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小伙教你如何省钱过日子
小的时候,因为穷会被人笑话,所以比较自卑。
就养成了不爱说话,不爱与人交流的习惯。压岁钱上交,平时也不会问父母要钱买零食。
上学后,也是因为穷,生活费不充足。就会经常买些便宜的饭菜。
进入社会后。因为穷,东西坏了,都是修修再用。衣服每年也添不了几件。拉链坏了,哪里破了,也是修修补补再穿。
到现在,电动车坏了,自己修。那辆破车也是,坏的地方,能自己修就自己修。
就包括手机也是,
屏幕碎了,也是自己修的。
哪怕是头发长了,也会自己拿着电推。对着镜子,给自己修头发。
网友二:
我是个70后,家里兄弟姊妹多,也是那个年代都不富裕。这样啊,从小的我就很节俭。记得初三那年被同学和她的家长笑话:原因是我和她去赶集,因为没有适合买的东西(要么看不上要么价格高),所以我一分钱都没花就回来了。回到家她跟她妈妈说:“某某大老远去了一趟集市却什么都没买,连棵冰棍儿都没买,没花一分钱。要知道当年要骑28自行车,大概40分钟的路程才能到达。因此她妈妈却认为我是抠门小气。嗨,伤心💔。
学生时代除了书本以外的东西从来不买,特别高中住校期间为了省钱,每周回家都带够一周吃的馒头和咸菜,虽然艰苦但很快乐,现在回忆起来还意犹未尽,怀念那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美好时光。
步入社会,有了一份自己喜欢的文职工作,能拿到让很多人羡慕的工资,但我仍然不乱花一分,每月的7、8百元💰自己只留个零头,整数都交由妈妈管理。到结婚前我已是时代弄潮儿——“万元户”。
婚后的我更加节俭,因为有了家,要为儿子创造好的生活和学习条件。买衣服一年一次,那就是春节,记得起初连春节我都只给丈夫和儿子添置新衣服,自己不买,无论丈夫怎么劝说我都说:我衣服太多不用买,随便穿一件就行。最后直到丈夫跟我急了:“人家过年喜气洋洋图个吉利,穿新衣服预示新的一年新的开始,你却添堵。”为了一家顺心顺意从那一年起我也每年春节从头到脚一身新。我的头发也是每年春节前去一次理发店,其他时间都是自己剪剪修修。我也从不把钱花在美容化妆美体瘦身等方面。我觉得节俭是一种美德,也许有穷的原因在,但即使我们腰缠万贯也要传承勤俭节约这更古不变的美德!自古道: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天下之事,常成于勤俭而败于奢靡!
网友三:
因为穷,我养成了极简生活的习惯。
1.按需买菜。以前买菜一买买一大袋子,一百起步,吃不完放冰箱里,天天扔坏菜。如今,买菜只买一两顿的,菜价虽上涨,但依然控制在一天几块十几块,只买菜真花不了多少钱,十一月到现在也就花了二三百多块,这里面有水果钱。
2.按需消费不囤货。以前买东西按箱买,家里至今还有几年前买的手纸洗衣液,过期扔掉的洗衣液消毒水沐浴露洗发水不计其数。如今下单前仔细确认囤货,家里有的坚决不买,目前在消耗存量之中。
3.寻找替代品。以前买东西,看到有一丝用处就买,如今下单前先考虑家里有没有替代品,有没有免费资源可以使用,就连图书,我也不买新的了,借。前两天儿子脚受伤,需要支具,借了一个。
4.衣柜极简。我一年四季没几件衣服,T恤夏天穿完冬天继续穿,是使用频率最高的单品,也就三五件而已,还都是以前买的。一件羽绒服,一件马甲买了十年了,几条裤子,两件毛衣,几件打底,一双雪地靴,几十块买的,本来想买双新的,还能穿就在凑合一冬天。就是这些,我觉得还能再精简。
孩子们的衣服也是,一季两套,绝不多买,鞋子两双,不能穿再买新的。俩孩子对此都没要求。
网友四:
因为我是农村的,因为我过过苦日子,所以有一些习惯从不被人理解。
一,我去菜市场买菜从来没有看见菜就买,都是问两次价货比三家再买。
