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钱能把人逼到什么程度?
我们局有一个退休五六年的老干部,退休工资6000多块钱。他的老伴儿是企业退休的。当年他老伴儿所在的国有企业,在我们这算个大企业,但是后来国企改革,破产兼并时,就下岗了,一直也没有什么正经工作,就在家楼下开个小卖店。卖点香烟啤酒,日常用品什么的。
儿子前年大学毕业,考上了广州税务局的公务员。老两口经济条件也不算太好,但是也想着在广州为儿子买个房子,但是广州的房价太高,老两口就把名下的两套房子卖了,给儿子凑了个首付。然后房贷儿子自己还一部分,老两口再出一部分。
这样老两口经济条件就非常差了,他俩还要负担房租,因为把房子卖了之后,他们没有地方住,只好租个小房子。评书里讲屋漏偏遭连夜雨,在现实中确实是有。这个老干部前两年又得了一场大病。手里的钱都给儿子买房子了,老头竟然想出一个奇妙的主意。
这个好主意就是回我们单位募捐。可是他已经退休好多年了,这几年单位又来了二三十个年轻人,而且经历了一次机构合并,很多人都不认识他。现在又是规范津补贴,又是传闻取消绩效的,大家生活压力也都很大。
结果可想而知,没有一个人为他捐款。反而大家都在议论这个老头,不管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我想这个老头能做出这种事情,也是因为缺钱被逼无奈吧。
网友二:
我今年35岁,之前几年在国企做中层管理,后来下海经商,遇到疫情最后破产,负债现在还有几十万。因是执行人,没法去正规公司上班,现在晚上去物流园卸货,一晚上一百来块钱。当你没钱没势的时候,原来的亲朋好友都在躲着你,以前奉承你的人就是现在在背后骂你最狠的一个。
以前想着大不了不活了,现在想通了。换了新的地方,慢慢开始。不指望东山再起,挣钱就是为了给孩子买点东西,仅此而已。每周给孩子存几百块钱,我的银行卡和微信支付宝都不能用,以后就都存在孩子卡上。
每天很累,但是很真实。没人联系你就不会打扰到你。加油!等我倒下的那天,我希望我在孩子的卡里存下的钱能够帮到他!
网友三:
客人吃完饭,服务员赵晓倩把几道剩菜打包,准备晚上回家热给老公和孩子吃。赵晓倩下班回到家,已经晚上十点了。两个儿子正躺在被窝里看书,丈夫郑辉正收拾东西,准备出门干活。
赵晓倩热好饭,在床边支起一个小木桌,两个儿子看到剩饭菜里有蒜爆鱼,高兴地说:哇,有我最爱吃的鱼,谢谢妈妈。
赵晓倩看着孩子们吃得津津有味,心里涌过一阵心酸。自从她和丈夫因为生意失败,欠债五十万以来,她已经半年没买过肉,一年没给自己和孩子买新衣服了。
如今赵晓倩和郑辉已经结婚十年了,但是她每次想起这十年的经历,都觉得像做梦一样,难过又心酸。
赵晓倩和郑辉是在火车上认识的,那天,赵晓倩手里提着一个绿色的大袋子,因为买的是站票,所以只能站着。每次有人从旁边路过时,赵晓倩都要把袋子费力地抬起来,挪到一边。
郑辉觉得赵晓倩和其他女孩不同,别的姑娘出门,都是提着精致小巧的行李箱,她却提着打工人外出常背的大袋子。郑辉见她站得很累,就把他的座位让给了赵晓倩。
