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有40万股农业银行,可以不工作靠股息生活了吗?
到目前为止农业银行的股价是两块多,40万股往大里算是120万股本。
这个问题,做算术的话,可以回答“在三线城市可以过了”。农行股价不涨,股息没亏待你。
问题是,生活不是做算术题。
这一类问题,很大一部分是随便拟出来闲聊的。因为这样的出题,明显的是“穷家小户”的心态,和120万股本的实力不搭配。题主大概率根本没那笔股票。是给自己画个饼,找人来捧个场,“穷开心”一番。真的手握百万资产的,哪会跑娱乐平台上打听“我这点钱够不够坐吃了”?
真要有120万股本的,他可以靠股息开销日用,但是一定还会干:还没离职的,接着做;已经退下来的,接着给自己的资产添砖加瓦——他既然能赚到这样的一笔资产,只要还不到七老八十实在做不动,他当然会进取,谁跟钱有仇啊!
这里是两种心态:没钱的,盼着有朝一日能坐吃山空;吃穿不愁的,想着怎样“锦上添花”。
网友二:
作为银行的工作人员,我可以先给大家计算一下:农业银行2021年度A股分红,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068元(含税)。
如果持有40万股,那预计可以拿到分红的金额就是:
40万÷10×2.068元=8.272万元
一年分红8.272万,平均到每个月就是6893元。这放在工薪阶层里面,可以超过80%以上的人了。
只要没有额外的支出,凭借这个分红收益,绝对可以让你在中国的任何城市,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了。
而且,农业银行股的优势是,分红一年比一年高
农业银行从2011年到现在,近10年的分红情况如下:
2011年,十股派息1.315元
2012年,十股派息1.565元
2013年,十股派息1.77元
……
2021年,十股派息2.068元
农业银行这十年来,每年的分红派息是一年比一年高。持有40万股的话,每年拿到的分红,也是一年高于一年。
虽然未来物价会上涨,物价会贬值,但是每年的分红都在增加。因此,完全可以凭借这40万农业银行股,过上衣食无忧的躺赢生活了。
很多人都在说“分红除权”,说分红就是拿本金再给自己分红,其实就是目光短浅,抱着投机的目的
有很多人就说,虽然银行股每年都在分红,但是也在除权啊。分红是拿到手了,可是银行的股价却一直在降低,这不就是等于用本金在给自己分红吗?
这个想法真的是目光有些短浅了。
像农业银行目前的股价是2.83元,哪怕它一直在降,能降到有一天为零?能降到未来有一天为负数?
绝对不可能的。
所以,银行股未来必定会填权。
就算一直不填权,也根本不用担心。只要你长期持有,不把股票出手,每年稳定的拿分红。可能等个十几年的时候,分红的收益都比本金还要高。那个时候,你持有的股票成本,其实就是负的而已。
所以,一直用“分红除权”来攻击银行股的人,就是一群投机分子而已。
我们可以来简单地计算一下,从2011年到现在,持有40万银行股,一共可以拿到多少分红?
2011年,分红5.26万
2012年,分红6.26万
2013年,分红7.08万
……
2021年,分红8.272万
这分红十一次,加起来就是76.393万。
而2011年,农业银行股价最低的时候只有2.44元/股。购买40万股的话,需要本金为96万。
用96万购买银行股,从2011年持有到现在,分红11次就拿到现金76.393万。只需要再分红两次的时间,分红的金额就差不多等于本金。
因此,只要持有13年左右的时间,拿到的分红就和本金一样。预计在2023年左右,持有的这40万股农业银行股,实际成本就是0。
长期不用的钱,购买银行股比存在银行要划算多了
农业银行的股价目前是2.83元/股,如果持有40万股农业银行股,需要花费本金113.2万。
按照去年的分红派息,每十股派息2.068元(含税)计算,就可以拿到分红:
40万÷10×2.068元=8.272万元
本金113.2万,分红8.272万,换算成年化收益就是高达7.3%。
而目前银行存款利息是多少?
