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底层的人有多艰难
我忆起了我老家的阿光,那个伴随我整个童年的孤寡老头。
他有点像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在印象中,他一生未娶,一名男子,家中没个女人,插田种菜的活基本与他无缘,家务活也不会干,生活潦倒程度可想而知。他又嗜酒如命,那是80年代,物质还是比较匮乏,一般人能吃饱肚子就不错了,所以,他总是吃了上顿没下顿。
但这不影响他喝酒,每到吃晚饭时间,他总是不请自来,到各家串门,表面上是聊天,实际就是为了蹭口饭吃,蹭口酒喝。如是再三,村里人对他都有了意见,但他脸皮实在够厚,总是自来熟。一进人家房门就跟人打招呼,眼睛却瞟着人家的饭桌。那时的村人比较淳朴,拉不下面子,只好请他上桌吃饭。他也挺聪明的,知道招人厌,他总是轮流到村里人家吃饭,今晚吃张三的,明天就去李四家,绝对不会连续几天去同一家。所以,大家对他防不胜防,又无可奈何。
他早餐和中餐是不吃的,因为他无米下锅,偶然以做饭的名义从村里人家借来点米,也被他拿去小店换酒喝,留不过夜的,久而久之,大家也都习以为常了,所以,他常年处于营养不养状态,六十岁不到,就佝偻着腰。那时村里没什么娱乐,闲暇时,大家都喜欢聚在小店里,而阿光就成了取乐的对象。
阿光喝酒有个特点,那就是只要有酒,不在乎下酒菜,每次都是熟门熟路,用一只小碗,自己拿量勺去酒缸里取酒,店主人也由着他。他取完酒,坐在店门边的小凳上,慢慢地品味,有时会拿店里的几颗豆豉做下酒菜,咬半颗豆豉,喝一口酒。村里人就拿他开玩笑,说他年轻时懒,娶不到老婆,或说他昨晚又厚脸皮去谁家蹭酒喝......他也不生气,几口酒下肚,就与大家胡侃。我想,这可能是那时的村人生活中仅有的一点欢乐。
阿光对村里的事很热心,哪家有点大小事他都去帮忙,也不要工钱,我想,这并不是他高尚,而是为了混口酒喝。1989年,村里的小学要翻修,村里人自己出钱出物出力。阿光也不例外,跑前跑后帮忙,别人笑他无儿无女,何必那么辛苦,他理直气壮地说,虽然自己无用,但也想为孩子们做点事,积点德。我想,他的目的无非就是为了有酒喝,因为参与翻修学校时是管饭的,酒也可以任意喝。
再后来,他病了,很少去别人家蹭吃的,也只偶尔到小店了,常常把自己关在那小屋里。那时我的父亲是生产队长,拿了一袋米给他,让他自己煮吃的。有天,人们突然想起,有两三天没见他了,于是,我父亲和几个人去拍他的门,不应,于是,把门破开,发现他上吊了,我们小孩子也凑去看热闹,看到舌伸得老长。
村里凑点钱,把他草草地埋了,从此,村里再无阿光。因为看到他的惨状,我们这些小孩子受到了惊吓,再也不敢到那小屋附近,大人也会刻意避开,慢慢杂草丛生,那小屋终于塌了。
前几年,有个村人把那小屋所在的地方整平,盖起了新房。从此,阿光这个人在村中一点痕迹也没有了,好像这世界上从来没有过这个人。
网友二:
半夜三更,睡得正香,楼上突然传来“轰隆”一声响,紧接着就是含糊不清的“啊、啊、啊”的惨叫声。
老婆一脸惊恐地钻进我怀里,问:“这楼上,是家暴了吗。”
我说应该不是,明天我打电话找房东了解了解情况。
好在这惨叫声后,就只有一点点小小的杂音了,这是我们婚后租房期间遇到的事情。
那是一个老小区,房子已经破旧,当初租它,是因为它离我俩上班单位近,楼层也好,是三楼,房子里面整洁干净、明亮。
早上起床下楼去马路对面早餐店给老婆买早餐时,一个脸色憔悴的妇人,头发零乱,穿着个破棉拖鞋,来老板那花一元钱买了个肉包子,老板好心又给了她一个花卷,她对老板鞠了一躬,道了谢,匆匆走了。
我问老板,她买一个包子你送她个花卷,不就亏了吗?老板摆摆手说:“她造孽,拖着自虐的智障儿子,工也打不了,老公也离婚了,娘儿俩靠低保度日,不容易!”
