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有最会省钱最节俭的女生吗
在我没出去读书之前的日子,感觉家里的生活也过得去,虽然节衣缩食的,母亲对我也没有特别的约束,吃不完的剩饭就让我倒了喂鸡。
直到我去了小姑二姑的城市读书,我才知道居然会有人能把日子过到如此节俭!是我无法想象的。
比如炒完菜的锅加了水涮了倒出来也喝掉,炒两个鸡蛋居然能炒的像黄豆丁大不说,咸的无法下咽,我小姑家就是把炒鸡蛋当咸菜吃的,一碟炒鸡蛋两天都没吃完。
当时我奶奶还在世,我带去的水果,我小姑立刻收起来,家里只有我奶奶才有资格吃,吃个梨或苹果,是奶奶咬了大半,留下中间部分才让小表弟去啃。
炒个菜,两个姑姑都是让奶奶我和小表弟先吃,等我们吃完,她俩把剩菜加了开水,一股脑都吃了,一点也没浪费。
我母亲是个非常善良的人,除了从结婚开始就按月给她们寄钱外,想着她们生活不容易,还经常寄点布料和东西过去,没想那些布料和东西从来就不见影子了,后来才知姑姑卖给同事换钱了。
爷爷非常了不起,他非常重视五个孩子的教育,在世时他靠一人之力培养出一个大学生和四个中专生,只是二姑中专毕业后得了骨瘤,瘤子一直从脚后背长到大腿根,当时别人说哪怕抬也抬到单位去报到,让单位养着,可是爷爷说不给国家添负担,拿回家他来养。只是他去世也早,后面的担子就落到兄弟姐妹上,尤其是小姑身上,小姑因此还离了婚。她们生活不易,我很是能理解,工作后也有时寄点钱什么的。
我有几次出差到小姑的城市,有一次是小姑买了二两肉给我包的饺子,最近一次是我怕给她添麻烦,就在她家楼底下的饭馆吃完饭再去的小姑家,进门就看到床边的桌子上放了三个碗,碗里是骨头,我说有没塑料袋?我把这骨头收拾了下楼时好带下去,没想姑姑说这骨头不能扔,还要炖汤呢!
我无语,在经历过生活的磨难之后,我也深深体验了养家糊口的不易,也经历过一些非常时期,但我无法想象居然有人在2016年的现在,还能节俭到把啃完的骨头再去熬汤!
网友二:
我在化验室工作,我有个女同事那个节约程度真让我惊叹。
这个女同事是70生人,她们一家三口跟父母住一个院子。冬天为了省煤,她们一家三口放着自己的大屋子不住,跟父母挤在老屋子一起吃饭睡觉。有次冬天我去她家,那老屋子矮矮的,窗户又小,感觉都喘不过气来,哎,为了省煤,放着亮堂堂的新屋不住,真无法理解。
她家从来不买菜,就是吃自家院里种的菜,冬天就吃晒干的茄子豆角,西葫芦片……,还有冻起来的西红柿。那时候上班带饭,她每天都是一点米饭,一个咸鸡蛋,鸡蛋也是自家腌了好久的,蛋清都是水泥那种颜色,我们在一起,实在看不过去,每次都给她分点菜。听她说,孩子总是三叉神经疼,孩子正长身体,吃饭没营养身体肯定出毛病。
她妈住院,我们科室人去看望,她拿个酒精灯在病房偷偷给她妈熬大米粥,连牛奶都不舍得给她妈喝。她妈去世,灵堂前摆放的饼干水果,她怕人吃,也给锁起来,她姐说她一点礼数规矩都不懂。
她的手机从来都在单位充满电,家里衣服都拿到单位来洗,孩子的秋裤短了,她居然在裤脚螺纹那又接上去一块螺纹,这样穿着能得劲?她自己40多岁的人了,还穿着当姑娘时的旧款式衣服,他老公在商业公司上班,里外穿的都是我们单位的工作服。
我们新来的科长以为她家经济困难,为她申请了年底的困难补助,这个时候科里人不干了,说她家在外面还有2个楼房出租着,人家有钱,就是这么节约过日子。我是真服了。
2012年我调走了,几年后,我们原来科室人吃饭合影发给我看,我居然都认不出来她,不到50岁的人,看起来苍老得像60多岁,满脸的皱纹都好像在诉说着她熬过来的岁月沧桑。
网友三:
我见过最节俭的女人是我婆婆。以前觉得我妈挺节俭的,后来嫁给我老公后,婆婆刷新了我的认知。
我们刚结婚时,婆婆还没退休,她的工作包吃包住,吃住不花一分钱,吃的方面,不管食堂的饭菜多么难吃多么不合口味,婆婆从不为了满足口腹之欲下馆子,用她的话说:我什么都不挑,只要是熟的,只要能吃饱肚子就行了。
