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你见过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过得有多艰辛?

2023年02月16日 好文阅读 暂无评论 阅读 0 views 次

现实中真正的艰辛人们,极少用文字记录下来的,他们在身在其中,旷日持久,已经习惯,觉得生活本该如此。

前段时间,从太原回晋西北岳父家度假,在山陕交界处的那个乡村,岳父岳母和妻子闲聊时,说起和他们一起搭伙种地养牛的那家人,也就是旺财哥和三姐两口子的事情。

旺财哥是村里的光棍,他家是几十年前搬到这个村的外户,全村就他自己姓杨,自从97年村里放过两场星爷电影之后,村里所有的人都喊他旺财。

他是全村唯一一个领上面工资,而没有任何职位的村民,虽然名下有几十亩地,但他真实的身份是一个病退的煤矿工人,行市最好时,他工资比村长都高。

要不是因为他这个身份,堪比猴儿精的二叔,也不会把他三女儿改嫁给旺财这个脑壳不好使的光棍子。

没错,20年前,矿上意外塌方,旺财被砸到了头,医生说他没法胜任井下工作,于是上级把他送了回来,说他的青春奉献给了矿上,煤矿不会丢弃任何一个阶级弟兄,但20年来,矿上把他遗忘了,只是邮寄工资单汇款单银行卡,没有派人来看过他。

旺财哥长相可喜,有点像星爷港片里面的达文西那个角色,村里人喊他旺财之后,他们简直就是复刻!这不是我胡诌,而是我小舅子那个电影自媒体运营者说的。

娶三姐之前,旺财哥已经种了20亩玉米,五亩小米,二亩土豆,还有养了两头母牛。当时他还没和我岳父搭伙合作,我岳父建议他少种点小米,因为收谷子时,也得收玉米,他自己一个人忙不过来。

旺财哥犯二了,不服了,仗着50岁的强壮体格,连着三个晚上没睡觉,把谷子割倒了,但也终究为他的草率付出了代价:午夜零度寒气侵蚀,让他整个冬天都气紧,在南墙根儿晒太阳时,连软玉溪都抽不了一口。

要不是娶了三姐,没准这老小子熬不过那个寒冬。

但是,娶三姐他花了了12万,假如他有个儿子的话,再添4万就能给他儿子娶个20多的黄花闺女,而三姐嫁给他之前,有过一段婚姻。

三姐的命,比旺财哥更苦,只因为她是女的,在晋西北几个县,乡下女娃娃们出生没有满月酒,长大不过12岁生日,即使嫁人以后,娘家男丁婚事,她们也是干活儿的主力,哪怕这个女娃学问可以在太原最高等学府讲课,哪怕她创业成功身家过亿,只要她亲弟弟结婚,她一定是干活儿的主力。

这一点,要是放在我老家山东,会让那些骄傲的男人们钻地缝!

在他们看来:红白喜事是男人的主场,他们把控各个环节,优化各级流程,掌刃掌案掌柜在总管安排下各司其职,女人们最大的作用就是干净齐整的嗑瓜子唠闲嗑,然后去迎接女宾,以及包饺子,这是山东男人最后的倔强,饺子,必须得当了嫂子们去擀面调馅儿然后捏出来!

扯回我媳妇儿三姐的生活,她就是家里被人最嫌弃的那个。

早年间,跟着村里人去天津的服装厂干活儿,在那遇到一个壮实憨厚的德州小伙儿,因为她19岁那年,和同村刘家男娃许了亲,乡下人讲究,吐口唾沫是个钉儿,还没到23,三姐被她爸爸和哥哥劝回来成亲了。

一年后,那个男孩子骑摩托车摔下了土梁子,被村里人用绳子拽上来了时,身体都硬了,当时的三姐有了四个月身孕,想做掉再嫁,但拗不过父母公婆,说要给他们家留条血脉,单纯的三姐觉得也就半年的事儿,就答应了。

但她低估了公婆的怨气,他们觉得三姐打给他们儿子最后那个电话,是晚上十点,也就是亡夫死亡的大致时间,二老觉得自己儿子酒量不错,喝一斤汾酒,骑摩托车回来,就是小菜一碟,要是这个挨千刀的女人,不打这个电话,儿子没分神,就不会有这个惨剧。

关起门来,就数落她是克夫命,忘了当年定亲时,对三姐的评价:“八字很好,一脸旺夫相。”

