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利润、净利润和纯利润的区别?
毛利润、纯利润和净利润都是企业生产经营结果不同的表现方式。
利纯润和净利润基本是相同的意义,也就是所得税后利润。纯利润在民间应用的比较多,当不同的经营期间结束的时候,老板问财务人员经营结果的时候,一般都会问,这个月的纯利润是多少?也就是企业净赚了多少钱。
根据利润表的结构,可以看出企业的利润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基本反映了企业利润的基本结构。
1、毛利润主要是指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减去主营业务成本后的余额,通俗地说就是进销差价。比如商品零售企业经销服装,其某批购进均价100元,该批销售均价为200元,则该批服装的毛利为100元。
生产制造型企业的毛利为产品销售收入减去生产制造直接成本(产品销售成本)。毛利反映了企业主营业务的盈利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经营水平。
2、营业利润是企业的主营业务和非主营业务的经营成果。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其他收益。
营业利润反映的是与生产经营相关的全部收入和全部成本费用的经营效果,也就是企业的经营收入要减去全部的成本费用。该指标同样反映企业的经营水平和盈利能力。
3、利润总额是企业全部的经营结果,也是所得税前利润。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4、净利润是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费用的余额,也就是税后利润,是企业可以自行支配的利润。净利润越高说明企业的经营业绩越好,反之,则越差。
毛利润和净利润之间,在正常状态下呈现同比例增减变动,即毛利润增长则净利润也会增加,反之一般会同比例下降。当然也存在例外的情形,也就是,毛利额增加时,净利润会呈下降的趋势,比如企业毛利增长50%,但净利润只增长20%,说明企业的非主营经营状况对净利润产生了影响;还有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研发费用等的增减变化导致净利润没有同比例变化。
再比如,企业的毛利率很低,甚至为负,但企业的净利率仍然为正,说明企业赚钱了,盈利了,但这部分的盈利能力,主要为非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也就是这部分利润或许来自企业变卖的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或是对外投资收回的收益等相关因素的影响。
因此,毛利润为企业的主营业务利润,而净利润为企业全部经营的利得,也就是反映企业全部的经营结果,正常情况下,毛利润大于净利润。其主要区别就是利润的表现方式不同,反映的经营效果不同,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网友二:
1. 毛利润 = 销售收入 - 产品成本;是企业盈利的重要指标,如果毛利润为负,代表公司处于非盈利状态;只有毛利润充足,企业才有钱支付员工工资、财务费用和税等必要开支。不同行业间毛利润没有可比性,通常大公司相对于小公司来说能够以较低利润存活。
2. 营业利润 = 毛利润 - 营业费用;是指企业从经营活动中获得的收益,是检查企业管理好坏的重要指标。
3. 净利润又称之为纯利润,是指收入减去一切费用后的剩余,是衡量企业效益的重要数据。
假设隔壁老王开了一家超市,每天都忙忙碌碌,可是他却经常吐槽自己没赚到钱。超市全年总营收50万,其中货品成本为38万,那么老王超市的毛利润即为12万元;老王的超市为了扩大知名度在周围商场和小区内发了不少小广告总共用力2万,店铺一个人忙不过来,老王招了个小伙计一年发放工资加福利大约6万,房屋水电煤气等杂七杂八费用全年合计1万,所以老王的营业利润为3万元;除这些必要开销外,还有些额外费用,算下来他每年净剩只有2万多一点,还没有自家小伙计工资高。
通常净利润处在利润表的最后一行,上图是A股某公司的利润表摘要。其中有一项归属母公司净利润是指企业合并利润中归属母公司所有的那部分利润。假设公司X持有公司Y 50%股份,其中公司Y 2017年净利润为100万,那么公司X的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 母公司净利润 + 100 * 50%。如净利润小于归属母公司净利润,说明其控股子公司处于亏损状态。
网友三:
写在前面,据我所知净利润=纯利润
举个简单粗暴的例子,我作为社区楼下水果店的老板,今天卖了1斤苹果,销售额7块。
我花4块钱进的1斤苹果。
所以我的毛利润=销售额-进货额,
我因为进货产生了一些运费,因为卖货进行了一些促销,都会产生一些费用称为可控与不可控成本。
最后再减掉一些税费,就是我的净利润或者纯利润。
所以我的净利润=毛利润-可控/不可控成本
见表格如下~
网友四:
这个问题成了热门问题,说明到年底了,各个公司都开始做年终经营报表了,2018年经营的好坏,最终就体现在这几个关键指标上:毛利润、净利润。
实际上,纯利润和净利润应该是同一个概念,这在每家公司的口径不一样,建议对概念还是做一个具体定义比较好!我在帮助企业做内部经营报表中,对于:
毛利润=主营营业/销售收入-主营营业/生产成本(包含辅料、一线员工的计件工资)-直接相关费用(包括营销费用等);
净利润=毛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税费)-固定费用(房租、折旧费用)+其他营业利润;
再引申一个指标:
毛利额=主营营业/销售收入-主营营业/生产成本(包含辅料、一线员工的计件工资)
实际真正体现企业的盈利能力的,还是“毛利润”这个指标,主营业务赚取利润的效率和能力,是驱动企业成长的最大动力!
在整理2018年内部经营报表和2019年预算表的亲们,有疑问可以私信HC-SH006咨询我,相信可以帮到各位!
网友五:
首先,纯利润是净利润另一种通俗说法,也就是说纯利润与净利润这两者的意思一样的。但在专业上都是采用净利润制作财务报表。
一般来说,毛利润都是正数金额,而净利润有可能是负数金额,且大部分时候毛利润金额高于净利润金额,但也有少数财务报表显示净利润高于毛利润的特殊情况。这可能是因为当期政府补贴或者其他营业外收入的金额,超过了企业经营活动中其它经营成本费用所造成的。比如说,有一个企业当期的毛利润是100万元,在不计算政府补贴的情况下,净利润为50万元,但如果当期有政府补贴100万元的话,那么财务报表上就会显示毛利润100万元,净利润100+50=150万元,净利润比毛利润多了50万元。毛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其他收益,营业利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利润指标,它是企业的核心利润,持续增加的营业利润,代表着企业竞争力不断的提高。
净利润=营业利润-企业所得税=营业利润*(1-25%)。净利润才是企业到手的利润,反应了企业的盈利能力。但净利润一定要结合现金流量表来看,用经营现金流净额与净利润做比较,只有经营现金流净额大于净利润,才能相信公司算出来的净利润是可信的,如果差很多,就要对公司的经营状况怀疑了。
举个例子:
小张开了一家服装店,
卖了10000元=营业收入
衣服进价为3000元=营业成本
在门口贴广告牌1000元=营业费用
店员工资2000元+租金2000元+进货差旅费500=4500元=管理费用
借款经营的利息支出500=财务费用
那么小张服装店的利润指标为:
毛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10000-3000=7000元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1000元
所得税=营业利润*25%=1000*25%=250元
净利润=营业利润-所得税=1000元-250元=750元
网友六:
净利润和纯利润实质是没有区别的,纯利润是通俗的叫法而净利润是专业术语。
毛利润通俗的说就是大概的利润,可以这么理解:售出价格-直接成本=所得利润,就是不去计算的太过于精细。
净利润就是通过精细的减掉各项支出的最终盈利;售出价格-进货成本-人工-房租-房租-水电费-营业税-电话费等各项辅助售出的费用=最终利润。
毛利润与净利润的关系:毛利润>净利润,净利润高的业务才能赚钱;毛利润高,而净利润低的业务就亏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