两人交谈时,郑辉发现赵晓倩手指甲上有泥土,赵晓倩解释,她从地里干完农活,简单洗漱一下就来赶火车了,指甲没清洗干净。
赵晓倩觉得有些难为情,但是郑辉从这些细节里,察觉到赵晓倩是个勤劳质朴的女孩,所以在下车前和赵晓倩交换了联系方式,两人聊得时间久了,觉得脾气性格都合得来,就正式交往了。
两人谈了一年多,赵晓倩觉得到了结婚的时机,但是郑辉说他家很穷,他不知道赵晓倩的父母知道了他家的真实条件,会不会不同意这门婚事?赵晓倩知道郑辉家里很穷,但是具体多穷,她并没有亲自见过。
赵晓倩和父母一起去了郑辉家。原来郑辉的父亲去世得早,母亲身体不好,家里只有两间平房,一间是厨房,一间是卧室。
家里的家具十分简陋,中午吃饭时,一家人坐在院子里吃饭。郑辉觉得不好意思,晚上在饭店订了一桌饭菜,又订了房间,让赵晓倩和父母吃完饭,好好休息休息。
赵晓倩的父母见郑辉家条件太差,坚决不肯让赵晓倩嫁过去。但是赵晓倩觉得郑辉勤劳踏实,对她的好比千金难得,所以她不顾父母的反对,和郑辉领了证。
赵晓倩结婚后换了工作,因为在实习期,一个月只有一千多块钱的工资。郑辉在一家饭店当厨师,一个月只有四千块钱。
两人为了省钱,舍不得吃肉、舍不得下馆子。不过郑辉每天下了班,不管再累都会亲自下厨做饭,赵晓倩觉得日子虽然辛苦,但是能和心爱的人在一起,值了。
赵晓倩真正觉得日子比较苦,是怀孕生孩子的时候。她怀了孕后,就辞掉了工作,家里的开销都由郑辉负责,郑辉每个月还要给他妈妈打八百块钱的生活费,赵晓倩不好意思问爸妈开口借钱,所以怀孕时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冬天天气冷,许多蔬菜都涨价。郑辉为了省钱,买了两大袋子的土豆,每天和赵晓倩一起吃。有时候邻居来串门,好奇地问赵晓倩是不是特别喜欢吃土豆?她怎么每次来找赵晓倩聊天,她家只有土豆。
赵晓倩不好意思说自己没钱,只能尴尬地笑笑。
赵晓倩没钱做孕检,临产前去医院,才知道孩子胎位不正,必须剖腹产。她得知剖腹产要花八千块,心疼地在台上大哭。好在郑辉问身边的同事借了钱,凑够了她剖腹产的钱。
为了赚钱,孩子六个月大时,赵晓倩就把孩子交给婆婆带,她和郑辉外出打工。孩子一岁半时发烧成肺炎,住进了医院。赵晓倩担心孩子,想买票回家看看孩子。
郑辉却说:孩子生病很正常,你干嘛大惊小怪,非要回去?你是不是不放心我妈在家带孩子?你仔细算过没有,你要是回家看孩子,来回路费要多少钱?你请假又要扣掉多少钱?等孩子病好了,我们买票,让妈把孩子带到我们身边不行吗?
赵晓倩给婆婆打电话,听到孩子的哭闹声也忍不住落泪。她实在担心儿子,便不顾郑辉的劝阻回了老家,在老家照顾了孩子半个月。
因为赵晓倩请假时间太长,等她回去时,老板找个借口将她辞退了。
郑辉十分生气,他和赵晓倩说好了,两个人一起打拼,努力赚钱买房。现在赵晓倩的工作丢了,拿什么钱买房?
赵晓倩心里委屈,如果不是郑辉太穷,她何必过得这么辛苦?难道买不起房不是郑辉太没用嘛,怎么现在却变成她的错了?她亲妹妹也嫁了人,为什么人家男方就能有车有房有存款,吃喝不愁呢?
郑辉觉得赵晓倩看不起她,他不服气地说:你是不是嫌弃我穷?你家里条件不是比我好吗?有本事你回家问你爸妈借钱买房啊?