可能,公婆觉想让他儿子一家三口团聚吧,反正娶过门的女子,就是自家人了。

后来,傻乎乎的旺财哥,路过他们家,听到里面的哀嚎声,撞开了门,半身是xue的三姐,才得以逃离魔窟,回到了娘家。

全乡人在姓刘的老两口宣传下,都知道了三姐是天煞孤星命,克男人,克儿子。这些无稽之谈,在农村很有市场的,以至于60岁的老光棍,也不敢娶三姐,最后,老实巴交且脑子差点事儿的旺财承担了一切。

听到这里时,我问小舅子,都2022年了,还有人相信这类扯淡的话吗?他说一句让我这个医务工作者无法解释的俗话:“宁信其有,不信其无。”

然后告诉我,在这个18线小县城,大家都是按照风俗习惯过日子,尤其是农村,移风易俗要比换骨脱胎还要难。

三姐嫁给旺财哥之后,娘家拿到了12万彩礼,她名下的土地转到旺财家,12万,当年够市区商品房首付,家里最小的儿子27了没对象,城里有了楼房,29岁那年,三姐爸妈又抱上了孙子。

他们二人的艰辛,并没有结合而减少一分。相反,旺财养了更多的牛,种了更多的地,要攒钱给三姐治病,倒不是为了要孩子,每个寒冷的夜晚,即使睡在热炕头上,三姐的腰腹也是疼若刀绞。旺财哥见不得自己媳妇难受。

我二舅哥是牲口经纪人,大舅哥是粮食贩子。

但没有因为旺财哥两口子和我他爸搭伙养牛种地,而在价格上面给他任何照顾,买他的牛,价格压到最低,收他家玉米,钱最后一个给。

连我那好吃懒做的小舅子,都看不惯大哥二哥这吸血鬼的嘴脸。

粮食贩子大舅哥讲过一则旺财哥的轶事:

国庆节前夕,他和我岳父合伙刨土豆,然后拉着去城里粉条厂卖掉,拉土豆的拖拉机,是我大舅哥早年淘汰的拖拉机,加油钱是旺财哥出的。每年一百块就够用的了,但今年柴油涨钱了呀,结果半路趴窝了。

俩人都忙着秋收,手机也没带,只能停在路上干瞪眼。

最后一个路过的村民,从自己车里,给他们抽了点油,硬撑着到了加油站。

你们说旺财哥脑子不好使吗,他算计起来比谁都细。

但到了城里的土豆粉加工厂,收货员过磅时,给他各种克扣去皮300斤,他一个屁都不敢放,每次都是我老丈人距离抗争,给他改回150,按照今年六毛一斤的行市,他一车多赚90块,但在加油这件事儿上,就咬死了一百块钱的,多一毛都不行。

大舅哥吃着我从老家带的猪头肉,喝嗨了,才给我说的,还有旺财哥和三姐的故事,也是他一点一滴漏出来的,之前我岳父岳母觉得,村里这种事儿出去,让外姓人笑话。

他们老实而狡黠,淳朴而充满算计,人性中的善与恶,在他们身上非常自洽。

但他们对我这个拿过医学硕士的女婿,永远展现的,都是善良而厚道的一面。

我那走出老家的小舅子,在太原全款买房的自媒体人,每次喊我吃饭,蹭我的烟酒,最后还叫我买单,吃饭俩小时,其中有110分钟,找我了解一些急诊科案例,和病房故事,再给他解答一些医学问题。

最近他一家民营医院,负责网络推广,还问我有没有手艺不错的同学,可以介绍到他们机构,入职后,按照猎头标准给我返佣。

我只是在科普层面,找了些无关紧要案例讲给他听,够他一周软文素材了。

我和老婆,还有小舅子,算是走出了乡下老家,在省会扎下了根儿,各有各的体面,各有各的不堪,相比在黄土高坡上挥汗如雨的旺财哥和三姐,我们何尝不艰辛呢?

