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一家公司待的时间越久越不敢离职了
大学同学在深圳待了十年,月薪到手28000多一点,每年春节聚会都喊着要跳槽,但没有一次做到。在老家很多人看来,这份工作很不错了。但真实的结果是,他以前的一些同事现在收入早就超过了他,在深圳的房子有几套的也不少。
这个同学是10年前毕业的,当时在老家待过一段时间,然后跟着亲戚到了深圳。他去深圳的原因跟他自己学的专业有很大关系,当时我们都学的计算机编程,很多人说深圳机会多。
于是乎他提着一个包,手里揣着3000多块钱就跟着堂姐去投奔在深圳打工的伯伯了。当我们月薪还维持在3000+的时候他很快找到了一个月薪5000+的工作。
有时候不得不说,走出去确实有好处,因为每个地方的机会都不一样,没去过永远体会不到的。我记得当初他刚找到工作的时候给我打了个电话说:“三年之内一定要混出个样子。”
说简单一点,那时候所谓的混出个样子就是月薪过万,吹着空调,敲着键盘,美滋滋!
自从去了深圳,我这个叫刘明的同学可以说是跟打了鸡血一样,前半年每天在网上和我们各自吹嘘,深圳的生活是多么美好,前途是多么光明。
但谁也没想到,有一件事让他备受打击,这件事可能彻底地将他多年藏在内心的痛楚给活生生地揭发了出来,让他感觉无地自容,又很无奈。
一次意外的同学聚会,竟然发现曾经一个技术不入流的同学混得风生水起
这次聚会很意外,是一个圈子外的同学组织的,当时聚会的地点选在了以前大学的附近,时间就是一年的春节。刘明当时也回来了,那时候他的月薪几乎就是2W持平。
饭菜一上,我习惯性地说了一句:“刘总最近事业如何啊,现在月薪怕是过2万了吧。”
这个时候刘明还不知所以然,只是吐了吐口水说,这么多年了2万有个什么用。我顺嘴说了一句:“老早就听你说要跳槽了,现在跳了没有。”
刘明看了看早到了几个同学说,年前他就给老板提过,但是老板说年后给他涨工资,辞职的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听他的意思跳槽又成泡影了。
正当我们说话的时候,一个看着熟悉,但又想不起名字的人走了进来。大家都到了啊,路上有些堵车,还请大家别见怪。他边说边给大家赔不是,老班长看到以后马上起身迎接。
也正是老班长的一句话,让我们记起来这个联系不多的同学:“大家可能还不知道吧,张强现在也在深圳,在一个大厂工作,听说一年到头到手60多万。”
啊,正当大家投来羡慕的目光时,老班长又说了一句:“关键是人家以前可是班上技术最差的一个啊,半路出家去的深圳,找准时机应聘进了大厂(这个公司大家都知道)。”
这时候刘明没有言语,看他的脸色明显感觉的出来他有些不自在。只是老班长那个人好像不太会来事,这种情况还接了一句:“刘明,你们都在深圳的,有空多聚聚,听说你现在一个月才2万啊。”
刘明礼貌性地应了一声说:“对对对,都是同学,有时间多聚聚,是好事。”说完就一个人大喝了一口闷酒。在刘明的身边,半路进大厂的同事也有,他以前也有过这样的想法。
酒足饭饱以后,大家提议去下一场,K歌走起。下楼之后张强径直走向停车场,顺嘴说了一句:“等下留3个人跟我坐一辆车,我叫了代驾。”
没过多久,一辆宝马X6从地下停车场开了出来,大家带着酒劲起哄说:“张强你混得不错啊,都开这么好的车了。”他的一句话,让大家更加羡慕起来了。
我跟刘明坐张强的车,其他几个同学打车去的KTV。在车上张强说:“这车就是他买给他爸开的,平时自己就开的一个电动车,方便省油。”
唱歌的时候大家围着张强请他指点江山,同在深圳的刘明心里的失落感越发的大
人都很现实 ,在饭桌上通过老班长就知道了张强这几年混得特别好,看到宝马车以后大家更是深信不疑了。说是唱歌,其实成了张强的个人专场。
