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一个中产家庭该如何进行财富管理?

2022年06月16日 好文阅读 暂无评论 阅读 0 views 次

来了来了!针对这个问题小编邀请了一位理财达人来回答。

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各个城市的物价不同,房价不同,消费水平参差各异,所以不同类型的城市对中产阶级的定位不一样。从吴晓波《2019新中产白皮书》的数据来看,不同层级城市的通常情况是:

1,一线城市,家庭年收入50w以上。代表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

2,二线城市,家庭年收入30w以上。代表城市:武汉,成都,杭州,南京等。

3,三四线城市,家庭年收入20W以上。代表城市:福州、大连、佛山、烟台、兰州等。

虽然不同城市对中产的定义不同,但财富管理却是同样重要。

财富管理的首要是保障。

财富获得、积累、传承的主体都是人,因此对人的保障就是财富管理的第一步,也只有人这个主体保持健健康康,财富管理才能够持续地进行。对人身的保障,最直接最有效的就是保险。

投保建议是意外险+重大疾病险。因为意外是最不能预料的,也是最突然的,意外的后果往往是不可挽回而对家庭又有毁灭影响的。而重大疾病往往开销巨大,同时有可能影响后续收入。顺序上,先大人后小孩,毕竟财富获得的主要者是大人。

财富管理第二步,备用金。

啥子是备用金?生活中除了一些日常的基本衣食住行的消费外, 还会有一些特定时间,特定情况下的开支,比如国庆来了,家庭决定来一场旅游。这得开销吧,根据出行地点的不同,开支也有大有小,但不管去哪,钱得备好。

旅游还好说,毕竟是节假日的活动,即便是说走就走的旅行,心里多少也有点小预期,可生活中总有一些突发的要钱事件,这个得防。

这部分备用金金额建议维持在3-6个月的家庭月支出,金额可以适当调整,只求有备无患,心里安稳。

投资品种优选货币基金,不过这并不唯一,基本要求就是变现速度快,如果还有点小收益最好。

财富管理第三部分,增值。

大部分家庭追求的财富管理核心部分就是在保值基础上进行增值。

通常这部分资金就得配置理财产品,而根据收益浮动情况,理财产品分为浮动收益和固定收益。固定收益比较简单,一般是银行储蓄型存款和理财产品,这部分产品收益率在3%-5%之间,贵在安心。浮动类型的多为股票、基金,这类收益高,风险也高,这类资产投资要求会高些,风险也大,但是收益高。固定和浮动的配比建议在3:7。此外也有房地产投资、股权投资、海外投资等方式,建议是有能力的中产家庭再行考虑。

网友二:

2012年是一个时代的分界点。如果说2012年之前,很多人关注的是如何让自己的财富快速增加;那么,从2012年之后,在经历了多次割韭菜和惨痛的投资失败之后,很多人开始关注如何守住财富。实际上,与快速赚取财富相比,守住财富更难、更不容易。

因为职业的关系,跟踪观察了一些创业者、老板的投资理财行为,既看到了一些人财富快速增长,也看到了一些人逐渐沦为赤贫。“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下几个方面也许对新中产如何守住财富有所帮助。

对时代的认知要升级。如果说2012年之前的中国是野心家的乐园,只要胆子大、路子野、背景硬,你的财富就可以蹭蹭蹭地往上涨;那么,2012年之后的中国,则是梦想家的乐园,只要你做人守规矩、做事够专业、逆商足够高,你就可以得到属于你的那份财富。

对经济形势的认知要升级。笔者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凡是2012年做得很成功的老板,在投资上普遍喜欢大而全,投资动不动就要做多大规模,殊不知,2012年后中国的内外经济形势发生了巅覆性变化,这些老板明显对2012年后的经济形势无感。

对投资的认知要升级。一些土豪做投资,动不动就要占大股,而自己又不参经营管理,这样的投资很容易烂尾。实际上,从辨证的角度来看,“少即是多,即是得;多即是少,即是亏。”一个成熟的、专业的投资者,在投资时应遵循以下二大原则:一是如果投资的项目是自己全身心参与经营的,一定要投自己认知最深的领域,而且一定要占大股,控股。二是投资的项目自己不亲自参与经营的,一定要优先选对创始人,而且要占小股。

对财富的认知要升级。财富归根结底是一种能量,财富不足和财富很多,都会让我们陌陷入痛苦之中,甚至会造成一个人心智失常。我们经常听老人说,某某某有钱烧得慌!这一方面说明一个人钱相对比较外多,另一方面,也说明这个人对驾驭已经开始出现问题。

当下,中国经济正进入升级换档的“窗口期”,实际也是财富大洗牌时期,这个时期机会再多。在这个时期,只有实现个人认知的全面什升级,才能突破“瓶颈”,才能在这个高度不确定的时代实现个人财富的保值、增值!
如要了解更多有关创业或企业投资经营方面的话题,欢迎点击关注一我或留言探讨。