后记:这是我去太原出差时,一个在医院工作的同学,跟我一起喝酒是讲的他岳父村里的故事。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网友二:

表姐最终还是离婚了。

10年的婚姻得到了什么?不过是一个转身,留下一个可怜的儿子。而能带走的是满身的疲惫和深深的眷念。

表姐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家里兄弟姐妹五个,她排老三。

表姐读完小学三年级就辍学了。她小时候身体瘦弱,脸色苍白,总爱生病,医生说她贫血。

表姐16岁那年,生了一场大病。

从乡镇卫生院被打发到了县城医院。一番大检查下来,医生说是地中海贫血,要输血治疗。在姨夫一家的认知里,没听说过地中海贫血,只知道这是一种贫血病,无法治好,要经常输血。

那时候农村还没医疗保险,住一次院,就花光他家所有的积蓄。

表姐出院后,她进了小工厂,虽然还挣不够每月的医药费,也算是减轻家里的负担吧。

18岁那年,家里给她说了一门亲事。她本不想那么早结婚,但父母说她身体不好,要早点嫁人才能挑到好婆家。

表姐虽然不情愿,她还是嫁了。只是娘家人要她隐瞒地贫的事实,只说有一点贫血。

大家都在背后说,表姐是包袱,到哪家都是累赘,早点丢给婆家,娘家就能轻松点。

表姐婆家不是一般的穷,一间泥瓦房,一到下雨天滴滴嗒嗒的。两个大姑姐已出嫁,只有她老公一个儿子。公公去世多年,婆婆在家种两亩田。

表姐夫比表姐大12岁,听说少年时受到感情创伤,一直不肯娶媳妇。

刚结婚那年,表姐是开心的。表姐夫去打工,每月给钱表姐花。她的身体也没什么大问题,要输血时,回娘家住,偷偷去输。

本以为日子就这样过下去。

那天表姐从工厂回来,发现房间里像进贼一样,东西散了一地。表姐夫骂骂咧咧的,到处翻箱倒柜。

表姐夫把表姐推了出去,还打了表姐一巴掌,说表姐不是他的梦中情人,嘴里叫着另外一个女人的名字。

婆婆最终告诉她,她儿子这病在他前女友离开时发作过一次,后来治好了。今天不知受什么刺激又发作了。

表姐很伤心,她已经怀孕五个月了。婆婆给她儿子吃了药,慢慢恢复了平静。只是像变了个人,对表姐不理不睬。

三个月后,表姐早产。在产房门口,医生说病人情况不乐观,下达了病危通知书,问紧要关头保大人还是保小孩。表姐夫说保小孩,娘家人说两个都要保。

婆家人终于知道了表姐的病情。两家人最终吵了起来。

万幸的是,表姐躲过一劫,母子平安。只是不知道输了多少血,才留下半条命。好在孩子是健康的。

那次我们去看她,气息奄奄地躺在病床上,了无生气,看着很可怜。她的婆婆在照顾她,婴儿还在保温箱。我们几个姐妹每人掏500给她买东西补身子。

医生说,表姐的病不适合怀孕生子。只是表姐的思想跟她爸妈一样,都以为这只是普通的贫血,结婚必须生儿育女,延续香火。她怀孕也没去医院产检过,只去一些无牌无证的小诊所摸了摸胎位正不正。

她的无知,差点搭上了自己的性命,却把另外一个小生命带到了水深火热之中。

有了孩子,表姐有了希望,每天围着孩子转。只是她的身体更差了,以前几个月输一次血,现在一个月输两次血。而这笔费用都是娘家给的,因为愧疚吧,自己的至亲,总不能见死不救。

而他老公,基本都不怎么出去做事了,每天都嚷嚷着要离婚,发疯时还会打她。为了孩子,表姐坚决不离婚,默默地忍受着。

身体好点时,表姐会到工厂找点手工活回家做,边带孩子边挣点零花钱。政府部门知道她家的事,给她办了低保,每月有几百块的补助。

就这样过了9年,孩子上小学了。政府为表姐家盖了一层楼房,本以为生活会越来越好。

那天她老公把表姐的东西全搬到门外,连家门都不让进了。他这次没疯,很平静,坚决要离婚。无论婆婆怎么劝说也没用。

表姐早已心灰意冷,离吧,是冰块都该捂热了。

表姐净身出户,连抚养权也放弃了。她说,她连自己也照顾不了,没能力抚养孩子。她不想儿子太依赖她,就算有一天突然不在了,儿子也能坦然接受。说这话时,她泪流满面。

表姐娘家回不去了。这边的风俗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就算离婚了,也不能回娘家常住。她在镇上租了个小房子住,方便找事做。

表姐还是每天在家做手工活,想儿子了就买点东西去看他,放假了也会接过来小住。

只是苦了那孩子,爸爸不闻不问,妈妈不在身边,奶奶也老了,还要每天骑着个破旧自行车,风里来雨里去的接送上下学。

表姐要输血时尽量自己去,不想天天麻烦娘家人,父母老了,兄弟姐妹也不容易,她们已经帮太多了。

表姐说,她会珍惜活着的每一天,积极配合治疗,身体好时,努力赚钱,就想争取活多一天又一天。她还想看着她儿子成家立业。

那儿子是表姐拿命拼来的,能不爱吗?

