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生活在底层的人过得有多艰难
社会最底层的人,生活的艰辛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工作:体力强度大,污染大、环境差,时间长,甚至于没有固定工作,属于短工,零时工,收入还相当低。由此影响到生活上,不得不精打细算,能省一分钱,决不敢乱花二分,外人看来,爱冠与“抠门”二字。抠门,应该算普通人落下的“病根”,即便以后稍微有了点积蓄,富裕了些,这病也好不了多少。
曾有一“大官”,犯了错误,下放到我们班“劳动”,他很健谈,还爱讲故事,我们也很爱听,有一次他讲了一个北京人下馆子的故事。
他说,这是他在北京遇到过的,一个北京人进馆子,要了一碗米饭,顺手从兜里掏出一根黄瓜,向服务员要了一个盘子,用小刀把黄瓜皮削了,切成块,用餐桌上的酱油浇上……,一顿午饭就这样解决了。
这种事估计不多,尤其是在北京,多了饭店老板是不会干的,但生活中肯定有,比如,吃火锅,自己悄悄地带些蔬菜,或进馆子准备一些“酒水”,这些都是“节约”之道,却又属于“太抠门”,太小气的人干的事,即想进馆子绷绷面子,又怕钱花太多了受不了。
这也应该算是底层民众生活的“艰辛”的一面吧。
网友二:
我的一个同学,读书的时候家庭条件不好,营养不良,长得就有些抱歉,后面初中毕业没两年,大概十八九岁就嫁了个大龄单身男,23岁就是两个孩子的妈了,二胎孩子刚刚满月,老公晚上收工回家骑摩托车被不知名车撞死了,乡镇路那时没有摄像头还找不到肇事司机,得不到任何赔偿。
留下孤儿寡母以及一对年迈的父母,当时公公已经临近七十岁,婆婆也长年风湿腿脚不好,一家全是没有劳动力的人,如何生存。那时候我们班的同学组织起来,有钱捐钱,有物捐物,都希望尽一切所能帮她一点。我同学把所有捐的钱都退了,只留下物品。她说自己可以去做保姆可以去工厂,能赚钱。于是还来不及收起悲伤,她就把大崽和刚刚满月不久的孩子留给了公婆出去赚钱。
然而有时候祸不单行,第二年不幸再次降临到他们的家庭,他的公公为了赚钱,帮人做临工,从房顶摔下来摔断了双腿。我同学不得不辞工回家照顾孩子。幸运的是我另外一个同学在老家乡镇开个小工厂,她就去帮忙做饭,也不耽误带孩子,还可以照顾公婆,后来两个小孩上学,我同学在村上组织的培训考了育婴师证,现在在城市做月嫂,现在做上了金牌月嫂,一个月薪上万。
前阵子她正好有时间过来帮我搞卫生,在我看来她的状态越来越好,眼神坚定,她说孩子都很懂事,成绩在乡镇也不错,每次我给她孩子的学习资料孩子们都能自觉做完。 从她的言谈里我看到了她的家庭未来越来越好的路。。。
尽管她的孩子在大家看来是留守儿童,但是对于生活在底层甚至差点要崩塌的家庭,现在于她来说已经是最好的状态。
所以无论有多难,只要活着的人不绝望,勤劳勇敢善良。其实底层也是可以一步步爬出来的。
网友三:
前几天,妈妈告诉我,她们的工资已经3个月没发了。
她在广州做保洁,月薪2800,全年365天无休,朝7晚7的那种。
那一刻,我的心好疼。心疼我的妈妈。
更多的,是愤怒。
我愤怒自己的无能,没能力让家人过上好日子;也愤怒这个让老百姓看不到希望,越来越活不下去的社会。
我很想让妈妈辞职,或者换个工作。
可她说:不行啊!在这里有老客户,做家政卖废品还可以赚点钱。真的走了,又去哪里赚钱呢?