大家一口一个张总,张老板的叫,挨着给敬酒,听着张强分享着他成功的职场人生。我们也是这个时候才知道,张强去深圳跳槽了几次,直到进到现在这个公司。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提升学历,报培训班,私下参与一些免费的项目路演,总之就是给自己找各种各样的光环加持,最后通过一个人的内推,进了大厂。
整个唱歌的过程显得极其势利和真实,我看着刘明更是如坐针毡,找了个理由我喊他到走到抽了根烟。我问他说:“怎么,看人家混得好心里不舒服啊。”
这个时候刘明虽然也喝了不少酒,但我觉得他说的话却十分有理,可以说这些话把他这些年耽误的事情一一表露了出来,他吸了一口烟说:“这有啥不舒服的,人混的好是自己的本事,我只是突然觉得自己耽误了太多机会,浪费了太多时间。”
一、刘明觉得自己从被动选择安逸开始,一直到最后习惯性选择安逸。
刚去深圳的他其实老早也有跳槽的想法,但每次老板都是以几百块钱的加薪幅度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挽留他,告诉他稳定的工作不好找,让他放弃了跳槽的念头。
二、从第一次选择放弃跳槽开始,其实他就一直在无形的浪费时间。
最开始是觉得老板有给自己涨薪,所以选择了留下来。到后来自己成家之后,压力增大,发现自己想跳槽的念头时不时地会被自己强压下去,勇气也越来越稀薄。
三、时间久了,他也就习惯说说而已,但最要命的是,他已经不喜欢主动学习。
因为感觉在一个公司干久了,学不学习都差不多。人感觉自己生存不存在任何问题的时候,很难去钻研如何生存,学习技能自然就成了一纸空话。除了工作,就是工作。
最终刘明给自己总结了一个字,这就是自己“懒”的结果,怪不了任何人。为什么很多人和刘明一样,在一个公司久了,变得越来越不敢离职?
第一个原因:感觉自己除了手头上的事情以外,好像变得一无是处
很多人都会有这种感觉,离开这里,我还能做什么?一旦当你有这个想法的时候,跳槽就变得很空洞,即使有想过,也往往只是一念之间。
第二个原因:自己已经习惯拿别人当成自己的借口,让自己被动选择
有的人会说:“我不敢离职,是因为压力大,因为要养老婆,养孩子。”这种理由确实有一些真实性,但有时候只是我们习惯拿来安抚自己的借口罢了。
第三个原因:因为在一个固定的环境呆得太久,圈子和技能非常单一
最好的跳槽其实不是投简历,而是通过圈子里的人进行内推。张强当时就是通过这个方法进的大厂,但往往很多人年龄越大,圈子越小,局限越多。
如果你也有同样的问题,不妨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有时候甘愿稳定其实被动性很强,如果长时间得不到提升,跳槽有时候可能是改头换面的好机会。
但是在跳槽之前你有几件事一定要做好,起码你要懂得去尝试,去试着改变一些东西,就像张强当年为了弥补自己的技术短板选择培训一个道理。下面这3句话,送给大家,希望能帮助到一些人,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有时候需要让自己理解这几句话。
1、人无论多忙,一定要预留一些时间让自己学习新的领域,新的知识。哪怕是了解也好,保持一个好奇心,让自己向前走,向上社交。
2、无论身在何时,先学会改变自己,再试着总结错误。不要习惯性地给自己设置障碍,还没迈出第一步,就拿形形色色的理由告诉自己:“这行不通”。
3、一万个问题,起码有一多半其实都出在自己身上,当自己失去创新能力的时候比任何困难都可怕。让自己动起来,你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写在最后的话】
最后我想说:“不管是在一个公司干多久,其实不会影响你混得好与坏。但如果你自己把自己变成一个懒人,无论到哪里都难有很大的成就。”
平台很重要,人的心态更重要。有好的心态你才有机会去拥有好的资源,你才能进入到一个好的平台,这才是我们每一个人要明白的道理!
