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月薪三四万能过怎样的生活

2023年04月08日 好文阅读 暂无评论 阅读 0 views 次

其实,钱是固定的,但是人的感觉不是固定的。同样是一个月收入三四万,不一样的人有着不一样的感觉。那么,就来看看同样月赚三四万,大家为什么有不一样的感觉 。

一是不一样的欲望,感觉不一样。钱是有数的,人的欲望是没有边的。所以,一样多的钱,一样的外在条件,不一样的人也不一样的感觉。堂哥是省城大公司的经理,月入三四万,烟要抽好烟,酒要喝好酒,车要开好车,有新款就想换一换,朋友三五天要聚一聚,动不动还想打打高尔夫,见面就说钱不够花,这还得亏堂嫂自己是个朴实人,不咋糟蹋钱。

二是不一样的职业认同感,感觉不一样。女儿闺蜜三人,都从英国留学回来。一人北京一人南京一人老家三线城市,北京南京的俩人都是上市大公司,机遇巧合事业上升都很快,年薪飞快到了30多万,但是都不喜欢自己的工作,职业倦怠感严重。这两个月相继辞职,昨晚女儿说,南京那个昨天辞职后开心的象个傻子,自己过会儿就笑一阵子。女儿赚钱最少,万数块钱,疫情后还受很大影响,可是她就喜欢做培训教育的职业,每天兴致勃勃的,被俩闺蜜羡慕着。

三是不一样的环境,感觉不一样。这个比较好理解,大城市的三四万与小城市的三四万不一样。大城市与小城市同样住一套一百平方的房子,按大城市十万每平的房价和小城市一万每平的房价比,那三四万也就是小城市的三四千。

四是不一样的负担,感觉也不一样。丁克家庭或者不婚一族,三、四万自己一人花,要多潇洒有多潇洒;生二胎的,大的要上各种特长班,小的听说大城市幼儿园一个月就得8000块。父母在农村的,吃穿用度虽不多,老了病病殃殃的,那点保险也涵盖不了多少。各项算下来,一月三四万都紧巴巴的。

所以,凡事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各人有各人的感受。但愿大家能明白钱不是万能的,更重要的是各自量入为出,知足常乐,从寻常生活中寻找到自己的乐趣和满足。

网友二:

说说自己的例子。

坐标:福建福州

年龄:31未婚

学历:985本科

收入:工资税后平均3.8万

奖金:30万

房租:收9000

股票:亏的,也没动

父母:退休金合计7000

什么感觉,就是挣钱把自己的时间挤压了,收入没到50万以上,觉得有钱挣,累点没事,钱到了一定程度,只想有更多的私人时间,用来玩,发呆。

钱怎么花,不拿来买房买车,说实话,钱花不出去。车子也不能年年换,房子限购,全家名额买满了。手机两年没换了,也没兴趣。每个月自己吃喝按摩开车,5000块,谈恋爱5000块。旅行也没了。完全不爱赌博,不爱喝酒,不爱p。

怎么挣更多钱,增加自己的被动收入,房租,投资,平时省点钱,主动降级消费很舒服。每个月注意点,可以省2000块,外快不费时间的接点2000块,用拉屎时间写头条,200块,接顺风车600块。

挣钱的目的,生活可以随意点,没有压力。谈恋爱永远可以站在主导的这一方,女生贴上来的太多了,人家开好车用来做生意撑门面,我纯粹用来泡妞开着玩。衣服可以穿的破,车子一定要开的好。

为什么打工,打工这条路,我觉得我的个人能力已经封顶了。老板一年挣一千多万,不算其他的。我觉得很难赶上他,能力不够,资产不够。白手起家太难了,羁绊太多。一年能挣30万的人,都不会想着自己做老板早在四年前,有就有机会自己做生意,但是算一下自己做的收入,还没有打工轻松,做啥,脑袋瓦特了。

网友三:

首先我要说的是一个人月入三四万和另一个人月入了三四千,2者的感觉差不了太多。但是一个人从月入三四千,短期内增长到三四万,那种感觉一定是冲上云霄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2者的消费观念不一样,大部分人都是量入为出的,赚多少钱就花多少钱。所以月入三四千和月入三四万其实对于大家的感受来说没什么区别。

