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愿意去保险公司上班
首先要明确,保险公司是分很多不同职位的:
一,保险业务员,也就是通俗说的卖保险的,这属于保险公司的外勤,跟保险公司签订的是保险代理合同,公司不给代理人缴纳五险一金,通常只有刚入司的几个月到一年会有有责任底薪,也就是根据你销售保险的佣金多少按照相应比例发放底薪,因此外勤的主要收入就是保险佣金,当然,目前代理人制度是金字塔型式的,总监,部经理,主任都会额外有管理利益!
二,保险公司内勤,比如核保部门,理赔部门,培训部门,保险业务大厅服务人员等等,总之除了外勤之外的公司员工都属于内勤,主要是负责公司运营和为外勤服务的人员。他们属于保险公司的正式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缴纳五险一金,拿固定薪资或者固定底薪加业绩指标奖金。
其次,同是保险业务员,业务范围也是不同的:
一,寿险业务员,顾名思义,主要就是以人寿保险,大病保险,意外险,健康险等为主要业务范围的销售人员!
二,财产险业务员,主要销售范围是以车险,家财险,货物险,工程保险等以财产为标的物的保险!
至于是否要去保险公司上班,作为一名多年保险销售人员我的建议是:
一,从事内勤,目前大的保险公司通常要求应聘人员本科以上学历,优先招收应届大学生或者有相关工作经验的社会人员!严格按照公司招聘流程进行,内勤和人事部领导面试,通过者进去保险公司上班,这就是一份普通的工作,薪资一般水平,周末除了督导部通常都双休!
二,从事外勤,一般高中及以上学历就可以(以前几乎没有要求,随便填一个就行,现在不行了),保险公司是部经理以上级别自主运营的,所以招聘都是保险业务员进行的,就是"增员",谁把你招来的,你就属于其所在的部门,不能变更!
保险业务员本质上就是销售,跟卖房卖车没有区别,只是其他人卖的是实物,可以摸可以看可以试用,而保险卖的是无形的承诺,同时属于严格的金融产品,既需要专业细致,又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和坚持!
如果你满足下列条件,是可以尝试保险业务员这个职业的,挑战一下高薪:
1,本身认可保险,认可保险公司文化和销售氛围!
2,抗压能力和自我调整能力比较强(所有销售都需要)
3,良好的经济实力(保险销售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前期收入可能不高,而展业还需要额外投入)
4,人缘好,人脉丰富!
5,学习能力比较强,保险产品是不断变化调整的!
6,能吃苦耐劳,并且坚持,坚持还是坚持!
网友二:
我现在在保险公司上班。原来是为了给孩子买份保险才加入的保险公司,混了几天日子就不干了。后来我的一个准客户,已经答应我买保险的客户。因为我的不用心,所以一直迟迟没有给他去办理。很突然的他就因为意外去世了。他的家庭因为没有保险陷入贫困。因为孩子上学,老婆是全职太太。我觉得非常愧疚!所以又重新入司,抛去所有的功利心,只为了人人有份保障而从事这个充满了抵制和误导的行业,接受别人的不理解和白眼。为国家的保险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吧!
网友三:
接下来是讲故事时间
毕业的时候,没有投过任何一家保险公司,然后某家保险公司就特别热情打电话要我去面试,特别热情的那种,并且在我表达了犹豫之后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打了好几个电话,还加了我的微信,于是我就答应去看看。
在约好面试的那天,临时有课就没去成,没想到在过了面试时间十分钟后又打来了电话,问我什么时候到,得知我不去了之后尽然怪起我来了,说我应该告诉她一声,还是那种埋怨。
挂了电话后我就觉得很奇怪,与正常的招聘流程差太多了
于是我就度了一下原因,不度不知道,一度吓一跳,我差点掉入了骗局。公司是正规公司,坑你也是正规手段。进门要买什么员工保险,培训费,服装费。无论你面试的是行政还是安保,最终都会让你跑业务。并且试用期超长,提前离职的话保险不退、培训费不退,有可能你实习了大半年,还得倒给他钱。
保险做到这种地步也是够恶心了,挑没经验的、急于找工作的大学生下手,说是保险,不如说是骗钱。
再说个让人匪夷所思的故事,父亲的同学是买保险的,碍于面子在她那里给母亲买了一份保险,一年20000+,交10年,保险期是什么终身,问什么是终身,才知道这个保险我的母亲得不到任何收益,只有我母亲去世了这个钱才能取出来,子女可以花这个钱。这种制度,简直泯灭人性。这还没完,父亲在外地出差的时候又打电话让买保险,车上信号不好就说等回家再说,没想到她自作主张就给买了保险,模仿父亲给母亲入保险时签字的笔迹签了字,自己垫付了首期的钱。母亲有点生气,说不入,退掉。没想到她让父亲本人去签字去退,由于不是一个城市,相聚200公里左右,母亲彻底怒了,问她自己怎么入进去的自己想办法推掉,没功夫陪她玩,也说了些决绝的话,她才作罢,将合同快递过来退掉了,从此她也一改之前的殷勤,再也不登门不打电话来往了。这份保险条款很奇葩,也不是什么大病保险,母亲住院生病什么都不能报,好像是什么养老类的。简直奇葩。
