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是怎么节省生活开支的?
我每个月都往银行卡里存100元,这个习惯我坚持了十二年,好多人都不理解我这个行为,有的人认为我是在理财,其实并不是,而是真的穷怕了,以前经历的一件事让我养成了这个习惯。
我出生在鲁西南的一个小县城,父母都是老实本分的农村人,父母辛勤种植着几亩农田,每年就靠着田里收获的小麦和玉米来支撑一家人的生活所需。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从记岁开始我比一般的孩子都要成熟一些,差不多七八岁的时候洗衣服做饭都样样精通了,父母下地去干活,我就和弟弟负责烧火做饭。
从小学到高中学习成绩一直都是名列前茅,因为父母都是文盲都不识字,所以他们在学习上帮不了我什么,我的学习完全就是靠自觉。
高中我毕业我如愿地考上了湖北的一所大学,当邮政员把录取通知书送到家的时候,爸妈简直开心坏了,见到街坊邻居都要和他们聊上两句,我是我们家族考出来的第一个大学生,所以爸妈觉得特别骄傲和自豪。
可是高兴了没几天,爸妈却又犯了难,和通知书一起来到的还有入学的费用,学费4500、课本费500,住宿费600,再加上其它的一些费用一共6000多,现在的人可能看到一个数字没有什么感觉,但是在哪个年代村里谁家的存款能到10000元,那绝对是全村人羡慕的对象,也就是那时候的万元户。
一般的农村家庭一年辛辛苦苦的收入也就是几千块钱,这笔学费当时对我家来说还是挺困难的,当时我爸爸把家里的小麦玉米全都卖了,再加上家里的一点存款才刚凑够5000多元,家里富裕的亲戚当时也不多,我不忍心看着爸妈为了我的学费到处低声下气的去求人。
我对我妈说:“实在不行就不读了,我去广东打工去吧”。我妈当时听了之后眼圈一红,她用坚定的眼神跟我说:“儿子呀,咱家好不容易才考出来一个大学生,你不读书可能一辈子就和土地打交道了,只要你愿意读,咱家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你读”。我当时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
第二天我做了一个决定,我对爸妈说:这个暑假我去工地上干活去挣我的生活费。我爸当时听了以后坚决不同意,一是我年龄太小干不得这种体力活,二是天气太热我吃不了这种苦。
我说我已经成年了,第一通过打工我可以更早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上的人情世故,第二通过自己的劳动可以赚取大学的生活费,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情,最终爸爸还是没能改变我的坚持还是同意了,但是给我提了一点要求,如果真的干不了赶紧回家来。
第三天我就跟着同村的李叔来到了县城的工地,可我还是低估了建筑工人的艰辛,七月的天气似流火,白天的气温高达39度,干一会活全身的衣服都湿透了,而且水泥沙子那些东西都特别重,干了一个多小时我感觉头昏眼花。
实在受不了了,我就到旁边休息了一会,这时候包工头过来了,他看着我大声训斥道:“这孩子谁带来的呀,一天不干活光偷懒,能干就干,不能干给我滚蛋”。我当时委屈、羞耻的各种感觉涌上了心头,真想一走了之不干了。
这时旁边干活的李叔赶紧走了过来,从口袋里掏出一支烟赶忙给包工头点上了,然后他说:“张总,消消气,这孩子现在是大学生了,今年考上大学了,由于家里特别困难,到咱工地上打工挣点生活费,您就通融一下”。听到这里包工头上的脸色缓和了一点,也没再为难我。
晚上下班回到宿舍以后,我发现手上磨出了两个水泡钻心的疼,全身的骨头像散架了一样,我真的不知道能不能坚持下来,李叔又过来找我聊天,他对我说工地上干的就是力气活,如果不好好读书一辈子可能就是打工了,如果坚持不下来可以回家去,经过李叔的开导,又想到家里的条件,我说我还可以坚持下去。
