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有哪些精明的人,人精都有哪些特征
我父亲常告诫我们姊妹三人,做人千万不要太精明,“精一半憨一半,给儿女们留一半”。这么多年我们谨遵老人教诲,无论家庭还是事业都顺风顺水。
精明跟算计差不多,这种人,说白了就是心术不正。
可以通过一句话一点事,看透这种人。另一方面也提醒大家,远离这种小人。假以时日,他们只会落得孤家寡人一个,还算计谁去?
我经历过一件事。
机关食堂有了蟑螂🪳,有个同事说,你拍下来发到单位群里,这套路下得。我告诉她,拍下来可以,发给你,你可得发哦。
她是不是太精明了?
网友二:
我的一个同事,是个小女孩,长着一张娃娃脸,看起来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但是做起事来却能精明到没朋友。
她是去年新入职的大学生,也是最近才调到我们项目的。我们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都觉得她是个未成年,给人感觉就跟个小学生一样,青春阳光。
我们公司是工程单位,而我又在公司下设的基层项目部任职,女孩对于我们这个行业来说真的是太稀缺了,因此只要是有女生愿意到项目上工作,那一定会受到优待。
我所在的项目规模并不大,项目部的管理人员也不多,除过几个领导班子外,剩下的基层小喽喽满打满算也就十个人左右。
为了能让她更快地熟悉工地的生活,接受这种比较枯燥的工作,我们出去玩的时候,或者是有什么集体活动都会特意邀请她。有时候晚饭后散步的时候也会叫她,生怕我们一些无意的举动会伤害到她,让她产生我们不愿意带她玩的错觉。
我们再怎么不富裕,上班也好几年了,出去玩的时候都是我们请客吃饭,不会让人家小姑娘买单,让她跟着我们熟悉熟悉就行。
大家对一个新员工的新鲜感最多也就保持3个月左右,新鲜感一过,大家也就不会把她看做是新员工了,而是当成和我们一样的正式老员工。
在这三个月里,只要是我们吃饭聚餐,或者是游玩,我们都带着她,也没有让她买过一次单,付过一次钱。
三个月后,我们出去玩的时候,有时候就不会邀请她了,毕竟她对整个项目已经不陌生了,也应该有属于自己的空间和时间了,我们一直叫人家,有时候可能人家不愿意去,只是碍于情面跟着我们一起玩。
从不买单
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情况却发生了翻转,我们不邀请她了,她却反过来主动询问我们要去哪里玩?有什么聚餐计划,并且告诉我们出去的时候一定要喊上她。
既然人家都这么说了,我们出去的时候也会喊着她。但我们已经不把他当做一个新人看待了,而是当做我们中的一员。
我们平时聚餐都是轮流坐庄,也就是大家轮流买单,这样大家谁也不吃亏,也会经常性的聚餐,不会闹出因分摊不均而出现矛盾的局面。
大家都保持着这样的默契,也就一直很和谐,可是她的出现却打破了这种宁静。
她每次出去后并不会主动买单,但是却会主动点菜,点的都是她自己喜欢吃的,而且还有点小贵。
我们本以为一起玩的次数多了,她肯定会买单,可是每一次她都是最后一个吃完,最后一个离桌,不管我们出去干什么,她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字“蹭”。
我们也不好意思说什么,也就一直这样凑合着。有一次我们出去玩的时候,没有喊她,回来以后她虽然表面上没说什么,但是却显得有点阴阳怪气。
“吆,你们几个都学会偷跑了呀?走的时候也不叫我!”她看着我们几个回来了,就对着我们几个说道。
她这话倒把我们几个说得挺不好意思的,还有点愧疚感,可到了第二天我们就没有了一点愧疚感,甚至是有点厌恶了。
原因是她第二天自己一个人就出去玩了,还发了个朋友圈“一个人的奶茶与火锅”,然后配图是自己一个人的自拍照。
我们看到这个朋友圈的时候,心里仅存的那点愧疚感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甚至对她有了一点反感。
我们几乎每次都会带她一起玩,就一次没有她竟然生气了,好像感觉是我们犯了多大的错一样,自己就一个人单独出去玩去了。
典型的“只记他人恶,不念他人恩”!