我点点头,买了早餐,往回赶,进小区没多远,我看见那买包子的女人正在垃圾桶里捡废品,她已经捡了几个塑料瓶子,一个纸箱子。
吃完早饭,我和老婆出门上班,走到一楼,看到那个女人提着废品正要上楼,我一愣,想起昨晚的响声、叫声,记起老板说她有个自虐的智障儿子。
“你住四楼?”我脱口而出问。
她点点头,诚惶诚恐地问:“昨晚吵到你们了吗?真的对不起,我儿子每天半夜醒来,都会控制不住自己。”
我和老婆都说没事,孩子也不是故意的。
中午休息我打了电话给房东,房东说的和早餐店老板说的一样,我说你为啥不早点告诉我呢?房东居然大言不惭地说:“我以为你们年青人睡得死,没事。再说以后住习惯了就好了。”
接连几个晚上,基本都会传来同样的轰隆声与惨叫声,正如房东所说,了解了情况,我们醒来后也能很快进入梦乡。
周六休息,我和老婆买了一箱牛奶,几斤苹果上楼,敲开了四楼的门,房间里除了沙发、饭桌、两张床,还有几张椅子,彩电、冰箱啥都没有。
她的儿子,躺在床上,看着我们,脸上露出痴痴的笑容,但紧接着,他的目光开始变得暴躁,他挥舞着他的手掌(已被戴上保护手套),想要抓自己的脸,抓不了他就开始打自己,邻居赶紧过来把他的手绑在两边的床架上。
出来时,我们给了五百元给邻居,她说啥也不要,还说打扰了我们的睡眠,她心里不安,在我们的坚持下,她才收下了钱。
生活常常是这样不容易,尽管父亲已经弃他而去,但是母亲,还是在为他遮风挡雨。
生活艰辛,我们都要不轻言放弃。
网友三:
下午4点多办完事,突然肚子饿。刚好旁边有一家卖凉皮儿的,就忍不住要了一碗。卖凉皮的老板是一位阿姨,看上去年龄不小。
这年龄不应该是在家养老吗?我很疑惑,刚好这会儿人少,就和阿姨攀谈了起来。
阿姨说她今年72岁了,做生意已经好几十年了。
我笑着问,阿姨怎么不在家养老啊?这么大年龄还出来做生意?钱可是赚不完的。
阿姨乐呵呵的笑了笑说,哪里是给自己赚钱呀,她自己一个月1000块钱生活费就够了,现在是在给儿子赚钱。
说的我更疑惑了。阿姨70多岁了,还要给儿子赚钱,这到底是为什么?
这会没什么人,阿姨干脆拉个凳子坐在我对面,和我敞开心扉的聊了聊。
阿姨说,他老伴死的早。老伴儿去世那年,儿子才十几岁。
儿子小,上学要花钱,她自己也没个正经工作。这咋办?咋把儿子养大成人?
周围有好心的姐妹给她介绍对象,想着再找一个男人,靠男人的工资,将孩子养大。
没想到,阿姨斩钉截铁说了一句,不找!
阿姨说,找个男人对我儿子不好,对儿子就是伤害。
再说,男人挣钱给儿子花,我们不得看他脸色?
我自己虽然是个女人家,但是能养活儿子!
从那时起,阿姨开始做生意,卖凉皮儿,卖水果,捡破烂,什么都干。
阿姨嘴巴能说,身体好,也不怕苦不怕累,一年少说也能挣个十几万。
就凭着这一股劲儿,阿姨不但将儿子养大,娶了媳妇儿,还将自己几十年做生意攒的90万,给儿子买了套3室1厅的房子。
说到这儿,阿姨脸上满是骄傲。
我看着阿姨不禁感慨,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我连忙问阿姨,阿姨现在都70多岁了,怎么不跟儿子一块住,在他家养老啊?毕竟你就这一个儿子。
阿姨又是豁达一笑说,在儿子家住了两个月,自己就搬出来住了。
我问,为啥,儿媳妇撵你走了?
