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万存入大额理财够养老退休吗?
200万存银行,年化利率5%,每年可以获利为10万,如果每年的消费在10万以下,则被动收入高于消费,已经属于不用出卖自己的时间了,但想要靠这个钱养老还是不够的。
一、年利率5%的银行理财产品有吗?
目前银行的理财产品,定期5年最高也就3.5%左右,想要找到年化利率5%的定期产品,基本上没有,有的话也是一些比较小的银行,200万的数额较大,放在比较小的银行存款,还是有些风险的。
银行其它的理财产品收益可能高些,但高收益必有高风险,因此想要年化收益率达到5%,则必有本金损失的风险。高于5%的理财产品,多半是债券基金类的产品,这类产品已不属于银行经营,只是银行代卖而已,基金在短期内,波动比较大,如果没有较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很可能在本金损失后就会收回,无法继续获得收益。
因此想要获得高收益,就必须培养良好的理财心态,测试自己的风险类别,寻找合适的平台购买适合自己的产品。
二、养老需要花多少钱?采用4%的法则
即使我们找到了年化利率为5%的理财产品,每年被动收入为10万元,即使10万元可以弥补自己现在的消费,但随着年龄增长,我们的消费呈现上升的趋势,被动收入依然覆盖不了自己的支出。
养老需要多少钱,我们可以参考4%的法则。
麻省理工学院的威廉·班根提出了4%法则。将自己全部的资金用于投资,我们每年从这笔资金中只拿出4%的金额,用于支付日常的生活所需,那么我们的资金直至我们退休也花不完。
如果一年需要10万元的开销,按照4%法则,那就需要本金最少为10万元/4%=250万元。而题主只有200万,所以还是不够的,另外现状每年的支出费用都在增加,如果消费稍微高一些,一年支出高于10万了,就会花掉本金,因此单纯的靠这200万养老,风险还是很大的。
三、 建议购置适当的保险
当我们年纪大的时候,身体出状况的风险就会增加,一旦家里有一个人有一场大病,这些钱就如流水一样花出去了,所以建议购买合适的保险,如意外险,重疾险,医疗险和寿险,这些保险费加在一起一个人大概是一万元左右,花一万元买到一个非常合适的保障,还是很划算的。
通过上面分析,想要以后30年养老无忧的话,先配置合适的保险,还需要继续积累本金。
网友二:
200万的存款5%的利率,那么一年你的利率收入就是10万块钱。
到底够不够养老,这个问题也很像一些人提出的,存多少钱能够实现财务自由。
给你提供一个思考的框架。
首先要了解当前如果不工作的情况下,多少的被动收入能够够你一个月的支出。这个通过记账整理每个月的必须开销和非必须开销。每个人情况会有所差别,而且你在中国的不同的城市,这个差别也会很大。另外有没有房产需不需要支付房贷以及其他的大额消费贷款,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
第百分之4法则,就是用你每年需要的花费乘以25,就是你大概不再工作,通过被动性收入能够满足日常的生活所需需要储备的资金。这个4%法则是由美国的一个教授班根提出来的。它的原理就是通过一定的储蓄,然后使用储蓄的投资收益来满足日常生活的开支。你在这里呢,提了一个是5%的利息。
第三,提前做好相应的保障,比如说购买医疗险,重疾保险,意外保险等。避免因为大额支出动用到本金。
第四,风险。这里面存在两个不确定的因素,一个就是通货膨胀。另外一个就是投资收益。
两百万每年5%的投资收益,随着拉长时间看,你可以想象一下10年前的购买力和现在的购买力的情况。如果我们再拉长开20年前,同样的10万块钱20年前和现在的10万块钱这个给你带来的生活品质也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通货膨胀是其中重要,需要考虑这个因素。那么弥补的办法就是需要更多的本金。
第2个风险,就是投资收益的风险。从国内的情况看,现在是进入到一个大的降息通道当中。我们的房贷利率从十几年的高峰时间百分之九点几。一直下降到现在四点几。信贷的利率在下降,反过来理财的利率下降也非常明显。就我们老百姓看到最多的你比如说余额宝,背后就是货币基金,利率从15年的高峰时间百分之七点多,到现在百分之1时代迈进。
在今年的市场上要配置一个5%低风险的理财,其实都是有难度的。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是否能在未来的30年,每年都能够保证你的资产有5%的投资收益呢。
简单总结一下。提前安排好相应的各种保险,避免大额的支出动用到本金。其次按照你当前的每年必须开销的开支除以4%,再除以一个相应的通货膨胀率。冗余的储备一些本金以对抗通货膨胀带来的购买力下降,影响到你未来的生活品质。
网友三:
够不够养老,首先要看你一个月的生活支出是多少,如果一个月生活支出好几万,那肯定是远远不够的。
200万存理财,年利率5%,一年就有10万的收入,折算到每个月就是8000多点。按照多数普通人的生活支出,应该是足够的。问题是,你能保证未来30年一直都维持在5%甚至更高的利率吗?
