单位。

又再如,一些已经在某些工作岗位上工作多年,技能上一直没有提升的,迫于生活压力却不敢离岗离职的,更应该懂得抓住一切的学习机会,为自己创造跳槽的机会。像某个老乡,在某陶瓷厂流水线上工作了四五年了,以前想换个行业工作却苦于没有其它一技之长,在利用了晚上下班的时间,参加了当地开始的育婴师培训几个月之后,果断地辞去了流水线的工作,高薪应聘做了育婴师,并在做了一年多育婴师之后自己创业成立了一个育婴护理公司。若是没有拓宽自己的劳动技能,这个职场的转换,是她做梦都不敢想的事。

网友二:

这个问题要根据区域经济和消费来决定的,如果是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工资一定不会低,如果是偏僻的县城,工资低也很正常,她们在家门口就业,上班下班非常方便,能挣钱补贴家用,还能照顾孩子,一举两得的事,当然会有人去了啊。

我们当地超市工资也不低,一个月2000多,加上提成奖金超过3000元,虽然我们这里是三线城市,消费水平还可以,一个月做服务行业挣3000多块钱,收入还是可以的。但有低工资的,但上班时间就不同了,每天上半班,有充足的时间照顾家里,也是不错的事情。

农村集镇也有超市,见面也有服务员,她们的工资也很低,每个月一千多点,但也是有人干,因为她们不想出去打工,在家门口工作,上班下班也非常方便,不耽误接送孩子,不仅能赚钱,孩子照顾孩子,也许这就是家门口的幸福吧。

超市里面的工作并不是很累,也就是导购一下,理一下货,工资低点很正常。所以说由于区域不同,各地的用工工资也有所不同,无论做什么工作,自己开心就好,而不是在乎工资高低。

网友三:

中国有好几亿人的月收入不超过1000元呢!这是官方给出来的说法,您能难道不知道吗?!有人愿意去,说明有些人能够找到这个水平的工作已经不错了!谁都不傻,如果能够找到薪酬更高的工作,谁会选择低工资的工作呢?

每个人的能力不同,能够从事的工作也不同,对薪酬的预期自然就不同了。

大家都希望获得高收入,但是自己能够输出的价值、能够从事的工作种类等等是不同的。某些工作岗位对于技能、素质的综合要求不高,薪酬也自然不高。这种类型的人群基数非常大,这就是低工资岗位不缺人的原因了。

很多时候,你没得选!你不干有人干!

社会上各个行业、岗位对人力资源的需求量是不同的,有时候你没有更好的选择,你不干的话那就没有薪酬!

或许有些人的能力完全胜任更高水平的薪酬,但不是你想找到那样的工作岗位就一定能够如愿的呀!各个方位的人力资源需求并不是无限的。

开个玩笑:即使你有屠龙之术,没人聘用你去杀龙,那就得做其他工作赚钱,总不能让家里人因为你不挣钱而饿着吧!

最重要的是:我们不能做“何不食肉糜”的人啊!
古代有个皇帝,他的大臣告诉他现在天下大旱,来百姓没有粮食吃,饿死了很多。皇帝来了一句:何不食肉糜?(没有粮食?为什么不吃肉呢?!)

问这个问题的人,您应该懂点人间疾苦啊!您应该知道多数人的收入都不高的!甚至还有些人没有工作,正在为找工作发愁呢!

网友四:

我经常跟超市打交道,我来回答。首先,超市工资整体水平确实是不高的,除非能做到采购经理、店长等专业管理岗位,一般员工的工资基本上都只是当地收入水平中下。

拿我们江西来说,不管是省会南昌还是地区县里的超市,普通员工工资比如说理货员、防损员,库管等,工资都只有2500——3000左右。其次,能招到人是因为这些岗位对员工要求本身并不高,文化水平、技术水平几乎没有太多要求,尤其是县城里面的超市,很多都是大爷大妈,年纪普遍偏大,而且对于超市来说,这些岗位只需要的认真执行就好,简单、重复,日复一日。