阿姨说,倒也不是,儿媳妇没撵我,还给我专门腾出了一间房子。
但是我在儿子家住不惯,而且我经常捡破烂,身上脏,感觉把儿子家弄得乱七八糟的,生活作息也不一样,索性就搬出来住了。
阿姨说,她现在自己租了一个民房,一个月房租才150。另外,她这人闲不住,虽然年龄大了,不适合捡破烂了,但是做个小生意还是没有问题。
阿姨自己花不了多少钱,有了钱就给儿子孙子贴,毕竟儿子的工资不高。
本来这样的日子也挺好,谁知儿子去年遇到了坎儿。
说到这,挺坚强的阿姨突然就抽泣起来。
阿姨说,儿子去年查出来了癌症,虽然不是很严重,但是看病要花很多钱。
儿子在单位一直是一个基层员工,一个月工资也就4000多块钱。这么多年,都是阿姨一直贴儿子。
本来日子过得还算舒心,谁知现在儿子生了病,用钱的地方就更多了。
说着,阿姨抹了一把眼泪,说她一定要做生意多赚钱,治好儿子的病!
阿姨说她卖凉皮儿,现在一个月大概有1万左右的收入,她每个月花销不超过1000,下的钱都给了儿子。
阿姨说儿子治疗了几个月,病情有所好转。只要儿子能好,她再苦再累都值得。
我突然打量了一下阿姨,阿姨身材不胖不瘦,穿了一身棉布的衣裳,衣服磨的已经有些破旧了。因为穿的时间久,衣服也被洗的微微泛白。看来,阿姨应该好多年没买过新衣服了。
阿姨的一双手上布满了老茧,脸上也有密密麻麻的皱纹。花白的头发随意扎在耳后,脚下虽然麻利,但走路时阿姨的背明显有一些驼……
这时,又来顾客了,阿姨麻利的走到摊位前,叫顾客坐下,然后给顾客调凉皮。
看到这一幕,突然鼻子有些发酸……
走时,我直接拿了一张100元塞给阿姨,阿姨不要,我放下100元就跑了。
我想,我也只能为阿姨做这么多了。
希望阿姨身体健健康康的,她的生意也能红红火火,让阿姨多赚一些钱给儿子治病。
儿子的病早日好转,阿姨悬着的心也就放下了。
俗话说,一个娘能养活十个儿,但十个儿养活不了一个娘。
母亲的爱比山高,比海深,对孩子是最真挚最无私,不求回报的。
不论孩子多大,在母亲的眼里永远只是一个孩子。母亲宁愿牺牲自己,燃烧自己,给孩子提供温暖。
这个母亲,只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里的一个平凡母亲,为了治好儿子的病,70多岁高龄,依然在做生意,努力赚钱,只为儿子。
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
但这位阿姨的乐观、坚强也深深感动了我。
只能祝福阿姨,一切都好。
阿姨的故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即使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生活面临诸多困难,每天活得非常艰辛,也要乐观向上,积极生活,微笑的面对每一天。
不是有一句话说过吗,真正的勇士,是了解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阿姨作为社会最底层的一份子,是普通而平凡的,但作为母亲来说又是伟大的,她就是生活中真正的勇士!
向生活在社会底层,虽然活的很艰辛,但依然努力生活的人们致敬!
网友四:
我的大伯父是我这辈子到目前为止,见过的生活得最艰辛的人,没有之一。
大伯父是个驼背,当年因为这个原因,差点打了光棍。后来年近40岁时,才娶了大伯母。
结婚后,大伯母一连生了三个儿子,大伯父乐得合不拢嘴,给三个儿子娶妻成家,成了他这一辈子的奋斗目标。
可惜大堂哥是个结巴,我们村方圆附近十里八村的姑娘们,没一个能瞧得上他,大伯父担心儿子走了自己当年的老路,狠了狠心,托人到邻镇的山区给儿子介绍对象。
当时在我们那儿,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平地的姑娘不嫁山里汉,因为山里的生活条件太差;平地的小伙们也不娶山里的姑娘,因为山里的姑娘们彩礼要得太高,她们的哥哥或者弟弟们就指望着拿她们的彩礼讨老婆(山里的小伙们找对象更难,只能拼彩礼)。
大伯父这一招果然管用,很快就有个山区的姑娘不嫌弃大堂哥结巴,愿意嫁给他。当然,大伯父为此付出的彩礼也破了我们村的记录,大堂嫂成了我们村里当时娶得最“贵”的一个新媳妇。
大伯父为凑彩礼钱,掏空了全部家底,还借遍了所有的亲戚朋友,大堂哥大婚那天,迎亲的车辆走后,大伯父突然坐在院子里放声大哭起来!