蹭吃蹭喝
同一个办公室里的同事,只要是谁买了零食,吃的时候都会给大家分享一点。但是这种情况大家都是适可而止,一两次后,大家也都会拒绝别人的分享,毕竟谁也不是开商店的,一次都是买一点,要是大家都吃,那还不够分呢。
如果有人想吃什么了,出去的时候都会买一点,谁也不会指望着别人的零食解馋和度日。
可她的做法让我们感觉到,这个人太精了,一点自己的钱都不想花,只想着蹭吃蹭喝。
大家每次出去买东西的时候,就会问她买不买。她都会回答道,“我不喜欢吃这些零食,就不买了”。
可等大家买回去后,吃的时候只要是谦让一下她,她都会不客气的收下,慢慢的办公室每个人都被她蹭得不知道该怎么办。
办公室还有一个小姑娘,经常买零食和水果,每次吃的时候都会问她吃不吃,她都会跟着一起吃,但是出去买的时候,她却从来不买。
这种小东西本来不值钱,但是大家都讨厌他这种做法,感觉她做事太精了,一点亏都不吃,只想着占便宜,这种人大家慢慢的都不会喜欢。
她到现在还保持着蹭吃蹭喝的做法,大家虽然嘴上什么都不说,但心里已经和她有了一条界限,认为她这种人太精明,不值得深交!
有时候太精明并不是一件好事,相反会有很多弊端。
一、没朋友
没有一个人愿意和一个只想着算计别人,而自己从来不付出的人交朋友,大家交朋友都愿意交心,而不是面和心不和,那样太累。
如果一个人太精明,首先就会没朋友!
二、心太累
当一个人太精明了,处处都想算计别人,就会觉得很累。不管大大小小的事,都要算计,整天算计来算计去,想想都累得慌。
一个人太精明,就是精于算计,太滑头,这种人生活得会很累!
我想说的是:
一个人太精明,就会没朋友,没有人愿意和一个时时需要堤防的人交心!
网友三:
聪明反被聪明误,太精明的人,特别是精明都用在不怀好意上,最终都是会有报应的。
一个如今已经70多岁的老妇,背地里很多人在心里骂她咒她,可当面又都拍她马屁,哄着她。为什么?
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对,她就是那种让人害怕,不讲道理,专门损人利己的小人。因为忌惮她的关系,她就无所顾忌,从来不知道脸面是什么,更不会有尊重别人的想法。
父母都是高干家庭条件好,因为年轻时很漂亮,就和一个小她15岁的男人搅到了一起。但是她又不愿意离开自己的老公不愿意离婚,却还霸道地不许小男人与别的女人交往,连和小男人有正常联系的女同事都被她搅得不能安心生活。
谁和小男人说句话,特别有关系不错的女同事,只要稍有颜值的女同事,都会遭到她的侮辱,甚至是诋毁人家的名誉。仿佛这个世界所有的女人都会来抢她的小男人,只要和小男人说句话就是喜欢小男人的意思。
因为这样,曾经有几个女同事因为不堪其扰最后离职,甚至有人从此离开那座城市。
如今她70多岁,仍然和老公孩子以及小男人一起生活,俨然一家四口。或许是因为她占得太多,如今快50岁的女儿经历过两次失败婚姻之后,如今仍然是独身一个,而且没有孩子。
曾经遇到过有认识的人问她孙子多大了,她很尴尬,那个时候我就在想,这或许就是冥冥之中的安排吧。
