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亲戚,朋友不能合伙做生意?
买卖好做,伙计难搭,一言不和,哥俩分家
为什么买卖好做伙计难打
今天和本家的五叔聊天,听了他关于买卖打伙的一些观点,很是认同,特公布给大家。
五叔:跟行乎(马虎)人没办法打伙,你在紧处,他在慢处,气死你。
五叔:有时候买卖挺急,一个人拍板决定了,事后赚钱了,大伙都高兴了,如果赔了,就说着说那,这样没办法合伙。
五叔:做买卖有赔的时候有赚的时候,只要一个人决定了的事,不互相埋怨。
五叔:合伙做买卖,怎么也不能事事都互相监督着,就得互相信任,如果对对方有猜疑,那干脆别合伙。
五叔:脾气相投才能合伙,一个人想到一个主意,另一个人一拍即合,互相认同,如果一个人的主意另一个人犹豫不绝,那什么事情也干不成。
其实,合伙做买卖,就得脾气、性格方面基本吻合,另外要互相信任,互相欣赏才行,否则,不论是存在猜忌或者是意见相左,都不可能合伙长久。
网友二:
合伙的生意能做吗,怎么给你答案呢,下面我来讲述两个有关于合伙做生意的真实故事,都是发生在我身边的。
我本人呢是一个按摩师,按摩师本身是一个流动性比较大的职业,一般在一个店里面干的时间比较久的是比较少的,在我四年前去过的一家店,是两个好闺密,女老板开的,他们也是按摩学校的同学关系,平时也比较好。
合伙开了这家按摩店,雇佣了我和另一个男按摩师,一共我们四个人在店里面,初级几个人相处还算愉快,后期由于店面经营不善,长期处于亏损状态,两个人的矛盾越来越多,并且作为员工,我们夹在中间也很难做,店里的气氛也很奇怪,每天都感觉空气中弥漫着别扭的味道。
后来两个老板因为其中一个向另一个借钱的问题而大吵一架,最终,其中一个老板给另一个老板一笔钱,自己留下了那家店,那生意在那个老板的经营下,也算是比较稳定吧。后来我又干了一段时间就离职了。
第二家店就比较有意思了,是我两年前干的一家店,这家店我刚开始去的时候感觉店里的文化不错,有培训,早上又开会,见到顾客要喊欢迎光临,我觉得一帮年轻人在一起还挺好的,后来我才发现,远远不是我想象的那么简单。
没想到这家店居然有五个老板,一个七八十平的店,有五个老板,真的是有点匪夷所思,让我有点理解不了。
这几位老板经常在二楼开会,他们开完会说员工不努力,员工不热情,员工没有完成任务,总之搞得大家很不开心,每天工作压力都特别大。
又来了一个经理据说那个经理每个月能开一万多,呵呵,他干的事儿可不值一万。刚来了没几天就制定了一大堆规定,这些规定都是规定员工的。
迟到扣钱,早退扣钱,上班时间不允许玩手机,闲着时候不允许在按摩床上躺着睡觉,员工与员工之间不准谈恋爱。我真的呵呵了,这是什么规定?限制他人人身自由这是按摩店吗?我怎么感觉不像?
这些老员工陆续的慢慢都离职了,后来我也受不了那种氛围,也离开了。听我们没有离职的老员工讲那五个人最后经营不善,店面根本不挣钱,虽然说每个月进很多钱,但是去除各项开支和成本,其实他们是分不到钱的。
所以最后那五个人有四个人退出了其中一个人做了接盘,给了他们一部分遣散费。
这就是合伙做生意的下场,所以如果你还想跟朋友好好处,当好朋友,当好闺密,那么就不要跟他合伙做生意,仅此忠告。
网友三:
合伙的生意不能做啊!