赵晓倩让郑辉去借,她不好意思向父母开口。郑辉觉得赵晓倩的父母一开始就不同意这门婚事,他要是出面问赵晓倩的父母借钱,肯定会更加被看不起,他才不想受这份气呢。
两个人都觉得对方不可理喻,冷战了好几天。赵晓倩找了几份工作都不满意,决定晚上摆地摊,等到找到工作再说。赵晓倩眼光不错,说话做事讲究和气,所以她的地摊生意比其他人好很多,一个月下来,赚得比她上班的工资还多一些。
赵晓倩觉得生活有了奔头,便将全部的精力都用在摆摊上。一年下来,夫妻俩手里存了一些钱。
郑辉觉得打工不如自己当老板,既然赵晓倩手里有钱,不如用这笔钱做生意,将来生意好起来,车子和房子就有了。赵晓倩也觉得年轻时就应该敢闯敢拼,所以两人挑选了地址,将饭店开了起来。
为了不影响生活质量,郑辉把老家的表妹请来帮忙,在饭店负责收银和打扫卫生,他负责做饭,赵晓倩白天在店里帮忙,晚上继续摆摊。
夫妻俩齐心协议,一年的时间不仅回本,还有剩余。赵晓倩觉得店里生意挺稳定的,就放弃摆摊,主要负责店里的生意。
为了节省回家的时间,郑辉还在附近的小区租了两室一厅的房子,虽然房子是租的,但是环境比之前好很多。后来两人攒钱买了一辆车,赵晓倩还在家里条件最好的时候,怀了二胎。
赵晓倩知道生二胎,他们的压力更大了,为了赚更多的钱,赵晓倩执意要再开一家饭店。郑辉觉得他们手里好不容易攒点钱,应该求稳。开饭店需要租金、需要人员成本等等,不是她想开就能开的。
但是赵晓倩觉得郑辉故步自封,做事太小心翼翼,不愿意听他的劝告。结果店开了大半年,每天都亏本,最终挣的钱都赔进去了。
郑辉气坏了, 和赵晓倩大吵了一架,后来干活时也总是分心,炒菜时不是太咸就是太淡,生意越来越差。郑辉还交了许多朋友,这些朋友经常来店里喝酒,但是每次来都不给钱。
有时候,这些朋友带家人或者亲戚来吃饭,赵晓倩觉得应该收他们的钱,但是郑辉觉得大家都是朋友,如果赵晓倩收了钱,这些朋友就不会和他来往了,他以后想喝酒,找谁喝啊?
赵晓倩一生气,干脆不管店里的生意,只在家带两个孩子。刚开始,郑辉一个月还会给赵晓倩三千块钱生活费,后来赚得越来越少,他只顾着自己吃喝,不管赵晓倩和孩子的事。
赵晓倩知道店里每天都在亏钱时,郑辉已经欠了二十多万的债了。赵晓倩劝他把店关了,踏实找份工作,也许他们都没有当老板的命。但是郑辉觉得事情走到这一步,都怪赵晓倩之前擅自做决定,如果不是她,他们的生活不会差到这个地步。
赵晓倩和郑辉吵过、闹过,后来两人干脆各自过各自的日子。郑辉继续当老板,赵晓倩除了带孩子,就是摆地摊。生意越来越难过,赵晓倩赚的钱,勉强够孩子们的开销。为了省钱,她不舍得买化妆品,不舍得买衣服,偶尔还需要亲妹妹接济。
这样的生活持续了一年多,这天夜里,赵晓倩睡得迷迷糊糊,听到有人敲门。赵晓倩有些害怕,但是敲门声越来越响,赵晓倩担心吵到邻居,只好站在门口小声问:谁啊?这么晚了有事吗?
对方问郑辉在不在家,他找郑辉有事。赵晓倩看了一眼墙上的钟,已经夜里一点多了。 她打开门,发现她和对方见过几次面,这才放松警惕,问他找郑辉什么事?