也有很多人私下议论,她女儿如今仍然单身,如果她突然去世了,那么这个小男人和她女儿有没有可能呢?或许这是所有认识他们的人都会有的疑问吧。
人精明没有错,为自己谋利也没有错,但是不能害别人。不能因为自己的喜好而毁了别人的生活。
网友四:
我见过最精明的人几十年来从来只有他占别人便宜,没人能占到他的便宜,开个厂做生意断断续续跟几个人合过伙(其实根本不用跟别人合伙),个个拍档都吃了他的暗亏而退出,本来有一个拍档可以顺顺利利几乎是躺着年收几十万的还不心足耍手段又踢开了人家,接着又跟另一个合伙,谁知这个不是软柿子,直接关了厂大家没得做,闹得街知巷闻,几十年的声誉都臭了,一下子回到解放前,现在工人老板都是自己一个人,估计余下的一辈子就这样了。经典聪明终被聪明误。
网友五:
我见过的最精明的人是我小姑子。
我小姑子和我妈在一个单位上班,我妈年龄大了在那个单位门卫室。
我小姑子到我家来的时候,每次都是絮叨她如何照顾我妈,给了我妈多少好处:比方说给了我妈半个冬瓜,几棵葱……言下之意,我得蒙着她的情分。
有一次我去我妈房间,大热天我妈趴在床上做被子,我问是谁的?我妈说是我小姑子的,这是第七床了……
一问才知道,一个夏天我妈给她做了7床被子,5件衣服,各种裙子裤头,还每天让我妈给她蒸馒头,捎回去她全家人吃!
我顿时火冒三丈,她昨天晚上刚从我家呆了一晚上,对这些奴役我妈的行为只字不提!
我不是什么小器奸猾的人,但是我小姑子这种下三滥让我怒不可遏……
我在微信上骂了她一顿,警告她以后不要赚我妈的便宜,并且更不要赚了便宜到我这里卖乖。
骂完就把她拉黑了。
从此她也再没有让我妈给她蒸馒头缝被子。
网友六:
我的亲阿姨,每次跟她见面,阿姨都热情地拉着我坐她旁边,一番嘘寒问暖、亲近之后,便撒着娇说,“阿姨身上很多地方都不舒服。”
接下来就是让我帮她揉肩,揉腰,揉腿……我以为阿姨这是喜欢我,可是没想到,原来,我被她耍得团团转。
阿姨属兔子的,今年47了,5、6年前,她做了一件非常“精明”的事,就是跟好吃懒做的前夫了断关系,她本想带着两个女儿一起“脱离苦海”,无奈前夫死活不同意,她也毫无办法,只能“净身出户。”
不过这次她没有看走眼,找到了一位收入稳定,人又老实的男人。
阿姨终于过上了好日子,找到了幸福和对的人,那些不堪回首的过往,随风而逝了,精明的阿姨自然不会忘记在亲戚朋友面前显摆。
之前的阿姨一直默默无闻,不声不响,从来也不打扮,但从这几年开始,只要打开朋友圈,都是她在晒幸福,晒自己滋润的生活和曼妙的身姿。
都晒了多少年了,她也一点不嫌烦,每天都是好几条,绝对是一个活跃的“创作者”,虽然毫无新意,但她却乐此不倦,反正我是看的够够的,想吐的感觉。
有时候实在想屏蔽了她,但是又不好意思,因为她只要发了朋友圈,就会问我,“阿姨的图片好不好看?文案写得怎么样?”似乎,她对我还是很亲近的。
阿姨精明的地方,是善于在亲戚当中“拉帮结伙”去针对另外一个她不喜欢的人,可是结果却是我被算计了。
阿姨说,“你大姨这个人不行,很没良心,难道你没发现她根本就不喜欢你吗?其实她从来都不把你当亲戚看,而且你大姨还经常在背后说你坏话……”
听了她的一席话,我确实感到大姨对我不怎么好,怎么能够如此做人呢?