就这样我咬牙把整个假期坚持了下来,这个暑假我瘦了三斤,人也黑了很多,看上去瘦瘦小小的,也顺利的拿到了我人生的第一笔工资1550元。
当我回到家的时候,我妈看到我的样子直掉眼泪,我故作坚强的说:还好了,也不是太累。我爸已经以前经常在工地干小工,肯定知道这份工作干下来一点都不轻松,我爸看到我也不说话把头扭向了另外一边。
经过父母和我的努力终于在开学前把上学的费用凑够了,也一路顺利地进入了大学。大二的时候却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
大二那年暑假我留在了学校打工,大概在学校放假十天左右,宿舍有个同学给我打电话,他说他在广西那边一家工厂做兼职,现在正在招暑假工,而且工资还不低,按件计工资,每天都有200多,我当时也有怀疑靠不靠谱,后来他说他家的亲戚在那上班,让我不用害怕,一点问题也没有。
就这样我买了车票跑到了广西南宁,去的结果就是羊入虎口,很不幸的是进到了传销里面,最后的结果是被骗了2800块钱。当时我对室友简直是恨死了,为什么这么骗我?后来才知道当时他也是身不由己,我如果不去的话他可能也出不来,交了钱之后我俩才有机会跑出来。
回到学校之后交学费的时候傻眼了,我俩身上所有的钱加起来刚好够学费,最后两个人还剩下500块钱的生活费,我们两个的自尊心都特别强,都不敢再给父母要钱了,也不敢和同学说,怕同学们笑话我们两个,当时我们算了一下最多能坚持一个月。
当时我规划了一下只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是想办法省钱,二是做兼职赚钱,从那个时候我就拼命的做兼职,家教、发传单、送水工、送报纸、促销员,反正是能做的兼职基本上都做过。
新学期开始的两个月是最艰难的两个月,每天早上两个包子一块钱,中午在食堂打二两米饭一份素菜一共一块五,下午就是买两个馒头加上食堂免费的青菜汤,每天我们都是最后才去食堂吃,怕被认识的同学看到,就这样熬过了一个月,第一个月是一点肉都没吃。
尽管每次都特别小心,但是还是被同宿舍的人发现了,那个时候他们意识到我们两个可能遇到了什么困难,但又不好意思问我们,宿舍有个同学每次去打饭都打的特别多,然后回到宿舍给我说,这个菜我不爱吃就分给你吧,要么就是书桌的抽屉里面经常莫名其妙的出现零钱和零食,问他们都说不知道是谁放的,但是我心里清楚,都是他们几个放的,他们知道借钱给我我肯定不会要,因为怕我有心理负担。
整整一个月期都是在忙碌的学习和做兼职的过程中坚持下来的,虽然那个时候特别的辛苦,但是现在想想觉得也没什么了,学期结束的时候用兼职挣的钱请宿舍的同学大吃了一顿,喝酒以后才向宿舍的哥们吐露了事情得真相,他们听了之后就是破口大骂,骂我们不把他们当兄弟,骂我们有困难为何不让大家不一起度过,反正最后我是哭的稀里哗啦的,可能那就是青春吧,不可能再回去的岁月了。
从那件事情以后我才有了居安思危的习惯,从毕业以后不管挣多少钱,我每个月都往专门的卡里存100块钱,一直坚持到了现在,我觉得它给了我成长道路上的教育意义,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脚踏实地的,再就是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做任何事情都不要孤注一掷。
网友二:
一、学会了节约利用,买东西用的塑料袋当做垃圾袋;淘米水用来浇花;跑长途办事还要“嘀嗒出行”拉个顺路的人拼个油费……
二、不是常用的东西能租就租,能借就借,不能租不能借的就买二手的。看的书,“孔夫子旧书网”,看了还卖出去。
三、锻炼身体,别人都是健身房啥的,我是公园里跑步,家里引体向上、练拳击。
四、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不泡妞。伙计都说我,你出家当和尚去吧。
网友三:
请不要把穷和勤俭节约划等号混为一谈!更不能用那种贬低歧的口吻说话!
