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年人的生活欲望变得越来越低了
中年人都在低欲望活着吗?我觉得不说全部低欲望活着吧,可能有相当一部分人是低欲望活着的吧!
我身边的几个朋友都是低欲望活着的,因为现在经济形势不好,感觉钱好难赚啊!有两个朋友以前还是做生意的,前些年生意真好做,钱也好赚,手上也置办了些家产,存下些钱,近几年生意越来越难做了,赚得少了,有时甚至还在亏钱,对未来预期越来越差,对未来越来越没有信心,总感觉会越来越差,所以手上有钱也不敢花啊,都是把钱花在刚性支出上,能不花的都不花了,尽量维持收支平衡就算万幸了,根本存不下钱,前些年存下的钱就放着理财,不敢动,尽量保住老本就不错了!现在真心感觉活着不易啊!
每个人只有面对不同的生活状态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应对,朋友说以前生意好做时,就觉得今年赚了20万明年就会更好,明年会赚40万,心里预期好了,就敢消费,敢花钱了,旅游说走就走,车看好了就买,馆子想下就下,衣服好看就买,那些日子真是太美好了!现在是心里预期不好,赚了钱也想存着点,有点余粮在手上心里才不慌啊!
我是上班族,也是同样的感受,以前单位效益好,每年有奖金拿,而且一年比一年高,也是预期好啊,敢消费,近几年也是不行了,都不是奖金能不能拿得到的问题了,是工作能不能保住的问题了,也是不敢花钱了,能存点就存点,万一失业了手上有点存款才心不慌啊!
现在这形势,只有降低心理预期,低欲望地活着吧,只要活着就会有希望,希望未来会更好吧!曾经美好的日子快回来吧。
网友二:
低欲望的活着,也许是因为生活的压力,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的日子让我们面对现实不得不选择低欲望。房贷,车贷,老人的健康问题,孩子的学习成长,各项花销似乎都是低欲望的来源。不是没有欲望,而是不能有高欲望。物质的生活还是需要向精神低头,欲望就变得有些奢侈,所以中年人都选择了极简生活,断舍离,让自己在低欲望的生活中质量再高一些。每一个年龄段都有这个年龄段的代名词,但低欲望并不是中年人的专属,因为他们也曾经欲望自由过,都曾有用过年轻时的有线又闲得的清闲日子。中年人,是工作和家庭的中间力量,生活可以低欲望但不会低质量。
网友三:
60年的鼠女,整整虚度了62个春秋四季,也曾奋斗努力过,都被现实打了脸,你想个人资质平平,个人运势平平,家里也没有资源可用,自己只是城市里普遍的企退人员,就只有低欲望的活着了。
人生到了半百,什么都看明白了,五十知天命,人生之不惑还有力不从心,身体的每况愈下都慢慢地来了,再不甘心也没有什么用了,只有接受现实低欲望的生活着,给晚年生活积累钱财,以供有个幸福的晚年。
大家生活一般离不开衣食住行,行就不说了,由于经济条件有限,出去旅途要花费不少,再说我是个宅女,喜欢静静地待在家里,享受一个人的清欢。
虽然是低欲望的生活,但是尽自己所能生活的好点,吃是最主要的,退休了有大把的时间,我们基本上不出去吃饭,都是我老公在家做的饭,他烧得一手好菜,尤其是海鲜一类的,吃鱼吃虾我们就买活的现买现杀的,味道很好的,不比外面饭店味道差,年纪大了家里吃的卫生健康少盐少油,还节省下不少钱。一条鲈鱼一斤多虾花费不到100元,再配点蔬菜中午没吃完,晚上接着吃。
下面聊聊穿的用的,我不爱出去穿的方面就随意多了,只要舒服是全棉就行,鞋也是休闲的,一买就是两套轮换着穿,夏天的衣服基本上不放到秋冬天,不穿了就仍掉。用的就更简单了,大众牌子的用着挺好,不化妆不美容顺其自然就好,吃得好点多睡点美容觉比什么都强。
说完了衣食,该说住的了,我们现在住的是一楼带小后院的,房子是二室一厅的不大,够我们老俩口住的,最喜欢的是小后院有三十多平的,对于我这个宅女来说,是最好的去处。前几年还想着以小换套大的电梯房住住,无奈经济条件有限,小的卖掉换成大的,手上的存款花个精光,还要背上外债,想想算了不愿再折腾了,小房有小房的好处,以后也没有什么压力,该吃吃该喝喝,用一二万把现在的房收拾整修一遍也挺好,独生女儿家我也可以贴补一下,这样也挺好的。
我们不羡慕别人的生活,也不贬低自已的生活,有句广告词我挺喜欢的:好好活,慢慢过,退休待遇还不错…
网友四:
人到中年不得已,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变化。当年身上的棱角早已被现实打磨平整了。
如今社会,35岁已成为一道职场分水岭,能够长期不间断学习的人毕竟是少数。上有老,下有小的阶段经济压力变得更大。
所谓“家有余粮,心中不慌”,但是余粮又真的有多少呢?