原来,眼前这个男人经常和郑辉一起喝酒,他告诉赵晓倩,郑辉欠了他八万块钱,他找郑辉还钱,发现郑辉把店关了,电话也联系不上了。
男人走后,赵晓倩给郑辉打电话,也没人接。一星期后,郑辉蓬头垢面地回来了,原来他跑到外面躲债去了。
郑辉哭着对赵晓倩说,他知道错了,但是他欠的债太多,一时还不完。为了不拖累赵晓倩,他这次回来,是和赵晓倩离婚的。
赵晓倩不想离婚,可是郑辉的表现让她很失望,所以她犹豫过后,还是在离婚协议书上签了字。
郑辉为了还债,去了外地。赵晓倩听郑辉的朋友说,他在外面跟着朋友干活,一天只睡几个小时,日子过得很难,不过郑辉每个月都会给她打一千五百块生活费,让她照顾好两个儿子。
赵晓倩自从和郑辉离婚后,就带着孩子回了娘家。父母看到她又黑又瘦,心疼不已,也不忍心责备她。赵晓倩在家找了份工作,父母负责帮她带孩子。
过年时,郑辉来看望孩子,还给赵晓倩和赵晓倩的父母买了礼品。赵晓倩发现郑辉经过这次的事,改变了很多,说话比之前踏实稳重多了,也比之前能吃苦了。
到了农忙的季节,郑辉还会特地回老家帮赵晓倩干活。他诚恳地告诉赵晓倩,之前是他的不对,他不奢望赵晓倩能原谅她,他主动帮忙,是想弥补之前对赵晓倩的亏欠。
连续两年,郑辉都来她家帮忙,每次忙完就走,也不留下吃饭。赵晓倩看在两个儿子的面上,决定再给郑辉一次机会,只要他踏实肯干,她愿意和郑辉一起还债。
赵晓倩和郑辉各找了两份工作,每天除了上班就是补觉。郑辉为了省钱,和房东商量,住在楼顶的铁皮房里。铁皮房本来是房东用来堆杂物的,在郑辉的恳求下,房东才同意不要钱给他住。
铁皮房冬天太冷,赵晓倩把窗户关紧了,还是有冷风吹进房间里,冻得她双脚冰凉。郑辉知道她体寒,每天都会烧两壶热水,用暖脚袋给她暖脚用。
夏天天气太热,哪怕房间里的风扇吹个不停,还是感受不到一丝凉意。郑辉会在楼顶铺一张凉席,一边和赵晓倩数星星,一边给她扇扇子。
赵晓倩和郑辉就在这间铁皮房里过了两年,好在经过他们的打拼,再加上父母的帮衬,今年年初,终于还清了债务。
孩子越长越大,学习上需要家长陪伴,赵晓倩便把孩子接到身边。为了省钱,两个孩子穿的衣服都是别人送给她的,她自己的衣服也是亲妹妹穿过的。好在这些衣服很新,所以她和孩子们并不嫌弃。
赵晓倩为了兼顾孩子的学习,换了工作,在一家饭店打工,每次有客人吃不完的饭菜,她都会打包带回家给孩子吃,一个月算下来,能省不少钱。
郑辉平时也会捡一些瓶瓶罐罐贴补家用,他戒了烟、也戒了酒,没有任何不良嗜好。
有几次,郑辉下班回到家,看到孩子们睡着了,赵晓倩还在卫生间洗衣服,心疼地红了眼睛。赵晓倩跟着他吃了太多的苦,好不容易日子好过了,他们又夫妻离心,导致家也散了。
现在他和赵晓倩离婚了,赵晓倩仍然对他不离不弃,他不知道自己何德何能,能娶到这么好的老婆?