不错,穷人节俭惯了,难道浪费资就是一件光荣而且值得煊耀的事情吗?
贫穷和富有是经济、财富和钱的概念,而勤俭节约和铺张浪费是品质概念!
没有钱时必须勤俭持家、精打细算过日子;富有了也不能随意挥霍浪费资源!
网友四:
小时候物质匮乏,父母总教育我要省着不要大手大脚,我不敢违拗,只能强行压下自己的消费欲,装作听话的样子,生怕父母骂我说我不知道节省。直至结婚后还是被母亲管着,不让乱花钱,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压抑已久的消费欲望,让我在获得自由以后无节制的购物,被父母强制养成的节省习惯,又让我在某些方面很节省,我成了一个多面体,一方面节省,一方面大手大脚无节制的浪费。
现在已经快要50岁,以前的许多习惯还改不过来,而且还强行又把它遗传给自己孩子,直到孩子们提出抗议,说我教育他们的习惯,让他们在外面丢脸,这才废除了那些陋习,这些陋习有如下几点:
掉在地上或者饭桌上的食物又捡起来吃掉。
因为物质匮乏,被母亲教育不能浪费粮食,洒在地上或者桌子上的食物,一定要捡起来吃掉,不能浪费。
我一直恪守着妈妈的话,把这个习惯刻进了骨子里。到了我的儿女这儿,又把它遗传给了我的儿女,掉在地上的食物可以不用捡,但是洒在饭桌上的食物,是一定要捡起来吃掉的。孩子们小时候不懂事,严格执行着我的要求,等到他们长大以后上了大学,节假日回家吃饭,我也这样要求他们,孩子们提出了抗议,说这样会让同学笑话,而且桌子上有细菌,这样做不卫生,他们还反对我这样做,说这样的举动既不卫生又丢脸。于是,流传几十年的习惯,就这样被儿女打破了。
吃饭时不准孩子碗里剩饭,隔夜剩饭舍不得倒掉。
妈妈经常说,一粟一粒来之不易,要爱惜粮食。因此家里如果有剩饭,妈妈是不会倒掉的,不管是否发馊,父母都要把它吃掉,这个习惯也遗传给了我,只是我不会吃馊掉的饭而已。孩子经常让我把隔夜饭菜倒掉,可是我舍不得,觉得以前人们没有冰箱,饭菜已经馊了还吃下去。现在条件好了,家里有冰箱,吃的都是大鱼大肉,每次吃剩的饭菜,都是用保鲜膜包起来,放进冰箱里储存,然后再吃掉,真舍不得把它倒了,觉得暴殄天物,所以,我做饭时尽量少做一点,免得剩下造成浪费。
从小时候开始,我不准孩子们吃饭时剩饭,要求他们必须要把自己碗里的饭吃完,吃多少盛多少,一旦盛到碗里,就必须要吃完。
这个习惯伴随我一辈子,也伴随孩子们十几年,孩子们从来不会剩饭,每次都会把自己碗里吃的光光的。偶然有几次不想吃,也是用哀求的眼神看着我,乞求我的批准。看到那些学生浪费粮食,把白米饭和白馒头扔进垃圾桶的新闻,我就感到欣慰,因为我的孩子们没有这么浪费过粮食。
一直到现在,我家孩子已经走上工作岗位,还是没有浪费过食物,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外面吃自助餐。
在饭店里点菜,习惯看菜单右边。
这个习惯也是根深蒂固,一家人出去吃饭,孩子每一次点好菜,总要让我补充一下,每次看到孩子点的菜,我的眼角都习惯瞟向右边,想要看看菜价贵不贵,孩子说花钱的事不让我操心,可是不由自主啊!就是觉得有的菜,价高味道不好分量还少,觉得不划算。
去超市购物喜欢货比三家,总是想图实惠。
这个习惯也是因为“穷”养成的,每次去超市购物,总要把货架上陈列的商品,全部浏览一遍,再在心里进行重量和价格比较,比较哪一个商品性价比更高,更划算。这个习惯,也和去饭店吃饭看菜单右边一样,成了根深蒂固,改不过来了,直到现在,不管是在网上还是实体店,购物时在同等价位的基础上,还要看重量和质量,总是喜欢挑含量比较多的,就是爱图便宜。
前几天孩子想要吃车厘子,我担心价格太高,在网上到处比价,想找到价格更便宜的车厘子,你说,想吃又不想多掏钱,是不是因为穷啊!