但愿表姐能心想事成。

写在最后

很多人都说,表姐娘家不该把表姐推出去嫁人,更不应该生孩子。就是因为生了孩子才病情加重,如果孩子遗传了她的病更遭罪。

但一切已成事实,现今只能用绵薄之力帮助她,帮帮这种生活在最底层的人。

表姐虽然过得艰辛,但她从不自暴自弃,每天都在努力,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明天。

网友三:

我就是从社会最底层出来的。以前的农村都很苦的,我出生于60年代,物资非常匮乏,我们家共有五口人,父母加我们姐弟三个,我是老大,下面还有一个妹妹和一个弟弟。

我妈是第一代下乡青年,长得很漂亮,而且很聪明,她本来有点会做衣服,为了做得更好就拜师傅去学了一个星期,她就会缝制中山装、呢制服等,生产队干活结束,她就给邻居做衣服。

我爸很能干,很会吃苦,他有技术会做石匠和泥水匠。

我家住的房子是一个“7”字形的院子,爸爸的兄弟俩和另一家堂兄弟俩四家住。以前房子小,家里人又多,三天两头会发生口角,哭爹骂娘经常发生。所以我爸一心想造房子,搬出那个吵架的院子。

一、我爸每天天还没亮,在土灶上烧好饭就出发去挑石头,平宅基地,那时宅基地批不出,我们只能把自留地换给人家,三家的地是高低三个阶梯,要将上面二层刨低到和最下面一样高,最高处有4米多,中间2-3米,长度先是10米,我爸就这样每天天不亮就出门,走过两座桥,在山边硬是刨出三间宅基地,把刨出来的泥石挑出去填在河边,填出来的地后来我们种上蔬菜,记得那地有30平方这样大,填补了的沙石就铺在路上,那时的路都是烂泥路,铺上沙石后硬实了,就好走多了,后来我们就在那里建了三间平房,离开了吵吵闹闹的院子。后来我爸继续开石,有爸院子扩大了

二、我从小就是“邻家的女儿”很懂事,听话,读小学时,放暑假了我就安安静静坐着为家人织毛衣了,从小读书成绩优秀,记得我们小学时有好多兄弟姐妹时一个班的,我算一下有五对,一个班级50多个人,我一直是第一名,不管是成绩还是品行,每年都被评为三好学生,初中毕业后我一个人被挑选去了一所更好的学校。其实后来挺后悔的,去了新学校路有点远,,初二功课多了,尖子生竞争激烈,我成绩垫底了,对我打击挺大,一直到升入高中,我的成绩重新上升,但是要想考上大学,复读是唯一的一条路,但考虑到复读也不一定能考上,考不上对我妹妹和弟弟就会有压力,因为我开了不好的头,所以82年高中毕业后我没去复读。

三、毕业后我去做过几个月临时工,以前农村人去城里打工也是要托关系的,我外婆家在城里,她帮我找的,做了几个月,住外婆家骑自行车路挺远,大小夜班住外婆家,外婆不放心还要送我去工厂,我就不去做去学裁缝了,学了三个月,去开店给人家做衣服,我怕把布料剪坏好害怕。后来乡里在高中毕业生里招会计,我考上了,就一直做会计

四、我考上了当会计,然后我妹妹也考上了师范学校,我弟弟考上了省重点高中,87年我结婚了,89年我弟弟考入了SC大学国际贸易专业,我挑着棉被等日用品一直送到上海,本来要送去成都的,一同去的几个舟山人说成都火车到了就到学校了,不用去送。

这段时间是我们家最开心的日子。后来我在台湾的外公也有消息,我弟弟特意从成都坐飞机回来看外公。93年弟弟毕业后分配到宁波,我记得那时这种好学校好专业的大学生很抢手,单位还要出钱给学校5000元的培养费。