还有一个让我对保险彻底厌恶的故事,邻居的母亲意外去世了,普通感冒去挂水结果出了事。这件事对邻居一家打击很大,因为去世时刚50岁,很意外的事件,上到长辈下到孩子都很难过。这时候保险又要登场了。这位母亲去世前买过一份意外险,按条款保险公司要赔偿的,买这份保险的时候只有这位母亲和她的丈夫签了字,领赔偿的时候就突然复杂起来,先是要配偶、子女签字,然后又要兄弟姐妹签字,最后还不行,又让父母签字。这一次次的刁难激怒了所有人,一家人本来就沉浸在悲伤之中,保险公司每让签一次字,她的女儿都要哭晕,茶饭不思,保险公司的做法没有任何保险的意思,反而是往所有人的伤口上撒盐。买保险已经交了10000多,赔偿领了30000多,但失去的生命,所消磨的伤心与花费的精力,岂是这20000的“差价”能补偿的。
不明白保险行业能存活至今并且一直得到扶持的原因是什么,本人对保险是深恶痛绝的,真心垃圾
网友四:
我之前就是个卖保险的,在保险公司工作3个月。有证,当时为考证还学习了一周。
首先,保险公司是一个有前途,能挣钱的行业,只不过大众对保险公司的印象还停留在70/80年代,所以有排斥,有拒绝。随着危机意识的加强,人们已经开始慢慢认可保险,购买保险。所以保险行业是能挣钱的行业。
现在的保险公司人员架构。俩条线,保险公司内部人员,产品开发,推广,理论培训。他们是保险公司的正规雇员,有5险一金,可能待遇更好,工资高,收入稳定,较高的福利。
另外一种就是保险业务类了,主要就是卖保险,保险公司给他们政策,他们出售产品,管理销售队伍。他们人员复杂,业务能力强劲。培训能力超强,能把卖菜的,开小店的,家里当家庭主妇的,都能培养成销售精英,超白领收入,精英类的生活。我之前就在这个体系,我们课里的人员,坚持一年的基本上都没月收入过万。一月挣3/5万的老太太数不胜数。只有新人经验不足,钱挣的少,所以很难坚持下去。我们这的年轻同事,有的为了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有的为了体验生活,有的为了兼职养家。哈哈哈,因为这体系里不属于公司,所以流动性特别大。收入跟自己的业务成正比,总体上收入不稳定,福利偏低,工作压力大。
我坚持不下去的原因就是真心不喜欢他们的生活方式。出口闭口都是意外,都是重大疾病。好害怕的样子,所以劝大家不排斥,慎接受。最后祝大家健康。
网友五:
会的,因为我已经在保险公司工作了23年 ,97年的时候,我哥哥的一位朋友找他买保险 ,介绍当时最热销的儿童终身保险给我哥,让他为孩子投保,顺便把年方二十三的我招了进去保险公司,第一个我出了两件单 ,领了6000多块,第二个月出了一件单,领了1000多块,也给自己买了一份几百块的保险,后来没什么客户了,很长一段时间没开单,当时没有什么考核,反正你做到新单就有收入,不做到就没有收入 ,和现在差不多,但我依然每天去开会,见人就讲讲保险。家里也不差我那点工资,也算是韬光养晦吧,半年多,事情的转机发生了 ,我去当地最大的医院进行随机拜访 ,一位主任看我那么诚恳地连续拜访了几天,在我这里投了一份700元的健康保险,并介绍他们科室的同事给我认识,就是这样慢慢地打开了保险销售的局面 ,一做就是23年。
在这些年来,我为很多的客户办了理赔 ,见证着公司的理赔速度越来越快,也帮很多客户办理了生存金及红利的领取,从拿资料到柜台办理,到现在教客户在手机app上办理即可,以前展业要拿着厚厚的资料,现在可以提着漂亮的手袋,只要里面能装下一部手机就可见客户了,实在是科技创造效率。
但自从2015年取消保险代理人资格考试后 ,我觉得有点困惑了,突然很多人涌进了保险公司,上几天课就可入司了,来得快走得也快,或者就做了一两件单就离司,或者一有其他工作立刻就离司了。同时我发现我们保险行业的口碑开始断崖式下降了,最令人诟病莫过于说公司招的不是业务员而是客户,其实谁说业务员就不能自己买保险了吗?我觉得问题主要就是取消了代理人资格考试后 ,入司门槛低了,入司人多了,但愿意沉淀下来工作的人不多 。但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无论保险行业被吐槽什么都好,基本不会被吐槽理赔,理赔我们是按条款办理 ,只要客户不是带病投保,理赔的速度是很快的,无论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无论是车险还是寿险。
其实保险行业是一份很有挑战性的工作 , 需要耐心,爱心,和责任心,不能太急功近利,更希望能提高入司的门槛,当然相应地提高职业福利,让更多优秀的人加入保险行业。
网友六:
首先想说,什么是靠谱?
