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与长沙,谁更具有投资价值?
衡量一座城市的投资价值,选择一个城市读书、就业、买房,落户,主要判断这座城市在未来5-20年的发展潜力,那么南京和长沙到底谁的投资价值更大呢?
我的观点:南京投资价值略大,两个方面原因:
教育资源
南京和长沙都是我国的科教名城,但是从高等教育综合实力来看,南京的高校质量要好于长沙,南京一共有8所211高校,分别是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河海大学。
长沙有4所211高校: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湖南师范大学。
不过在全国百强高中前20名里面,长沙一枝独秀,占到了3个,南京没有一个高中进入全国前20强。
城市定位与规划
南京领先长沙,截至目前位置,南京的地铁通车里程,位居世界前五,中国第四位,南京目前已经开通的地铁线路超过10条,运营里程超过380公里。从南京的市区面积,到城市骨架,人口,总部经济聚集,都由于长沙。
长沙在新一轮城市竞争中,地铁已经远远落后武汉、南京、 成都、杭州,包括西安和郑州,归根结底是长沙的市区人口在中国城市里面没有太大的竞争力。
从长沙地铁规划来看,长沙正在建设2期,3期规划刚刚审批通过,而武汉地铁3期已经建成,已经在准备建设地铁4期,南京更加提前布局地铁建设,已经领先深圳、天津等城市。南京的城市规划已经走在中国省会城市最前列。
地铁对于一个新一线城市来说,是最重要的交通命脉,地铁一通,黄金万两,沿线的房价大幅上涨,同时也带动中心城市往地铁沿线的郊区迁移。南京是我国第一个每个区都通地铁的城市。这一点,长沙与南京还有很大的距离。
综上所述
从教育资源和城市规划与建设两个角度来看,未来南京的房产投资价值,还是要高于长沙。长沙中心区房价在未来五年,会在2万-3万左右浮动,而南京中心区房价,未来五年,可以达到4-8万的区间。
网友二:
投资价值不能笼统的列一堆数据洋洋洒洒的说明两城之间的差距然后以此来确定是否适合投资。投资是要跟据你所在的行业在两城的产业布局情况来确定的。换句话说,要投资要先看这个行业在两城的发展情况如何,能不能赚到钱。
以大型商业项目和大型用工大户来说,
大型商业项目首先考虑的就是区域消费水平,每年的社会品零售总额的多少,人均消费能力与人均收入水平,每年的经济增速与人均可支配增速。所在行业的定位,品牌的定位。考虑投资地点附近是否有在运行大型商业项目,已在运行的商业项目投资收益如何,每平方公里有多少同等类似的项目在运行。政府有没有实施大型投资项目减免优惠(用地,税收、政策等),当地政府决策是否迅速透明执行力强等等。
用工大户主要考虑的是大型投资项目减免优惠(用地,税收、政策等),是否属于当地支持的行业。除此之外是用工来源的问题,湖南正好是用工大户,这点长沙只能是当仁不让了。不过这其实算不上好事,一个地方不发达才会有用工大户的产生,才会承接这种劳动密集型产业。
至于物流交通两城都差不多,你有空港我也有,你有内河我也有,你有铁路我也有,差别不大。
除此之外的小投资更多的考虑地段与门面的问题还有所在行业在两城受欢迎的程度。
至于宏观层面的GDP总量,科教文化与医疗这些关我投资一个沙县小吃什么事?你211多与少和来我沙县吃个炖盅有半毛钱关系?
网友三:
被各大规划绕开、老龄化最严重、人口流入接近0的江苏,大概率走下坡路!
[人口危机] 已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1-6月,江苏省共出生38.3万个婴儿,比前一年同期减少5.6万个,减少12.8%!新出生人口持续减少,人口拐点不经意间已到来。
以下重要规划全部绕开江苏:
9个国家中心城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成都,武汉,郑州,西安。
11个自贸区:上海,广东,天津,福建,辽宁,浙江,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
5个左右的自由贸易港(自贸区升级版):上海已初步成型,另外天津、陕西、浙江、厦门正在积极申报。
6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岛,雄安。
5个计划单列市: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
3个国家科学中心城市:北京、上海、合肥。
3个“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超大城市):上海、武汉、重庆。
10个"一带一路"节点城市:西安、兰州、西宁、重庆、成都、郑州、武汉、长沙、南昌、合肥。
东部3个经济强省。山东省:济南青岛2座副省级城市;浙江省:杭州宁波2座副省级城市;江苏省:仅南京1座副省级城市(2019年1月9日,济南合并地级莱芜市,致使江苏唯一的副省级城市,沦为全国省会首位度倒数第一。今后,它必将与江苏貌合神离,心向安徽,导致江苏只能依靠剩余12个不入流的地级市参与全国顶尖城市竞争)。
当前,各大城市人口掠夺战已经打响,在老龄化严重的今天,人口决定了发展。江苏人口形势日益严峻,究其原因:一是群山无峰,没有明星城市集聚不了资源,吸引不了外省人才,留不住本省人才;二是自宫式的中考、高考制度让深受其苦的年轻人往外跑,也让在江苏发展的外省人不敢落户。
2017年,济南市一把手在山东两会上极其悲愤的发言:山东经济实力雄厚,但群山无峰,缺少一个带动力强的核心城市。未来各省间的竞争,就是城市群的竞争,或者说是核心城市的竞争。郑州不久前被确定为国家中心城市,对我们来说是个很大的刺激。分析周边郑州、合肥,还有远一点的武汉、长沙、成都、贵阳,这些近年发展迅猛的城市,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所在省份举全省之力发展,才铸就了今天的辉煌。核心城市是集聚起来的,我们不集聚,就会被别的城市集聚;机遇是抢抓出来的,我们不去抢,别的城市就会去抢。
而江苏13个市互不认同,成了国内首屈一指的大内斗省,实质是互相制肘,谁也见不得对方好,在城市发展中内耗相当严重。未来的城市竞争中,江苏注定更加被动。
几年前,江苏GDP总量差点一举超越广东,直到差距拉小至600余亿。后来广东初步转型成功,迎来现代发展“第二春”,再次发力拉开与江苏差距。据悉,广东经济增长速度已经连续反超江苏六个季度,将总量差距拉开至4000余亿,2018年差距更是扩大到5000亿,令大众反过来觉得江苏怕是变成“江输”。
江苏老龄办透露:30年后,江苏不到3个人中就有1个老人,实际上按照现在几乎外来人口0流入,本省平均结婚年龄达到34岁,普遍不肯生二胎的现状,老龄化问题只会比预测更严重更提前,到时很可能满省皆是白发人。再看“平均主义”发展模式,仅凭江苏一省之力,且正在被各大规划绕开的情况下,十年后,最大的可能是均衡发展成13个三线城市,随之人口外流进一步加剧,继续退化成13个四线城市。
年轻人,毕业后的首选城市很重要,一次的选择很可能就是一生,一定要慎重!当前是城市格局大变动的时代,已经错过了北上广深,千万不要再错过目前有政策、有定位、有地位,未来必将在国家支持下晋升一线的新贵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