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夜宵摊、早餐摊、地摊到底有多赚钱?

2023年05月27日 好文阅读 评论 1 条 阅读 0 views 次

看不起小摊贩?首先得看自己有几斤几两。

我一个兄弟,头条的朋友还私信过我,希望找他学技术,我给了联系方式,他们自己在商谈。

我这兄弟在我们这个四线小城市,开始也是小摊做生意,闹市区卖鸡爪,在没有门面的时候,随时被城管撵得鸡飞狗跳,轻则收拾东西回家,严重的时候城管会没收东西。尽管这样,还是坚持了下来。

由于口味正宗,回头客增多,慢慢的从一天四五百的营业额到后来的一千多,三千多,好的时候五千多,遇到个活动节日就上万,虽然上万的日子三个字都难遇到一次,但是平时三五千是没问题的,仓库大冰柜12个,鸡爪都是几顿的进货。

从曾经的小摊贩慢慢做成有自己的门面,一年一百多万的销售额,除了门面,人工等等费用,在我们这个四线城市,两年全款买房,日子过得悠哉悠哉。

要知道我们这的平均工资也就四五千块。那些上班拿死工资的人,有什么资格看不起小摊贩?

话说隔行如隔山,其实小摊贩都是小本生意赚大钱,也许在有钱人眼里看来一天挣一两千不算什么,但是一个月下来还是有四五万利润,一年好的时候有五六十万,差的时候也有三十来万的收入。

请问,那些一天八小时,还得面对考核,不是政府部门的工作的话,随时还得担心下岗的人怎么会有瞧不上小摊贩的心理?

不要小瞧任何行业的任何人,行行出状元,往往是你看不起的这些小生意,那些小老板们才是闷头发大财的人。

网友二:

1.我们楼下有一家小两口卖牛肉面的,结果卖面没有几年,人家就买了电梯楼房,而且还是160平方的。而那个时候,我们连买电梯房的首付都不够。

2.我们单位门口有一个汽车轮胎销售、安装、更换一条龙的的小门面,前十年就听说他们家里已经存了200多万了,而且儿子小学毕业之后,因为学习学不进去,父亲也想让他学着卖汽车轮胎。而且人家对我们说,现在随便做点生意都比我们上班强。

3.有一次去菜市场,一个同事告诉我们,菜市场上有一个30多岁卖猪肉的,卖了几年的猪肉,已经存了220多万在银行里。别看人家,其貌不扬,而且卖猪肉的很多人都瞧不起,但是人家赚的钱比我们公务员还要多。

以上这些看不起眼的小生意,赚的钱还是很可观的,至少买房买车还有盈余。而我们这些拿死工资的。买房还要按揭贷款,更别说买车了。

网友三:

在巷子口,一个阿姨推着小三轮差点撞倒我。她停下来,连声对我说对不起。我正要发火,却一子认出了她。

早上的雾特别大,但我还是认出了她。

这不正是每天早上在路口卖酸辣粉的阿姨吗?

我经常买她的酸辣粉,算是认识吧,我问她:干吗这么慌张?

她指了指街口,那里停着一辆城管车,我就明白了。

我帮她把车往巷里推了推,让她给我打包三份酸辣粉。

结果让人失望,只有两份的量了。

我在责怪自己懒床的同时,又感叹:阿姨你的生意太好了吧!

她笑了笑,说:还可以吧!

这是一个丁字路口,巷口这边马路凹进来了一大块,很多卖早餐的小摊贩看中了这个口岸。

城管部门默许了这个临时早餐供应场所,但不能超过八点,到点后就必须挪地方。

因为这条马路是主干道,车辆多得让人心慌。

这么规定还是很合理的,既照顾了小贩,方便了附近的居民(特别像我这样的懒人),又不会影响交通。

别小看这块地方,想吃的早餐差不多都能买到。

包子、豆浆、八宝粥、肠粉…

甚至还有精美的点心。

而我最中意的是酸辣粉。

最先是女儿要吃,为了表达父爱,每天早上我自告奋勇去给她买一小份。

我不吃这些,我固执地认为摊上的东西不那么卫生。

有一次女儿为了表示对我的感谢,赏赐了我一筷子她的最爱。

谁知这一吃麻辣爽囗,唇齿留香,我立马再去买了一大份回来。

上瘾了,全家都上瘾了。

我们家一个星期至少要去照顾阿姨的摊位四、五次。

她的生意看上去不错,但我在心里还是认为赚不了多少钱。

就一个小小的三轮,简单的锅灶,充其量就是挣点零花钱。

那段时间我打算换房,没事的时候就去售楼部溜达。

我看中了一个临河的楼盘,这儿环境不错,地段也还行。

只是价格相比别的楼盘有点偏高。

有一天我正坐在售楼部喝茶,突然看见一个销售美女陪着一个中年女士满面春风地从办公室走了出来,态度很是恭敬。

接待我的销售赶忙说:哥,别再犹豫了,我们楼盘性价比没得说。你看那个女士,一次就买了两套。

我一看,那位女士不就是卖酸辣粉的阿姨吗?

