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穷人在生活中养成了哪些省钱的小技巧

2022年09月04日 好文阅读 暂无评论 阅读 0 views 次

我小时候在深山里的农村长大,虽然后面通过高考改变了命运,现在已经是一名首都公务员,但从小贫穷的生活让我养成了现在的一些生活习惯。

1.随手关灯。

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单位,只要离开房间,不会马上回来,我都会随手把灯关掉。

所以平时,领导或同事找我,只要到我办公室门口看到没有亮灯,都不会再敲门了,因为我这会儿肯定是出去打印文件或者分发资料了,还没回来。

‬2.节约用水。

其实小时候村里并不缺水,而且还是免费的。但是上了高中以后,我才知道有自来水这种东西,而且还是要花钱的。

加上后来我毕业分配到边防海岛地区工作,海边的水质非常差,水垢很大。为了让大家喝到健康的水源,单位花钱在4个地方打井,才最后确定一个水质稍微好点的水井,而且得花很大的价钱购买净水设备,才能刚刚好达到饮用标准。

所以我用平时用水都会非常节约,不是为了能省多少钱,而是觉得白白浪费水真的有点心疼。

我老公是陕北人,他们那把水当成最珍贵的东西。所以我们家卫生间有一个涮拖把的桶和一个水盆,平时洗澡的时候,热水来之前的冷水,以及平时冲洗东西后又不太脏的水,都会被囤起来涮拖把或者冲马桶用。

3.废纸利用。

平时在办公室打印的文件材料用完了我不会马上扔掉,因为背面还是空白的,还可以再利用。

所以我的办公桌下面有一个纸壳箱子,如果需要扔掉的纸张还有空白,我都会先放在这个箱子里。

我负责的其中一项工作是接听其他部门或者当事人的电话,及时向领导或者别的部门反馈事项,如果需要反馈的事情比较多,一下子记不住,我就会拿出这些废纸来简单做个记录,以免传达错误信息,把空白处用完以后再丢掉。

4.货比三家的购物习惯。

不管是买衣服还是买日常生活用品,有时候是超过一百块钱的东西,有时候甚至是几块、十几块钱的东西,我都会货比三家。

如果是网购,同一个东西,我会在不同的购物平台都看一看,对比一下价格,看看谁家有优惠券,用哪种付款方式还能再省两块钱。

如果是实体店购物,能多看两家店对比一下就会多转两家店。哪怕是在超市买一盒牙膏,我也会对比一下克重和价格,看看哪个比较划算。

‬5.从来没有蹦过迪,从来没有去过酒吧。

我不是说蹦迪和喝酒不好,只是我的人生轨迹和这些爱好从来没有过任何交织。

从小在农村长大,高考被军校录取,携笔从戎,毕业分配到边防海岛工作,后来选调进京,再后来转业安置为公务员。

歌厅酒吧给我的感觉,这些地方属于高消费人群、时尚人群去的地方,与我的消费观念不匹配,也与我的身份不相符。

‬6.滴酒不沾,从不抽烟。

本来作为一个女孩子,不沾烟酒应该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我来到北京工作后发现,抽烟喝酒的女孩还不少。

也许是因为工作压力吧,出了地铁站就会遇到女孩子随手掏出一支烟边走边抽;在一些商场或者写字楼下,也能经常看到几个女孩聚在那里抽着烟聊天。

我并不排斥女孩抽烟喝酒,但是我自己的话很不喜欢闻到烟酒的味道,而且我觉得不健康又很浪费钱,以后也不可能沾染。

7.坚持光盘行动,拒绝餐饮浪费。

小时候在农村,大人教给我们一句话:天上有雷公,谁吃饭的时候米粒掉在地上,就会被雷公惩罚。(意思就是浪费粮食是可能招雷劈的)

我们单位食堂吃的是自助餐,我从来都是少吃多取,宁愿多跑两趟,也不愿意浪费食物。

在家做饭从来都是量力而行,尽量做到刚好吃完,不剩饭不浪费。

相信有很多人和我一样,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都有比较节俭的习惯,有的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改变。

虽然我们现在的生活越过越好了,但是勤俭节约始终是我们国家的传统美德。

不管是出身贫苦的人,还是出生就含着金钥匙的人,都应该以勤俭节约为荣,以奢靡浪费为耻,发扬优秀传统美德,造福子孙后代。

网友二:

一我早餐同一家吃两个包子,一碗油茶两个月

二整个冬天就穿两件外套,一件工作服,另外一件棉服

三每天下班带一壶热水回宿舍,因为办水卡要出30元

四有几公里下班路是走回去了近两个月,没有坐厂车,因为刚入职生活费不够,省下30元通勤车费。

五因为穷,我戒掉了抽了十年的每两天一包的香烟。

六因为穷,我每个月就留200元生活费,其它的全部打回家或者是还帐。

七我手机套餐是19.9元的,写文章刷视频基本靠蹭无线网,或者是早点去工厂里借用无线网每天早到一个小时

八不舍得买过手套,因为厂里会发棉线手套,整个冬天几个月都是带工作手套。

九从来不吃同事的东西,因为穷,深知要礼尚往来,怕还不起别人。

十从来在工作中不说自己多厉害,工资多理想,自己多优越。因为怕别人开口借钱而自己又无能为力。

十一从来不买笔和白纸,因为单位里有发工作用的,我时刻都装在身上,走到哪里用哪里。

网友三:

十指不沾阳春水,从小到大洗衣做饭这种事我都没有干过。万万没想到的是,因为穷,我把这些都学会了,而且还在里面掌握了一些小技巧。想要省钱又生活得不错的,请接着往下看。

那会刚刚毕业,也不知道怎么租房子,当时是押1付6。一下子把身上所有的钱都掏空了,连基本的日常生活都需要扣扣索索的,也正是那一段时间,把我打造成一个生活小能手。

交完房租之后,身上只剩下500块钱。而实习工资不包吃不包住,还要在下个月才能领到那2000块钱。500块钱在一个消费高的准一线城市生活是多么的困难,于是我开始了精打细算的生活。

新的出租屋里只有一张床,还有一些简单的家具。本想着陪伴自己大学四年的杯子终于可以丢了,但是看看口袋没办法,只能拿过去继续用。坐一块钱的公交车来回倒腾了5次,才把所有的被子和衣服什么的都搬了过去。脸盆什么的我都没有丢下,衣架我都带过去了。生怕到时候要用又没有,要去花钱买。

所有的东西都准备齐全了。去了城中村一条最最破旧的街道里,找到了一个卖五金类似的杂货店。花30块钱买了一个炒锅,还送了一个不锈钢小铲子。这开始了,我自己一个人的生活。

我当时正是夏天,也舍不得开空调,学校之前的小电风扇放在床头慢慢地吹着。有些时候太热就直接睡在地砖上。

因为只有500块钱,而且中午那一顿还要在公司那边吃,公司也没有微波炉,根本没有办法带饭,所以早上和晚上我都是自己做饭。虽然说我不是娇生惯养,但是炒菜做饭我是真的没有做过。在家最多是烧个火或者洗个菜,正儿八经地用铲子没有试过。

从刚开始第1个菜是炒上海青,炒得太过熟了。整个菜叶子就干巴巴的,水全吸出来了。到现在能将蔬菜炒的都是碧绿而且清脆爽口。人哪,真的是潜能无限不逼自己一把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厉害。

刚开始我觉得这么点钱哪能吃得起肉啊,我想着就买一些蔬菜。可是我发现蔬菜真的是不经放,炒多少就得一次性全部吃完,而且蔬菜没有什么量,一炒就没了。刚好房东他们家的冰箱被他淘汰了,问我要不要,我说要就帮我送过来了。

刚好去超市的时候看到卖活鸡的,12块钱一斤,产品问题。一只鸡差不多就是40块钱左右,而且会帮忙杀好处理干净。也是从那时候开始,因为有冰箱就感觉40块钱一整只鸡还可以哦,就尝试着买了一次。

也是从那次我知道吃肉原来比吃蔬菜更省钱。

鸡内脏就可以吃一顿好的。对了,当时他是会给我们把肠子也洗干净的。回家后自己再清洗一遍,准备一点泡姜泡椒。再切一些新鲜的辣椒,放一点大蒜苗。一盘香辣爽口的泡椒鸡杂就出锅了,而且特别特别下饭,吃面条的时候搭配着也很不错。

接下来把鸡宰成4大块。分别用小袋子分装,冰冻起来。

随便用一份,改刀切成大块加点土豆就可以做成黄焖鸡。

在外面点一份黄焖鸡,至少也得十七八块钱吧。下班后动手制作非常的简单,不仅可以将上班的疲惫在做饭中一扫而光,而且还能看到自己如何将一份原材料变成一份丰富美味的晚餐。

如果是把它改刀,切成小块,加一些干辣椒段,和大葱段,就可以做一份辣子鸡。

如果技术非常好,你还可以尝试做口水鸡,不过这道菜我现在还没有成功,等我成功了我再分享出来。因为我实在不知道将鸡腿到底煮几分钟,才能让鸡肉鲜嫩,鸡皮爽脆。

就这样一只鸡,40块钱可以吃到黄焖鸡,辣子鸡,口水鸡,泡椒鸡杂。就这样算下来,一只鸡可以吃4次,我说的是一人份啊。

就这样在我的精心计划下,我的一日三餐还是非常丰富的。并没有因为省钱天天馒头青菜过苦日子,反而还锻炼了自己的厨艺。

有一次回家我妈去干活了,快到中午了,他还没有回来,我就去菜园子里拿了些菜在冰箱里搜刮了一遍。等我妈回来的时候,我已经做好了三四个菜放在桌子上,我妈当时就感动得落泪了。我妈怎么也想不到,我居然学会了做菜,而且味道还可以。她说现在他可以放心了,我在外面饿不死了。

不单单如此,因为早餐有些时候晚上没有剩菜,那怎么办,那就得吃挂面。而我又是特别不喜欢吃挂面的一个人,我看到别人会做包子,我就在网上按着他们的教程去学。

去超市买了一袋五斤的面粉,和一小包酵母就这么准备开始了。第1次也不知道怎么做,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我第1次就把那5斤面粉全部给弄完了。然后蒸出来一大堆能砸死狗的包子。