五、弟媳妇是他在sc大学的校友,96年研究生毕业后来到了宁波,现在是大学里副高职称,那时我经常为弟弟的事操心,奔走在上海-宁波-舟山的路上,后来弟弟辞职自己开公司了,我也在98年单位转制下岗了,我就去了弟弟的公司负责财务这一块,宁波买好房子后我老公也去了弟弟的公司,他本来就是单位的技术骨干,弟弟公司零零散散的修理方面就交给了他。

六、依靠娘家的帮助,我在1998年下岗后,在城里最繁华的商业街买了商铺,在一铺养三代的时候也算是收获过红利。

七、现在我们老家都拆迁了,娘家分的是200多的排房和一套90多的商品房,我家分到二套130多平的小高,我后来读了大专,2011年考出了中级职称。

总之辛苦了几十年,现在总算一切平安,我觉得一家人团结和睦最重要,家里好了就算有什么困难也难不倒,家里不团结,碰到一点点事就会觉得事天大的难事,舟山人老话:三兄四弟一条心,后山黄泥变成金。

网友四:

我永远也忘不了,曾经在一个热热的夏日午后,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婆婆,巴巴的眼神盯着我又不敢说话,站着看着我一会儿,只为等着我手中的空矿泉水瓶。

那年,我20岁,是个正在读书的女大学生,我家经济条件一般,我想补贴点生活费,周末就找了份兼职发传单,发一天30元。

我小时候没有吃过什么苦,就觉得发传单是件很辛苦的事,一天到晚站在马路上,面对来来往往陌生的人,我把传单递上去,路人中,有些随手接了,很快又丢进垃圾桶,有些根本都不接,直接走人,本来我就是内向的人,遇到这些情况真的没有什么勇气继续发传单,只能鼓励自己加油吧。

站在户外,有时遇不到好天气,要么寒风凛冽,要么烈日炎炎,有时还会遇到城管,城管不许我在某个路上发传单,我等他们走了后又找了其他的路继续发,有时,还会遇到传单公司来检查,看我有没有偷懒,还给马路上的我和传单拍了照片,以此证明我在工作,好给我发工资。

印象中比较深刻的那次,一个夏天的中午,大概35.6.7度吧,只记得天气很热,我结束了上午的发传单,中午不用工作了,下午得继续发。我买了2元钱的手抓饼,还买了1元一瓶的矿泉水,就坐在路边的长椅子上,边吃边喝边休息。

这时,一位老婆婆过来了,说说她的外表吧,老婆婆大概快70岁了,穿着很旧,但还不是特别破,头发花白干枯,脸上黑黑的,满是皱纹,很苍老的样子,再看看她的手,很粗糙的样子,指甲也是黑黑的,手指上很多裂痕。整个人就是弯腰驼背,背上还驮个化肥袋子。

老婆婆就站在我身边,直觉告诉我,她在一直看着我,我觉得挺奇怪,心里想着她看着我干嘛?她想干什么?我就也看了看她,我看到了她的眼睛,一瞬间呆住了,在这之前,我从来没看到过这样的眼神,在老婆婆的眼里,我看到了心酸,看到了可怜,看到了眼巴巴,看到了渴望。

老婆婆没说话,只是用眼神表达她的意思,我想,她和我一样,也是个腼腆的人吧。而我,也是腼腆的人,又是个象牙塔里的学生,没有见过世面和阅历,我也没和她说话。只能全靠猜,我看了看她渴求的眼神,又看了她的化肥袋子,终于明白了,她想要的是我的矿泉水瓶,她是中午在这附近垃圾桶里捡垃圾的,我的矿泉水瓶,是她眼中的宝贝。

我也不好意思了,也坐不住了,赶紧把剩下的水喝完,末了,我就从口袋里掏出10元钱,还有那个空矿泉水瓶都塞到她手里,我就赶紧跑了。

虽然,那时的我,是个不富裕的学生,可是我还是一日三餐有饭吃,如果我不做兼职,爸妈也会给我生活费的,我的生活简单也不落魄。头一次,我遇到这样的老婆婆,真的是印象深刻,我永远也忘不掉她的眼神里的渴望的诉求。

如今,我已经40岁,也经历了一些生活冷暖,回想起那位老婆婆,我也明白了,她的眼神,无奈、渴望、胆小等等等等,只有那种生活在底层的人们才会流露出来吧,也曾懊悔,当初太年轻,不敢说话,如果换作今天的我,肯定会问问了解下老婆婆的具体情况。