六大国有银行,定期一年,利息只有2.1%。定期两年,利息只有2.5%。定期三年,利息只有3.15%。
而
最新一期的国债,三年期利率只有3.2%,五年期利率只有3.37%。
大额存单,地方性商业小银行会利息高一点。但是三年期利率,都在3.5%左右。五年期的利率,最高也不会超过4.0%。
而银行稳健型理财,目前预期收益也只有3.5%-4.0%左右。
银行存款的利息,是远远没有购买银行股的分红收益高。
可能有些人会说,可以把这113.2万拿去炒股、炒基金,或者是投资生意。那收益回报率,可能就会远远大于银行股分红收益。
确实,炒股票和基金是来钱快,但是风险也很大啊!普通人没有经验,拿着这113.2万进入股市。可能等一年过去,这一百多万就亏的只剩下一半了。
另外,生意更不好做。
现在大部分负债累累的人,都是因为创业失败导致的。各行各业都很饱和,普通人盲目去创业,就是在交学费。
除了交社保以外,持有银行股吃每年的分红,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
像很多人交社保,如果是以灵活就业人员的身份交社保,交15年的话,估计至少要20万左右。等退休后领养老金,估计就是1500块钱左右。
这要是换算下来,社保交113.2万,可能退休后的在哦靠近,也就是在8000-1万块钱之间。
而且,社保交的本金是不退的。当然,交社保的好处有很多,最大的一个就是有医保,生病可以报销。
而银行股,是目前除了社保以外,最靠谱的一个养老的方法了。
如果手里有30万块钱,存进银行每年的利息大概就是1万块钱左右。如果生活在大城市,这利息根本就不够满足正常的开销。
那利息不够,就只能吃老本,要不了十几年的时间,30万本金可能就会被花的一干二净。
但是,如果把30万购买农业银行股,估计可以购买10.6万股。
按照目前的分红来看,每年分红至少在2.2万以上。平均到每个月,就是有将近2000块钱的利息。
只要花钱节约一点,足够一个人的生活开销了。
因此,除了社保以外,银行股是最好的吃利息的投资了。
而如果能持有40万农业银行股,每年拿到的分红,别说是一个人生活,就是满足一家三口的日常开销,也是绰绰有余。
网友三:
买银行股,能靠股息生活吗?
按照农行去年的分红来看,每10股派发2.068元。
那么40万股,就是8.272万元,每个月就是6900元。
如果不是在一线城市,如果是一个人,在大部分小城市,应该是可以过上非常舒适的生活了。
农行的股价现如今不足3元,40万股的成本就是120万元不到,每年8万多元的利息。
股息率接近7%,其实还是非常不错的。
相比当下只有3%左右的大额存单、银行理财、保险产品、国债产品,农行的分红真的是挺吸引人的。
不仅仅是农行,国有四大行当下的分红率也都是首屈一指的,属于第一梯队,普遍都在6%以上。
比如工商银行,前段时间股价最低跌至4元,去年分红是10派2.933元,股息率同样超过了7%。
又比如建设银行,5块多的股价,去年10派3.64元,股息同样近7%。
还有中国银行,3块左右的股价,去年10派2.21元,股息也是接近了7%。
也就是说,如果不考虑股价的涨跌,银行股每年光分红到账,就是投资本金的7%。
可以说,这样天上掉馅饼的收益,能不心动吗?
如果你不考虑银行股的涨跌,没有抛售的打算,每年就安安稳稳地接受这样的分红,躺赢的生活岂不美哉。
银行股从来不被长期投资者诟病,主要是很多短线投资者,对于银行股走势的下跌,表示非常的不能接受。
说白了,如果你的目标不是为了长期的股息,而是整天看着自己的账户市值,那银行股这两年确实挺让人失望的。
即便是算上分红,持有四大行股票的投资者,也是处于长期的横盘震荡中。
从2018年至今,大概四年多时间内,四大行几乎没有出现过像样的行情。
我们以复权的农行为例,2018年7月1日至今的1000多个交易日里,最高价格3.29,最低价格2.5,当下价格2.87,区间振幅29.12%。
也就是说,即便是抄到底部,在最高点卖出,算上分红,收益不会超过30%。
正常情况下,都在10-15%的区间内进行震荡,没有太多的获利空间。
投资者当时如果2018年中买入农行,40万股,价格在3.4元左右,成本是136万,当下价格2.87元,市值是114.8万元,市值损失21.2万元。
农行4年的分红,10派1.739,10派1.819,10派1.851,10派2.068,累计10派7.477元,40万股,共计29.9万元。
也就是说,农业银行这4年多给到的实际回报,仅有8.7万元而已。
如果买入的价格再高一些的话,可能账面上都没有什么盈利了。
虽说从市值角度来讲,四大行最近一个大周期内,并没有给投资者带来太多的回报,但从分红的角度来讲,四大行却是非常不错的。
我们就农业银行的情况来看,今年前三季度的净利润增长大概在6%左右,也就是今年的分红大概率不会低于去年。
银行虽说股价涨势不太好,但分红方面还是比较给力的。
工商银行今年前三季度的增长超过5%,中国银行前三季度增长超过6%,建设银行前三季度增长也超过6%。
简单的说,四大行的净利润还在稳步的往上走,分红也会慢慢增加。
如果银行的净利润增长率,能够超过通胀率,给到的分红股息就会越来越多,真的是可以躺平了。
所以,是否能够靠吃股息生活,主要看银行的净利润增长率,能否持续,分红的比例和金额能否稳步地上涨。
分红除权是陷阱吗?