她今天换了衣服,我差点没认出来。

我有点意外,心想能一次在这里买两套房的,家境绝对错不了,难道她家里有很牛的能人?

我喊了声阿姨,跟她走出了售楼部,我要摸摸她的底牌。

顺着河边一路交谈,我彻底弄明白了。

她们家的能人不是别人,正是她自己。

她的儿子儿媳在企业上班,而她的老公身体不太好在家带着孙子,还负责酸辣粉的前期工作,像调料,熬高汤这些。

“知道我一早上能卖多少碗粉吗?”她问我。

我估摸了一下说:“几十碗总有吧?”

她摇摇头,说:两百碗。

我暗暗吃惊,两百碗的毛利差不多五六百块吧。

更让我吃惊的在后面,阿姨接着说:“我一天卖三趟,早上在你们这边,中午到三环,下午到学校门口。不过中午跟晚上卖不了那么多,加起来也就300碗的样子。”

这个帐不用算了,一碗酸辣粉的毛利三块左右。

“那你忙得过来吗?”我问。

“累,不过习惯了,过日子就是这样的嘛。”阿姨的话很朴实。

“你一次买两套房子,想炒房吗?”我开玩笑。

“小老百姓,炒啥房哟!”她接着说:“这不是孙子要上学了吗?大的那套他们住,小的那套先放着,过几年卖不动粉了我跟老公去住。”

她说得云淡风轻,我却感到惭愧,以前我真的有点轻视她。

现在她用实力证明了自己,顺便打了我的脸。

写在最后:

有人说:“不要看不起小摊贩,他们的收入让你无法想象。”

这种情况确实是存在,像我们这边卖酸辣粉,卖卤菜,卖狼牙土豆的生意都很好,前提是要能吃苦,而且产品味道要好,服务要好,卫生要好。

这些小生意看着不起眼,甚至有些丢份,外行人根本看不出来他们的收入有多少。

他们是真正的闷声发大财,我就见过许多这样有几套房的小摊贩。

他们值得敬重!

网友四:

这个问题我完全相信,我一原厂里同事,他下岗后做起小学生的生意,到某市批发市场批了学生用品,象铅笔,橡皮,作品本等等,凡是学生用得着的用品都批发过来,品种不下几百种,摆摊在小学校边上,小朋友缺什么用品就上他那里买。

你别看都是几角、一元二元的东西,销路很快,比如铅笔橡皮,小学生天天用得着,而且现在的家长为了孩子,不要说几角几元,十元二十元都舍得化。

虽然买几角或者一、二块的东西,利润可不小,批来二、三角买五角一元,你说利润小吗?而且买的学生又多,我那同事隔天就到某市去批发。据同事自己对我说,几年下来他赚的钱给儿子买了一套房呢。当然这是近二十年前的事了。

所以不要小看摆摊做生意,收入是你想象不到的。各行各业有各的门路,有各的市场,只要你肯动脑筋,肯吃苦,那么一定苦尽甘来。

网友五:

小摊贩的收入真的是你无法想象。

十几年前,我家来了一家租客。小夫妻家有两个儿子,老大六七岁,老二几个月。夫妻两个来城市后没工作就开始夜市摆摊,卖衣服。

夫妻两个,买了一辆人力三轮车两个一米二的衣架,去银基附近的三角批发地找了些尾货。晚上卖衣服,白天老婆看孩子,老公出摊卖鸡蛋饼,总之很能吃苦,人也很和善。

后来人力三轮变成了电三轮,车子上放满了衣服。他们已经慢慢摸出门道,不但出夜市,还赶庙会。那会儿很多地方都没拆迁,他们夫妻经常跑都市村庄赶会。而且还弄了一个夜市的固定摊位,说是有时候怕碰到城管。

不知不觉,他们在我家住了好几年,老大已经十来岁了。老大白天上学,晚上就在他父母摆摊的地方卖小玩具。老二也三四岁了,每天仍然跟着爸妈熬到晚上十二点回家。

有时候晚上出去散步能遇到他们,他们一米二的衣架居然有两根发展到了十几根。挂的衣服数量不比一个服装店少。

后来,这对夫妻说,他们经过这几年的打拼,已经在县城给儿子买好了新房。他们的小目标已经实现,下一步再努把力,给老二准备买房。

后来,这对夫妻搬走了,偶尔晚上出去散步还能遇到他们,我们依旧会热情的打招呼,喊声哥嫂。

人生下来就是不公平的,但无论他们是收废品的,还是摆摊的,每个努力的人都值得尊重。千万不要小看摆摊人!