网友三:

什么样的家庭才能称为中产家庭?这个划分实际上是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层次而来,也就是已经在低层次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上得到满足。且中等层次的“社会感情需求和尊重需求”也得到了较好的满足,但是还在追求高层次的“自我需求”道路上的家庭。

简而言之,这个层次家庭的具体特点就是:有房有车,有稳定工作,有保险,有存款,收入水平在城市居民收入水平中间序列。中产和财富,两者之间其实没有等号,在这个层级的家庭,需要在充分考虑家庭风险保障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更进一步的财富管理,从另外一个角度而言,只有堵住了家庭财富流失的漏洞(风险保障)才能够积累财富,进而 实现家庭财富的传承。

家庭财富积累的初期,需要重点考虑可能存在的损失性风险:包括因疾病发生的治疗费用、家庭收入终端、康复医疗费用、名下财产意外损毁及施救费用等。

在家庭财富使用的中期,需要重点考虑存在的支出性风险:包括因子女深造而造成的额外费用支出、保持退休的生活品质、家庭阶段性大额开支等。

在考虑到家庭财富传承的时候,需要重点考虑的是所有性风险:包括因债务纠纷导致的财产损失,资产定向传承、税收风险、婚姻破裂导致的财产分配纠纷等。

充分考虑好了这些,再去考虑财富的合理增值,保持家庭财富的持续性正向上升曲线,跑赢通胀,实现家庭财富自由。

网友四:

我认为,中产家庭的财富管理主要应该考虑两方面因素,一是抵抗风险,通货膨胀风险和“黑天鹅”事件的风险,二是保证流动性。

根据财富管理的冰山模型,建议应该持有10%的现金资产,10%的高收益高风险资产(股票、基金等),25%的实物资产(房产、收藏品等),40%的长期稳健收益资产(保本理财、年金等),以及15%的保障型保险。

下面我将从两方面谈谈我的看法:一是什么是“中产家庭”;二是“中产家庭”的特征;三是根据“冰山模型”进行财富管理。

01

什么是中产家庭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中国人均收入水平水涨船高,中产阶级这个概念在媒体之中广为流传,但其实官方没有对于“中产阶级”和“中产家庭”的专门定义。

2017年,国家统计局曾对全国居民的收入水平进行过分组,根据2016年全国居民的人均年可支配收入,高收入组的收入大约59259 元,中等收入组的收入大约20924 元;而低收入组的收入不到6000元,为5529 元。如果使用这个标准,中国的中产阶级人数庞大。

胡润百富对于“中产”也有一套界定,他们认为一线城市家庭收入在30万-150万之间的,新一线及其他城市家庭年收入在20万-150万之间的城镇居民,属于中产。根据这套标准,截止2018年,中国大陆中产阶级数量超过3000万户。

根据数据分析,这些中产家庭主要还是分布在北上广地区,其中北京占比接近18%,广东占比为17.35%,上海占比为15.19%。

02

“中产家庭”的特征

在中国,中产家庭主要分布在一线、新一线及二线城市,除了收入水平和资产水平较高之外,他们在财富管理方面同样存在类似特征,主要体现在:

受教育水平高:中产家庭的成员通常是“高知”人群,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热爱阅读,拥抱新知,生活讲究品质,对于财富管理有一定的认知和理解。

工作极为忙碌:身处中产阶级的人,主要从事专业性很强或者管理类型的工作,他们在财富积累的过程中,投入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外加一些照顾家庭方面的时间投入,他们能够专门花在盯大盘、炒股等具体资产管理方面的时间极为有限。

理解市场风险:中产家庭财富升级涉及到一个重要主题,就是劳动性收入向资产性收入的转型,也就是说,以往主要财富积累主要靠工作收入,而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资产投资类收入会成为家庭收入的主体。此时,中产家庭需要升级财富观念,理解风险,保护财富。

03

根据“冰山模型”进行财富管理。

对于收入水平高于社会平均数的中产家庭来说,吃饱穿暖的基本需求早已不是问题,如何让自己的财产保值增值,抵抗通货膨胀是他们的关注重点。

如何进行财富管理,我们主要需要考虑抵御风险和保证流动性两个因素,我们可以参考关于分散投资、长期投资的财富管理模型------“冰山模型”,对自己的资产进行大致的划分和精细化的管理。

“冰山理论”由著名的心理学家佛洛依德首先提出,自然界中我们看到的冰山,其实只是它漂浮在海面上的很小一部分,只占总体积的八分之一,冰山更多部分是潜藏在海平面下的,正常我们不会看见。

中产家庭进行财富管理,可以根据“冰山模型”配置资产:

冰山以上表示的是,现金资产和高收益高风险资产,这一部分的资产流动性很好,随时可以变现,并且具有获取高收益的能力,但是缺点是抗风险能力很差。
10%左右的现金资产,中产家庭的月流水收入很多,调动杠杆的能力很强,所以这一部分的资金不需要很多,大概留足够家庭半年生活支出的现金即可,日常没用使用的时候,还可以投入到货币型基金这一类随取随用的理财产品中。

10%左右的高收益高风险资产,长期来看,股票市场是年化收益最高的市场之一,但是股价短期风险很高,中产家庭一方面不能错过这么好的市场,另一方面又要通过分散投资控制风险,因此这一部分的资产配置不能少、也不能多,既要追求高收益,也要能够承受损失。

冰山一下的部分,主要是实物资产(房产、收藏品等)、长期稳健收益资产以及保障型保险,这一部分资产占比更高,是我们资产的基座部分,他们收益稳定、持有周期很长,能够很好地撬动时间杠杆,通过“复利”让我们的财富滚雪球。

25%的实物资产,主要是房产、收藏品等,房地产除了有居住价值之外,自身价值也能随着经济增长水涨船高,可以在很长的经济周期抵御通货膨胀的风险。当然,现在国家的政策导向明确,购置房地产需要考虑的因素比以往多很多。

40%的长期稳健收益资产(保本理财、年金等),这一部分的资产我们主要是撬动时间杠杆,利用时间去撬动收益,他们的投资时间长、安全,并且收益稳定,通过“复利”的作用,能够很好的使整体资产保值增值。

我们要注意,这部分资产轻易不能动,因为复利只有与时间配合才能作用巨大,你中断了,损失的不仅是短期收益,更是时间。

15%的保障型保险,人生漫长,遇到“黑天鹅”事件的可能性很高,因病返贫、或者家庭顶梁柱意外身故的事件屡见不鲜,我们应该提早注意到这些风险,早做准备。中产家庭应该配备保额较高的意外险、人生险以及重疾险,用小钱撬动风险发生时我们需要的大钱,保证家庭财富不在意外发生时严重缩水。

“冰山模型”教会我们利用分散投资、长期投资的方式进行财富管理,保证资产在能够顺利抵抗通货膨胀、防范风险、保值增值。这个模型不仅对中产家庭有用,对于我们普通人,同样有效。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如何进行财富管理?一部分钱负责保证流动与高收益,主要是现金资产和高收益高风险资产;另一部分钱保证安全和利用“复利”,主要是实物资产、长期稳健收益资产和保障型保险。

以上是我的一点看法,希望对你有帮助,也欢迎在留言区一起探讨。

网友五:

据世界银行和胡润榜的分类,年收入10万元至50万元属中等收入阶层; 年收入50万元以上属于高收入水平; 净资产600万元至1亿元属于富人或富豪。

当然这份报告会有些笼统,但年家庭收入能达到50万元左右,肯定是可以进入中产阶层或以上,我们就按这个标准来谈一下。也千万不要说按照平均统计这个标准有点高,中国人的基数太多了,放在一线城市,一个家庭夫妻两个人加上孩子加上父母,年收入总数50万,也是还算过得去而已~

那么这么一个家庭如何进行财务管理呢?这肯定会涉及到两个方面,第1个是生活,第2个是理财。

第一是生活配置,理财投资绝对不能影响普通的家庭正常生活,这个方面包括供已有的房车贷款、吃喝拉撒,交通费、孩子的学费……

这里要注意一点,人的欲望是无限的,生活方面的配置要适当,其实每个收入都有每个收入层级Level的消费,要节欲也要有所控制,做到延时满足。

这里有一个小方法可以告诉大家,就是建立某个项目的储存罐,比如家庭想去某个地方旅游,那就提前一年为这个项目建立一个储存罐,每个月往里面存一笔有限的钱。有时候本来是计划夫妻俩想去吃一餐大的但是最后选择去了平价的地方,那么就把省下来的钱也可以投入到这个储蓄罐里面,有这样的一个过程,不但会珍惜来之不易,而且过程也会十分有趣。

然后第二方面就是理财配置,根据每个家庭的风险承受能力不同,当然风险偏好也不同。

家庭的理财配置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1部分投入较低风险和理财产品之中比如购买债券、债券基金、保险配置;第2部分投入风险较为中等的基金定投,某些股票基金;第3部分是投入高风险的股票期货等金融产品。

如果没有太多的金融知识建议,还是选择把大部分的资金投入到第1部分,其中保险配置不能忽略,是其中重中之重,人们在意外情况之下是显示的多么脆弱,这一块也要为家人或自己努力建设。

理财这三部分的配置也会根据家庭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在家庭刚刚成立没有小孩的时候而且父母也能够自理可以适当让投入风险较高的产品,但是随着年龄的慢慢增长有小孩,而且父母一定要照顾,风险小的资产的比重一定要慢慢增加,切不可把大资金投入到风险大的产品之中。

虽然要改善家庭,但是不能以家庭的稳定作为代价。切不可追求暴利。

标签: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