我老公和别人合伙了三次失败了三次弄得自己负债累累。
第一次和一个朋友合伙开了一个超市,还没怎么开始干那,他就退出来了,几乎经营不下去了,老公雇了两个店员,干了两年亏去了40多万,使本来就不好过的我们家又雪上加霜。朋友当时拿了10万吧好像,后天还了几万,再后来店不开了,朋友就把我老公给告了,法院判给朋友利息等等17万。而且还拘留了十五天,成了失信人。这一生都黑暗了。也影响了孩子的考学。
第二次是个另一个朋友开了一个网络支付的虚拟公司,投资5万,没有启动就倒闭了。
第三次是和朋友合伙干酒水也没挣钱,赔了几万。
很没有心机的人一定不要和别人合伙干生意。
网友四:
有句古语说得好:“生意好做,伙计难求!”这里的伙计说的就是合作伙伴。
对这句话我是最有发言权的,因为我刚刚就经历过,并为此付出了代价,虽说不至于致命,但起码也是个深刻的教训。
2018年,我一个原本开化妆品店的朋友,邀请我跟她一起合伙开美容院,这个朋友的人品我是了解的,聪明、贤惠、对人又真诚,对她我是非常信任与放心的。同时她对我也一样信任与放心,她主要看重我懂财务,我们合作,她主外我主内,强强联手,肯定没问题。
后来经过多方考量与对比,决定在她经营的化妆品上作品牌升级,当时公司正好推出一个合伙人的模式,让我们以旗舰店为目标,一共招募八到十个合伙人。
当时招募公告一贴出来,就引来了众多的意向者,我俩又经过再三筛选,最后确定了另外六个意志坚定的,这六个人中我们也经过了一再考量,其中有两个是可以参加培训留下来上班的,其他有三个都有工作,还有一个年龄较大,在家照顾孩子的,她们都只负责揽客户,不参与店里的事务管理。
也怪我们太天真,将心比心,把人性想得太美好,从选址到去总公司培训,我俩真就完全就是全力以赴,到后来正式签合同,再到装修,我是这样跟朋友说的:“一人不为公,两人不为私,我们大小股东有八个人,为了不引起不必要的猜忌,股东中至少还要加一个人进来参与这些事情,毕竟也是好几十万的投资。”
朋友听了我的建议,后来经大家商议,一致推选那个可以来店里上班的小梅,每天跟我俩一起东奔西跑,装修那段时间正值酷暑,我们三个人连喝水都是自掏腰包,因为想到创业不易。装修前后差不多用时两个月,我们也没提过劳务费辛苦费什么的。我是管账的,自然什么都是严格按照财务制度来执行,做到了账目明了。
本以为这样,其他人一定不会有话说,后来如期开业,本以为一切走上正轨,接下来只需好好经营就行。只是接下来发生的事,真是让人大跌眼镜。
那个年龄大在家照看孩子的,从谈意向时就提出要来参与管账,但是又不参与经营管理,我朋友没答应,第一她已经认定了我,第二觉得这人年龄太大,胜任不了店里店员的工作,单纯管账于理不合。朋友提出如果她因此而退出不做合伙人也可以。
最后她没退出,也没再坚持要管账,我们以为就此罢了。没想到的是,开业第一天她就开始作梗,看了我做的关于装修的明细账,就问小梅,每一样材料自己是不是另外记了账,小梅说没有,她便说:“你只是每天跟着跑,都没记,这几十万下来,你能每样都记得住吗?谁知道里面有没有水份?今后你在店里上班得多留心,每天进出多少,不能光是她俩(指我与朋友)说了算,你也替我这几个不在店的人做到心中有数。”
一开始小梅还站我们这边,劝她不要太不相信人,到后来思想也慢慢开始波动起来!人都是这样的,且不论事情的真相,耳边听得多了,不管正面还是负面,思想都难免会被左右,时间一久假的也会默认为真的。加上开业后小梅与那个多事者,她俩的业绩最差,特别是那个人,一年下来五千都不到,于是她俩便找到了共鸣,一唱一和,说整个店里一切都是我与朋友说了算。
自开店以来,我每天都是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所有的账目清清楚楚,整天在为大家的利益牺牲自我,到头来竟然落得这样一种结果。那些日子我被气得吃不下睡不着,几次跟朋友提出我退出,朋友都没答应。到了2019年下旬,朋友以发起人的身份将那个搅屎棍踢走,并把本金全退给她。
俗话说请神容易送神难,到后来我俩才知道,原来搅屎棍早就把另外几个人拉了个小群,退出后仍然不安份,仍然在群里说我与朋友的百般不是,各种挑拨。搞得能有两个要求退股,资金链一下子断了将近三十万,那段时间我与朋友真的是心力憔悴,白天在店里不方便,常常半夜三更打电话发信息互吐苦水!