网友二:
48岁的王姐在公司干了28年,2月底和老板的儿子发生争执,被老板扫地出门,向来要强要脸面的王姐为了工作,跪在厂门口挡住老板的车,求老板不要开除她。公司很多人笑王姐,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公司是老板的,何必较真,把饭碗搞丢了。
人到中年,不是公司需要你,是你需要公司,你得靠公司养家糊口。一棵树还很嫩的时候,随便怎么挪动,都可以活着,等到它成了老树,虽然根底扎得深,但是挪一下就会死去。
王姐是我们的组长,在公司待了28年,能力很强,个性也更强,带着公司里的人,做出了很多的成绩,当初厂子要倒闭,很多员工打算走人,是王姐把大家召集到一起,给大家讲道理,硬是撑了过来。
从这个角度来说,公司的发展离不开王姐,也可以说,王姐是公司的顶梁柱。王姐的老公在公司里面做管理,王姐的十多个亲戚也在公司里面做事,老板待王姐也不错。王姐在公司里面是个有头有脸的人,能力很强,个性也很强。
去年开始,老板让自己的儿子来公司,按照公司的传闻,老板准备把公司传给自己的儿子,就先安排儿子做了生产车间的经理。李经理常常在车间转悠。老板也有意树立儿子的威信,虽然李经理有时也闹些笑话,犯些低级的错误,其实大家都明白,老板就是要让他儿子犯错误,且让公司的人不敢说,以此来树立儿子的威信。
王姐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整个生产车间和公司都要乱套,忍了很多次,实在是忍不住了。李经理站在一个工人的身边,靠工人生产,工人的手法很熟练,李经理还觉得工人做得慢,于是训斥起工人来。
王姐恰好看到了,她火气顿时就上来了。她冲过去对着李经理吼道:你也来了这么久了,啥都不懂,东一榔头,西一棒头,不要在这里丢人现眼,不懂就不要瞎指挥,要不是这些工人为你们家付出,你现在没有资格站在这里说话。你爹不说你,纵容你,那是你爹的事,这个厂子是我看着一步步长大的,我不允许你毁了它。
李经理说道:这是我家的公司,还是你家的公司,是我不懂事,还是你不懂事。
王姐当着众人的面说:我不懂事,我在流水线做事的时候,你还穿着开裆裤在地上玩泥巴,你算什么东西。
李经理什么也没说就走了,当天下午,就从人事部传来小道消息,说王姐被开除了,大家都不相信。
虽然大家也觉得王姐的话,确实有冲撞李经理威信的地方,但是老板还不至于这么做吧。第二天早上,厂门口就贴了通知,上面写了40个被裁员的名单,王姐的老公和亲戚朋友,也在里面。通知写得很委婉,给了不错的赔偿,但是大家都看得出来,王姐还是亏大了。
按照王姐在公司的级别,年薪基本上是50多万,她的老公年薪也有40多万,其他的亲戚朋友,待遇也都还不错。对于普通人来说,当你在一个公司待了很多年,千万不要轻易离职,轻易离职就是断绝自己的活路。你为什么在这个公司待这么久,还不就是因为公司是你生存的依靠?你是寄生在大树上,离开大树,你也就没有了着落。
王姐清醒过来后,也明白自己当众损了李经理的面子,公司再怎么样,毕竟还是李家的,自己功劳再大,也不过是一个打工的人。王姐已经48岁了,想要再找一份这么高工资的工作,实在是难于上青天。
这个事情给了我们一个教训,那就是:在一个公司待久了,如果不是万不得已,还是不要离职为好。原因有四:
第一,离职会让十多年的积累全都白费。你在这个公司待了这么久,熟悉了环境,也积累了很多的人脉,这么些年之所以没有,是对于工资待遇还比较满意,对于工作环境也比较满意,毕竟到其他地方工作,也有不如意的地方,既来之则安之。
第二,离职会难以再找到合适的工作
在某个公司待了很多年之后,如果突然离职,你会发现,你对于其他的行业变得无所适从,因为你需要重新开始,相当于白手起家,转来转去,你可能会换个公司,但做得行业,估计还是原来的行业,早知道如此,又何必换个公司来上班呢,根本就没有这个必要。
