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普通人月收入三四万是什么样的体验

2023年04月09日 好文阅读 暂无评论 阅读 0 views 次

收入高,平台就高,开支就大,人脉和圈子也不一样。

当我们一个月没有三四万的时候,就在想我要是一个月有三四万多好哇,因为我们一月挣几千的人圈子不一样,就羡慕别人挣三四万,当别人挣三四万可能会羡慕其他挣几十万的,这就是每个人的层次不一样,需要的也不一样,享受的也不一样。

我女儿的班主任的儿子清华大学毕业,年薪100多万,加上她女朋友的两人年薪200多万,在我们普通人的眼里那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我们只有羡慕的份。觉得他们生活那肯定会很滋润,至少在经济上没有什么压力。

在有一次班主任跟我们闲聊的时候,说她儿子压力非常大,因为她儿子留在上海工作,买一套房子总价是一两千万。班主任还抱怨说:“要是留在成都多好,几百万可以买一个好的且大的别墅,并且一家人还可以在一起”,现在她儿子一个月供几万,压力很大,并且一家人还不在一起。

所以说别人挣的多开支就大,我们挣的少开支就少,跟我们挣的少道理是一样的,当然别人的生活质量和生活品质肯定比我们高的多得多。俗话说:“挣的少就少用,挣的多就多用,没有就不用”,就是这个道理。

网友二:

能回答你月入20万的感觉。

衣:没欲望,没品牌爱好。比较胖,能穿的品牌就那些,平均200元,鞋一双能穿一年,贵的衣服也基本不超过千元。

食:年轻人不爱做饭,就两口子,不请阿姨,经常点外卖,不过从不点小作坊小档口的东西,挑实体店是酒店,大餐厅,大饭店有特色的,客单价每餐150元-200。一顿饭超过1000元的也很少,很多都是智商税没必要,要有分辨能力。

住:结婚前没什么钱,就两个人住,家里给帮忙付的首付100万出头,北京西四环外五环内50平,每月房贷8000+,基本不住,爱租房,个人理念。

行:一辆奔驰glc300L,电车排队中,预计还有半年,下来买个比亚迪准备。对这个没什么欲望

虽然每个月能有20-30万的盈利,除了一开始媳妇爱买几个名牌包和黄金首饰,不过一阵风过去就都那样了,每到一个阶段接着就会有下一个阶段,现在就想攒钱换个大平层或者五环外看看别墅,然后出去玩玩。30岁左右要小孩。

当你拥有了以后眼界视野都会扩大,月入20-30万你会觉得也不过如此,就会继续想挣更多,下一阶段目标是月入50万左右。到了那阶段可能才会请个阿姨或者司机或者跟班的吧。

网友三:

坐标魔都,月薪三万五

什么感觉?

更焦虑。

但丁说:“在人生的中途,我忽然迷失在大森林里。”所以,我原谅自己的焦虑,也分享我应对焦虑的方法。

焦虑公式

焦虑=未来的不确定性✖️事情的重要性✖️自己无能为力的程度

这个式子的每一项的数字越小,焦虑也就越少。

人一生总共有多少天?

如果按65岁来算,一年365天。65岁需要23725天;按70岁来算,一年365天,70岁需要25550天。按80岁来算,一年365天,80岁需要29200天。如果你按100岁来算,一年365天,100岁需要36500天。如此短暂的一生,难道我们要把有限的时间放在焦虑上?

那么我们如何如何避免焦虑

1.列出你所拥有的,感恩当下

你拥有什么?当你拿出笔时,你会写下什么?

你有相知的伴侣,幸福的家庭,固定的收入,爱你的父母,固定的住所,同频的好友……

最起码你在和平的年代吧,没有战火,吃穿不愁。

与从前相比,当今的我们拥有太多。人类越来越智慧,今天的人拿到过去,每个都会是一个天才;接受信息越来越便捷,足不出户便能通晓“国事”“天下事”;交通越来越便利,国家的这头到那头,一趟航班便可以抵达,当下的我们,生在最好的环境,何不妨珍惜当下。

2.选一项运动,开始!

神经科学家Wendy Suzuki在TED演讲上强调运动的重要性,她提到运动对情绪能产生积极作用,保护大脑免受负面情绪以及疾病的侵袭。

这点上,我很喜欢这么做。大学的时候,临近期末的时候,事情繁多,除了报告还有考试的资料要看,让人焦虑。每每这时,我就抛下手头的东西,“我不做了!”拎起健身包,去健身房运动一两个小时。虽然回来还是得继续课业,但是思路清晰很多,整个人也更专注。自此,这便成了我最常用的应对焦虑的措施。

运动,流汗,更新大脑。

3.便签达人人,列待做事项

哲人说:“我们首先要做的事情不是去观望遥远的将来,而是去做手边清晰的事情。”

大器晚成的晚清名臣左宗棠,青年时举业不兴、屡试不第。但是,在长时间的乡居耕读中,他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博览经史子集、兵书战策、农桑地理等书籍,打下扎实的知识功底,为日后脱颖而出奠定了基础。

避免焦虑,并非逃避努力,只不过是自我调节一下情绪,使得我们可以进行下一步。事情的堆积容易引发焦虑,而焦虑让效率降低,事情的堆积则越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为了避免这点,准备好一些便签条,将你近期的各项事情列在上面。

完成一项,痛快撕掉一张,再完成,再撕。直到最后一张。相信我,你会很享受撕便签的过程。

三个办法

1.列出你所拥有的,感恩当下

2.选一项运动,开始!