其次,赚得多的人就未必比赚得少的人过得更好。赚得多的人对各方面要求也更高,压力可能更大一些。比如育儿,一个学期兴趣课就几万,这是我们穷人不会做甚至不敢想的。

再次,就是我后面说的,一个人的消费阶层已经固化了,突然收入大幅增长带给他的冲击可想而知。比如彩票中奖。

网友四:

2017-2019年,我每个月的纯收入5-6万,在这之前我上班的工资只有6千左右,因为老公的关系,接触到比较多的商业资源,当时做了一个大家都觉得不会赚钱的项目,共享按摩椅,对!就是你们在各大商场闲坐的那种。

我们做的比较早租金大概200-300元/台/月,差不多就是十块钱一台/天,也就是说一天只要有1.5个人坐了就保本,其余的就是赚的了,是不是没想到过?

做了几个商场尝到甜头之后马上迅速的铺开,当时抢场地也非常激烈。当然也很累,经常晚上12点多还在整理合同。

2年多时间付了一套房子首付,自己花钱也变得大手大脚起来,买名牌,吃好穿好,每个月我自己一个人要花一两万,也不知道花哪了。

从前年下半年开始走下坡路了,去年把所有按摩椅全部撤了,现在又开始节约用钱了。

网友五:

收入四万,一年下来年薪大概在五十万左右。

什么感觉?年薪五十万,一年365天,每天的工资就都有1300元人民币左右。

一天1300元,这意味着在很多人看来属于“高大上”的消费,对你来说都是日常品。一天一包一百元的香烟,一年出国游一次甚至两次,去海边旅游还能租个大别墅或者住个海景房等等,这些高大上的消费,就都不是什么问题。

但对于那些真正年薪五十万的人来说,这些事情恐怕还是比较难得的。

年薪五十万,对大部分人来说很高,但对于高收入群体来说,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他们也不会去做什么高消费的事情,旅游会去,但选择目的地会偏向于实际性,在日常消费中,也多半持有理性思维,以自己的健康和安全为首要目标。

对那么一个阶层的人来说,实现财务自由,提早退休,恐怕才是他们的终极“梦想”。

年薪五十万是什么感觉?对我来说就两个词:更加的偏向于自律和自省。

网友六:

一个月三四万,我感觉在天上飘,太不真实。哇,这么好运,巨款居然从天上掉下来!因为我现在的经济状况,比它后面少一个0,这个0就是天壤之别。

如果每月有三四万,我会给儿子报一个健身班,和儿子一起健身。健身,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还可以让儿子放下手机,保护了视力,增进了感情,自已也有一个好的身体。金钱培养亲情。

如果每月有三四万,我会回娘家小住。毕竟6年没有和亲人团聚,母亲年龄大了,还有多少时光属于她。有她有生之年,好好陪陪她,陪她种种菜,说说话,给她揉揉肩……金钱滋养亲情。

如果每月有三四万,我会和姐妹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西藏,是我向往已久的梦,在布拉达宫留几张影。垂直之年,这些记忆会纷至沓来。金钱支撑梦想。

如果每月有三四万,我会和朋友一起去海边,听听大海的吟唱,感受海风的轻抚,看看海浪的嬉戏……脱下鞋,赤足走在沙滩上,在沙滩上奔跑。大海,我来了。金钱愉悦

有钱就任性,我没有钱,也就没有任性的理由,所以,我现在必须努力奔跑!努力奋斗!努力挣钱!有了钱,鬼都爱你;没有钱,即使是亲情也不理你。这就是赤裸裸的现实。

让自已抓紧现在努力不止!

网友七:

穷有穷的乐,富有富有忧!

其实,这就是个幸福指数的答题。

我还是尊崇这样幸福指数的计算公式:

幸福指数=获得/欲望

直观的说:欲望越小,即使获得不多,也倍感幸福;而欲望越大,即使获得很多,也很是忧虑与郁闷!