第三,突然离职会带来很多后续的麻烦。
很多人在某个公司上班三四年后,就会开始在公司周围买房子,然后开始成家结婚,然后孩子就在公司周围的学校读书,老婆也在公司附近上班,如果没有什么意外,一家人其乐融融,相当幸福。假如你在这个时候离职,那无异于突然打破家庭的平衡,你如果去其他城市找工作上报,你老婆要和你两地分居,你孩子得不到良好的照顾,你的父母我要和你分开,小孩子的教育也成了问题,一系列的麻烦接连而来。人到了中年,经不起这些折腾,所以建议,如果不是非不得已,不要中途离职,一般人可能真的承受不起连锁反应。
第四,普通人上班就是挣钱,不要管闲事
用今天的话来说,我们都是打工人,做好自己份内的事,要多长长自己的本事,少发点脾气,人家自己的公司,随他怎么搞,那是他们自己的事。老板自己都不介意,为什么自己要去做这个出头鸟。假如你真的有本事,那就自己创业,等你到了李老板这个地位,想要扶持儿子顶上来,想要树立儿子的威信,估计你也会这么做。所以,为了家庭,为了孩子,为了幸福的生活,不要为了一时的脾气,做愚蠢的事情。
最后还想说一下王姐的事,王姐跪在公司门口,挡住李老板的车,李老板连车都没有下,只是吩咐助理下车把王姐拉走,然后开车走了。当时公司很多的人都看到了,生产车间很多工人也看到了,但是大家都没上去安慰她。毕竟,大家都还需要吃一碗饭。
王姐,你这么做,真的不值得。
网友三:
和我现在的情况一样,我已经做了八年,不敢轻易走。有几点顾虑
1.自己技术不行,在这个公司所有业务已经熟练,到了新公司怕不能胜任。学习新知识成本比较高,年龄大了,也学不进去。精力也跟不上,白天忙了一天,晚上根本不想做任何事。
2.想换行业不知道做什么,没有接触过的,怕学不会,什么销售之类的,做技术的嘴太笨不会说,其他方面工作,自己又没有接触过,没有信心。
3.自己也比较迷茫,自己的工作,可以说到了技术天花板,在这个公司,没有晋升机会。要换行业或者学习新技术。
4.周围的同事对我也有影响,同事大部分是本地的,生活压力小,没有房贷什么压力,有一部分是过一天算一天的那种,自己在这个环境,温水煮青蛙,待的越久,越害怕离开,越没有勇气去重新开始。
5.自己工作很忙,没有时间去想,去规划,有时候下班就想放松放松,不想任何事情,彻底放松自己。也许也有逃避的心理。不太敢面对现实,现实太残酷了,也不敢去想。
如果工作不忙,我自己可能还能多想想以后,多学点东西,可是领导安排工作满满的,根本没时间去想这些,每天都有新事情去做,但是做的都是低级的事情,也许这是领导的套路,不让你有时间去思考。
我觉得,重病还需猛药,需要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该做决定就要决断。
网友四:
这个问题我还是有体会的,我在石家庄这个厂里跑销售八年了,现在一直还在干。首先这个这产品刚一出来,我正好来应聘,赶在点上了,陆陆续续开发了一百多家客户,足迹踏遍河北省,山西省,陕西的渭南,内蒙的多伦,辽宁的大部,山东的鲁西南地区,由于刚开始,产品质量不稳定,造成客户的流失,现在手里有六十多个客户,对厂子产品非常忠实,有几个客户也已经做了八年了,伴随着产品成长壮大的起来,最深有体会的是邢台一个客户,从白手起家,负债十几万,到大前年投资库房,车辆直接拿出现金一百多万,真厉害,因此这六十多个客户都是我手里的资源,一旦你离职,去别的厂,但这些客户你带不走的,人家只认厂里的产品的,这些客户都是利益关系,所以不敢离职,毕竟这些客户一年销售额几百万,特别稳定,工资平均一个月七八千元,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谁敢保证去一个新厂,一定就挣得多,自己己经四十大几的人了,不再年轻,闯劲小了,不敢折腾了,最主要的房贷压身,稳定是头等大事。再一点待了八年了,和厂长,老板娘都太熟悉了,虽然不是朋友,毕竟人家是老扳,但也是厂里的老人了,跟他们岁数差不多,虽平时有吵,但也不伤大雅,谁也不会往心里去,所谓熟悉的人好办事,一句话摡括,所以综合上述原因,起码在我这,我是不敢轻易离职的。