人心一旦涣散,再想拧紧就太不容易了,加上2020年初疫情来袭,关店几个月,自此生意一落千丈,到今天投资的钱已是血本无归!
我与朋友都后悔不已,当初如果就只是我们俩,规模小点,压力不至于这么大,碰上疫情这种天灾无话可说,起码不会招来人祸,惹来一大堆没完没了的烦恼!
所以说,创业不易,能不合伙尽量别合伙,别跟我一样,亏吃了、力尽了、钱亏了,除了一肚子怨气,什么好也没落着。
网友五:
合伙生意确实不能做,中间牵扯的矛盾太多了。不仅仅是分红不均的事情,分红不均至少证明了是盈利的,不过是挣多挣少的问题。但是,任何生意都有风险,如果不盈利,矛盾会更多。合伙人越多,大家计较的事情越多,付出多少要计较,得利多少更要计较。做生意,能不合伙确实是不要合伙的。
合伙的生意,做得顺畅的我觉得8.2开吧,不管赚钱还是亏钱。刚做还好,坐久了都是你觉得我做的少,我觉得你做的少。到有了这个念头之后,就会一发不可收拾。就跟自己孩子跟别人孩子一样。容忍度跟接受度完全不一样,同一件事比较起来天跟地。我认识的包括自己家都做过合伙的,最后都不欢而散,我的同学,两个都是,以前玩的最好的,合作做了店之后,现在没有联系了。两个都是我朋友。他们合伙开店之前我还去跟他们讲了,我家的故事。没想到。。。。
网友六:
怎么说呢,但凡有点积蓄的,还是不要做合伙的生意,就拿我哥的例子来说:
2012年的时候,我哥和一个堂哥,一个堂姐夫以及堂姐夫的朋友合伙,堂姐夫作为大老板投资五十万,其余每人投资二十万,办了一个小型的家具厂,主要以生产门窗和床为主。厂子办起来的时候,厂里的员工主要以几位合伙人的亲戚为主,都是沾亲带故介绍进来的。
办厂初期效益其实还行,没几个月的时间就开始盈利了,也正是因为这样,几位合伙人之间就产生了分歧。大老板认为应该趁热打铁,扩大厂子规模,做大做强;其他股东则认为厂子才刚刚办起来,还没有固定的销售渠道和稳定的客源,不应该盲目扩大规模。而且对于小股东来说,办厂至今不仅没有分红,还要继续追加投资的话,着实有点吃不消。双方谁也不愿妥协和让步,最后大老板说,既然你们都不愿追加投资,那你们就退股得了,我一个人干,你们就帮我打工就行。其他股东看着盈利的厂子,也都不愿放手,最后都被大老板说动了,又都分别追加了投资。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由于经营管理不善和盲目扩大规模,加上接了几单政府工程没能及时验收结账,造成资金链断裂,厂子还是垮了。几位合伙人不仅赔光了以前打工所挣的积蓄,还欠了一屁股债,后面又灰溜溜的出门打工去了。
合伙的生意主要容易出现以下几个问题:一、思想不统一,易产生分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要想改变一个人的思想是一件及其困难的事情,那需要很强的领导力和个人魅力。
二、账目不清
特别是我哥他们办的这种厂,员工都是股东各自的亲戚,工资不好开,如果一碗水端平也不好,会打击一些人的积极性。另外就是记账的那位,安排哪边人来做都不妥。
三、不好分工
股东之间的工作岗位不好安排,谁都不愿多做,谁也不想吃亏。时间一长总会有人在私底下唠叨,影响团结。
总之,奉劝那些准备做合伙生意的,还是要三思而行。
网友七:
我们大家都知道,人类生活的地球是个巨大的磁场,其磁力线由北极经地球表面而进入南极。人体睡眠时的生物电流通道与地球磁力线方向相互垂直,那么地球磁场的磁力就成为人体生物电流的强大阻力。可是人体要为恢复正常运行达到新的平衡状态,就得消耗大量热能,用来提高代谢能力。