低欲望不代表没有需求,只是不敢需求太多罢了。
再多的感叹也没有任何意义。所以继续奔跑吧,中年人!
网友五:
我人到中年,我的有些欲望确实低了。我退休了。所处环境有了变化。新衣服,需要赞美欣赏品点关注。合不合适也需要身边人说啊。以前在单位,有同行会说,很看,或者你人显年轻了呀,哪里买的呀,有时确实会带上朋友去买去看,日子就更多样,当然不只是衣服的原因。听到的不管真假话,总能得到关注,也会有知音好友会说,哪里不合适等等。如今,退休,更多时间在家,穿的就不那么讲究了。家人,关注点不在新衣服,而是你舒服吗,做的饭好吃吗?
现在,在养身方面的欲望是提高了。讲究科学的吃法,讲究物质的安全营养,讲究身体舒服。
当然,第一重要的是赡养老人。他们的身体健康时刻关注。
另外,在充实内心方面欲望的提高了。我退休金,生活条件不攀比的话,是满足了。而且,要改变也难了。没公积金不能贷款,不买房子。所以,内心安静下来,就要想办法充实。读读书,写写字,不让自己空虚寂寞,学会与自己独处,与寂寞独处。为预防脑子退化,做点事。
早上,约上同学去散步,做操。中午,可以约人去店里喝奶茶,聊天。晚上,和家人散步,遛狗。
睡觉前,写写日记。安心入睡。
网友六:
从两性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男人的中年危机,会比女人的中年危机来得早。
越是在以物质金钱为主的年代,男人越是活得累。因为他们正处于传统以及现代压力的夹缝当中。
男人的传统压力,就是养活一家老小,而且什么事儿都需要自己扛。可以说,他们是家庭的顶梁柱。
而男人的现代压力,就是承担起全家人的债务。说得难听一点,一切都由他们来承担,出了事儿,第一个倒霉的也是他们。
尤其是老实且勤恳的中年男人,更是如此。
白岩松曾经在演讲中说过,自己到了40岁的时候,并不是感觉到“四十而不惑”,恰恰是感受到了中年的迷茫,不知道人生的意义,更不知道未来该何去何从。
男人到了中年,就像是走上了一个小高峰,接受着大自然的风吹雨打,冰雪寒霜,反正只能坚持前进,而不能轻易后退。
退了,家人就倒霉了。而不退,自己就遭殃了。没办法,与其家人遭殃,不如自己遭殃。这就是他们的选择。
经历多了,男人就会活成低欲望的模样。一切,都跟这些问题有关。
网友七:
随着岁月的成长,物质生活到精神生活的过渡,使我们清醒的看到欲望就是人心中的魔,时间久了思想只在于做这件事能给我带来什么附加的价值?其实一种恬淡的心去迎接情与事,把生命和精神活出来那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情感和需求,不一样的价值和意义的动力,不可否认中年人压力和重担,如果换一种想法看待人生!顺其自然努力~得与失,对与错~那只是人生路上的一个风景,毕竟我们大半生都在工作,如果把工作当做谋生的饭碗和利益的竞逐,金钱名利,会把我们人生的弦太紧心累,时而产生恐慌,埋怨质疑,只有让心回到平静而淡泊……马克夏加尔曾说过~工作不是为了赚钱,为了印证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