郑辉觉得自己之前确实做错了很多事,他没钱买房,却让赵晓倩问家里人要钱。赵晓倩一心为了这个家好,可他却每天和狐朋狗友喝酒,赚了钱就挥霍,他从来没体会过赵晓倩的不容易。
自从他欠债后,身边的亲戚朋友都躲着他,只有赵晓倩一心一意帮衬他,细心照顾两个孩子,郑辉狠狠打了自己一巴掌,怪自己年少不懂事,做了很多伤害赵晓倩的事。他知道说再多好听的话,都不如踏踏实实做事才能让赵晓倩放心,所以工作上更拼了。
郑辉白天上班,晚上扛水泥,回到家会做家务,监督孩子的学习。虽然每天忙到只能睡四五个小时,但是收入还不错。郑辉很知足,因为和他相比,赵晓倩对这个家付出得更多。
赵晓倩看出郑辉的改变,心里也暖暖的。他们结婚时因为钱的事情争吵过,也因为年轻气盛不肯服输冷战过,如今经过时间的磨合,他们才知道过日子,需要物质,也需要夫妻双方互相体谅。
赵晓倩和郑辉都体会过没钱的日子,因为没钱,赵晓倩整个冬天都吃土豆,因为没钱,她和郑辉住在铁皮房里,冬天脚上和手上都生了冻疮。因为没钱,身边的亲戚朋友都看不起他们。
他们体会了没钱的心酸,也正如此,他们才要努力把日子过好。如今他们还清了债务,日子比之前好过多了。
赵晓倩觉得没有什么比一家人互相理解,互相依偎,更幸福的事情。既然郑辉顾家、勤奋又贴心,她决定和郑辉复婚,一家人踏踏实实过日子,只要他们努力奋斗,以后车子房子都会有的。
人生就是一场戏,福祸不定,聚散相依,悲喜相交,贫富相差,花开花落皆有定数,高高低低终有时。
人生总有起起落落,所以不必气馁。眼下生活中的诸多不顺,都是为了磨炼我们。只要我们对未来心存期待,相信美好,熬过这段时间,一定会迎来新生!
未来,愿我们都能熬过低谷,无事伴心弦,所想皆所愿。
网友四:
我们村的一个人,他家是开养鸡场的,他父母最初的时候就是一个鸡贩子,靠收鸡卖鸡为生,后来就在街上开了一家卖鸡的铺子,生意挺好的,这跟他父母会做生意是分不开的,他父母很聪明,家里人给他们起的外号就叫:生意精
刚开始的时候,他父母是把收回来的鸡拿在铺子里卖,卖着卖着,可能觉得利润低,就开始自己养鸡卖
最初的时候养得也不多,都是几十上百只的样子,后来就慢慢地变成了几百上千只
他父母会做生意,随着养鸡厂慢慢的扩大,客户也多了,收入也高了,他家是我们村第一个盖楼房的,也是第一家开厂的,很早就给儿子在市里买了房买了车,一家人出门也是很体面,家里人都说他们有钱,说开养鸡厂发大财了
确实要承认,他家是有钱,可是人就是这样,一定要知足,如果不知足,那等待他的将会是不一样的结果
前几年他们家把养鸡厂又扩大了,又盖了很多鸡厂,买了很多养鸡的设备,鸡苗由原来的上千只扩大了上万只,还请了三四个人打理鸡厂,后来又买了几辆送货的车,据听说光投资都快花了一百万,还有一部分是从银行贷的款
这个钱对农村人来说都是很大的数目了,没有家庭敢这样做的,村里人都说他步子迈得太大,太敢干了
可是天总有不遂人愿的时候,往往想得太美好,可现实却狠狠地给你来上一巴掌
本想着养鸡场开大了,就能赚更多钱了,可是突然间来个疫情让他家猝不及防,刚建好没多久的鸡厂就给关了,一下子赔的血本无归
疫情刚爆发的那会儿,他家待售的几千只鸡都卖不出去,村里到处封路,客户进不来,粮食饲料买不来,一万多只鸡都困在鸡场里,养大的鸡卖不出去,每天还要喂,小的鸡喂大了又没人买,每天光饲料都要好多钱
那段时间他家总是死鸡,一死就会死很多,等到天黑的时候,他们就把鸡拉出来偷偷地埋了,还有那些刚出壳的鸡苗,都是成筐子拉出去给埋了
我记得疫情刚爆发的那会儿,他们家为了减少损失,就把鸡拿出来卖,一百块钱能买八只,而且还都是二三斤重的鸡,一只才合十来块钱,本钱都赚不到,可是没办法,必须卖,如果不卖,赔的更多,卖贵了也没人买,那时侯很多家都买几百块钱的,吃不完就在家养着
自从疫情爆发后,他家的很多客户也干不下去了,很多都关门了,他家资金也流动不开,最后撑不下去,就关门了,赔的血本无归,外债还欠了60多万
