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里有三四百万怎样理财才能使收益最大化?
这一次不但席卷全国甚至席卷全球的疫情,肯定让很多人的理财观念发生变化。要想手上的三四百万更好理财,至少要明白以下几点:
01,观念的转变
过去大多数人的投资理财都容易走向两个极端,有些人为了自己手上的钱能够安全、能够保本,所有的钱都放在银行、或者是存款、或者是理财产品,不敢轻易投资。
而另外一些人则追求回报为主,把钱都放在各种各样的投资项目里面,股票、基金甚至P2P等等。
但是在这一轮的疫情影响之后,很多人都开始反思自己的理财方式是不是合理,最关键是如果连续几个月没有收入,有没有足够的现金流可以支撑?万一得病的是自己,而国家又不报销的话,会不会对自己的财务造成很大的影响?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财说的明白建议大家可以考虑用以下的方式重新规划自己的资产分配。
02,具体建议
第一,考虑到目前的经济情况比较差,全球都实行货币宽松政策,我们也有可能进行降准降息,在资金面比较宽松的情况下,会存在一定的通货膨胀的隐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把大量的钱全部都存在银行肯定没办法应对未来的贬值,所以建议存在银行的钱只保留日常所用的备用金就可以了,正常情况下以六个月的生活开支来计算,存得太多,钱会贬值,存的太少,万一碰上什么事情,手上没有资金可以使用。
第二,重新看看自己的保险,除了需要有社保医保之外,最好自己能够购买一定的商业医疗保险,并不是所有的病都可以获得财政兜底,万一需要自己负担医疗费,我们手上的钱别说30万50万,就算100万也不一定够。
第三,做好了以上两步之后,把剩余的钱合理的分配到债券基金和混合型基金里面,按照个人的不同风险承受情况,大部分的家庭建议30%放在债券基金,70%可以放在混合型基金里。
第四,除了考虑资产的保值和增值之外,也要考虑怎样获得更好的现金流,所以在未来的资产配置当中,不能够仅仅考虑这一笔投资是不是能在未来赚钱,而要更多地考虑,即使本金不变也能够获得长期的现金流,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减少例如买车子这些负现金流的行为,适当的增加一些可以获得租金收入或者利息收入的投资行为。
网友二:
1,互联网金融理财,是当下最流行的理财方式,方便快捷,但投资用户需要看清楚后再投资,尤其是要看清楚投资理财产品的方向。个人认为可以把10%的资金拿出来,放到流动性比较强的货币
2,在投资产品中,股票、基金、黄金等,这些投资产品都可以考虑,用少量的资金博一搏高收益。目前有相当靠谱的产品年化利率为11%左右,最低投资金额为很低的门槛,个人建议可以用20%的资金用于投资稳健高收益的产品。
3,个人认为投资基金相对比较安全一些,但要考虑清楚投资基金的类型,有债券型基金、指数型基金、股票型基金。债券型基金是指专门用于投资于债券的基金,其主要资金投向是国债、金融债和企业债等,收益大约在5%左右,风险相对比较低。
4,如果个人投资素质比较高,也可以考虑指数型基金投资,指数型基金是用来跟踪某个市场或某个行业走势的基金,它的波动幅度比较大,收益相对可观,它和一个行业的表现有关系,如果能看准某个行业,建议投资首选指数新型基金,股票型基金相对风险更大一点,可以其后考虑。
投资理财中,银行理财、国债投资相对是最稳定的投资,个人建议可以将一半的资金投资稳定理财产品。银行理财产品分为5个风险级别,其中R1,R2为较低风险,大多都可以到达预期收益,部分产品的收益目前能达到4%左右,所以投资者可以选择这些风险较低的理财产品。
网友三:
朋友们千万不要听那些所谓理财师的鬼话和打了鸡血一样夸大事实宣传他的理财有多么的安全和后期资金保障,基本都是设好圈套让你进一但出事那些合同都是律师中的律师起草的,专业套我们老百姓辛苦钱的合同。我深受其害3年前认识了一个理财的其实它是有备而来长期交往取得你的信任后开始设置理财规划让你进入不到一年公司出事了,找她说等着有钱再说吧,逼急了就说钱是总公司拿走的去上海找公司吧,找律师说这合同都是忽悠人的公司与法人和工作人员一点法律责任都没有,欠钱的是大爷这话没毛病。
理财公司只不过是拿着那些打鸡血的理财员夸大事实拉来的钱去投资和挥霍赚到了钱就是企业家了,赔了钱都是投资者自认倒霉吧,这就是我理财给我的留下惨痛的教训。