所有人都不明白大伯父为何在儿子大喜的日子里痛哭,大伯父指着新房哭着说:“新媳妇马上就到家了,可屋里连张床都没有啊!我实在是一分钱也拿不出来了、、、、、、”
儿子结婚居然连张床都买不起,这也够奇葩了!
我父亲见大伯父如此为难,冒着被母亲埋怨的危险,带人回我们家拆了哥哥睡的床,拉到大伯父家,才算解决了这个大难题。
大堂嫂娘家人很精明,担心女儿要了高昂的彩礼,婚后要自己还债,早就跟大伯父声明过,不管他为儿子娶儿媳妇欠了多少外债,统统不得让大堂哥承担。
这么不公平的条约,大伯父居然答应了!
大伯父身有残疾,又无一技之长,所能仰仗的,无非是那一亩三分地。可那一亩三分地,除了糊口外,又能余下多少呢?
大伯父所能做的,就是尽量往嘴里省、肚里挪,节衣缩食地从嘴里省钱。大堂嫂嫁过来没多久,就嫌日子太苦,和大伯父分了家另过。
为了多节约出些粮食卖钱,大伯父把生活标准定得极低,别人家都是一日三餐,大伯父家是一天只吃两顿饭,玉米面糊糊里煮玉米面窝头,难得吃一顿白面条还觉得太奢侈了,一个月吃不了一斤油,大多数时候都是清水煮青菜,一点儿油花都不见;别人家都是烧的煤块,大伯父家烧的是柴火,每到收秋收小麦的季节,别人家的桔杆都是在地里一烧了之,大伯父则把玉米杆和小麦杆一捆一捆地捆好,拉到家附近垛起来,一年的柴火就有了。
别人家早都买了一屋子的电器,大伯父的屋里,每个晚上仍然是点一盏煤油灯,连电都不舍得用。屋里除了一张四方桌和一张床外,一无所有。
大伯父只会种地,就想办法从地里搞副业。每年春天他都会留出几分地种菜,培育菜种子。暑假的时候,菜种子成熟后,大伯父就背个口袋,装上几十斤白菜种子、萝卜种子及芥菜种子,走街串巷去叫卖。
大伯父不会骑自行车,也不舍得花块儿八角的坐客车,那么热的天,哪怕到邻镇的山区里去卖种子,也都是步行。
每天天不亮就揣着干粮出发,背着几十斤的菜种子跑几十里路,饿了就向村里的老乡讨碗水喝,啃些窝窝头,走不动了,就坐下歇一会儿再走,常常伴着星星月亮回家时,村里大部分人家都已经入睡了。
整个夏天,大伯父的的双脚踏遍了方圆几十里的每个大小村落,他的衣服上总有层白白的汗垢,他花白的头发和晒得黝黑的脸庞形成鲜明的对比,背上驮着的口袋把他的驼背压得越来越弯,让人担心不定哪个瞬间真的会把他完全压趴下。
省吃俭用了好几年,大堂哥结婚时欠的债还得差不多了,二堂哥的婚事又提上了日程。
二堂哥有严重的哮喘病,干不得重活,同龄人都在外面打工挣钱攒“老婆本”,只有二堂哥天天无所事事,在村里晃荡。自然,二堂哥也注定了不受姑娘们欢迎。
大伯父正为二堂哥的婚事发愁呢,有人主动上门提亲了!
大伯父喜出望外,赶紧来跟我父亲报喜。我父亲一听女方家长的名字,就皱起了眉头:“这一家人我认识,他们家有遗传病,每一代人里都会出个傻子!跟这样的人家结亲戚,恐怕对后代不好吧?”
可又矮又瘦的二堂哥对女方却一见倾心:“人家姑娘长得又高又白又壮,我看正常得很,咋可能以后会生出个傻子来?并且人家爸说了,只要这亲事成了,不要一分钱彩礼,结婚的费用人家也全包了!就咱家这条件,还挑人家啥毛病哩?!”