养鸡场关门后,经常看到来向他家要债的,买的货车都卖了,也还不了几个钱,他也确实没钱了,被人要债要的,经常不在家,有时被人要急了,就对债主说:你看我家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你都可以搬走,拿走,就当抵债了
他这也是被逼无奈,要不是没钱了,他也不会这样的
鸡厂关门后,他家也挺惨的,外面欠了几十万,亲戚怕借钱,都躲得远远的,偏偏那个时候,他爸还得了脑溢血,腿给拴住了,她妈的腿还被撞骨折了,孩子还总是生病,那一段时间,他家的事儿一桩接一桩,他都快愁死了
曾经那光鲜亮丽的家庭,一下子就给没落了,他也没有了往日的光彩,一下子就老了很多
鸡厂虽然关了,但是生活还要继续,他父母这个样子,他也没法出门打工了,只能留在家里照顾他们,一大家子的重担都落在了他的身上
农村挣钱太难了,为了养家糊口,他也不得不干,这两年他在家里干得挺厉害,只要能挣钱的他都干,不管有多苦有多累
农村人靠地为生,家家都种了十几亩地,现在年轻人又都不在家,都是一些留守的老人在家,像他这样四十来岁的人,都是主要劳动力,在农村还是很抢手的,几乎家里的农活他都包了
在农忙的时候,他就合伙给人家割麦子收玉米,从早忙到晚,忙起来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有时能割到三更半夜也不休息,两个眼熬的通红通红的,一天也能挣个几百块钱,都是辛苦钱
庄稼收完后,他就去拉打碎的玉米杆还有小麦杆,那个都是用机器给打包好的,拉一包一块钱,他一天能拉四五百
等农忙过去后,开始种下一茬庄稼了,他就开始给人家犁地,耙地,种玉米,种花生,种小麦,只要是能干的,能赚钱的,他都干
一个农忙季节下来,人都瘦了一大圈,晒得黝黑黝黑的,一点儿也没有了老板的模样,如果不知道他的曾经,还都以为他就是一个种地的农民
为了赚钱,平时不忙的时候,他就和村里的人去外面扛包赚钱,出的都是力气活,很累,听村里人说,他刚开始也干不下去,可是扛包的钱多,我们村里的人,一个月能挣一万多,他眼红,没办法,又缺钱,硬是给坚持了下来
唉......曾经的大老板,没钱,都被逼到这份上了,也挺让人唏嘘的
人只要肯干,生活就没有过不去的时候,现在他的情况比以前好多了,很多人知道他的状况,有什么赚钱的,都会叫上他一起干,这些和他的人品还是分不开的,以前做生意的时候,结下了不少的好人缘!
现在他也通过自己的努力,已经把欠的钱还了一点,虽然还欠了挺多,但是只要他肯努力,肯干,早晚都会还完的!
生活总会有苦有甜,有挫折有打击,但当我们面对那些挫折打击的时候,一定不要自暴自弃,要有重新站起来的勇气,就想着,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只要肯努力再奋斗,总会有东山再起的时候!
网友五:
今年40多岁,已经失业两年多了,刚开始失业的时候,每天装做出门去上班的样子,实际上是去星巴克一坐一整天。
刚开始一个月,还有点端着,还用信用卡积分兑点咖啡喝,后来发现只要你穿得体面一些,服务员根本不会管你,于是每天带着星巴克的杯子,接点白开水喝,也能坐一整天。
饿了就去麦当劳,肯德基,汉堡王这些洋快餐,很多人点了一大堆东西却吃不完,就剩在桌上,很多。可以从容的走过去,没吃过的可以直接拿起来就吃,剩半个的就从没吃过的那头开始吃。
慢慢的脸皮越来越厚了,甚至可以去山姆会员店icon试吃到饱再出来。
有时候实在忍不住了,也吃了几次外卖,当然也是分期了。
那段时间,真的是挺感激这些洋快餐,陪我度过了人生最灰暗的两年!
可能有人觉得,有房有车曾经过着体面的生活,虽然一时失业但也不至于沦落到如此地步,但其实,房贷扣掉了每个月大部分的工资,剩下的钱,信用卡花呗没完没了地还。
事实就是这样,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时代的一粒灰尘,落到自己身上就是一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