网友四:
我手上有那么多资金,200万投在村集体的公司,年分红10%,100万做的低风险理财,年化5%,40万的基金和80万股票,每年结余的钱都买了年金险,目前年金险总投入有200多万,买了有10多年了,各种商业保险也都买齐的,一家五人都是。村集体公司的投资收益虽然高,但是风险也比较高,估计过几年会拿出来,银行理财基本没风险,基金收益有20个点左右,股票亏损中,这两项风险都比较高,收益不确定。保险是为以后老了打算的,毕竟是人都会老,保险风险很低收益还可以,就是流动性差,马上40岁,到60岁的时候现金价值在500万以上,每年红利都有20多万,足够我跟老婆养老了,本金就留给儿女了。
网友五:
我认为这个资产量可以进入资产配置的范畴了,对一个投资组合的评价基本上就围绕着风险和收益两个要素。所有的投资都具有风险,往大了说银行理财也是存在风险的,按照时下比较通用的方法,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及规划,拿出一部分资金投资流动性强的资产,如货币基金、场内货币ETF或国债逆回购;拿出一部分资金投资于债券类资产(银行理财收益也基本来源于债券),这是能产生稳定现金流的资产,也是权益类资产投资的安全垫;最后收益的主力为权益类资产,从中国的历史发展看,资金基本流入两个大方向,楼市与股市,这个需要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去选择,如果15年选择股市放弃房地产,那么损失是比较大的,属于反向操作,那么重点就在于目前是处于什么样的态势。
国家这一次的房地产打压力度是比较大的,房地产即使不应该爆涨,讲道理也可以作为抗通胀的主要品种之一,那么在房价经过前期比较迅速的几轮上涨尤其是16年翻倍行情之后,房价的平均涨幅大幅超出国家想控制的预期程度,房价还会涨,只是近几年需要缓一缓,缓和一下透支的涨幅。
房价上涨一个重要来源是M2很高,也就是印钱的速度远超其他国家包括美国,这么多的资金如果流向市场,国内一定会有严重的通货膨胀,如果在汇率稳定的情况下流向国外肆意消费的话影响将更为恶劣,那么就需要一个大的池子来装入这些资金,这么多年一直以来就是楼市。不过可以预见的是在国家控制之下近几年这个角色楼市已经很难担任,相反,股市低迷很长时间,银行非保本理财也即将有22万亿左右的资金进入,其实是一个适合长期投资的选择,当然,股市的风险大家多少肯定都会有所了解,只要掌握适当的方法,是可以保证风险和收益都能达到预期的,在这里我推荐买入指数基金,方式有两种,时机赶的巧可以在历史底部一次性买入长期投资;另一种是在任何阶段都可以使用的方法------指数定投,这块暂时先不展开讲了,可以百度一下哦。
网友六:
首先要说明的是,理财的收益率和安全性是成反比的:收益率越高,安全性越低;安全性越高,收益率越低。因此,高度安全性的理财方式就是:购买国债和银行存款。要在这两者里面做到收益最大,那就是选择最长期限的产品,比如2020年国债5年期的利率就是4.27%,而且单期储蓄式国债单个账户的认购上限就是500万,国债以国家财政兜底,高度安全;此外,三四百万的存款也可以选择5年期大额存单,部分中小银行如城商行、农商行可以给出5%以上的利率。当然,因为这个金额已经超出了存款保险制度的偿付上限,如果担心小银行存在风险,可以选择国有大行。
其实,个人选择哪种理财方式和哪种理财产品,还是要从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风险偏好出发。因为理财工具和理财产品是客观的,而个人的认知则存在很大的主观性。因此,了解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属于哪种类型非常关键。通常,我们按照个人风险承受能力的大小,可以划分为谨慎型、稳健型、平衡型、进取型和激进型,对应的产品风险评级则依次为R1、R2、R3、R4和R5。因此,我们在了解了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的类型后,就可以对号入座了。当然,要记得是到正规金融机构去购买。
此外,对于一些理财新手来说,大额资金若要想得到更好的规划配置,还是建议其先找专业的理财师,借助于他们的专业技能更为稳妥。毕竟社会的分工就是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