出去旅游自带食物。
这个习惯也是为了省钱,是以前穷养成的习惯。家里每次出去游玩,我都要提前准备水果零食,因为我觉得景区的东西太贵,价格太高,不划算。
孩子们嘲笑我,说我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既然逛,就不要怕花钱,旅游就是逛吃逛吃,如果自带干粮,行李重活动量大,会累趴下的,也缺少了旅游的乐趣,这也是因为穷养成的习惯啊!
出去逛街看到漂亮的衣服不敢去试,生怕价格太高尴尬。
每次出去逛街,看到心仪的衣服,导购员都会建议让上身试试效果,可是我不敢贸然去试,担心穿上衣服以后,导购员报出来的价格会让我吃惊,从而造成尴尬。因此,我都是婉言拒绝,等问过价格以后,心里大概估算一下是不是在自己承受范围内,然后才敢试穿,觉得囊中羞涩自己没有勇气和底气,生怕自己接受不了衣服价格被导购责骂。
舍不得浪费卫生纸。
这个习惯也是从前在父母身边养成的,那时物质匮乏,卫生纸也是很少人才能用得起,大多数人都是随身携带手帕擦拭。谁家日常用卫生纸,会被认为是奢侈生活,造成浪费。
所以,家里买了卫生纸,要用好长时间,甚至只有大姨妈来的那几天才可以用,平时擦屁股都是旧书报。养成这个陋习,直到现在,家里的各种纸巾和抽纸多的放不下,还有每个月银行积分换来的卫生纸,从来用不完。可是我舍不得浪费,一张纸总要重复利用,擦完手还要擦桌子,孩子都说太脏,家里最不缺的就是卫生纸,大可不必省着用。厨房用纸买了好多,每次因为舍不得都用了抹布,厨房用纸就被忘记了。
二十多年前结婚时的陪嫁,现在还保留着。
二十多年前结婚时,娘家父母给我买了当时流行的拉舍尔毛毯,和几床崭新的丝绸被子,还有几条毛巾被。在今天看来,这些东西都值不了几个钱,是很普通的床上用品。可是,那时却是很珍贵的东西。
我一直舍不得用,放在衣柜里从来没有拿出来过,生怕弄脏了再也没有了。
直到现在,这些东西还是崭新的,躺在家里衣柜角落,可惜因为笨重又不好看,早已过时用不上了,可是看着崭新的东西,还是舍不得扔掉。自嘲说自己就是那个,总是吃烂苹果的人,因为舍不得,把好好的苹果放成了没用的烂苹果,还舍不得扔掉,要吃掉它,所以总是一直吃烂苹果。
为了省钱,不喜欢成群结队出去逛街。
我觉得女人在一起总是喜欢跟风和攀比,如果一起出去逛街,总要一时冲动跟风买许多没用的东西,有时候根本用不上,买回来发后悔,这样每次出去都要浪费钱。
因此,我喜欢独来独往,只为了省钱。自己想买什么,一个人悄悄去大卖场,不惹人注意,淘到合适的价位和喜欢的样式,能省许多钱和时间,如果和闺蜜成群结队一起逛街,则不会这样,既花钱又受罪。因此,我不喜欢成群结伙和闺蜜们一起逛街,觉得那样浪费钱。
家里吃剩的油桶,要倒立在锅里,把里面的油控干净才罢休。
每次家里用过的油桶,我都要把它倒立在炒菜锅里,等着里面的油完全滴下来,滴进炒菜锅里,直到再也看不到油桶里有一滴油为止。
甚至我的闺蜜为了省钱,还干过一件事,就是用擀面杖擀牙膏皮,她说自己妈妈经常用擀面杖擀牙膏皮,把牙膏皮里仅剩的牙膏,要挤得干干净净。