3.便签达人人,列待做事项

希望我们都能驱散焦虑,不断向前,达成目标。

网友四:

没什么感觉,过的很苦逼!我自己月薪3万多一点,老婆全职太太,还有两娃,每月的基本开销如下

1.房贷:8000*12

2.家里生活费:5000左右*12

3.水电气物业费:800左右*12

4.自己在深圳的花销:2000*12

5.小孩零食:1000*12

6.孩子学费:一年10000

7.其他7788零零总总:1500*12

每年最低消费:22万

每年结余10万左右,但这都是建立在省吃俭用的基础上,不敢生病,不能生病,上班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差错,谨小慎微!可能我这一辈子就这样苟且偷安吧

现在只有两个愿望:

1.希望家人身体健康!自己能再拼个10年,把房贷还清,娃娃养大,回老家躺平!

2.公司快速发展,早日上市,这是我唯一能实现财务自由的希望

可能很多人都是这样一边拼命努力,一边内心哭泣!

加油吧,打工人!

网友五:

有幸经历过16、17年房地产去库存,全民抢房,售楼部每个月卖个几亿。作为从业人员每个月工资➕提成3-6W。

吃喝海鲜大餐自然不用说,都去高端餐厅,下半场唱歌一人一个公主,因为不愁,未来几个月肉眼可见还能进账好几万。老板没事就组织团建,发现金奖。年底朋友圈都出国,大公司美帝,欧洲,迪拜,中等公司日本马尔代夫,最小的公司也能去个韩国东南亚。

有个经典段子,一个市内厂区的几个领导合伙把自己厂开发了,迈腾变宾利。

现在看来那几年没有及时调控,导致房价翻倍,原本每年小幅涨价的一年就翻倍了,透支了房地产未来十年的发展。一切都如过眼云烟,大部分人失业或者转战赛道了,没有哪个行业一直高潮。

网友六:

三四万不知道什么感觉…

十万的感觉可以分享…

第一个月很快就用完,因为太多东西想买了,大概第三个月的时候就会存60%,反而会省着用,因为想体验一下有余额的感觉…

一年后,基本每个月都会有五万多去存款…

前三月会比较疯狂消费,我就是这样,不知道其他人如何,可能是赚钱不容易,年纪大了,想有保障一点…

网友七:

一个月没有三四万,所以没感觉,但是我时常在想,现在的人基本上都开豪车,一辆豪车30万元以上,一个月工资怎么也得三四万元吧。

我从实习工资2000元,干到正式的4000元,再到换工作重新起步,到现在工龄虽然不高,但是月收入也没有10000元,我是很希望自己能够三四万元一个月的,这样的话一年就有40十几万元了,十年就是百万富翁了啊,想想都是很开心的事情。

算了,说了这么多,我还是达不到三四万月工资的人,所以没感觉,也没什么好说的。不过根据我身边的人了解,平均月收入三四万的人其实基本上不打工的,都是自己做小生意或者当老板的人,这样的人其实也挺辛苦的,劳心劳力。

总之,工资越高的人压力也就越大吧。我很期待这样的压力,让高工资砸向我吧,我会很努力消费促进GDP增长的。

网友八:

2003年,朋友从老家新疆来深圳,他当时兜里只有300元钱,来找他的发小。他的发小,当时在蛇口摆摊,卖服装。他就帮忙,朋友当时没有学历,嘴又不会说。一天也卖不出几件衣服。

后来,发小见他不适合这行。就帮他联系饭店的工作。开始,在福田区的一个饭店打工,和厨房做饭叔叔学手艺,当时每个月2000左右,包吃住。后来,师傅见朋友学的快,就把他盐田区的小店交给朋友经营。

师傅给他加了工资和红利,他负责那个店的后厨工作,师傅的女儿负责前台。生意做的风生水起,从2008年开始,外国游客越来越多,他们的饭店又拓展了一家,开起了连锁饭店的生意。那一年,我一年竟赚30多万。

2009年,朋友和师傅的女儿日久生情,在这一年,他们领证结婚了。后来,我继续学业,学习酒店管理,用知识武装自己。

2011年朋友在南山区开了自己的饭店,那时的租金已经很高了,签了长期合同,算起来还划算。当时他老婆怀孕生孩子,丈母娘帮忙收银。他把学的酒店的知识,用到管理自己的店铺上,在这一年竟赚400万元。

2013年,由于朋友的失误,供应链断了。他当时几乎全赔了,他当时很绝望,后来,幸亏他岳父的帮忙,才勉强撑下去。

2016年深圳房地产业飙升,他当时也投资了,用赚的钱扩大经营,建分店。那年,在关外买了属于自己的房子,那时候房价还不太高,花了150万付了首付。

结语

其实,每个月收入三四万这样的人还是很多的,可是付出的代价不是常人能体会的。千万富翁的人有时候一夜之间,财产全无。尤其是在打城市打拼的人,人生就是一次冒险和投资,自己认为有固定的工作,每个月有固定收入,不要大起大落,平平淡淡就好。

标签: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