对于这些人来说,他们除了找这样的工作,确实也很难找到其他工作,他们这些员工自己对工资要求也不高,所以正好互相满足。而且超市上班一般都是两班倒的,也就是要么是从早上到下午,要么是下午上到晚上,往往可以照顾到家里,自由时间也比较多,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第三,超市普通员工的离职率也是很高的,经常人员异动,老人走新人来,一年四季几乎不断的在招人,对于顾客来说,不管什么时候去总能看到员工就好,所以往往给人感觉也是总能招到人,但是不知道是超市人力行政在背后的工作有多大。

网友五:

主要是工作稳定,离家近。而且工作基本没有工作门槛。

这样的工作岗位和工资,看似没有其他工作更有吸引力,但是对于生活在生活底层得人来说,一份稳定的工作就是一份稳定的收入来源,看似不多一两千的收入足以覆盖一个家庭的生活开支,而且超市的工作又不太复杂,一般女性居多,既能照顾到家庭(因为离家近,又不用出差,且上下班固定),又能改善家里经济状况)可以大大减轻另一半的挣钱压力)。

对于没有金钱压力的人来说,选择面可以很广,也可以进行创业和各种试错。但对于有金钱压力的家庭来说,一份稳定的收入就是生活得以稳定和运转得保障。

工厂倒是工资高,但有些工厂却出现招工困难,超市工资低,但还是有那么多人愿意干。是因为我们挣钱的本质都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为了使生活更稳定和梗幸福。

超市虽工资低,但它更能贴近生活,更能成为生活的助力,而有些工作虽工资高(比如远方的工厂)但它是以牺牲人们生活的幸福感为前提的。

所以超市虽工资低,所以也会有人干。

网友六:

为什么有的超市工资那么低还能招到人?

能够在超市上班的人主要有两类:一是没有文凭,二是工作轻松。

说说文凭,现在一般公司招聘都有文凭要求,基本上都是要求大专以上文凭,而现在四、五十岁打工人群中很多是没有文凭的,为了能够打工,哪怕工资低点,他们也能接受,而超市招人正好满足他们的需求,所以他们就愿意到超市打工。

再说劳动强度,不看重文凭的工还有建筑工地、清洁工人等,但这些工作相对工作强度较大,很多人或因年龄关系或不愿意做劳动强度较大的工作,所以他们宁愿选择工资较低的超市工作,超市是轮班制,每天的工作时间也要短一些。

当然,超市也有文化高、年轻的工作人员,这些人员一般是管理人员或收银员,他们的工资相对要高一些。

社会分工不同,不管什么工作都会有其优劣势,总会有人去选择。

网友七:

“铃~~~”电话响了,一看来电显示原来是舅舅打过来的,舅舅说:“霞呀,你在公司做招聘,帮你表妹安排个工作吧!已经给她买好明天的火车票准备去你那了。”我错愕地说不出话来。

愣了好半天,听舅舅说完才知道,原来事情是这样的。

表妹自从舅舅、舅妈离婚后,成绩也一落千丈,小小年纪居然还在学校跟男生谈起恋爱了,还经常旷课,影响其他同学上课的纪律。

于是校领导找到舅舅,说依表妹的成绩高中是肯定考不上,还剩半年的时间也别读了,直接发毕业证,早点找个中专学校读算了。

于是表妹就辍学了,不过重男轻女的舅舅没有给她找中专学校,而是叫她出去打工,自力更生,还说什么反正成绩不好,读中专估计也读不出来。

然后就有了开头的那一幕,舅舅想起我在公司是做招聘工作的,立马就打电话给我让给表妹在我公司安排个工作,农村人思想简单,单纯地以为招工,无论什么人、什么工作都能安排。

我也不好辩解,票都买了,我能说啥?