这个习惯也被我的闺蜜继承下来,沿用了几十年,还要传给她的孩子,像我的孩子一样,她的孩子说太费力气,不值得,被孩子们拒绝了。每次牙膏用完,我用力挤的时候,都会想起我的闺蜜教我用擀面杖挤牙膏皮的事情。
因为穷,养成的习惯还有很多,比如舍不得扔掉旧内衣,一件内衣穿好几年,喝酸奶时舍不得浪费,要揭掉盖子,用小勺把盒子里刮干净,还要用舌头舔瓶盖。这样的习惯也是根深蒂固,改不了了。
网友五:
1、请客吃饭自已动手做。昨天我家4姐妹在我家吃饭一共10个人,只花了200块钱,又好吃又卫生,出去吃起码也得500块。
2、一日三餐自己做,从不去外面吃饭。在外面吃一顿,少说一个人也要50块以上,一家三口就要150块,150块自己买菜和半成品回家做可以吃一个星期。
3、网购了几个夜间灯,卫生间和走廊、卧室都装上,夜里上卫生间就不用频繁开关灯了,一个夜光灯一年耗电量只有一度。
4、花500块钱网购了一个移动WiFi,绑定了两部手机、一个电视,总费用每个月54块,随便用,流量根本用不完。
5、基本不打电话,用WiFi状态下的微信语音或视频电话。
6、家里购买了一套电推和梳剪,老公和儿子小时候一直留光头。儿子大了,知道爱美了,才去外面理发,而老公一直都坚持在家自己理发。
7、家里装净水器,停用了8元一桶的矿泉水。
8、日用品采取网购,网购时看评论,看销量,看价格,货比三家,哪家实惠买哪家。用量大的手纸,直接到批发店称斤买。
10、洗菜水,洗脸水用大桶装着,用来拖地、冲厕所、浇花、浇菜,多次利用。
11、下班路上一路捡铁钉,饮料瓶,硬纸板等一切可回收之物,分门别类放在杂物间,可以换点零花钱。
12、很少出去长途旅游,骑着自行车去附近山上水边游玩,自带温开水和馒头、糕点,又健身又节省,也很心旷神怡。
13、我家院子很大,在自家院子里种菜种果树,各种应时蔬菜都有,蔬菜瓜果基本不用买,只需买少量的肉和蛋。
14、冬天绝不用大功率的电炉子取暖,最冷的那几个月,早早上床躺着,床上有耗电量极少的电热毯。
15、洗发水、洗洁精用完了灌进去一点水使劲摇,还可以用好几次。
16、面霜护手霜只买最便宜的,用完后把瓶盖拧开朝手心使劲甩,还可以用好几天,实在甩不出来用牙签掏,又可以用好几天。
17、牙膏和芦荟胶等用完后用剪刀剪开,又可以用好几次。
18、只留中长发,头发稍长些用梳剪在家自己修剪。从不染发烫发,如今五十岁了头发不白,还挺柔顺有光泽。
19、老公和我不抽烟,不喝酒,不打麻将,工作之余很少社交活动。
20、酸奶用管子喝完后,用剪刀剪开封口,用小勺挖着喝,瓶盖和瓶底还有很多。
从小在物质贫乏的家庭里长大,父母长辈都很节俭,耳濡目染下,我们全家人都养成了勤俭持家的好习惯,这让我受益匪浅。
我知道钱都是一块十块苦来的,都是一分一厘攒下来的,我从不相信天上掉馅饼的事,这让我远离骗子。
我相信“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到哪个时侯都不过时。
我发现省钱比赚钱容易得多,只有靠平时勤巴苦做,有所积蓄,才不至于到急需用钱时一脸茫然、四处举借、四处碰壁。
我们平常人家,都需要靠勤俭持家,而逐步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