网友六:

我朋友老刘,一名标准的城市小贩,摆摊三年买房买车。

老刘,进过工厂,下过工地,忙忙碌碌这几年赚了钱也没存下钱,本想着打几年工就回到老家,也许是上天的意愿,他不甘心于一辈子平平淡淡的做打工人,于是就辞职了。

虽然辞职了也没有回家,而是想着怎么在城市里有一立足之地。没有学历也没有人脉,于是他选择了最朴实的工作,如愿成为了一名城市摆摊者。

因为之前在老家做过伙房的厨师,于是他就打算在夜市上炒菜,他在夜市附近的城中村租了一个非常小的门头,每天上午出去买菜,下午回来炒菜,炒的不多,基本上也就七八样菜,下午六点多就骑着三轮车拉着菜去夜市上摆摊,刚开始的时候买的人少,时间长了,积攒的客户多了,回头客也来了,客源也稳定了,每天晚上基本上能卖个千把块钱。

到现在摆摊得有三年多的时间了,在这里买了车,然后在老家的县城买了房,现在孩子在老家上学,媳妇有时候也会来这里帮他,一年的收入刨去生活所需,怎么也得存下十几万了。对于我们这些苦逼的打工人来说,也是羡慕的份了。

网友七:

是真的。 前几年我在工商市管所上班时,我们办公室的前边,是一家买文具的。兄妹俩姐是老板,弟是打工的,干重活累活的。白天她们用一个架子,把本子,信纸,各种写字笔摆出来,晚上再收摊到仓库。感觉到她们是够累的,但也就是小打小闹,挣不了大钱的。她们是农村的,姐弟俩是进城创业。

我在市场干了一年,以后到了机关工作,就不与他们打交道了。前几年我见到买文具的女老板,还很亲切,我们畅谈了一段时间。她说:通过这些年的努力,她们买了两套房,她一套大的,给弟弟买了套小的,还买了一个进货的大货车。

我是被她们惊着了。我说看你们买文具挣不了多少钱,你们都买上房了,还买上大车了,真好,祝贺你们发了。女老板说,你看我们不争钱,但我们的买卖是细水长流,每天都有业务,尤其是新学期开学前,我们的文具销量很大的,我们的态度很好,薄利多销,后来几年业务发展很快,我们争取到了城里一半多的消费者。

我真是佩服她们,十年多点的时间,一个买文具的小摊,买了两套房,一辆大头车。我们还是不错的单位,可上班十年是买不上两套房的。

还有一个真实故事,前几年在我们小区西边,金天地超市南边有一个骑着有三轮自行车的大姐,带着炉鏊和面糊盆,炒好的土豆丝,油条,火腿肠,香菜等摊煎饼果子卖(她现在不干了,已经看孙子了)。她早上,中午在次摆摊买煎饼果子,晚上回去,就洗土豆,炒土豆,择香菜,洗香菜,头天还要买下油条,把第二天早上用的材料备好,天一亮她就上街卖煎饼果子了,她的买卖很好,我当时经常去买煎饼果子给我儿子吃,等她摊煎饼果子时就和她聊天?她说自己一天到晚很忙很累。虽然累,人家卖了几年煎饼果子,也是自己买上楼房了。这是我们没想到的,一个摊煎饼果子的人家凭着自己的辛勤劳动也买上楼房了。

通过这两个事例说明,小商小贩虽不起眼,可他们能挣大钱啊。真像体住说的“不要看不起小摊贩,他们的收入你无法想象”。这话是真的!