大伯父也对人家“不要彩礼”这个条件动心了,父亲劝说无效,只好作罢。
二堂哥结婚时果然没花大伯父几个钱,并且,婚后,二堂哥的丈母娘很看得起他,时常明着暗着给他塞钱,二堂哥不干活挣钱,却过得比同龄人都要滋润得多,并且二堂嫂头胎生的儿子又聪明又白净,一时惹得很多人羡慕。
但好景不长,二堂嫂二胎果然生下个智障儿子,一家人后悔不迭,将一生为这个智障所累,这是后话。
三堂哥是弟兄三个中最正常、能说会道的一个。本来找对象不难,可他又太挑剔,相亲对象见了无数个,没一个入得了他的法眼。
挑来挑去,把自己挑成了大龄青年,又让大伯父多出了好些彩礼才把媳妇娶到家。
偏这个三堂嫂是个不省事的,也要向大嫂看齐,对于结婚时欠的债,一分不还,仍然全部落到大伯父头上。
大伯父近七十岁的人了,又背上了一屁股的外债,仍然过着一年到头难得吃顿肉的日子,可他对这生活的苦似乎已经习以为常了,从来不曾听他抱怨过什么,只是他每年夏天卖菜种子的范围大大缩小了,偶尔会发出一声感慨:“老了,跑不动了,要不,去山里卖菜种子还能多卖几个钱!”
三堂哥家的儿子5岁那年,大伯父来我家串门,很高兴地跟父亲说:“三儿啊,我欠的债终于还完了!这以后哇,再挣的钱就能落到咱自己腰包里了,白面馍、白面条以后可以随便吃了!”让人听着一阵心酸。
一个月后,一向身体挺健康的大伯父在家里突然晕倒,送到医院后,被诊断为脑溢血。
大伯父昏迷不醒地在医院呆了七天后去世。
回望大伯父这一生,真的是太苦了,没享过一天福。
生于乱世,小时候几次差点饿死,好不容易挺过来,长大成人后,仍然为了温饱每天辛苦奔波,日子稍微好过一点,又要为了儿女们拼尽全力。他这一生都是在还债,债还完了,使命完成了,生命也走到了终点,仿佛他生来就是为了受苦。
现在想起大伯父这一生的经历,我还忍不住伤心难过。如果有来生,希望他活得轻松一点,不再那么辛苦吧。
网友五:
一夫多妻在印度是不被允许的,但在一些穷困潦倒的干旱地区,有些男子因为没水而娶“水妻”。水妻,顾名思义就是给家里挑水的妻子。
说是妻子,其实这些女人的地位,仅相当于印度男人眼里一头会说话的牲口。
她们不能进寺庙,不能去人家串门,更不能同男人一起吃饭、和男人生孩子,就连给男人侍寝,也需征得正妻的同意。
为表自己的衷心,每个月例假结束后,水妻们给丈夫洗完脚,还得把丈夫的洗脚水喝掉。
她们的工作,除了伺候男人和正妻,包揽家里所有的脏活累活,每天还得赤脚徒步,头顶几个大小不一的水壶,去离家几十里的地方找水。
如果没找到水,或者打到水有人在路上帮了她们一把,那么丈夫会认为水妻没用,挑战了他作为男人的脸面和尊严,用皮鞭伺候她们。
而这时,这些身份低下的水妻们,往往会逆来顺受,表现得非常温顺。
在她们看来,与被逐出家门、成为无家可归的人相比,丈夫的羞辱与打骂根本算不了什么。
愿意成为水妻,也是因为她们从小无父无母,或者离婚和丧偶。
在印度,经历过种种不幸的女人,往往是晦气、不纯洁、不吉利的象征。
为了不流浪街头任人欺凌,她们不得不找个男人依附,哪怕给穷困潦倒的男人当“水妻”。
水妻在印度的产生,一方面生女儿在印度被视为不吉利,出嫁后在夫家的地位,也取决于娘家陪嫁多少。
如果出嫁后丧偶或离异,那么连娘家的父母,也会看不起自己的女儿,认为她们是扫把星。
二是因地制宜,印度人干旱怕了。
因为干旱,到处水源减少,政府送的水杯水车薪,高价卖水的黄牛应运而生。有时给别人打一个星期的工,都不够给家人买一天的水喝。
既然这样,为什么不找个免费又听话的劳动力回来,给自己当水妻呢?
