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一个女人能节约到什么程度?

2023年01月29日 好文阅读 暂无评论 阅读 0 views 次

我见过最节约的人当属我老公的二嫂。

我婆婆在世时,经常对二嫂赞不绝口,夸二嫂贤惠,勤快,节约,会过日子。

秋收时,白天掰玉米,晚上剥玉米时,二嫂为了省电,从不开灯。

二嫂孩子小时候,别人家的小孩都是买的衣服,衣服上边有绣的卡通图案,二嫂为了省钱,都是自己扯点布,自己做,自己绣图䅁,二嫂心灵手巧,做的一点都不比卖的成衣差。

有一年二嫂儿子结婚,我们都去她家,等客人都走了,由于是冬天,天很冷,我们两个围着炉子闲聊,她脱下鞋子烤脚取暖,只见她的袜子补了好几层,我就说她:你儿子结婚,你也不穿双新袜子。她说:穿进鞋子别人又看不见。真的是非常节俭了。

节俭是一种美德,是一种生活态度,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不同,对节俭也会有不一样的诠释。

网友二:

严格意义来说,她那时还不是女人,只是个女孩,但估计成了女人,依然会如此。

我大学一同学,任丘人,一次性买20个馒头,据说买多会多送1个。一天4个,早1午2晚1,能吃五天,夏天馒头长了毛就把皮抠掉吃。

从不买菜,只吃咸菜,喝食堂的玉米糊糊,因为免费。有时候我们会给她拨一点菜吃。

每次她都是快没人的时候去食堂,特像《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平。不同的是,她吃的不是黑馍馍,偶尔还能吃上大师傅炒多而不想隔夜的菜。

如今过去了很多年,同学们分崩离析,聚聚散散,大多数事已经淡忘了,却始终不会忘记她穿着踢里塔拉的衣服,露着残缺不全的牙齿,笑着和我们说,“刚长毛的馒头也能吃呢。”

网友三:

说到节约,不得不佩服我朋友的婆婆。自从她老伴去世后(走了四五年了),人家更是节约了,什么也舍不得。年龄还不到60,一天只吃一顿饭,常年不买菜,基本就是白面条,我都不理解一顿饭怎么能支撑一天。也可能因为没钱吧,又不种地,没什么收入来源是一个方面。不过来儿子这里还好,有吃的有穿的,自己一人在村里什么也不买,估计低保的钱也刚够吃饭吧。我见过她婆婆,挺爱干净,其实一心只为儿子着想,不过身体不好,所以干不了重活,可能就因为这我朋友和她婆婆水火不容,自古婆媳难处,不在一起住,真是说不清,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吧。

网友四:

院子里的一个家长,节约到让我惊讶。

我们在一起已经2个多月了,很少见她买菜,有一次我们去超市,碰上土豆打折,一斤2毛8,她给自己挑了好多,那土豆就特别小,还有很多是烂的,还要背那么远的路,她也真够可以的。

有一天,她说牙疼,我前面也牙疼过,买了旁边药店里的药,喝了几顿就好了,她问我在哪里买的药,我告诉了她,说10块钱6顿,吃了就不疼了,她想了想,还是算了,忍几天就不疼了,我们都说她,不要太省,别的还可以节约,牙疼多难受啊!赶快出去买呀,她硬是那样扛着了。

她的节约是我们院子里出了名的。

她把下过面条的汤都舍不得倒,都要等到下一次热了喝。

有一天,看她穿了双新鞋,我以为是新买的,她说买了已经很多年了,一直没有穿。

天啦,她可真可以。

可能她那样习惯了,我觉得她都不是我们的同龄人,更像我奶奶那辈人。

网友五:

我基本长年累月都是一个人生活,都很少煮好的吃,只吃早晚餐,早上一般一个蛋,一杯咖啡,或者一个包子一杯咖啡,中午不吃,晚上吃点粉面或者是红薯南瓜,有客人来或者他回来就做丰盛些,就吃三餐,有时亲戚朋友叫我去做饭吃,在广东农村我自己种菜,一般青菜自己种,大蒜,姜,葱头,香菜种在天楼或者是花盆,也不用买,十斤米我要吃2个月,10斤油吃大半年,没有客人来的情况下,我基本上不花钱,如果有客人来了就要买200多块钱的菜,一斤牛肉要70块钱,一条鱼要几十块,杀只鸡,再买肉和其它的,至少2OO以上,在重庆,我也是买了很多花盆在窗台上种菜,葱子蒜苗不用买,再种几样小菜,煮汤煮面不用买菜,种菜是一种乐趣,天天都见到它成长,睡到床上睁眼就能看到一片绿色蔬菜,心里很开心,又美化了家的环境,又可以吃,两全其美,节约是一种生活习惯,自己长期这样生活没有觉得有多苦,该花的钱一定要花,比如来客人,送礼这些,不该花的就不花,现在幸福多了,以前我有6年没有买过新衣服,基本上都是姐姐们的旧衣服,有时想无时,节约就成了习惯,做到手中有粮,心里不慌。

网友六:

我大姑能节约到什么程度,说出来可能没有人会相信,大姑每个月的生活开支和初一十五去庙里烧香的钱加在一起都不会超过500块钱。

我的亲大姑虽然没有退休金和养老金,大姑有四个孩子,四个孩子每年给她的生活费大概12000块钱左右,算下来大姑每个月有1000块钱的生活费,虽然不是很多,但是基本生活是不成问题的。

大姑说她每个月生活最多吃200多块钱,初一十五赶车去庙里烧香花100多块钱,所以每个月的开支都在500块钱以下,每年还可以存上几千块钱,存的钱以后拿来办理自己的后事,这样就可以减轻孩子们的负担了。

今年夏天我去大姑家玩了几天,大姑一个人住在县城里小表哥家的,小表哥一家人在上海打工,因受疫情影响,小表哥有两年都没有回家了。

大姑家住在五楼,以前的老小区没有电梯,当我走进大姑家时,一股说不出来的异味扑鼻而来,客厅里,厨房里,阳台上到处堆满了杂物,天气很热,家里没有开电风扇,空调就更不用说开了,大姑手里拿着一把街上打广告发的塑料扇子扇。

我问大姑: “热吗?四十多度的天气(重庆市),怎么不开空调呢?”

大姑说: “没有干活不热,扇扇子就合适了,我一个人在家开空调不划算。”

我说: “那开风扇也行呀,风扇也比你手里拿的塑料扇风大。”

大姑说: “我一个人,开电风扇也不划算,你来了,你怕热我就把电风扇给你开着吹吧,等晚上睡觉时,温度高睡不着开一会儿空调。”

那好吧,我也不好说什么,虽然是亲大姑,说多了怕她不高兴,本来我就是去玩的,客随主便,明明看见她热得满头大汗的,却口是心非的说着不热。

我去玩的这几天,我负责买菜做饭,帮大姑打扫卫生,大姑家住在五楼上,家里居然有很多蚂蚁爬来爬去的,我不知道这些蚂蚁是怎么爬上五楼的?

直到给大姑打扫阳台时才发现,阳台上的花盆里堆满了西瓜皮和各种菜皮,又脏又臭的,我本来打算拿下楼去扔了的,大姑说那些是她故意放在花盆里的,等腐烂后拿来当作肥料养花的,叫我不准给她拿出去扔了。

当我炒菜时,炒好一个菜后,我把锅拿去水龙头上洗了再炒第二个菜,大姑说锅里还有那么多油,洗了太可惜了,可以把洗锅水留着放几片青菜叶子煮汤吃。

当我拖地准备冲洗拖把时,大姑叫我把洗拖把的水倒入大桶里,她拿来冲厕所用。

大姑指着餐桌上的香辣酱告诉我说,那是她在下面超市捡回来的,超市里没有卖完的东西,快接近保质期时,卖不出去就下架了。

大姑说她的口罩都是在外面垃圾桶边捡回来的,都是新口罩,包装都还没拆那些人就拿出去扔了,不要了,她看见就捡了回来。

我问大姑平常喜欢买什么菜吃,大姑说她只买茄子炒着吃,每天中午炒一个茄子就可以吃两顿了,早上煮南瓜粥或红薯粥,早上一般都是吃泡菜,偶尔买一次丝瓜,家里有干粉条。

平常很少买肉吃,一是没干活吃了肉怕长胖,二是因为每个月要吃几天素,吃了肉难得洗碗洗锅的(信佛)。

大姑头发长,但是她洗头很少用洗发水,她说洗发水用多了对身体不好,一般都是用热水冲洗一下就行了。

大姑就是这样节约的人,一辈子都在节约,以前生活条件差,养孩子时节约能理解,现在还是那么的节约就有点想不明白了,难道是节约习惯了吗?

网友七:

我婆婆是个农村老太太,公公喝了一辈子大酒,只有一个活,喝完就作。婆婆忍辱负重,一个人养大了四个孩子。她的节约让我佩服。

有一年我老公借给一起出车的哥们五百块钱,那是九几年的事,那时我一个月才挣四百多块。好长时间也不给。我去要,那家女人说是我婆婆在她家买鸡蛋,就算鸡蛋钱了。我一听,真好笑。婆婆号称气死小卖店,一辈子都不上小卖店买吃的,她撒这个谎也太离谱了吧。

婆婆在村里勤劳,过日子节俭是出名的,家里吃菜都从地里出,她还是一把种地好手,夏天地里的菜吃不完就不停地晒干菜,冬天了还给我们带。采蘑菇能腌一缸,采韭菜花磨一桶,各种野菜给我带到学校去,让同事们羡慕得要命。

她还每年养几十只鸡,入冬就杀了,每家还能分一只。不过,她养的鸡,我都偷偷带回娘家了,一只鸡,能出一盆肉,纯绿色,大家一上桌,秒杀,都说香!

我们每年给她的钱,从来看不见她花。只进不出。这些钱不知道她借给谁了,年底还能得到红利。

不过,年纪大了,她的身体越来越差,有了病,她也不掏钱去看医生。就靠我们买点药,这不,大姐又给买来药了,也不知道对症不对症,她就又能挺一阵儿了!

一大早,她就已经起床了,忙了一阵,现在一边看手机,一边叨叨,这里竟骗人!,她还不知道我写她呢,这个倔老太太!

标签: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