那时候还没觉得她节俭,就觉得不挑食挺好的。但小孩出生后跟婆婆一起住,慢慢就了解到婆婆太节俭了,有时候真的到了难以理解的地步。
不买衣服。
婆婆几乎从不买衣服,她的衣服款式都是10几年甚至20年前的,要么就是捡亲戚、朋友、同事的旧衣服(捡的比较多),除了我给她买衣服,她自己从来不主动买,上衣、裤子、袜子、胸衣甚至内裤都是缝缝补补又三年,就算已经破旧到无法再穿了,她还会把布剪下来保管好,下一次补衣服用。婆婆年轻时学过裁缝,只要有空闲,婆婆就做手线活儿。
有一次亲戚又给了一些旧衣服给婆婆,婆婆边往衣柜里挂,边自言自语地说:这些衣服够我穿到死了!说这话时婆婆才50多岁,又过了几年她真的一件衣服也没买。婆婆不仅自己不买衣服,不给公公买衣服,这么多年,也没给她孙子买过一件衣服。
伙食节俭。
婆婆很会勤俭持家,所有买回来的肉类,会先分成小块冰冻起来,需要用时再拿出来炒,她会经常去买打折蔬菜水果,便宜是便宜,但有时买回来的水果和菜都蔫了或者破损了,没精神。我们五个人吃饭,柴米油盐面条那些我买,另外每个月给2000元菜钱给婆婆。有一个月发现菜钱竟然只花了800元,我都惊呆了。节俭是好事,但影响生活质量就不好了,毕竟身体健康第一啊。
婆婆的枕头、被子是捡以前老同事的,家里个别锅碗瓢盆也是捡老同事的,这些都是结婚多年以后,婆婆无意中说起,我才知道的。还有生活用品,洗发水沐浴露,她只要捡到就一直攒着慢慢用,直到用完,现在家里还有一些没用完呢,我跟老公平时也不少买,叫他们用新的,就是不听,一定要用完才罢休,是说放着浪费!
在婆婆的观念里,能不花钱就不花钱,要把钱攒起来。公公挣的钱都要给婆婆管着,有时候买包烟都要偷偷摸摸的,怕婆婆发现。有一次公公的弟弟过生日,公公对这个弟弟很好,因为他弟弟年轻时对公公很好,对我老公也很好,经常在他们需要时伸出援手。
公公就想给弟弟买一件1000块钱的衣服,婆婆听到后第一时间就提出反对意见,说什么衣服要这么贵啊,不要买这么贵啊!!在婆婆看来,1000块钱就是非常大的消费了,不过这次婆婆最终拗不过公公。
习惯存钱
婆婆节俭下来的钱,全都存进了银行。公婆收入不高,但存钱的速度很快,比我们年轻人存得都快。在我们买第一套房支付首付时,她拿钱出来赞助我们,在我们买第二套房时,她又拿钱出来赞助我们,婆婆对自己很节俭,对我们却很大方。平时过年过节,我们给公婆钱,他们都不愿意要,说我们挣钱辛苦,他们自己也有钱,没必要给。
公公有退休金,婆婆没有,但广州有居民养老保险,广州市户口买居民养老保险,65岁就可以领取,婆婆一下子拿出14万多给自己买了保险,她说什么也不愿意我们出钱给她买。
婆婆明年就可以领取退休金了,她现在还在勤劳地工作,她说人闲不住,不想拖累子女,多攒点钱养老,等领取退休金再考虑休息。现在婆婆依然过着节俭的生活,她总是,我们存下来的钱,万一哪天生大病可以拿出来治病,不用给你们造成压力。万一以后用不上,都留下来给你们,减少你们的压力。婆婆一心为儿女着想,想得很长远,对自己很抠索,对儿女很大方。
写在最后:
说实话,对婆婆过于节俭的做法,刚开始真的难以理解,总觉得人生苦短,为什么要对自己这么抠索呢,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个先到来,该享受就享受,没必要做个苦行僧。
但自从发生疫情以来,看到各行各业都受到影响,我跟我老公的工作也受到一定影响,收入不如以前,房贷压力,养娃压力,加上生活的开销,上面还有四老,压力真的不小,才开始慢慢理解婆婆的做法,存钱是对生活和意外最大的保障,也是最大的底气。
当然我还是不赞成过度节俭,凡事都要有个度。但婆婆的生活方式,确实对我产生了影响,我现在的消费观念是,该花的花,不该花的不花。
网友四:
曾经我上班的地方,有个洗碗阿姨,特别节俭,因为店里是包吃包住,基本上不花钱,上班一年到头不请假,月月都是满勤!