人体70%的是水。
工业的发展,过度的开采,让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不堪重负;环境的污染,气温的回升,又让作为我们生命之源的水,变得越来越珍贵。
国之栋梁不可无,生命之水不可枯。
看看非洲那随处干裂的大地,少数印度人才喝得上的,漂着各类不明物体的恒河水,身为中国人,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珍惜眼前的幸福,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去节约每一滴清澈的水呢?
网友六:
曾经租用过一所农房带院子,是经朋友介绍的,家里比较困难。租金不高,一年才5000块!
第一次去家里面谈,老两口早早就等在院门口,一身干净而淳朴的装扮,院子里一条大黄狗,没有厨房,灶台就在院子角落,两房之间的一间简易的棚子。在昏暗的客厅里,一张圆桌上摆满了各种药瓶,老两口一人一半,聊天中得知,老两口原有一个儿子跑运输,因为车祸儿子儿媳都去世了,留下一个十六七岁的孙子。老两口靠低保活着,老爷爷是直肠癌晚期,医院说手术需要八万块,老爷爷放弃了!他说的话我却记了很长时间“我这辈子也没挣下八万块钱,说明我的命不值八万”。这句话震惊了我,让我不知该如何回答!这里面透着多少无奈啊!也是这句话让我动了恻隐之心。
后来我留了一万块,说是租用两年,其实期间就去过寥寥数次,让孩子见见农村的各种家畜!后来听说老爷子在第三年去世了!
网友七:
认识一个女人,带着个脑瘫的儿子,每天省吃俭用的。好的都留给了儿子,自己就吃点儿子吃剩的东西。
女人也是命苦,四十岁才结婚,早年跟她老公拍拖也拍了十几年,她妈妈不同意,就一直拖着。那时女人还有一份不错的工作。她妈妈看不上那个男人,觉得他没本事,长的也一般,还放话说,除非死了,不然不同意她们结婚。结果女人就一直拖到四十岁那年,才好不容易跟男人结婚了。可惜因为高龄产妇,又是头胎,儿子早产了,还有脑积水。一出生就要做手术,手术后还留了后遗症。成了脑瘫儿。女人就一直带着儿子到处做治疗,家里的钱都花光了,男人没什么本事,每个月就拿点钱吃用治疗就花的差不多了。为了照顾儿子,女人也没工作了,一份工资三个人花,还要天天跑医院,日子过的很苦。女人从不舍得买衣服,水果。都是别人不要的衣服拿回去穿。平时就煮点面条顶肚子,连饭都很少做。经常拿个大水壶在些公共地方装水回家喝。一顿饭菜分开2顿吃。节省的很。五十岁的时候看起来已经像六十几岁,满头白发,衣服鞋子全部是拿别人不要的。就她儿子的衣服也全是捡别人的穿。唉,生活的很苦很苦。
网友八:
一个40左右的男人一进店就要给我哥跪下“老板,求您给我个机会吧!”而他求的这机会,根本不是什么高大上的工作,其实就是搬运工!
大概七八年前,那时候我放暑假,正好我哥的批发部生意很好忙不过来,就让我过去帮忙干活,我想着反正在家也没事,还能挣点零花钱,没多想就去打暑假工了。
后来因为临近开学,我不得已要去上学了,没办法帮店里干活了,嫂子就在门口和同城网上发布了招工信息。送货搬运工,工资3000,不包住不包吃。
当时打电话过来咨询的人陆陆续续也有不少,要么嫌工资太低让涨点工资,,要么嫌待遇太差要涨福利,基本都谈不拢。一周后,一个40岁左右的大哥在门口的招工信息看了很久,随后就进了店里问我们了。
他个子挺高,一米七五左右,身体却瘦瘦小小的,一眼看过去就感觉是营养跟不上那种,左手更是只剩两个手指头了,他背着一个大号蛇皮袋,一进店,看见我就冲过来问我是不是老板。
我吓一大跳,还以为是有人找茬来了,随后跟他说我不是老板,又让我哥过来和他对接。
我哥过来后,他当场就要给我哥跪下,我哥也是吓了一大跳,立马一把扶住他,这大哥一脸的慌张,生怕我们不要他,开口道“老板,您好人有好报,这个工作就让给我吧!”
我听完都傻了,这工作工资又不高,还不包吃住,又不是什么高端工作,至于这样吗?这也太卑微了吧?后来和这个男人聊了之后才知道,什么是生活所迫!