很多人一直会认为,分红除权是一个陷阱,因为自己账面上的钱,根本没有任何的增加。
分红等于把自己的钱给了自己,没有实际价值。
如果从短期股票交易的角度来看分红这件事,这种说法看上去是有道理的。
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这种说法却非常的荒谬。
关于银行股是否能够填权,这件事不同的言论更是争得喋喋不休。
其实,从底层的情况来讲,从一家能够不断盈利的上市公司的角度来看,不用讨论填权问题,只单纯地考虑价值问题。
如果一家上市公司,每年能赚几千亿,那么是不是一年下来,股价理论上应该比前一年更高。
因为上市公司的账面上多了几千亿,股价上涨也是很正常的。
当上市公司把账面上的几千亿分红掉以后,股价出现一定的“打折”,也是正常的。
按照这个逻辑,之所以银行的股价没有上涨,那是因为总体估值体系出现了一定的变化,资金对于银行的预期变了。
但这本身不影响银行的赚钱能力,银行依旧是最赚钱的上市公司。
试想一下,如果分红始终不会填权,股价一直下跌,会是什么样的情况。
农行分红4年,股价从3.5下跌到了2.8,再分红4年,股价从2.8跌到2.2,再分红,股价会跌到1.8,1.5,1.2,1元吗?
如果股价因为除权跌到1元,依旧能够10股派发2元的分红,那股息率就突破20%了。
通常情况下,银行的股息率突破6%,就会有部分长线资金入场布局,突破8%,就会有更多的资金愿意蛰伏,突破10%,基本上就会开启估值修复的行情。
就当下来看,银行股的股息率,在5-8%之间波动,是大概率事件,未来是否会降低回原本3-5%的区间,至少短期内没有这种迹象。
银行股价不会因为分红而下跌,除权本身只是短期价值的一个折现。
影响银行分红的本质因素,依旧是银行的净利润,是否能够持续增长。
最后一个问题,银行股未来会涨吗?
关于银行股最近几年,为什么会在净利润稳步增长的情况下,表现持续低迷,之前已经分析过很多次,就不做太多的赘述。
那银行的未来,到底会不会涨,又有多大的空间。
分享一些个人观点,供大家参考,不作为任何的投资建议。
第一,银行股有极强的估值修复动力。
当下的银行股,不论是从PE,还是PB,都处于历史的绝对底部。
随着市场的风口转向,银行股将有很强的估值修复动力,而且已经开始了触底的反弹。
银行股本身是优质个股,即便未来的增长预期并不乐观,但依旧是现金奶牛,国家经济的命脉所在。
银行股当下的估值,一定是不合理的。
是市场资金流动性收紧,导致的估值陷阱。
资金更青睐高成长个股,放下银行股是短期的行为,长期依旧会有不少的资金,回归到传统的银行股之中。
长期投资价值和短线博弈,终究不是一回事。
一旦市场回归到良性的投资通道中,银行股的估值修复,是一定会发生的事情。
顺便提一句,从历史平均估值,再结合银行当下的净利润增速,银行合理的估值修复的空间,大概在15-25%。
第二,银行股的上涨空间相对比较有限。
银行股想要炒作,其实是非常困难的。
刚提到了银行股有估值修复的空间,但银行股本质上没有大步迈进的基础。
银行大跃进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当下银行的净利润增速,也很难有大的突破。
相反,经济增速回落,导致银行的存贷利差其实正在进一步的减小,贷款的不良率反倒是有上升的趋势。
一些宏观的因素,是抑制银行业绩增长的潜在隐患。
所以,这种大环境下,银行股也不会被大量的炒作资金青睐,上涨空间自然也就比较有限。
第三,银行股将逐步转变为防御性板块。
未来银行股在整个市场中的地位,可能会转变为防御性板块。
所谓的防御性板块,其实指的就是银行不会走在炒作前沿,在牛市里可能会涨幅弱于整体指数。
但是当指数开始下跌,走熊的时候,银行股反而会有不错的表现。
相对来说,低估值的板块特色,就是防御,给到资金避险的空间。
银行的高股息,也会吸引一部分资金去做防御性的配置,追求稳定的中长期回报。
第四,长期持有银行股的收益会逐步降低。
这里指的长期持有银行股的收益,主要是银行股上涨与分红带来的总体收益。
当下之所以是银行股布局的好时机,是因为四大行的股息率,已经超过7%。
未来,随着市场资金的充裕,银行股的估值修复,预计银行股的股息,会回到4-5%之间。
这个股息率是一个相对比较合理的水平,也是银行股股价比较合理的水平。
当然,即便是4-5%,对于大部分保守型的投资者来说,其实也都是一个不错的收益了。
毕竟,现如今能在市场上获取4-5%的收益,难度也是不小的。
当然,这个股息率主要也是针对四大行,民营的股份制银行,预计的股息率在3%左右,是比较合理的范围。
不论怎样,总体的银行股收益,会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回归到一个相对合理的水平。
当下如果错过了银行股的布局,等银行股估值修复后再布局,总体的收益会逐步地降低。
关于持有银行股,能不能靠股息生活,多说两句。
如果你已经进入退休养老阶段,选择银行股养老是一种不错的方式。
但如果还在工作阶段,那努力工作赚钱,才是该考虑的问题。
毕竟赚钱能力永远不会过时,而银行股的未来,不可能是既定的剧本,还是会存在很多不确定性的。
什么阶段,做什么样的事情,投资理财很重要,好好赚钱,注重生活也很重要。
财富之上,更见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