从长远看,显然是不太可能的。
网友四:
200万的银行理财以每年5%的收益来计算,每年的收益是10万元,这对于没有其他经济收入来源的个人来说,是一定不够养老的,具体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通货膨胀预期高
虽然今年由于新冠病毒的原因,全球发生了失业潮和经济衰退,中国的通货膨胀程度较往年大幅下降,甚至有通缩的可能。但是长期来看,由于成本推动、粮食出口限制和供应链中断等因素,中国今年以后三个季度的通货膨胀仍会上升,中国整体利率上行风险高于下行风险,通货膨胀压力较大。
以10年前1元每根的冷饮如今都涨到3元来测算,30年后的物价水平至少翻两番,现在的10万和30年后的10万肯定购买力差距很大,理财的收益率必须要跑赢通胀,才能实现保值。
如果不能保值,就意味着每天都在吃老本,那再考虑到儿孙的开支,是肯定不够了。
生活开支需求加大
根据统计,三成以上的退休人员家庭会在退休后增加生活开支。其中医疗保健和长期护理需求是位列前位的支出项目。医疗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医疗需求明显增加,而医疗状况及其伴随的费用是不可预测的,几十万的花费也很常见;长期护理费用部分,未来人类的寿命越来越长,可选择的医疗服务也越来越贵。
根据美国社会保障局的研究显示,在65岁及以上的人群体中,大约有七成以上的人需要长期承担某种类型的护理费用,花销也巨大。
除以上两点,现在老年人对自身的娱乐活动也有了更高要求,每年固定的旅行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无论是出于医疗保健等强制性需求,还是旅行娱乐等选择性支出,30年后的我们都仍然对收入和存款有更高的需求,每年10万元的收入是不能够覆盖生活成本的。
如何应对未来潜在的经济危机
如果60岁退休后有退休金,哪怕很少,加上利息都是可以生活小康的,但是这只是理论上的。
最好的方法就是现在好好赚钱,通过工作或者投资赚取人生中的第一桶金,并且按时足额得缴纳社会养老保险。一方面积攒足够的本金赚取无风险利息,另一方面享受国家在退休后给予的养老金。全国的养老金基本每年都有所增长,有国家的保障,加上自己的努力,到退休时每年的收入可以尽可能地保证生活无忧。
说来简单做来难,这需要我们从现在开始规划好自己的收支,条件允许的话提前买好商业医疗保险作为补充。未来30年是充满变数和风险的,不要寄希望于一个200可以满足生活所有的开支,定好一个小目标,如果能有1000万元吃利息,每年50万元的流入更令人放心。
网友五:
能有200万,就不会为养老发愁——家底摆着的嘛。未必见得这位是净身背着一个装200万现金的包袱。
指定存银行理财,就限制了可选方法。
即使存银行,固定在单利上,又限制了获利数。所以就会有“跟不上通胀”的担忧。
选一个能做复利的途径,200万的年利收入,够长期支持一个城市小型家庭的生活。但是,从下面一个跟帖看出,即使做复利,还有一个问题:每年的盈余是不能拿出来的,否则复利就做不起来。也就是说,头上几年是不能取息的。要养够一定数值的盈余,才可以开始取息。而且要保证取息以后还有足够的盈余继续生息。比如说,至少到第四年以后才开始每年取盈余的一半左右。
网友六:
根据你现在年龄,以后的养老需要的花费可能会有所不同,所以关于200万的存款所得的利息,是否足以养老的问题,我们需要分情况来分析。
首先,有一个确定的数值可以计算出来,那就是200存款的利息,每年可以得到多少。根据题主提供的数据,年利率是5%,那么每年利息就是2000000*5%=100000元。即每月可以花费的利息金额大约是8333元。