网友五:
有一个典故可以很好地形容这一种情形:温水煮青蛙。
1、在一家公司待久了,习惯了一切,工作就算闭着眼也知道怎么干,各种人际关系也理顺了,在一个地方生活也都习惯了,什么都很稳定,既然是这样,那么为什么要走呢?要走是基于对现实的不满,其实这个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之所以不满,无非是干了几年或者十几年,工资没怎么涨,职位没怎么升,天天干着日复一日的工作好无聊啊,不满来自于人的欲望,但是有不满又要面对现实问题,现实问题就是我离开了就意味放弃了这里的一切,现在这里已经很稳定了,出去却是不可预知的,谁知道出去会怎样?一切都要重新开始,想想都觉得有些可怕,这就是越在一家公司呆的久越怕离开的原因了。
2、我曾经在一家国企待过,我待了两年,那时候刚好厂里效益不好,我就出来了,而原来的同事都一直在那里,到现在还在那里,他们也曾经跟我说过对厂里的种种不满,比如工资低啦,比如没有发展空间啦,但是你要让他们辞职,他们又怕了,怕什么呢?这里好歹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好歹是一家国企,福利很齐全,如果离开了,不知道能找到什么样的工作,不知道能不能稳定下来,想想还是算了,反正就是牢骚时时有,辞职永不会。
3、所以,一般来说,在一家公司待3年以下的辞职率最高,5年以上的基本很稳定了,除非真的很有想法或者公司不行了,要不然在一家公司工作5年以上的,虽然对公司有所不满,但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加上已经习惯了公司的一切,真的打算要出去又害怕面对不可预知的各种情况,尤其是中基层员工,总是会有各种顾虑,就算出去面了试,到最后还是可能做出不走的决定。
4、温水煮青蛙,青蛙已经慢慢适应了水中逐渐上升的温度,等到想要跳出来,可能已经有点晚了。
网友六:
剩者为王,在我同事李姐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我和李姐是10年前的同事,只不过我早已经离开当初的公司,而李姐不仅还在原来的公司而且熬走了六位总监。
公司里最热心的知心大姐姐。
2010年,我和李姐同时被招到公司。
我们公司是一家刚成立的互联网分公司,公司的大多数员工都是销售,我和李姐作为刚毕业的应届毕业生,包揽了公司所有的后勤业务。
李姐是客服兼外拍,我是出纳兼行政,公司销售流动性非常大,需要经常去招聘会招聘,我和李姐自然是主要的劳动力。
在公司除了业务上的事情,我和李姐干不了,其他的事情,只要销售同事有需要,我们两个人就会顶上,尤其是李姐简直就是公司的小太阳,哪里需要哪里搬。
我和李姐的工资不高,但是人气在公司是相当高。尤其是李姐,工作认真负责,态度端正,就连我们总监都喜欢的不得了。
工资和技能学习均无法达到期望值,我选择离职。
2011年,再三思考下,我选择了离职。
我和李姐在我们集团算是比较有名的,工作得到了集团领导的认可,当时其他分公司客服和出纳的工资是1500元,我和李姐是1800元,但这也已经是顶了。
我离职的时候,我们总监也有挽留我,总监说:“你和李姐的工资在这个职位的工资已经是最高了,没办法涨了。要不你考虑转成运营,这样有提成,工资会高一些。”