前几天阿姨和大表姐(她的大女儿)叫我一起去外婆家玩,大姨也来了,但是我没有跟她说话,因为觉得大姨是一个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人,以后都不打算跟她来往了。
但是大姨似乎没计较,主动跟我打招呼,还很亲热,问长问短,我不想理她,就很不耐烦地敷衍。
“知道你要来,我从家里抓了只鸡来给你吃。”大姨拍着我的肩膀说。
“我不喜欢吃鸡肉。”我面无表情地说道。其实,不是不喜欢吃,主要是生大姨的气。
“哎呀,我好久没有吃过家养的鸡了,饲料养出来的鸡肉难吃死了,看你表姐瘦得像一把柴,正好给她补补。”
阿姨笑呵呵地赶紧把鸡炖上了。
然后她跟我说,“你想吃什么菜,自己做吧!我和你表姐,我们吃鸡就可以了。”
我实在没想到,阿姨居然把我排除在外,意思就是不让我吃,让我煮其他的吃。
阿姨还跟大姨和外婆说,“他长得那么强壮,营养过剩,没必要吃,我女儿太瘦,要给她补补才行。”
之后大姨因为有事,没有吃饭就回家去了。
鸡炖好之后,阿姨把最好的肉先盛给表姐,说,“阿妹都是给你的,赶紧吃。”
然后给外婆盛了一碗,她自己也盛了一碗,三个人吃得津津有味,把我晾着一边。
外婆也许看不下去了,对我说,“你也吃点啊!”
阿姨说,“他不用吃,身体那么好。”
外婆说,“这么多也吃不完呐,一起吃吧!还煮什么?”
阿姨说,“吃不完,阿妹明天也可以吃呢!”
我实在有些尴尬,被自己以为关系很好的阿姨这样对待,心里有点不舒服,但是好像又不能生气,毕竟为了一口吃得生气,说出来不是让人笑话吗?
阿姨的精明之处还在于,她经常喜欢对人施以小恩小惠,博取人心。
比如她总是喜欢送给我一些剩菜剩饭,或者一些她不喜欢的食物。然后立马拍照发到群里,说这东西多么好,多么贵,因此,给人一种印象就是,她很大方,很舍得,很善良。
但是这些“恩惠”不是白给的,她会撒着娇要你投桃报李,请她去唱歌或者吃饭。
如果不能随了她的心愿,阿姨可不管你是她的长辈还是晚辈,很快就会在背后巧舌如簧编谎话损你。
但她最大的精明之处是,上一秒还在说你坏话,但下一秒立马能够对你笑脸相迎,亲密如家人。
变脸之快,犹如川剧脸谱。
所以,我认为,阿姨是我见过最精明的人,试问有谁能做到像她这样,如此“精明”的表现?反正我是没见过。
不知道阿姨的精明如果表现在不是亲戚的其他人面前又会如何?
网友七:
我见过最精明的人是我婆婆,还有她的二儿媳妇儿。两个人都是会计出身,小算盘打的啪啪响。首先我婆婆,认钱不认儿,啥钱都能胡噜到她腰包里,连孙子都压岁钱都不放过。吃着拿着心里发虚,动不动就哭唧唧给你看,你还没说话呢,人家都算计在你前头了,撒泼,拿着孝顺的大旗先来闹你,压制你,明晃晃的转移注意力。至于她的二媳妇,那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自己不工作,也不节俭,看着别人就红眼病,不出钱不出力样样都要占上风说了算,摆明了就要占便宜,啃老。你占老的便宜我管不着,明晃晃想把大伯子小叔子都掌控住,以达到吃着老的,吃着大的,吃着小的的目的,花言巧语,利用婆婆大人的偏执欲,不信任任何人的特点,利用各种人性的弱点,挑拨离间就是为了白吃白喝。现在我离她们远远的,你们斗去吧。
网友八:
我的一个同学,当时在我们学校是一个传奇人物。