网友八:

不完全是,但是确实有一部分收入超乎想象

从我自己创业至今,也接近有5年多的时间,最多时候经营着5,6家门店,几乎都是小餐饮类型的。

在此期间也认识了一些同是经营餐饮的创业者,有的年入50w+,甚至有的3年就能买房,其中不乏就有从小摊贩做起的。

为什么说有一些不起眼的小摊贩收入很高呢?主要就是有几个原因,下面简单分析一下

租赁成本低

小摊贩多数租赁成本非常低,甚至是不要租金的,找个空地就能摆。当然如果随意摆摊的,非正规摊位的,难免会遇到城管驱赶,新闻也看过不少城管扣车,毁物的。

王姐,就是我认识的人里一个摆摊的小个体户。她早些年从体制内下岗了,在家带娃,丈夫是名出租车司机。

前几年她通过政府承包,拿下这个早餐车经营权,算是开始了摆摊生涯。和她认识,主要也是之前工作经常去她那买早餐,一来二去就熟悉了。

当时这个政府出的这个扶持项目还挺火的,全市放了100多个点,基本都在各大写字楼,学校还有景区的附近。

每个点,都配置了一个大约15平方的流动岗亭,里面还配置有空调,不会风吹雨淋。

租金都很便宜,不同地段有点区别,整体一个月就1000-2000元。

再看一些学生街或者夜市的地方,这些年也是非常火爆,一般夜市一个摊位就5到10平方,租金一般一个月也都是1000元左右。

所以正式实惠租金,给小摊贩更好的经营机会,也没有太大的压力。

进货成本低

去地摊上买过东西,大家都会发现,价格确实比较实惠,当然产品的质量就不好保证。

读大学那会,想买点小礼物送女朋友,都是去学校后面的夜市逛一逛。各种精致的小饰品,小摆件应有尽有。

那会最流行的就是情侣手机壳,一对磨砂的情侣手机壳20元,我就买过一对。

虽然当时淘宝也很多,便宜的一对也才十几元,但是享受的就是男女朋友手牵手逛街的甜蜜,还有可以和老板讨价还价的快感。

这些小饰品、小玩意其实淘宝上都能买到类似的,而且价格比夜市还能低个10%-20%,如果遇到双十一之类的购物节,那更是便宜30%都不止。

自己创业开店后,经常进这些小东西,作为充值和消费的附属品赠送,那些成本都是非常低。举个例子,夜市上这种细绳编织的手环,一般售价都在8元到10元,然而进货成本仅仅只要2元。

再举个做吃的例子,小摊贩上一份炒饭一般售价10-15元,里面的配料就是一颗鸡蛋,一碗米饭,一根火腿肠,几根青菜或者胡萝卜丁和玉米粒。

买过菜,或者会做饭的朋友,自己都可以算一算,平均一个鸡蛋6毛钱,一个火腿肠8毛,一碗米饭搭配一份青菜,再加点酱料和打包盒,成本不超过5元,利润空间可想而知。

经营方式多

每个时代都有不一样的风口,现在是自媒体、短视频的黄金时代,夜市文化,摆摊经济通过这些有重新火了起来。

小摊贩经营的方式很多,不单只是传统的贩卖和打包。现在做食品的也可以做外卖,虽然不是美团那种平台,但是社区夜市群里可以做送餐上门。

还有很多小摊贩业主,一边开直播一边吆喝,不单做成了生意,还增加了自己的人气和知名度。甚至很多都成为网络红人,一个晚上只靠打赏和礼物都不少于营业收入。

我最早也无法理解,后来渐渐明白,现在人也都焦虑、浮躁,看那些炒饭,调酒的,享受的就是一种解压,高兴了就打赏一下。

除了这些,小摊贩经营比较灵活,产品可以随时更新。

比如卖烧烤的,可以兼着卖炒饭,夏天还能卖个小龙虾搭啤酒。

卖小饰品的,可以混着卖点帽子、服装。

最后一点如果发现一种产品不好卖,随时可以更换,哪怕跨度很大也不怕,我就见过有个大叔白天卖手摇咖啡,晚上卖炒饭,周末还能卖气球,你说这操作性多广,实体门店敢这么玩吗?就算能玩,换一次招牌都得几千元……

正是因为各种成本的低廉,所以不少小摊贩创业者,不辞辛苦,起早贪黑,几年的拼搏就能存下一笔很可观的财富。

说了这么多,小摊贩肯定也有不好的地方

一、下雨天或者城市活动,大型检查的时候,肯定是不能出摊的。

二、能做的东西有限,门店可以配置三相电,小摊位就不行,所以大功率的设备用不了。

三、多数都是打包,堂食空间有限,虽然利润高,但是生意不稳定。

四、竞争很大,摊位有限,容易出现同样的品类扎堆。

最后一点,疫情3年,经济环境的萎靡,间歇性的封控,不仅是针对小摊位,所有实体业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个寒冬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结束,都在夹缝中求生存,与之共勉。

标签:

1 条留言  访客:1 条  博主:0 条

  1. 新策摄影

    东西小,利润大,

给我留言

欢迎 林羽凡 再次光临 修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