我学的是会计专业,我们公司的出纳只是负责收款、发工资以及日常开销,会计用的是代理记账,我决定离职找一个能学习专业知识的工作。
离职后,我和李姐并没有断过联系,她也慢慢开启了她的传奇职场路。
每一次转岗对于李姐来说都是一次蜕变。
我离职以后,李姐也开始思考她的出路。
客服的工资和职位上升空间都有限,李姐不想换公司,她喜欢公司的氛围以及大家都熟悉的感觉,她觉得这样更有安全感,李姐决定转岗到运营。
运营的工作内容和客服都是和客户打交道,客服是帮客户解决问题,运营是帮客户解决问题的同时还有让客户成功续费。
李姐在运营岗位做了两年,做得还不错。
2014年,公司商务部开始动荡,新总监被调至其他分公司,一名商务经理跳槽,紧急情况下,公司直接任命一位在公司五年的商务经理为分公司总监,又紧急从总部调任一位商务经理,还差一位商务经理。
这时候,李姐临危受命,她做过客服,做过运营,虽然没有带过团队,但她也是公司老员工了,集团领导相信李姐可以胜任,就这样设计专业的李姐从运营直接任命为商务经理。
李姐后来告诉我,做商务经理的这两年是最辛苦的两年。白天和员工一起跑客户,下班和员工一起开会学习话术,月底冲刺业绩,客户效果不理想打电话骂人,还要笑脸相迎。
做销售经理的苦和累只能一个人独自承受。
2016年,总监因为身体状况不得已选择辞职,几十人的公司又变得群龙无首。
一年的时间,集团领导又派了三任总监过来,总监们均只待了一两个月就走了,感觉此时的分公司像一盘散沙,根本无法管理,集团一下找不到合适的人选。
2017年初,李姐被集团领导紧急叫到总部,委以重任,是的,委以重任,集团领导决定让李姐来当分公司的总监。
李姐有些难以相信,这是她从来没有想过的职位,她不敢接,集团领导却说:李姐是分公司总监的最佳人选。
确实,这家分公司成立七年了,人员流动非常大,总监都换了六七任,更不用提商务经理和销售人员,李姐当之无愧是公司最老的员工,她送走了一批批老员工,迎来了一个个新面孔。
就这样,李姐成为了李总。
李姐还在公司坚守。
分公司刚刚稳定,集团的领导班又因为分歧有了重大人事变动,公司领导忙于争权争财,领导们没有精力和财力致力于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升级,导致公司的业务量连续下降。
现在,李姐依然是是分公司的负责人,公司的运营情况,招聘情况她都要负责,这比之前的工作压力还要大,关键是公司业绩上不去,公司的维持艰难。
我问李姐:你想过离职吗?
“想过,但是没有勇气。
虽然在这家公司我能做总监,出去找份工作,我可能连商务经理都做不好。现在我在公司的福利待遇,我还能接受,我再换一家,未必有现在好。
况且,我现在每个月养着孩子,还着房贷(李姐结婚生子都是当总监的时候进行的),压力非常大,走一步看一步吧。”
公司从成立,李姐就在这里了,至于什么时候离职,或许是公司确实无法运营下去的时候吧。
李姐在公司待了11年,为什么不敢轻易离职?
1.现在公司对于李姐来说是最安全的地方。
虽然公司业绩不好,但是李姐的保险每月按时缴纳,李姐的工资也是总监的底薪+公司业绩的提成。
根据李姐对自己能力的认知,目前的薪酬待遇是她认可并且接受的。
2.李姐没有更好的选择。
虽然我们常说:树挪死,人挪活。
但是如果没有更好更优的选择,保持不动就是最好的选择。李姐买的房子离公司非常近,当初买房子时,就打算一直跟着公司干。
3.试错成本承担不起。
如果李姐选择离职,一旦发现新公司还不如原来的公司,她却无路可退,与其让自己后悔选择,不如以不变应万变。
关于工作的选择没有对错,只有经历和值得。
如果李姐觉得一生忠于一家企业是快乐和幸福的,那就是值得的。
你最长在一家公司干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