原来,这大哥老家是贵州农村的,小学没毕业,一直在家里务农,因为家里有个孩子要上学了,还有老人要养,农村里的收入实在是捉襟见肘,后来他和老婆就来到浙江这边工地上班挣钱养家。
半年前,因为一个工地事故,左手被机械给砸到,三个手指头没有了,而工头只是带他去了医院包扎处理,赔偿一分没给。
也因为手上残疾,没几个月工地的活就丢了,他没法挣钱,加上本身没什么本事,时间久了,老婆找了借口去广东那边打工,就再也联系不上了。而他女儿还在上学,父母也需要他寄钱回去养活,生活的捉襟见肘一度把他逼到角落瑟瑟发抖。
这几个月来,他一直在找工作,但是老板们一看到它的手就连连拒绝,处处碰壁。直到现在身上已经没钱了,再找不到工作就真的连一口饭都吃不上了,更别说老家那边了。
听他说完,我和我哥心里也是一阵阵的难受,但是因为我们找的是搬运工,他这样子的能搬得了吗?我哥就和他说了“老哥,我们这里找的是搬运工,您这手……”
大哥听完立马又惊恐了起来,连忙道“老板放心,我虽然手上有点问题,但是我什么脏活累活都能干,不信你看”随后就跑过去用仅有的两根手指拎起一箱啤酒来回渡步,证明自己能行。
看我哥还是沉默不言的样子,我先忍不住了,求老哥给他个机会让他试试!而大哥则是一阵惊慌,不由分说又要给我哥跪下了。
“别别别大哥,您别这样,我答应您,来试试吧,下午跟着小季出去送趟货试试看看能不能行您再决定吧!”
之后大哥就在我哥店里工作了。因为我要带他一段时间,所以这几天我一直在观察他,那些天发生的事情真的让我挺震惊的,也让我知道,成年人的生活居然有这么的艰辛。
一个泡面拆开分两顿吃,馒头配辣椒就是一天的菜肴
我们这里是不包吃住的,平时我们早饭吃完要将近9点才能到店,而他每天7点不到就在门口等着了,早上忙前忙后送货完,到中午吃饭的时候,大哥就在店里货架上买一包泡面,一罐辣酱,泡面拆开泡半包,配着早餐店买的馒头蘸辣酱就是午饭了。
我以为这是暂时的,偶尔的,就像我偶尔也会吃泡面觉得很好吃一样,没想到对大哥来说,这就是他的生活,这就是他的日常。
看他基本每天中午都这样吃。我就知道,事情没这么简单了。
有一次我看见他蹲在墙角,双眼无神的朝着西方眺望天空,有一口没一口的啃着沾满辣酱的馒头,眼眶湿润,眼神呆滞的样子,真的有点心疼他。
我心里在猜,他眼里的湿润,难道是被辣酱辣到了?也有可能是悲伤于生活的无奈?又或者是是那个方向是他的家,想家了?
这时的我看着他身前的阳光下的泡面碗,和上火干裂,一张嘴就疼得咬牙咧嘴的嘴唇,莫名地觉得有点刺眼!
我凑近蹲在他身边,问他,大哥,你怎么每天都吃这些东西啊,这样偶尔吃吃没事,你天天都这样身子会垮的。
大哥憨厚地笑了笑,说他一直都这样,已经习惯了,没事的!让我回批发部里面吧,外面热!
他不说,我也没继续问他,但我心里也清楚,他这么做,无非是想多省几个钱,一方面是身上确实没什么钱了,另一方面是想攒下钱来寄回家里。
毕竟民以食为天,有条件吃好的,谁又会选择馒头就辣酱,泡面分两餐呢?
后来我回到小卖部,跟我哥和嫂子商量,我以后想在店里吃,不想跑出去吃,以后规矩能不能改一改,批发部包吃可以吗?
我都马上要回去上学了,哪里还吃得了几天饭?这点小心思我哥哪里会不知道,他也不戳破,笑着就答应我说好的,以后改成包中餐晚餐!
后来回想起来,那天的他,真的有点帅呀!
家人是让他坚持下去的动力
这大哥平时对自己非常抠门,但是对家里人真的没话说,每一次家里人打电话过来,他的手机都是响一下就挂掉,然后又回拨回去,就是为了让对面省点钱。
而和女儿通话时的表情,让我感觉到,可能这个世界上,唯一能让他获得的最低成本的的幸福,就是和女儿通话了。
有一次吃完中饭,还是那个熟悉的角落,还是面朝西方,不同的是手机里传出了女孩的声音,还有满面的笑容!