其次,我们需要考虑8333元在不同城市的购买力的差别。在物价水平较高的发达一线城市,8000元左右的流动资金,还是可以支付一个月、一个人的生活成本的。除了房租、水电费、饮食费用、出行车费等基础开销,还可以有部分剩余,以支付你与老友偶尔聚餐的社交费用。不过,8000元在一线城市并不算多,所以如果你还有出国旅游这一类娱乐消遣的计划,可能就得花一两年的时间进行储蓄,才能够实现。
在二三线城市或者郊区等消费水平不高的城市及地区,8000元的收入水平已经算是中等偏上了。如果这笔钱只需要支付你一个人每月的花销,那是绰绰有余的,除了房租、水电、车马费、餐饮费用,你还有资金余力可以为自己计划一年几次的短途旅行,如果你更想出国旅游,一年一次也是完全可以承担的起的。
第三,需要考虑可能存在的通货膨胀对这笔钱购买力的影响。这主要得看物价的涨幅是有多少。假如物价的涨幅是5%,而你的定期利率不变。那么在几年后,尽管你手里的8000多还是能够支付你的日常开销,但是,8000元的购买力会减少,也就意味着你能够消费的范围会缩小,你原本的生活质量也会有所下降。而如果,随着物价的上涨,银行也提升了基础利率,使得你的这笔存款的利率也随之增长,那么,你的生活水平基本就会保持不变。
第四,你目前的年龄,也会影响到未来的生活质量。假如你已经是在退休年龄,那么往后的三十年,利息自然足够让你支付养老的一切费用,你可以悠闲地度过惬意的退休生活,享受慢节奏的每一天。但如果你现在还年轻,还不到退休年龄,在这三十年间,你可能还是正当壮年。在这个时候就直接不考虑以工作赚取支付生活成本的费用,未免有点太早。试想一下,你还很有精力,但是每天却无所事事,靠着简单的一笔进账,过着每天重复的单调日子,远离了城市奋进的节奏,那多少有点无趣,这样无趣的日子在三十年后,还得日复一日的继续重复,这显然很没有意义。这样的生活质量明显不高,因为你没有充分发挥你在社会上该有的价值。
所以,总的来说,200万存银行,只靠利息过日子,未来三十年都能够生活下去,但是,在二三线城市的生活质量会比在一线城市生活质量要高一些。此外,如果过早地进入退休生活,也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网友七:
看到这种问题,我第一感觉就是在装逼。200万很多吗?你以为很多吗?若你是工作薪金存下200万,你不会提这问题,你应该忙于新知识的学习中时刻担心被淘汰;若你是上辈给你的,那也不一定留得住钱,货币通常叫现金流,流动了就有收益,如何流动那才是学问。银行理财是属于保本模式,也就是应对货币贬值的一种存放。那你觉得能养老吗?没有风险的投资,都几乎没啥真实收益的。目前疫情后,中国经济从房地产转向资本市场推动,你若能闻出味道,也能好好学习,赚钱大概率大周期是不难的。
网友八:
1,理财不能用利率来表示,叫做预期收益率。
2,假设预期收益率为5%,200万的话每年理财收益为10万,如没有其他开支事项,基本够目前正常生活开支。
3,以未来30年展望,假设本金没有增多,预期收益率不变,您的实际购买率会下降,实际生活标准会降低,以下为国内30年通货膨胀率部分数值,以供参考。
在过去30年的《中国历年居民消费价格通货膨胀率》一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在1990-2000年中,通货膨胀率最高的是在1994年,具体数值为24.26%。在2001-2010年中,最高的是在2008年,具体数值为5.93%。在2011-2019年中,最高的是在2011年,具体数值为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