二,二十岁以前我没穿过成衣,都是扯布让裁缝给做,现在觉得高档了叫量身定做,那时候就为了省钱。
三,我家买的水果多了都是先捡坏的吃,剩下好的能放的时间长点,结果花钱买的好的却始终在吃坏的。
四,从农村来到了城市,洗脸从来都没有在水管下直接洗而是在脸盆里洗,就为了用洗脸水冲厕所。
五,去超市买米面油,我从来都是买大包装或散装的,我认为这比小包装的更经济实惠。
六,人家别人家的冰箱里都是水果蔬菜,冻肉。而我家的冰箱里都是剩饭剩菜,我认为只有变质的东西才能扔掉,吃不完的东西不能扔掉,保存好下次再吃。
七,因为穷过我从不去理发店理发,不是没钱理不起,而是我觉得他们比马路边的五元理发的效果没差别,去理发店理不值。
八,我的秋衣秋裤有点坏了,毛病不是很大我觉得不应该扔掉,因为它在里面穿,别人看不到。
九,我家有储存废纸板纸箱的习惯,其实也不差那点钱,只是认为可以还钱的东西直接扔掉太浪费。
十,我家有蒸馒头的习惯,我认为自己做的更卫生还实惠。
网友五:
1、除非必要,不走亲戚,不参加朋友聚会。
2、无论夏天还是冬天,衣服都是手洗的。
3、买衣服只网购,一百块以下的那种。
4、洗衣服,洗米、洗菜的水,拿桶接起来,用来冲厕所,拖地。
5、不去外面吃饭,想吃什么自己学着做,省钱又干净。
6、不穿的旧衣服,夏天的拿来当抹布,冬天的拿来拖地。
7、去超市自带购物袋,从不花钱买超市的袋子。
8、买东西货比三家,只买打折、搞优惠活动特价的货。
9、只买特价水果。
10、人来灯开,人走灯灭。
11、家里永远有隔夜菜,因为吃不完的舍不得倒掉,吃完了才会去买。
12、出门首选公车和地铁,除非遇到紧急情况才会打车。
13、旧衣服拿来等睡衣穿。
14、身体不舒服小病小痛时,不会主动去医院,不严重的话忍忍就过去了,因为穷还提高了自己的免疫力。
15、牙膏习惯每次挤小半个指头,只要能刷干净就好,不浪费一点点。
16、不办信用卡,不提前消费,怕自己还不起。
17、周末永远都是宅在家里,因为出去就要花钱。
18、出门习惯性地带杯子,可以用来接水喝。
19、一年到头不出去旅游,旅游太贵了,逛逛周边免费的公园就可以了。
20、很少买衣服,就追求品牌,一件舒服得体的衣服,能穿好几年。
21、不戴任何装饰品,不习惯。
22、快递纸壳,喝完的饮料瓶子从不扔,攒到一定的程度就拿去卖掉。
23、喝酸奶时,一定会舔瓶盖。
24、买衣服都是买反季的,冬天时买夏天的,夏天时买冬天的,这样比较便宜。
25、买东西只买必要的,不买想要的。
26、每天都要记账,家里的大小开支,人情往来等,养成了记账的习惯。
网友六:
一,一天只吃三个馒头,喝白开水。
二,买了的毛巾平均剪成四片用,一条毛巾变四条,退下来的毛巾当抹布。
三,家里基本不开灯,有一点光就行。
四,买东西回来的塑料袋都留着当垃圾袋用。
五,喝酸奶舔盖,碗里米饭必须吃干净,每次卫生纸只用一格。
六,自己给自己和全家人剪头发理发,从来不去理发店。
七,出行基本自行车,赶不上一块钱的公交车,从来不搭车,选择步行。
八,基本不买衣服,都是穿别人给的旧衣服,衣服不破到穿不成不扔,过时、起球、掉色、缩水都继续穿,实在穿不成了当抹布或者做拖把用。
九,基本不剩饭,如果有剩菜剩饭,加点东西下一顿继续吃。
十,抽纸撕开用,用过的纸,风干接着用,边边角角没脏凑合着用。
十一,吃饭永远吃最便宜的,逛超市贵的不看,买东西只买打折特价处理的。
十二,出门自己带水喝,如果忘记带了或者喝完了,从来不买奶茶饮料,跑回家喝水。
十三,说服自己不喜欢吃零食,不能喝奶茶饮料,保持健康和身材!
十四,晚上超市关门前去买处理的蔬菜和水果。
十五,无论买什么的,都要先看一下价格,再决定买哪个,装修得很高档的地方从来不敢进去。
十六,买什么东西都要货比三家,知道这个城市哪家的馒头最便宜,哪家的面条最便宜!