这一堆包子我差不多吃了一个月才把它吃完。当时也是不服输,一次又一次地尝试,终于把真正意义上的包子做出来的。当时我兴奋地打了个视频电话给我妈,她也是感到很神奇,我居然学会了做包子。

我也没有想到,因为那段时间的贫穷,我学会了做饭,学会了做包子。当时一个人在外面的时候就想着不要过得太惨,到时候自己的父母太过心疼就不好了。我一直以来打电话都是报喜不报忧,从来不会讲自己在外面怎么怎么样,总是说一切都好。

人总是不知道自己的潜能到底有多大,逼一下自己才发现原来一切皆有可能。

写在后面

穷,确实是很可怕。没有钱在一个大城市里真的是寸步难行,什么东西都需要钱。你用的水用的电,你买的的菜,甚至你每次丢垃圾在垃圾桶(物业费)它都会产生费用。而没有钱,将会让你寸步难行。

车到山前必有路,谁也不知道前方的路是怎么样的,可能你现在兜里没有一分钱,但是只要你愿意迈出去一步,你愿意去改变,穷并不会一直跟随着你。

现在我还保留着一些习惯,洗漱的时候接完水就关。哪怕看到自己身边的人洗漱的时候没有关上,我都会随手给他关上,出门的时候总要检查一下房间里的灯和插座。做菜也总是按照自己的分量,准确地做好,不让有剩余。吃饭的时候也总是会把碗里最后一滴饭给它吃干净。

家里囤积了各种各样的瓶瓶罐罐,总觉着他下次还会有用处。一些买菜购物用的塑料袋也都收集着,准备着给下次装垃圾用。这个习惯你说好,也不好,它造成了家里本来使用面积就小,现在更加的拥挤。

我还保持着每天下班之后回家做饭,虽然有些时候下班的那一刻会觉得很累很枯燥,但是一旦动起手来就觉得浑身充满活力。自己享受自己动手做出来的食物的味和那种成就感,现在做饭对于我来说是一种另类的解脱放松。

现在也不能说我走上了富裕的道路,至少不像之前那样的捉襟见肘。

而我现在要学习的是断舍离,不单单是在自己的生活上进行断舍离,还要将自己的心灵也进行断舍离。

你在穷的时候养成了什么习惯,学会了什么技巧,欢迎评论分享。

网友四:

一、喝水从来只喝便宜的矿泉水

好像从读书开始,同学们都喜欢买可乐,雪碧,绿茶什么的,而我每次买水都默认买了矿泉水。虽然说别的水比较好喝,更有味道,我也喜欢喝。但每次买水的时候都默认选择了2块钱的矿泉水,而不是贵一点的饮料,虽然说多省不了很多钱,但是好像能省一分是一分的感觉。

二、30分钟以内的路程不搭车,地铁公交能到就不打车

其实也不是缺这点车费,只是觉得同样能达到的目的,能用更少的钱达到就会选择更少的。虽然说打车什么的更舒服,但是钱和舒服,钱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

三、剩菜从来不倒

专家总说什么隔夜菜不能吃,但是好像在我这儿从来不注意这个。剩一点点菜也会留着下餐再吃,不会倒掉,除非是菜真的坏了,坏了才会选择倒掉。即使烂掉的苹果,也是削掉坏的部分继续吃。好像为了省钱,节约,不会太过于去关注这些。秉承着能吃就行,是否健康考虑得比较少。

四、记账,这个习惯已经坚持将近10年

12年上大学的时候,就开始拿本子记,记清楚每一笔收入支出,发现自从记账后就能清楚地知道自己每个月的开销在哪里,哪些地方该花,哪些地方不该花,一清二楚。后来智能手机普及,各种记账软件出来了,就开始在手机里记账,去看自己每年每月的收入支出。

虽然说有些习惯并不太好,也没有必要,但是对于个人而言,自己也出身于农村,早就习惯了吧。

网友五:

一、每个月领银行卡活动微信立减金、天猫超市卡、京东礼品卡等等

二、生活缴费前先领取抵扣券

三、双11、618囤纸巾、洗衣液、卫生巾等生活用品,购物先领优惠券

四、每天签到某淘宝店领积分,换取小样

五、大夏天空调不开整夜,开两小时自动关

六、晚上九点以后洗衣服

七、不在线下购买服装,旧短袖当睡衣穿,旧毛巾当抹布

八、鞋子穿坏了一双才买新的

九、存包装袋平时用或者当垃圾袋

十、不炒股

十一、讨论工资的时候八成会顺便哭穷

十二、地铁薅工会活动的免费次卡

十三、闲鱼卖闲置,帮朋友卖闲置,和朋友互换闲置

十四、跟朋友分享羊毛心得

十五、出差带酒店的木梳、小肥皂回来

十六、偶尔和同事刷饭卡拼餐

初中还去捡个瓶子开源呢,这会儿只会节流了

标签: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