“爸,你什么时候能回来?在那边还好吗?累不累?”女孩的关切让人动容。
“不累不累,我新找了个工作,老板很好的,也没有特别重的东西的,放心吧!我好着呢!等过年我就回来了,你在家里帮爸爸照顾好爷爷奶奶,钱不够了你和我说,我给你打过来。”大哥说得特别轻松,只有我知道,这是个善意的谎言!
聊到后段,女儿说她前几个月学校的资料费,要交了,其他同学差不多都交齐了,老师又来催了。
“好的好的,明天就交,下午下班了我就去给你汇钱!”大哥满口答应道!
等电话挂完后,大哥从兜里掏出全身的家当,都是些零钱,5块10块20块的,整的钱都看不到一张。数着数着眼眶又湿润了起来。
因意外碰伤左手发炎了,疼得直哆嗦也不愿去医院,买几毛一袋的止痛药硬抗
有一次我们急接一批货,货是从青岛连夜送过来的一车啤酒。
我们打电话让老哥过来连夜去帮忙接货,三个人快马加鞭卸了大概三分之二的时候,因为天黑,加上量大,又没晚上接货的经验,老哥手滑了,把左手断指处给碰伤了!一度疼的大哥龇牙咧嘴。
“怎么了怎么了?大哥要不要紧?你先别弄了,你先休息会,等我们卸完了带你去医院”,我哥一看这情况立马上去问大哥怎么样了?有没有事。
“没事没事,小问题,不用管我了,我能行的,不信你看!”说完立马又抱起一箱啤酒强忍着疼痛开始卸货了!
等货卸完后,因为他的手特殊,我们一定要带他去医院去看看有没有事。可大哥说什么都不肯去!
第二天白天了大哥还疼得身体直发颤,额头上冷汗一阵一阵地往外冒,本来就残疾的左手更是被他握得发白青筋暴起!
后来大哥实在忍不了了他自己跑药店买了几毛钱一包的止痛药吃,我哥看他吃止痛药,说什么也不肯就这样了事,硬是逼问他,为什么不去医院。
一阵逼问之下大哥才告诉我们,原来,不去医院一是怕花钱,前几天他把身上的钱全打给女儿交资料费了,身上实在没钱了。二是因为之前也碰到过这种情况,已经习以为常了,忍一忍就过去了。三是怕耽搁我们的进程,怕我们不要他了,怕工作弄丢了。
听他说完,真的让人心疼又无奈,一个不惑之年的大哥,硬是被生活给逼成了这样,饭也舍不得吃,病也舍不得看,前怕狼后怕虎的,就连受伤疼的青筋暴起了都不敢去医院!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如果身体垮了,挣再多的钱又有什么意义呢?我哥和我也不管他怎么想了,架起他就往车里塞,拉到医院就送去拍片了!
写到最后
那事之后我就去上学了。等我放假了回来发现大哥已经不在了,我很是费解,我哥待他不薄啊,怎么走了呢?就去问我哥,没想到那大哥是被我哥给开除了!
“你怎么这样?他这么不容易,你居然把他给开了”我一下子火了,生气之下差点动手和他打起来。
“哎呀你急什么,现在店里活越来越多了,越来越忙了,我是怕他扛不住,人干垮了,所以才把他换了,新招了两个四肢健全的。”哥也是无奈道,毕竟他是在做生意,不是在做慈善!
“我同学的厂里缺人手,流水线坐班的,平时就坐着右手操作就可以,他那包吃包住,工资只要他肯干,一个月5000还是能拿到的,我看那边还不错,就把那大哥给送到我同学那去了”我哥又一脸轻松道。
他同学来接大哥走,大哥收拾完东西临走时,甚至一脸泪水地看着我哥,酝酿了一肚子的话最后只融为了两个字,谢谢!
致所有正在拼搏,正在为生活而奋斗的成年人几句话。
1 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轻松二字,每个成年人都过得不容易,照顾家人的同时,也要学会照顾自己。
2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即使再落魄,也不要和自己的身体过不去,身体一旦垮了,就什么都完了。身体健康,才是世界上最大的财富!
3 当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放弃,再漫长的黑夜,也总有到头的时候,要学会忍耐,等黎明的曙光来临后,一切都会好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