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发生时社会财富缩水,为什么还会有一批人富起来了?
金融危机就是经济体在重新洗牌,是新的事物代替旧的事物的过程。
社会在不断发展,当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旧的事物已经失去了发展的动力,开始阻碍社会的发展。这时候必然会有新的机遇产生,但是这同样也是考验眼光的时候。
金融危机更是如此,国家不可能让经济长期萧条下去,必然会采取各种办法拉动经济发展,拉动手段就是促进某些行业的快速发展,一般选择的行业必然是市场占有率较低的新兴行业。毕竟市场占有率已经很高的产业,很难再得到拉动。也因此,原有产业将失去政府支持,如不能及时转型,必将损失惨重。一些抓住机遇的产业,必将产生经济新贵,成为一批受益者。
但愿你有这个眼力和潜力,能抓住时代的机遇,成为这批幸运儿。
网友二:
危机危机,有危才有机。就像2008年的股市大跌,在底部抄底的股民,后来都大赚特赚成就了一批富翁。价值投资的巴菲特总是在股灾的时候疯狂买入,顶峰的时候卖出。成就了他世界首富的地位。
每一次金融危机,都是一次财富转移的过程。李嘉诚在七十年代的香港金融危机中,大幅扫货,购买房产,等到经济恢复,李嘉诚成了亚洲首富。
所以当经济危机来临的时候不要恐慌,要善于思考,抓住机会,抓住一次机会就可能翻身。
网友三:
的确,金融危机会富一批人。同时会让富人更富,穷人更穷,扩大贫富差距。
中国古人云: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每次大危机背后都会蕴酿着另一次大的机会。
通常经济都有周期,5年一小周期,10年一大周期。每一次金融危机,就是一次财富重新洗牌和再分配的过程。
了解经济周期有准备的人可以抓住历史大机会趁势崛起。
通常两种人能抓住机会:
1,看得懂机会的人。
2,拥有财力资源的人。
那金融危机通常会出现哪些机会?
1. 资本市场的机会
危机之下岂有完卵?所有股票,汇市,债券大宗商品等金融资产都将被打到地板价。
有人则会趁机会大量扫货,收尽可能多的便宜的筹码,等危机过去,金融资产就会恢复甚至超过原来价格。
同样的事情也会出现在房地产行业。
大量的房地产企业会面临现金流问题不得不打折贱卖房产,断臂求生。而有人则正虎式眈眈这些味美价廉的优质资产。
2. 实体的机会
危机会加速各种行业的洗盘,各种大宗商品价格暴跌,等危机过后,市场需求会大增,挺过去的企业都会进一步占有更大市场会变得更强大。
3.新出现的机会
比如这次的疫情影响下,不少生产口罩,呼吸机,防疫药品的企业在疫情中活的比以往任何时间都好。
另外,网上教育,网上办公,手游,网上医疗,网上直播卖货比任何时间都更有钱景。
致富两条路:创业与投资;关注我,顺势有为。
网友四:
1、金融危机就是社会财富大洗牌,是社会财富由一部分人手中转换到另一部分人手中,对表面富有实际负债累累的人而言是危险,面临着破产,对手中存有大量流动资金负债较少的且时刻准备着抄底买入优质低价资产的人而言是机会,面临着暴富。危机危机危中有机,危与机相辅相成,阴阳转换。
2、以最近一次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为例,大量表面富有却负债累累的人失业破产,大量举债高位买入资产继续看涨的人破产,而少量高位勇退拥有大量流动资金的人看准时机低位低价抄底优质资产,身价暴富,这些情景完美的在电影大空头中再现。
网友五:
所谓乱世出英雄
对于绝大部分人是危,但对于一些人来说却是机呢。
巴菲特说过:退潮后才知道谁在裸泳。
那些投资大老们,在市场达到最低迷的时候,对他们来说就是出手的时机了。
就拿股市来说,散户们天天盼望牛市,但庄家们天天盼望熊市,因为这个时候是他们可以抄底扫货的好时机。
还有一些人是因为消息灵通,当金融危机来到的时候,他们由于对市场有足够的敏感度,所以凭借自己的消息,抢占了先机。当所有人醒悟过来的时候,时机已经晚了。
以前有些很经典的段子:
其实就是,涨了,要不要入,想了一下,可能明天会跌下来的,所以再看看;结果明天继续涨,再看看,等跌下来再入,结果到最后,市场价格已经飞上天了。
因此,我们要提升我们在危中看到机的能力,而方式只有不断学习相关的知识,不断通过论证与实践学到的。才有机会缩小与别人之间的信息差。
网友六:
因为人类有一个天性:相比得到,更恐惧失去。
在金融危机时,股价以及各种资产狂跌,企业破产,人们为了止损,就会疯狂抛售,像凌乱的羊群一样,失去理智,导致很多资产价格跌落到远低于它的实际价值,企业需要现金流维持经营,就会低价变卖核心部门。
这时候,手上一批有现金流的贪婪巨头就会出售了,疯狂抄底这些被低估的资产。
犹如在亚洲金融危机时,韩国国家破产,紧缺现金流和黄金,于是接手了IMF和欧美企业苛刻的条件,于是大量韩国顶级资产被抄底:
三星集团被拆解分售:沃尔沃收购重工部门,庄臣投资制药部门,GE并购照明部门。大宇集团估值60亿美元的汽车制造部,被通用4亿美元低价抢购。
摩托罗拉取得韩国Appeal电信的全部股权,英国电信收购了韩国邮政的大部份股权。加拿大贝尔收购韩国电信业韩松(Hansol)一部分股权。
韩国八大银行的外资持股比例更是惊人:韩国国民银行为77.77%,韩国外换银行为73.64%,韩亚银行为73.45%,新韩银行为63.15%,友利银行为12.22%,韩国第一银行为51%。原本的韩国第二大银行——韩国韩美银行,直接更名为“花旗银行(韩国)”。
报应不爽的是,在2008金融危机时,部分美国企业也被其他国家抄底:
例如美国通用汽车,在危机时为了维持经营,甩开包袱,将当初65亿美元收购的沃尔沃汽车业务,以18亿美元的低价卖给了吉利,以接燃眉之急。
所以,在危机时,往往成了一些人巧取豪夺的狩猎场,但前提是,在危机时,你也是个富人。
如果你是个穷人,在危机时,你只能更穷。
网友七:
每一次危机就是行业的洗牌。
就比如这次疫情,一些医疗行业,今年是爆发的一年。原来在苦苦支撑的,今年都转危为安,大赚一笔。这需要超前的眼光先布局。我认识一个老板,原来是最早一代包工头,积累了30年的财富,就想转型多元化,就进入医疗行业,从买地到建厂,到开始生产后,一直是亏钱,但他也没有放弃,一直从建筑承包那里赚的钱贴补到这个行业,今年,营业额是原来是十几倍。
在危机前能保住资产不缩水,在平安度过危机后,那机会也来了,很多原来有很高的行业壁垒的业务,可以凭借资金优势大举介入,或是收购一些优质企业,行业好时,就是大举赚钱的时候。
所以每个人或每个企业,都要居安思危,在增长的同时,增加资产储备,特别是现金储备,在职业生涯或行业危机时,可以有一个好的机会逆袭。
网友八:
“在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巴菲特经典语录
在我们所了解的金融危机中,金融危机这个词一直伴随的是经济萧条,企业倒闭,财富缩水等等负面影响,然而,在真实的金融危机中,还会有那么一批人竟赚的盆钵体满,这是那一批人呢?
我们都知道金融危机是行业洗牌,资产二次分配的一个过程。
回顾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全球大宗商品,股票,大幅杀跌,破产倒闭的公司更是数不胜数,多少投资人一夜血本无归!在强烈的暴风雨之下酝酿的不只只是风险,还有很多机会。
很多金融产品都有做空机制,大宗商品,现货期货,股票也是可以做空的。俗称“买跌”。包括A股,可能有些人不知道,A股的融资融券也是可以做空股票的!
这时候一些有远见的人呢提前布局,再危机来临时便大幅做空,割起韭菜来真是不要太爽!很多业绩不好的企业都会面临破产倒闭,当恐慌情绪达到峰值,也会误伤很多优质企业,这些人手握大量资金抄底绩优股,等市场回暖之后,带来的回报更是丰厚。这是第一批富的人!
第二批呢,就是紧跟政府政策调控的这一批人,如中国的开发商!
在发生金融危机之后,多数国家首先会自救,打开印钞机,刷刷刷印钱就是了,通过这种方式来转移风险,当然这样势必会造成一个结果,那就是通货膨胀,钱不值钱,那最后受伤最严重的还是我们普通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