最让我惊掉下巴的是,有一次聊天无意间得知,月薪只有3000的她,靠着极度节俭为儿子买了一套房!
她下班一有空就去捡垃圾卖,每个月也有几百块的额外收入,经常去垃圾堆捡别人扔掉的衣服鞋子穿,只要是没破的她全部捡回家洗干净,叠好,放在宿舍!一年到头从不舍得买新的,身上穿的全部是捡来的!
说实在的,我挺佩服这个阿姨,但换个角度想,又感觉特别不值,人活一辈子,赚钱无非就是为了更好的活着,可这样过度的节约,没有享受过一天的好生活,多少有些可惜!
网友五:
我家婆。
几年了都还是穿那几套衣服,这是别人对她的评价。
我家婆今年五十一岁了,她一年四季基本都会穿工衣,只有过年回家或者是参加酒席的时候才会穿自己的衣服,并不是她没有自己的衣服,而是给她买了她都不舍得穿都是放起来的。
然后每次一到她的生日或者母亲节的时候,她就提前给我们说很多次不要给她买衣服,说买了也不会穿。
她一年到头都是黑发,从来没有搞过发型,甚至出去剪个头发她都是洗好头才出去剪的。
她几乎不买水果给自己吃,我们买回来她就说他自己不喜欢吃,然后只要我们说想吃的话,不管多贵它都会花钱给我们买,记得有一次,我说想吃榴莲,结果她真的给带回来了,我就随口一说。
我家婆一般花钱的地方都是在买菜、交房租、买水果给我们吃,其它的就存下来了,基本是没有多少是花在自己身上的。
每次去超市她都会带个袋子过去,如果忘了她就直接用保鲜袋装回来了,就为了省那两毛钱。
而如果是我们的话,她就会让我们买个袋子,她说年轻人拎保鲜袋不好看。
总之,我家婆真的是个很节省的人,而且人特别好,很善解人意很会包容人。
很感恩很幸运遇见这么好的婆婆,以后我一定也会对她好一点。
网友六:
“你把锅都弄臭了,拿回来做啥子?哪个吃你的嘛?烦人!”
医院护工小黄是农村人,当姑娘时就在省城医院做护工,二十多年钱挣得不少,就是舍不得自己花。
衣服捡别人不穿的,五六年都不给自己买件新衣。
一日三餐全是应付,能省尽量省、能不花钱尽量不花。
习惯每天晚上到菜市场买堆堆菜(便宜),用开水烫两次,再去微波炉打几分钟,就可以将就一顿。偶尔馋了想吃肉,也是切成小块在微波炉蒸熟,撒点盐、倒点生抽。病人家属送饭菜没有吃完的,她就留着将就吃,剩下的菜汤都舍不得倒,留着晚上泡饭,又可以吃一顿。
丈夫女儿在家闲着,知道她节约,但从来没有想起煮点好吃的东西送到医院给她分享。
今年端午节单位发粽子。发的时候经理特例给她说,粽子没有抽真空,要快点把它吃了。但是她舍不得自己单独分享,三天以后休假才把粽子拿回家,拿出来的时候都有臭味了,她还是想蒸熟了吃。端出来就是一股臭味,丈夫和女儿都没有吃,女儿说“你把锅都弄臭了”。她也不生气,觉得自己不吃发不着,硬是把臭粽子吃了。
她回医院,给同事讲这事,也不难过。同事说“你就不怕吃坏肚子吗?”她说“我的肚子吃不坏的!”