十七,极度自卑,遇见喜欢的人喜欢的东西不敢追求,忍痛放弃。
十八,从房子到手机衣服,基本都是二手的,从来不买新的。
十九,快递盒子收集起来卖钱,出门看见废旧纸箱子饮料瓶会捡回来卖钱。
二十,节约用水,家里洗衣服洗菜的水冲厕所,拖地板。
二十一,自己种菜和泡豆芽,家里的瓶瓶罐罐里面都是种的各种菜,青菜基本不用买。
二十二,出门带手纸,雨伞和茶杯,去超市自己带塑料袋。
二十三,从来不买包,一两块钱的环保袋特方便,经济实惠还特能装东西。
二十四,拖鞋和其他鞋子烂了缝缝补补能穿继续穿。
二十五,自己买面蒸馒头,自己擀面条,基本不在街上饭店吃饭。
二十六,从来不用护肤品化妆品,素面朝天,清水洗脸。
二十七,周末休息的日子都去图书馆看书,有空调有免费书本随便看。
二十八,洗澡会在下面放个空盆子,接下来的水冲厕所拖地。
二十九,袜子秋衣秋裤破了都没扔,缝缝补补又三年。
三十,用小锅做饭,吃饭直接用锅吃,省碗!
还有很多,贫穷让我很" 抠门 " ,也养成很多好习惯。所谓 " 抠门 " ,只是在生活的历练中,学会了权衡与取舍,对于生活的种种计较,恰恰是热爱生活的表现。
因为想去的地方很远,想要的东西很贵,因为父母的白发,孩子的抚养,朋友的约定,周围人的嘲笑,这些都需要金钱作为支撑。
我贫穷我节俭我抠门我快乐!
网友七:
1.买什么东西都要先算个账,哪些该买,哪些不该买。尽可能地花最少的钱,买到好东西。绝不铺张浪费,能省则省。
2.太贵的衣服坚决不买,价格要在我能接受的范围内。不追赶潮流,适合自己的就好,从不和别人比吃穿。
3.以前穿过的衣服舍不得扔,有的一年可能都不会穿一次,但每次拿出来打算扔的时候,还是舍不得,继续留着。寻思着有朝一日可能还会穿。
4.化妆品不买贵的,只要是适合自己的皮肤的就行。买不来面膜,可以用黄瓜敷脸,没有好化妆品,每天晚上必须洗脸。
5.菜从不买太贵的,水果也一样,尽量在打折的时候买。虽然菜便宜,但是会变着花样做。看到餐馆的美食,学着在家自己做。
6.不轻易吃外面的饭,觉得不刮算。可能一两个月都不在外面吃一顿饭。膜膜自己在家蒸,面尽量自己活。
7.家里的生活用品,一次性批发些,不零零星星买。不买贵的,好用就行,绝不买闲物件。
8.衣服尽量有几件就用手洗了,既省水,又对衣服磨损小。 洗完衣服的水,用来脱脱地,冲冲马桶呀什么的。
9.不太重要的亲戚有事请了,能不去就不去,反正礼金带到就行了。去亲戚家的时间还要抓紧挣钱呢。
10.家里用的东西,能对付得用就行,即使这个东西已经过时了。也绝不会把还能用的扔了,买更好的。
11.感冒咳嗽了,能用偏方治好的,绝不去医院看。既省钱,对身体还没伤害。能不吃药慢慢好转的病,绝不去医院花钱。
12.亲戚来做客,无论做饭多麻烦,都不出去吃。宁可花好大的功夫,做一桌子菜,也不叫外卖。看到街上想吃的,也忍住不买。
小时候因为穷,我养成了处处地方精打细算的习惯。即使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依然改不了省钱的毛病。有时别人都会笑话我,说如今生活条件这么好了,干嘛还那么省。我自己也明白,人活一辈子,短暂又不易,是该好好享受的。喜欢的衣服,大胆买。想吃的东西,就买上吃。不想做饭就去外面吃。可理是这么个理,无奈多年省钱的习惯已经在我的身体里根深蒂固了,怎能说改变就能改变的。再说,如今的社会挣钱不容易,花钱的地方又太多,能省点就省点吧。今天你挣上了,谁又能保证你明天也能挣上。因为贫穷,我养成的这些习惯将会伴随我一生。
网友八:
大家快来看看,我是如何发挥我的“穷根性”的:
1、咱家爷们的头发是我帮他剪的。说实在的,他的头发太硬太难出发型,以前每次去理发店回来我就说他顶着“锅盖”。然后我哄他说我比外面的剪得好看,他居然信了,然后我就一直帮他剪到今天,看势头还会将这个光荣传统继续下去。随便一算,都省了不少钱了哈!
当然,我自己的头发也是“自理”。不过我的头发就没有那么麻烦,因为我是“千年不变”的长披发,说“自理”也只不过是把挡眼睛的头发剪一剪,还有就是烦燥了把长发剪掉一截,过不久就又是长发飘飘啦!
2、我家的卫生间始终保存着一只塑料桶,那是用来接洗澡时放出来的冷水。好好的水什么用场都没派上就那么流掉了真是太浪费太可惜了不是吗?我把这水用来冲厕所多好呀。这一项,别看不起眼,常年累月,几乎天天有,算下来,也是不小的费用哈!