唉,人生不易,愿每个人都生活得好一点吧。

网友五:

大年十三上午,王婶的大儿子小旭接到电话,他弟弟在宿舍突发猝死,王婶受不了这个刺激直接晕了,小旭赶紧通知叔伯兄弟,一起去处理弟弟的后事。

几个伯母婶子在家照顾他妈,小旭不担心。他不敢面对弟弟的离去,太突然了,难以接受。他不敢相信春节时弟俩还一起喝酒吹牛,还讨论拆迁房怎么分配,弟弟还给侄子(小旭的儿子)红包,教导他好好学习。

大年初九弟弟回单位上班,这才几天就出事了,什么都没交代,他这么年轻,还没结婚,让人接受不了。

一路上,几个长辈都在安慰他。小旭的父亲去世早,他们娘三相依为命,感情很深,他感觉天都塌了。

到了弟弟的单位,领导都在安慰劝解他,鉴定结果是猝死,那时弟弟刚训练完,回到宿舍冲个澡就休息了,夜里被同事发现不对劲,医生也没抢救过来。

后续的赔偿都是小旭的叔伯参与调解,他难过到了极致话都说不出,如果时光能倒流,请把弟弟还给他们,一家人健康快乐的生活,就算穷一点也没关系。可惜,这是个奢望。

从单位把弟弟的遗体拉回家,他妈扑上去要抱弟弟,被别人拉住了。围观的人都流泪了,两米多的个子,二百多斤的大男人,简直是戳人的心窝。他妈受了刺激一直躺在床上起不来,几天滴水未进,看样要随小儿子离去。

小旭哭的很可怜,求他妈坚强一点,你走了我该怎么办,这个家得散了。他妈都受不了,别人劝着才想通,勉强吃了点饭。他们说的对,留下大儿子也可怜,不能让他再受打击了。

为母则刚,她还得守着大儿子,不然他孤苦伶仃的多可怜,没人帮他。孙子才上大班,儿媳妇心脏不好不能上班操劳,只有大儿子一人上班赚钱养家,太辛苦。她得帮儿子分担,她是儿子的主心骨。

她不明白,自己这辈子没做坏事,可是中年丧夫,好不容易生活有了起色,大儿子结婚生子,小儿子有了工作,她能歇口气了,谁知道又出了这事。

春节娘几个还商量拆迁怎么分配,弟弟还谦让哥哥,说自己的房子赔偿三套,送给哥哥一套,老妈和他住一套,另一套出租补贴家用,接下来再考虑婚事,一切都在向美好的生活靠近,可惜意外让所有的事情都破灭了。

活着怎么就这么难,他们也没做坏事。生活就不能优待他们一些吗?不求富贵,只有平安健康。但愿他们以后能平安顺遂。

网友六:

我妈81岁每天5点起早卖菜,在寒风中冻的瑟瑟发抖。82岁时脑梗了,抢救过来的,不能种菜卖菜了,每天去捡废品换医药费。83岁时,今年,卧床了,儿女都在上班,都在外地,她不会用微信,她总是说手上有钱,可是,昨天又去捡废品了。

妈妈年轻时,白天大集体做工,晚上点灯烧菜园,8个小孩,1米4的个头。自从大包干,我家才顿顿有大米饭。妈妈每天起早卖菜供我们八姐妹们读书,穿衣,吃饭。爸爸每天逢人就谈天说地不顾家,主要是嫌弃我们都是女孩。妈妈说:爸爸对她算不错了,从不骂她不打她,她已经很知足了。

妈妈每顿饭都帮爸盛饭,吃好再帮他添饭,吃完帮他倒茶。爸爸一到忙生产就病了,还要妈侍候或用家里小板车送到医院。回头还要抢季节犁田,下种,栽秧苗等等……

1989年时,五妹喝农药自杀了,母亲哭的撕心裂肺昏过去几次。其实我从小也想死,就是怕母亲伤心。小时候也见过母亲在哥的坟墓头上整个身子睡在上面哭过,印象深但不知道为什么哭的那么伤心。后来长大才知道有个哥3岁时肺炎去世了。

母亲的一生,是辛苦哀愁的一生。

不写了,文化有限,到此为止。

标签: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