那年,我16岁,正在念高一,不知是上天眷顾我还是本人聪明,当别人捧着语文课本大声“之乎者也”之时,我却逃课“逛街”满眼“寻找金钱”;自从有一次在街上的角落里巧幸捡到86块钱之后,只有每次去街上,眼睛大部分时间都停留在角落;或许是这86块钱激发了我“得到钱”的渴望,因为非法弄钱手段国家禁止,所以就由渴望“得到钱”变成了“赚钱”,想起不禁为自己当年“遵纪守法,好好结业,天天上街”的精神暗自喝彩。
要干成什么事,先一定要有思想,然后再加上行动。
由于满脑子想着赚钱,所以总想着出现什么赚钱的好项目,可是以当时的年龄还能发现什么赚钱的商机吗?答案是不太可能!但不太可能并不代表不可能,因为陈以风已经发觉了商机……不错正是传奇人物出现了。
高中以下学生上网有害无益,这或许是片面的观点,因为正是从同学上网的频率中陈以风散发了光芒。由于白天要上课,人应该出现在教室睡觉(当时的教育制度是老师宁愿你上课睡觉也要保持全勤记录),所以,我们一帮“乌合之众”就把“上班”时间调整到晚上。那时候,去网吧上一个通宵是10块钱,正巧一次他与两个同学穷到了三人身上加起来才27元的地步,如果要上通宵,除非老板愿意9块钱一位让他们上机,实没想到他一句“一次性开三台机,算27块可以不?”就搞定了。当时他想,这样就可以省3块钱,那如果同时开10台机岂不是优惠更多?那么同时开50台,100台呢?他立马去问“老板,如果我一次性包50台机,能给我怎么个优惠?”老板贼眼往他身上一扫,内心澎湃了一下,说:“如果一次包50台,我给你6块5一台!
即刻成交。那时候网吧竞争激烈,通宵生意较淡,一次“这么大”单对网吧老板来说只有赚没有亏。他回学校之后立即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去XX网吧通宵来194班陈以风这里登记,只要9块钱,还送棒棒糖两只!”学校共4000多人,一群“孤朋狗友”噻开“满烟味的臭嘴”在学校大肆宣扬了一番,看来“一块钱和两只棒棒糖”的魅力还真不小,顿时高一194班人山人海,挤得水泻不通,陈以风收钱记名记座位,忙的不可开交!学校保安以为又是“打架群殴”事件,火速赶往194班,结果在场学生满脸春风得意,无一丝不愉快之气氛,就在这时,陈以风大笑一声,其豪气冲天吓得保安大吃三惊却无可奈何,他为什么笑?答:因为他身上已经有了1017块现金。总共113个“客户”订机,按6.5元一夜计算,他给他们9元,外加两只棒棒糖,利润也有2元每人,当晚净赚226元。
226元能称作创业第一桶金吗?当然不能,但,这是第一桶金的信心和基础……
这样“大搞几笔”之后,不少“兄弟”跟风,纷纷学着包机,他了解到搞头不大,就没搞了。但怀里已经有1500元,全是包机赚来的。1500元就能称作创业第一桶金吗?还是不能!
由于网吧老板包机有赚头,街上多数网吧纷纷亮出招牌“多人同时包机,优惠……”,使得网吧生意竞争日益激烈,各位老板一路“价格战”“服务战”“实力战”进行得如火如荼,盲目竞争必会出现输赢,于是生意日渐冷淡的网吧只好亮出白旗“本网吧转让”,他考察了几家亮“白旗”的网吧,发现其中一家地理位置颇佳,按理说应该生意很好才是,可为何也亮出了“白旗”呢?
进去了解才知道,原来此家场所以前是开酒店的,现在用来开网吧场内位置就出现了不协调的画面,有的地方很宽,能摆几十台电脑;有的地方很则只能摆放一两台,若不置电脑,则会浪费很多资源。正是因为网吧内观的不协调,客户感觉很不舒服加上网吧生意竞争激烈,导致了生意日渐冷淡的原因。而就在这时候,身边一对情侣擦身而过,女方神采飞扬:“这里刚好有两台电脑。”携着男友双双坐下。
他顿时来了灵感:情侣座是一大卖点!