就这样,三天后,表妹就来到了我家,来了之后看她身份证才知道,她16岁都没满,还差两个月,找工作的全部资本就是一张未满16岁的身份证加一本新发的初中毕业证。

我也是无语了,但是舅舅是长辈,招工的这些要求跟他也扯不清楚,只好让表妹先安顿下来。

因为我白天要上班,也没时间陪她,就叫她先在家休息几天,等周末了我再带她去附近工业区转转,因为她这种情况想在网上找工作实在是难。

大家都知道,在正规招聘网站找工作都是要年满16岁才可以登记注册的。

到了周末,我开着车,带着她在工业区转了一天,一家一家工厂问下来,都说年龄未满16岁,不敢招,哪怕是急缺人也不敢用。

有些厂呢,连普工都要高中、中专学历,说普通工人有时也要填个日报表啥的,文化水平太低很难教会。

还有些厂急缺人,就让表妹留了个电话,说两个月之后联系让她过来。

一天下来,累得够呛,但就是没有一家工厂要她,她自己也有点后悔了,后悔没有在学校好好读书,但是木已成舟,想这些已经有点晚了。

到小区门口,我跟她说:“没事,明天星期天再出去看看,现在去超市买点菜,做晚饭。”

走进小区门口超市,我灵光一现,何不考虑先在超市做收银员、理货员的工作呢。

于是立马带着表妹,找到老板问超市是否还需要招聘员工,没想到超市还真在招人,老板说前两天刚好走了一个姑娘,正好缺人。

身份证也给老板看了看,老板也跟表妹面谈了几句,感觉还不错,说表妹挺机灵的,当场就叫她明天上班,主要工作就是负责生活日用品区域的看管和货物整理。

福利待遇:月休两天,早、晚两个班次,工资2500元/月,包吃包住,做够6个月才买社保。

我想了想,虽然工资有点低,很多地方都不符合劳动法,但是也确实没有办法,人家老板没计较表妹年龄录用她就不错了。

于是,表妹外出打工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这个超市做理货员。

上班第一天回来,表妹叽里呱啦地说了一堆,原来她那个超市年龄未达标的并不只有表妹一人,还有个小男生,也是初中未读完辍学外出打工的。

还有个搞清洁的50岁的大姐,才小学水平,写名字都困难,在超市已经做了四年。现在虽然退休了,但是老板还留她做,退休了还能拿2500元,大姐觉得挺好的。

表妹一边吃着饭一边说道:“超市挺好的,有好多同龄人,中午吃饭伙食也不错,老板都是跟着员工一起吃饭,也算和善,先在这做几个月再做打算。”

我心想着:“社会才是个炼钢炉,纵使你年少轻狂,走上社会久了,自然也要学会如何在社会上谋生存了。”

为什么超市工资低、甚至还不买社何都还能招到人,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些农村走出来的务工人员,文化水平较低,没有毕业证找不到更好的工作,只能去一些乡村超市、城市超市先做着慢慢再寻找出路;

未满16岁的孩子,不想读书,家里父母也不管,需要自力更生,但是因为年龄限制进不了工厂,超市老板一般都是私人老板,对这方面意识比较淡;

超市虽然工资低,但是为了方便管理,很多老板都包吃包住,这对于刚走上社会的人来说相当于有了一个落脚的地方;

另外,超市的活其实不累,相比去工厂做流水线工厂还是轻松不少,对于一些年龄太小、身体不太好的人来说去超市是个不错的选择;

超市为了减少买社保人员的用工成本,他们还收一些退休人员,所以一些退了休又不想在家无聊的大妈也会去超市寻找工作机会;

另外,超市需要的员工不多,有些老板自己家亲戚都可以安排了;

因此,超市一般不愁招不到人。

所以,每个行业都有他们存在于这个社会的必要性及合理性,有些行业虽然不太正规,但是另一方面来说也解决了一部分特殊群体的就业问题。

有句话说得好,存在即合理,这种现象会存在这么多年,肯定有存在的理由。

重要的是一小部分人如何通过这些不太正规的平台体会到生活的艰辛,从而找到人生今后努力的方向。

标签: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