这就是勤劳朴实的中国女性!不怕苦不怕累,只是希望日子可以好过一些。
可是,这点简单的心愿,也难以被满足。
妈妈生于1969年,家中长女,小学3年级没读完,被迫辍学照顾弟妹。
她很爱看书学习,辍学了,借同学的课本自学。
23岁那年,她和爸爸结了婚,次年生下了我。
小时候我眼里的妈妈,是勤劳节俭的家庭主妇。
爸爸在外打工赚钱,妈妈在家照顾我和弟弟。
从小到大,妈妈没有在我们面前说过一句:家里没钱,省着点花。
而是尽量满足我们的需要。
小孩子有啥需要呢,无非是吃好一点,有玩具可玩,课外书可以看。这些,妈妈都尽量一一满足我们。
她的肚子里似乎有无数的故事,在她讲述的这些故事里,我逐渐长大明理。
我8岁那年,爸妈带着年仅3岁的弟弟去广州打工,我则成为留守儿童。
一直到19岁读大学。
但是这些年,我从未恨过他们。
他们虽然不在我身边,但每周都会给我打电话,关怀我的学习和生活。
每年寒暑假,我都犹如“小候鸟”一般,坐火车去广州过假期,一家人得以团圆。
由于亲身经历过,我理解他们的难处。我知道,父母是为了让家里的日子好过一些。
底层劳动人民没有别的选择,要么一家人在老家吃苦受穷;要么,背井离乡外出打工。
没有第三条路。
我心疼我的妈妈,可我无能为力。
我说不出:别工作了,我养你 之类的话。我知道目前的自己做不到,我不想开空头支票。
也许是感受到了我的沉默和无奈,挂电话之前,妈妈说,领导许诺中秋节会发一个月工资。
还安慰我:反正我做家政一个小时40块钱,每天还可以卖废品,工资不发就再等等吧。
这比打了我的脸还让人难受。
总结:不生活最底层,不知道其中的辛苦!年龄大了,文化水平低,没有合适的工作,只能这样!有些时候是干习惯了,不愿意换地方,新的环境,还要熟悉,只能这样将就着!
网友四:
过年的时候回老家走亲戚,送我老爸到镇上,我老爸拜访完长辈,看着时间尚早,忽然对我说:”我想去看看你表叔,你送我去吧,正好你也好久没有去过了,一起过去坐坐“
表叔。哪个表叔?
就是平娃他爸,你们小时候还一起玩呢,”
哦,记起来了,我有些恍然,很多年没有走动,都有点模糊,在老爸的指引下来到表叔家,正好平娃也在,见到他的第一眼,我都有点认不出来,和十多年前相比,变化太大了。
平娃比我小一岁,今年四十二了,还是单身一个人,剃个光头,身体瘦瘦的,但是看上去特别苍老,说话看人总有种怯怯的感觉。
我老爸跟他父亲是表亲,不过我们这一辈很少往来了,主要是天南地北的,交集也少,记忆中还是最后一次见面,还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了。
老爸和他父亲拉家常,平娃在门口凳子上坐着沉默的抽烟,家里的家具很陈旧,还是几十年前的样子,表叔二十多岁的时候干活摔伤了腿,现在走路还是一瘸一拐的,对于干体力活的农村人而言,这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平娃还有个妹妹,因为表叔的腿伤,两个人上完初中就退学了,平娃回家帮父亲干活,她妹妹则去附近的城市打工,二十来岁时,在城里找了个男朋友,但是家境也不是很好,现在一家超市打工,收入微薄,很难补贴娘家。
和平娃聊及工作,平娃抽了口烟,沉默的叹口气道:“最近在家呢,要等三月以后才能上班,现在一家建筑单位,冬天时候不能施工,给我们都放假,好在就算放假,也能给我们开工资,还算不错!“
我笑道:“那挺好的,现在这样的单位很少了,正好年底了休息几个月。
平娃苦笑一声:“一个月就给我七百五十块钱,干啥都不够。”
“中间三个月,你要是不想休息,找个短工干也可以,一个月也有不少钱呢”
平娃摇摇头:“干不了,像外卖骑手什么的倒是随时招人,但是我的体力跑不动,现在这个工作,还是老乡照顾给我安排的,每天就是看料场,不费什么力气”
“”那你以后有什么打算吗?“沉默了一下,我开口问道。
平娃看了屋里一眼,摇摇头:我爸这身体,一直要吃药,我自己身体也不怎么好,又没文化,没什么赚钱的路子,走一步看一步吧”
屋子里面,表叔和老爸聊天,不时传来一两声咳嗽,聊着聊着,我忽然不知道该怎么接茬,在我想来,就算是干力工,一天也有两百块的收入,如果去跑外卖什么的,一个月七八千没问题,可我之前从来没有想过,一个月仅仅750怎么生活。
平娃在一旁沉默的抽烟,额头间是深深地皱纹,可能是因为长期在工地料场干活,频繁接触水泥的缘故,手指上明显有着一些皴裂的口子。
表叔比我老爸大两岁,现在每个月领着农村养老金,好像是一百三一个月吧,听说镇子上还给了低保补助,但是也不多,每年也就五千块,还不够老两口吃药的费用,至今老两口还下地干活,种着家里的三亩多地,补贴一些家用。
回去路上,老爸叹息道:“你表叔是个苦命人啊,年轻时摔断了腿,连带着平娃也受罪,老兄弟四个,就他过得最苦,刚才一直和我说,亏了平娃,直接连媳妇也没给娶上。”
今年你表叔虚岁都七十四了,还要种地,他的几个兄弟也就老二在城里当工人,算是好点,其他几个,也都是自己顾自己,帮不上什么忙,人呐,活得太苦!“
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最底层,但是相对其他人家,已经活得很艰辛了,当城市里的那些退休人员在广场上载歌载舞的时候,还有一群农村的老人,辛苦的耕种着家里的几亩薄田,土里刨食,当很多人一顿饭上千元的时候,有的人靠着750元的薪水度日。
网友五:
我拿着榴莲送给我们村12岁的孩子,他一句话戳中了我的泪点,我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回复他......