1、若是睡觉方向为东西方向,机体从外界得不到足够的能量补充,而磁场的磁力又得不到及时排除,所消耗的热量又以热的形态萦绕于周身,导致体温升高,则气血运行就会出现失常,若采用头朝南北方向,人体内的细胞电流方向即可与地球磁力线方向成平行状态,人体内的生物大分子排列则为定向排列,这样,气血运行便可通畅,代谢降低,能量消耗锐减,睡眠中的慢波、快波即能协调进行,加深睡眠深度,从而可以提高睡眠质量,有利于身心健康。 想想在异地时,睡觉的方向是正南北向,的确舒心自在,头朝南或朝北睡觉,久而久之,有益于健康。并表现为睡得好,精力充沛,食欲增加。
2、身体应和纬度线平行
我们为什么会感觉疲惫?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头部供血不足引起的缺氧。为什么躺着比坐着、站着更容易恢复体力?表面上看是躯干和四肢得到了放松,其实更重要的是平躺使得血液循环更方便运行到脑部。科学家曾经做过测试,短时间内的倒立要比平躺更快让人恢复精力,虽然在倒立过程中身体依然是在用力的。
3、头向西北最好
睡的方向是相当重要的。中医学讲人体在睡眠过程中应当“立脉”、“立气”。这个“立”其实是指让体内气脉走向跟大自然气脉相一致,这样血脉也就通畅。我们知道我国的地形是西高东低,顺着山势和水势,气流的走向是西北方往东南方前进。因此我建议人睡眠时头向西北方向,脚朝东南方向,这就让人体气脉与大自然一致了。次之的方向是头朝西脚朝东,或者头朝北脚朝南。 我们知道,人类生活的地球是个巨大的磁场,其磁力线由北极经地球表面而进入南极。人体睡眠时的生物电流通道与地球磁力线方向相互垂直,那么地球磁场的磁力就成为人体生物电流的强大阻力。可是人体要为恢复正常运行达到新的平衡状态,就得消耗大量热能,用来提高代谢能力。
网友八:
不建议生意合伙做,因为凡是合伙的都是朋友,越是好的朋友越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天天在一起就会难免有磕碰,会伤感情的;合伙做生意涉及双方的经济利益问题,因为人都是有私欲的,就我个人这些年对周围一些合伙人的观察,结果都是悲剧的,生意赚钱也分开;不赚钱也分开,总之,不欢而散,互相指责,以往的朋友情义尽失,所以还是自己独立做生意为好。
说个真实的事:
我之前干的一家微商公司是三个男老板合伙开的,赶上了微商的东风发家致富,三个老板我们先暂称为大老板、二老板、三老板。
大老板:法人代表,占股份最少,因为没有团队,但是负责公司的管理;
二老板:占股份第二;
三老板:有团队,带团队加入,占股份最多;
三个老板在成立公司的时候定好的股份,之后每一年年底按占股分红,三老板之前在另一个大微商公司干,从底层干起凭着自己的聪明劲,学到了真本事有了团队,带着团队来到现在的公司,负责开线下会台上讲课,从来不管公司的事,只负责业务卖货,年底分红;二老板之前做什么的不知道,但是也负责开线下会讲课,多少参与一些公司管理;大老板是学霸,大学时就做生意赚钱,干微商之前也赚到了第一桶金,后来认识了另外两个老板决定干微商,负责公司管理,与政府各部门对接啥的。三个老板分工明确,一点矛盾没有肯定不可能,但是大体挺和谐,也都很感恩遇到了彼此!
还有选品、定外包装啥的三个老板都是一起做决定,风险共担嘛!还有三个老板的老婆都不参与公司管理,也不在公司上班。
所以我认为只要把一些原则上,尤其是利益上的事白纸黑字写清楚了,合伙也不是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