3、洗碗的抹布用一段时间再变成抹灶台的抹布用一段时间,然后才能扔掉;用旧的毛巾,再变成搞卫生的抹布再用一用才能扔;穿旧的秋衣秋裤,抹一遍地板才舍得扔,也算物尽其用哈!
4、18岁时的连衣裙居然还压在柜子底舍不得扔,可惜穿不上了,否则还真难想像穿上身了是个什么样的画风?反正是只要我能穿得下的衣服,不管有几年了,就别想给我偷偷地扔掉,穿出去还显年轻,也证明我的身材保养得好一直没变。我不止一次地对我家那位说:人,要有点历史感……人家居然无以反驳,哈哈!
5、买房后养成了走路的习惯。刚买新房那会,搞装修,因为顶着银行的贷款,为了省两块钱的车费, 夫妻二人每天早上走6.5公里到场,晚上又走6.5公里回去,然后还为省下8元钱而沾沾自喜!这就养成了走路的习惯。直到现在,能走路的基本就走路,实在太远或事情太急的才坐车或自己开车。这不仅省钱,而且更重要的是锻炼了身体。这走路,是好事儿啊!
6、很少下馆子,都是在家里吃饭,如果孩子们不在家,一般两盘菜,少时只有一盘,最多不会超过三盘。基本实现“光盘”,冰箱里很少有剩菜剩饭。记得2019年猪肉卖到30多块钱一斤的时候,一年只买过两次猪肉,想起来连我自己都佩服我自己!要知道我是无肉不欢的 “食肉动物”啊,实在太馋了就偶尔吃点鸡肉鸭肉鱼肉!后来得知,减肥的达人们,都是这么干的,哈哈!
7、洗碗很少用洗洁精。因为不仅费洗洁精,用了洗洁精的碗,还特别费水。在网上看到很多人说用洗洁精洗碗存在安全隐患,就不由得有些得意:都像我这样不就“安全”多了?哈哈!
8、从2020年至今,已经连续带了三年的饭上班了。几乎每个工作日,6:00起床做早餐和午餐。最开始,是因疫情外面餐馆都没有开门营业,后来则是发现可以省点钱。到现在,“非必要不在外就餐”,与“非必要不出门”相得益彰,已形成了“健康饮食”的好习惯。哈哈!
9、旅游每年花300元买一张年卡,只去年卡里包含的景点,或者去游览不要门票的“自然风光”。记得三峡大坝合拢之前去过,那时还不要门票;后来又去,是在秭归县城那边看的。再后来秭归又把能看大坝的地盘圈起来做了一个“屈原故里”公园,也要收门票了,结果一看乐了:这景点正好在年卡里边!又得瑟地去免费看了两回。哈哈!
10、代步车还是2015年买的小轿车。最近“当家的”走在路上总在“观察”来来往往的车辆,还被他拉去4S店“观光”了两回。他说轿车的底盘太低了,出去外面玩路况不好的话通过性太差,而且动力不够,爬坡吃力,海拔高的地方,动力还会锐减……总之是对旧车百般嫌弃了。
他每天还在网上搜各种车辆信息跟我“分享”,无论他说到哪款车,我都说“嗯,不错,你很有眼光……”只是最后我说,“我还是觉得我家的旧车坐着舒服,起码没有异味。据说车里的异味是甲醛……”
其实我心里的逻辑是:咱又不是日进斗金的大老板,也不是什么场面上的人物,有一辆普通的代步车,照样可以去寻找“诗和远方”。哈哈!
11、买菜基本是“团购”,购物基本是“品牌折扣平台”。自从有了“团购”和“品牌折扣平台”,发现去商场买东西实在是买“心疼”。几年没有逛过大商场了,能花更少的钱搞定的,为什么要去多花钱呢?能花更少的时间在手机上解决的,为什么要浪费更多的时间出去呢?虽然对某些平台不怎么“感冒”,但发现这种“宅”也是有好处的,省时省力又省钱。哈哈!
12、用我们的土话说,因为穷,我们“发明”了很多看起来可以省钱的“巧板眼”,简直是“罄竹难书”,为了节省大家的时间,就不一一列举啦!
写在最后
在我看来,因为穷养成的习惯,很多都是”好习惯”。
我也知道,这些都是“底层逻辑”,或者就是某些人说的“穷人思维”。可是,自己本来就是穷人,为什么要“打肿脸充胖子”冒充“富人”呢?
当然,谁不想成为富人呢?
但现实中,也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赚大钱的”能力和机遇。
在这个疫情年代,赚钱越来越不容易。
咱们工薪家庭,还是能省则省,多存点家底好。虽然不能“致富”,但是起码过日子会更有底气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