生活在21世纪,你能想象竟然还有人吃不起水果,想吃水果就要等到过年呢?我们村就有这样一个家庭,孩子都十二岁了,从来不敢奢望能吃上水果!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他妈妈才舍得买一些水果,至于鸡鸭鱼肉他们从来不吃!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们俩如此“节俭”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分享一下他们俩的事迹吧!
小刚今年十二岁了,他爸妈都已经将近40岁了。通常情况下,12岁应该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年纪,吃不完的水果,玩不完的玩具,穿不完的新衣服。可是,这一切都与他无缘,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一切都要追随的2016年春节前的一天早上,他爸爸吃过早饭就赶集办年货了!当骑车回去的时候,被一辆大货车撞倒了,货车司机第一时间拨打了120。
由于送医院比较及时,经过医生的努力,还是挽回了他爸爸的生命!不过由于伤势严重,需要常年卧床休息!
很快,事故的赔偿方案下来了,判定货车司机全责,赔了他们25万元!
不过,这25万对他们来说只是杯水车薪,后续的治疗费用非常高!不到一个月时间,他们就花完了全部积蓄,无奈之下,他们选择回家养伤,通过服用药物来缓解病情!
家里的顶梁柱塌了,小刚妈妈不得不辞去工作全职照顾老公!这样,家里失去了一切经济来源,唯一的收入就是自家的六亩田地!
农村人都知道,种地真的不赚钱,如果遇到大灾大难的情况下,还可能会赔钱!
他们家的情况引起了镇领导的高度重视,就给小刚妈妈在镇上找了一个餐馆服务员的工作,每个月能有1500多元的收入!
小刚爸爸每个月的医药费差不多1200元左右,除去医药费每个月也就300元的生活费!每个月300元对于一个三口之家来说是很难生活的,尤其是孩子正处于长身体的年纪,又有病人需要补充营养!
为了节省开支,她妈妈每天都会从餐馆带回客人剩下的菜,或者去超市买隔夜菜!就这样,他们勉强可以维持生计,根本不敢奢望买肉或者水果改善伙食!
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有天晚上,我看到小刚端着碗在门口吃饭,他拿了一个馒头和半碗他妈妈从饭店打包到生菜,里面有好多种类,热菜和凉菜混合在一起,看着就没有食欲。但是,小刚吃得很香,因为他知道妈妈的苦衷,不忍心给妈妈让妈妈再伤心了!看到这周,我心里非常难过……
为了补贴家用,小刚妈妈养了十多只母鸡,都用来换钱了,根本舍不得自己吃!
有一次,我看到小刚妈妈带着鸡子去卖票,就问:“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为什么不留下几个
给孩子补充一下营养呀?”
他妈妈说:“条件不允许,能活着就不错了,没有精力考虑孩子的营养问题呀!”
听到这里,我眼睛湿润了,已经进入21世纪了,还有人处于极度贫苦的边缘,真的是太可怜了!
去年夏天,我回老家探亲,在镇上买了一个榴莲!当我剥好榴莲出去扔果皮的时候,看到小刚在我家附近玩!
我就回去拿了三分之一给了小刚,让他拿回去给爸妈多吃一点!没想到,小刚的一句话戳中了我的泪点,他说:“姐姐,这是什么呀?怎么这么臭!”
我告诉他是榴莲,挺好吃的,他就拿着飞快地跑回家了!
他走之后,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真的是同情他们一家人!如果不是那场车祸,他们一家三口的
生活应该是挺幸福的!真的是一场车祸,改变了他们一家的命运!
这就是我身边的真实案例,他们的贫苦一般人真的无法想象,生活真的是太苦了,值得我们同情!
同志们,你们身边生活在底层的人,生活到底有多辛苦,快乐讨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