二线及以下城市一个人能够月入三四万,那绝对不是天上掉馅饼砸中得来的,得靠本事(知识、智力、体力的高度融合)、靠机遇、靠高人帮扶。达到这个水平,算得上是中产阶级了,85%以上的老百姓可望而不可即。

而当他能够月入三四万后,他的生活水平、社交层次、享受级别也会水涨船高,他绝对不会满足于温饱或小富即安的水平,至少他得不断的努力拼搏,来维持现状或走向更高。因为,他再也穷不起,否则就会郁闷而病甚至郁闷而死。毕竟,这世俗的眼光,比尖刀利刃还能杀死他。

住在原有三房两厅的房子里,他会想住五房两厅的大平层或楼中楼,甚至是独门独院的别墅区;原来开的是丰田、本田或别克品牌一般车型,他会想换开德国的BBA中高端车型,甚至是……

人的欲望一旦被激活,就跟打开“潘多拉魔盒”一样,一发不可收拾。在实现理想梦想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情况下,许多人想到的是贷款,毕竟他对自己的收入预期有足够的信心与十足把握。

就这样,为了满足自己过上等人生活的欲望,他背负了享受豪宅、豪车等带来的月付巨额贷款本息包袱。这是他时时刻刻都得挂念并考虑的还贷问题。

而在此后的工作中,他得不断的花心思去讨好老板、上级及客户,同时还得拉拢手下人心,不能让业务工作出差池,不能让硬性指标往下掉,否则他职位不保,这工资薪酬就成过眼云烟,这眼前的豪华生活也就付之东流,所以他输不起,更不敢跳槽另谋高就。这是令他担惊受怕的维持工作及薪酬的问题。

另外,有了巨额贷款本息负担之后,还得调整家庭衣食住行医疗日常生活开支及孩子教育支出等,这后院不能起火,否则殃及鱼池,也会前功尽弃哦……这是家庭稳定的大问题。

你想想,在这种欲望膨胀的情况下,他确实获得不少,享受不低,却是惶惶不可终日,整天提心吊胆的。你说,这时候的他,哪有什么幸福感啊?也许,这只是极个别的现象而已吧!

当然,如果月入三四万的人,如果能够量力而行,不超前消费,不好高骛远,踏踏实实过日子,他的幸福感应该是爆棚哦(✪▽✪)。

网友八:

开门见山,从两个方面看

从逻辑学看问题涉及的维度

一是收入来源,收入分为主业收入和副业收入,大部分人的收入为主业收入;

二是看是家庭收入还是个人收入?;

三是看个人资产配置及所处地域,住房、小孩教育和医疗是消费大头,一线城市房子均价达到7-9万元/平米,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如果有房无房贷,3-4万元/月在非一线城市过得应该不错,如果在一线城市过得还可以;如果有房且有房贷或无房,在一线城市可能压力要大些;

四是看时间维度,对个人来说,收入是处于增长通道还是下降通道,收入的曲线有点类似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大多数人过了四十多岁,收入开始处于下降通道;

五是看环境的影响,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比如这三年疫情,对很多行业和个人收入影响还是很大的。

从人性心理学看问题的本质

其实对大多数人来说,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幸福指数=财富(精神+物质)/欲望(精神+物质),而且这个公式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

不同圈层的人的认知不同,人越富足并不意味着越幸福,比如我身边有几个朋友,年收入从几十万提升到上百万元,想着换更大的房子和更好的车子,让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又打破了原有的财富和欲望平衡,幸福指数又下降了。还有,我们看到一些明星表面上很风光,其实今天出这事明天出那事,欲望过度膨胀,物极必反,未必过得很幸福,反倒是一些平民老百姓,少欲少求,虽然收入不高,过得安逸,反而觉得自己过得很幸福!

总结:

欲望是把双刃剑,适当的欲望能激发人的动力,在能力没有提升时过度欲望就是陷阱,只有“欲望驱动,能力先行;提升能力后,再扩大欲望”,才能形成良性双循环。

无论几千元/月还是几万元/月的收入,不断提升能力,驾驭好欲望,都是人生的赢家!

标签: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