靠谱原是北方方言,表示可靠,值得相信和托付的意思。
靠谱的反义词是“离谱”,表示不可靠、不值得相信、不值得托付,靠不住的意思。
保险公司“靠谱”吗?
保险公司都是实力非常雄厚的金融公司,保险公司“靠谱”吗?
肯定是“靠谱”的,保险行业有《保险法》法律规范,属于国家政府的强监管行业。不是一般二般的公司能申请到保险牌照的,随随便便就至少得2亿元的实缴注册资本,申请到了保险牌照就得按照银保监管的要求来做事。
除了几家超大保险公司注册资本金动辄几百亿以外,在很多人眼里的“小保险公司”如前海人寿、百年人寿、民生人寿等,资本金也都是好几十亿呢,这可是实缴货币资本,实打实的真金白银。靠谱吧?
在保险公司上班靠谱吗?
在保险公司上班大致有两种岗位:
一种是公司的行政管理岗位,跟所有的公司一样,保险公司的组织架构上,也有总经理、副总经理、部门经理、人力资源、培训部、客户服务部、核保核赔岗等等,他们按照保监和公司的要求,完成相应的岗位工作职责,工作岗位肯定是“靠谱”的,至于其中某一个或某些人是否“靠谱”,这在哪一家公司可能都没有办法完全说员工全部都很“靠谱”吧,总有一些不那么“靠谱”的员工,所以保险公司跟其他公司一样,也会有工作考核和评估,没有达到公司岗位要求的“不靠谱”的人,也一样会被辞退。
另一种是公司的销售岗位,销售岗位根据销售渠道,又可以细分为很多不同的业务线,比如:银保销售渠道、电话销售渠道、团险销售渠道、经代渠道、互联网销售渠道、个人销售渠道等。
一般前面的几种销售岗位属于保险公司员工编制的业务员,也就是跟保险公司签订《劳动合同》、享受五险一金的员工,按照公司要求进行工作,完成下达的销售任务,也接受公司的业绩考核。
而广为市场直接接触的其实是个人营销渠道,也就是我们常见的保险代理人,他们跟保险公司签订的不是《劳动合同》,而是《代理合同》,也就是接受保险公司的委托授权,代理销售该保险公司的保险产品,从而获得收入的个人。
做保险销售“靠谱”吗?
在销售岗位上,如果入职门槛很低(比如没有学历要求,或者学历要求很低)、培训不到位(不培训保险产品的责任,只培训如何“卖出去”)、管理不到位(只追求销售业绩量,而不管销售服务品质)等,很有可能会培养出大量的“不靠谱”的销售人员,过往保险行业为何被人诟病,都是因为这几个原因,只管“卖”,不管后续服务,甚至出现销售误导等。这样的保险业务员,肯定“不靠谱”!
不过,这种情形在二十年前很普遍,也导致很多人对保险代理人的印象很不好,但是最近几年也开始有了改变,
一是很多公司提高了入职门槛,比如我所在的公司,入职要求本科学历,提高学历门槛,保证了业务员的学习能力,能把保险这件事情讲清楚、讲正确。
二是培训更加专业,保险合同本质上是一份糅合了金融、医疗、法律三位一体的合同,而不是一份简单的金融产品,它需要从业者:
1、懂金融:保险是风险管理工具,是对因为风险导致的收入损失的补偿,也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
2、懂医学:健康险、重疾险等条款有大量的保险医学知识,核保与核赔服务,也需要从业者懂得一定的相关知识;
3、懂法律:最近几年大量的律师介入到保险行业,开创“法商”与保险结合的新局面,究其原因是因为保险合同是一本法律契约文本,是由国家《保险法》强监管的,规定了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保险公司等各方面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保险合同来进行财产分配、财产传承等的财富管理。
如何成为一个“靠谱”的保险人
不管是做内勤还是业务员
选择一家“靠谱”的保险公司,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拥有“金融、医学、法律”等相关专业,你自然就是“靠谱”的,是值得客户“相信和托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