对自己的免疫力就那么自信么?爱自己就那么难吗?
每月挣八九千,对自己好点不行吗?
网友七:
朋友华60岁了,我们曾经是高中同学,毕业后我们各奔东西,又各自成立了家庭,去年偶然的一次邂逅,我都不认识她了,但见她满头银丝,一脸沧象,像极了一个70岁的老太太。
今年,我们都在宁波打工,偶尔,我们还是会在一起聚聚,聊聊家常,谈谈各自的工作和生活。她的节俭,实在令我惊叹不已,下面是她的原话:
我从来不去理发店,头发长了,就自己对着镜子,小心翼翼地把头发剪短些,颈部后面看不见的地方,就叫人帮忙,这样,一年也能省下不少钱。
我做住家保姆,每月有二天的休息时间,我是从来不休息的。这样,不仅省下了来回的车旅费,还能多拿500元的休假补贴,这又是省钱的一大妙招。
结婚以后,我也不买新衣服,省下的钱,我要给儿子买房娶媳妇。逢年过节,亲朋好友送来的东西,我从来不舍得吃,要么转送给其它亲友,要么退回超市,要么换点生活必需品。
去外面办事情,我从来不坐公交车,自己跨上电动车就去,既方便又省钱,一举二得。
女儿淘汰掉的衣服,我从来不舍得扔垃圾桶里,我曾经学过裁缝,自己动动手修修改改,再经过缝纫机的加工,又是一件新衣服。
谈及她勤俭持家的妙招,她是滔滔不绝 ,如数家珍,直听得瞠目结舌,连连伸出大拇指把她夸奖:“你是一个节约环保的达人。”
网友八:
生不易,活不容易,活着而已,人生太多的无可奈何,情非得已!特别是人到中年,为了这碎银几两没日没夜的奔波。
小霞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女人,没有读过一天书,长期在工地上做小工,就是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单身女人,用她的肩膀挑起了二个孩子抚养的重担。
这个弱不禁风的女人,老公在工地上意外去世了,因为没有签合同,所以工地老板只是象征性的给予了几万块钱的赔偿金。
小夏的早餐就是一个自己晚上在家里做的馒头,中午在工地也是一个冷馒头加一点咸菜一个大水杯,其实就是一个大玻璃罐子。
晚上回去就在菜市场捡一点别人不要的菜叶子,或者去晚市上买一些打折的肥肉,把肥肉熬成猪油。重来舍不得买一点新鲜蔬菜和肉吃,水果那就是奢侈品。
晚上回家把肥肉熬成油,油渣拿来烧菜,早上带到工地当午餐,晚上自己就吃一点面条。
穿的衣服都是别人送的旧衣服,鞋子就是黄胶鞋,一年四季如此。
头发重来不剪,长长了卖钱,那些收头发的把她的头发剪得乱七八糟的,像狗啃了的一样。
洗头膏,沐浴露,香皂这些都是用洗衣粉代替,有时候还去别人的皂角树上打皂角来洗衣服洗头。
回家一路捡空瓶子纸板,住工地上的人都嫌弃她。因为一个小空间住几个人,她还捡一些废品回去。
甚至她的内衣都是打补丁穿,袜子经常补了又补,扎头发的有时候都是一个电线扎起来。
但工作她是一丝不苟,勤快,不计较和她一起干活的人都说她是好人,工地的包工头都偷偷把工地上的废品让她拿去买。有加班的活都会考虑优先安排她,因为加班工资高一点。
老公的父母在农村,二个孩子跟爷爷奶奶,她负责赚钱拿回去。三年五年都不能回去一趟,春节的车票不好买。她也想春节多赚钱,春节她就去餐馆洗盘子,春节的兼职工资高,她是一天不敢休息。
二个孩子,大儿子考了成都理工大学,老二是闺女孩子读高中。
她经常说;人各有命,她这辈子就是这个苦命,没有办法,只能熬着。
人生路上遇什么,是不可控的,发生什么是不可预知的。只能坚强面对,活着就是这样,干不死就得往死里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