回去细细思考,越想越兴奋,原来这里面隐藏着生意商机,可大做文章。再次走进此家网吧,“白旗”还是亮着,生意还是淡着,收银员还是睡着。他找到网吧老板,三十出头,委靡不振,一看就知道是生意所致。而以这种精神状态之人想不到改善经营方式似乎也是正常。他说明来因:“如果我能让你的网吧转亏为盈,一个月后盈利20万,一个月后的利润全归你所有,能不能给我百分之20的分红?”老板顿时精光四射,见他年纪轻轻就口出狂言大吃一惊,但了解到他就是把网吧通宵生意搞得沸沸扬扬的阿风时,给了他答复:“你有什么方法,说来听听!”他拿出早准备好了的合约,说“咱们签了合约之后再谈,如果我的方法没有效果,这份合约也起不了作用”老板看了看合约,仰头思索了一阵,对他说:“我考虑一下,你明天过来我们详谈。”
他早就料到,这样一家正在亏钱的网吧,如果有谁能让它一个月内转亏为盈,只给他百分之20的分红,哪个老板若不答应,那一定是白痴;况且目前网吧生意市场不景气,他的网吧一下也转让不出去。第二天他见到老板,果不其然,老板拍着他的肩膀:“小伙子,我相信你”,签了合约之后,他把他的计划全盘托出,并拿出方案,老板看完之后又看了看自己的网吧,刹那间,老板笑了,拳头一挥,还是那句话:“小伙子,我相信你!”,他也笑了,两只手紧紧的握在一起。
到底是什么方法能让此家网吧转亏为盈呢?答案就是它独特的场内位置。现在年轻人讲究的是时尚,个性,趣味,娱乐;只是在一家方方正正,规规距距的网吧上网久了难免会失去新鲜感,而他的方法正利用此家网吧发挥了作用,看了他的计划后,网吧第二天收回了“白旗”,亮出了新招牌:“正在装修中”……
不到三天时间,进去就看到了如他所预料的画面,网吧场内隔离位置都由一层贴满美丽图片的木片隔开,耀眼无比;进入木片内的上方都挂上了醒目的塑料牌,而他的方法及网吧生意真正的卖点就在这塑料牌上。只见有两台电脑的木片门上塑料牌上出现了“情侣区”三字;有三台电脑的贴上了“三角恋区”;一台电脑的写上了“光棍汉”;四台电脑的标上了“四大天王区”,每个位置上并有“刘德华,张学友,郭富城,黎明”的名字;多台电脑的区域并分别挂上了“泡美眉专区”“游戏王专区”“吊帅哥专区”等等字眼,使得整个网吧显得既漂亮又有情调,既趣味又有个性,既新奇又有特色。
卖点一:外观美丽
卖点二:个性鲜明
卖点三:让客户第一眼就留下深刻印象
卖点四:娱乐化,引起话题,一传十,十传百
就是这样一传十传百传千传万之后,此家网吧在大街小巷传得沸沸扬扬,都被其独特个性吸引,一时之间,生意火红,两百多台机时时爆满,营业额直线上升,当月突破24万,创造了有史以来收入最高的记录;除掉水电及相关费用之外,他也顺利得到了百分之20的分红:1万9千块。要知道当时的工资才几百块钱一个月。
1万9千块就能称作创业的第一桶金吗?够了,对于当时的陈以风来说已经够了。看着老板笑呵呵的神态,委绝了他的高薪聘请,带着赚来的1万9千块,陈以风踏上了创业之旅……
尔后广大网吧纷纷仿效,分别建立自己的独特风格,刹那间,“周杰伦FANS区”“玉米区”“笔迷区”“我就是老大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各网吧场内,而网吧的风格越发个性,目前“独特个性经营方式”正风靡于全国企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