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毛利润、纯利润和净利润有什么区别?

2022年05月16日 好文阅读 暂无评论 阅读 0 views 次

其实净利润和纯利润是一个意思,所以我想题主是想问:毛利润、净利润之间有什么区别?

其实作为在金融、财经上的小白来讲,很多人不明白净利润、毛利润还有利润三者是什么含义,下面我们就来给大家做个详细的介绍:

1.利润

所谓的利润其实就是指公司、企业在一定期间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果,即收入-费用后的结果,它是反映经营成果的最终要素。利润通常包括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和营业利润等几部分。其中,投资净收益反映公司、企业投资活动的财务成果,是投资收益和投资损失相抵后的余额;营业利润是反映公司、企业营业活动的财务成果,包括主营业务利润和其他业务利润;其公式为:营业利润 = 营业收入 - 营业成本 - 期间费用 -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2、毛利润

毛利润,通俗叫法叫毛利,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内的产品的销售收入(营业收入)扣除可直接分配的成本(比如材料、人工)。其计算公式为:毛利润=销售额-产品成本(直接成本)

3、净利润

实际上大家听得最多的是纯利润这个叫法,这是净利润另一种通俗说法。但在财会等专业上一般都是采用净利润这个词来制作财务报表。净利润是指企业销售总额中,减去了直接分配的成本和间接分配的成本之后,公司的利润留存。

净利润是一个企业经营的最终成果,净利润多,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好;净利润少,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差,它是衡量一个企业经营效益的主要指标。其计算公式为:净利润=毛利润-不可直接分配的成本或者是净利润=利润总和-直接分配的成本-不可直接分配。

举个例子:

一个鞋厂一天生产了100双鞋,卖了1000元,其中制造鞋子的材料费300元,员工工资300元,水电费50元,营业税30元,废料回收100元。那这个时候。该鞋厂这一天的

毛利润为:1000-300-300=400元

净利润:1000-300-300-50-30=320元

而营业利润则为:1000-300-300-50-30+100=420元

所以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营业利润>毛利润>净利润,净利润是一个企业的最终经营成果,净利润多,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好;净利润少,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差,它是衡量一个企业经营效益的主要指标。

网友二:

关于这三个名词的定义和理论上的区别,很多回答都讲的很好,关于在理论上的区别,大家可以参看其它的回答,在这里我用最通俗的比方给大家描述一下区别,请大家拍砖。

毛利润,实际是营业利润的俗称。

一个企业成立之后,肯定需要有主营方向或者日常经营的项目,也就是企业的主业。企业日常经营取得的收入去掉购进的成本、人工费用等等杂七杂八的东西,计算出来的就是营业利润。一句话,和企业连续经营有关的收入扣除相关成本就是营业利润。

纯利润和净利润在字面上很难分清,基本上都是一个概念,就是企业所有的收入减去所有的成本费用以及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后的余额。说白了,就是企业真正到手的利润,对这部门利润,国家和交易方都不会去找企业麻烦的。

在毛利润和净利润之间还有一个利润总额的概念,就是企业在经营中可能会偶发一些其它的经营,比如出售固定资产等,这些收入或支出与企业的日常经营关系不大。营业利润的数额再和这些收入或支出进行计算后得出的数额就是营业利润。这部分钱,就是准备缴纳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的基数。

总结一下:

企业日常经营中产生的利润是营业利润,再和偶发经营行为计算后产生的利润是利润总额,利润总额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后就是净利润。

网友三:

财务制度较规范的企业,主要是指一些大型企业,上市公司。这类企业对于毛利润,纯利润,净利润之间是非常清晰的。因为要严格按照财务制度,按照会计处理原则核算。而对于很多的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对毛利润,纯利润,净利润的处理方式比较模糊。所以,会有很多的经营者会有对这些概念的疑问。

01

毛利润的概念及会计处理方法

生产企业的毛利润概念:

生产企业的毛利润是指产品成品的出厂价格减去生产成本。主要是从这两个要素去进行核算的标准。

出厂价格一般是指离岸价,也就是从工厂发出去的价格,运费由购买方支付的形式。出厂的价格是属于变动的定价指标,引起变动的有两个主要因素。一是生产成本的变动。二是市场营销的需要,采取的降价或者涨价。

生产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成本,人工费用,低值易耗品分摊。这些费用又包括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每一个企业在这方面的会计处理方式不同。大都是指直接计算直接成本,有些间接成本计入管理成本的会计科目。

举例:

某企业的一件成本市场定价为1000元。各种原材料成本每件为600元,人工费用分摊为100元,低值易耗品分摊为30元。那么,此件商品的毛利润=1000-600-100-30=270元。

流通企业的毛利润概念:

流通企业的毛利润是指销售收入减去销售成本。主要就是围绕者收入与支出两个要素做核算标准。销售收入就是产品直接到用户的价格,也就是客户实际支付的价格,就是实际的销售收入。销售成本主要就是指商品的进价成本,物流运费。这些都是变动的成本,商品每次的采购价格会不同,运费基本属于比较稳定的费用。

举例:

某商家销售一件商品为1300元,此商品到岸成本价为:1000元,送给用户产生的物流费用:50元。那么。商家核算此商品的毛利润=1300-1000-50=250元。

无论是生产企业还是流通企业,毛利润都是指销售收入减去销售成本,而销售成本都是指直接成本,而不是间接成本。

02

纯利润与净利润概念相同

我们经常会说纯利润是多少,净利润是多少。两者的财务表述意义都是一样的。我们口头表述大都是会说纯利润是多少。而在企业财务报表里没有纯利润一项,只有净利润。

但在我们日常经营中,会有一个理解,就是纯利润是指某件商品去掉直接费用,再减去间接费用分摊,所能剩下的利润称为纯利润。而净利润大都是指企业整个经营在某一个会计周期内,所创造的整体利润。这是在具体经营中会产生的不同。比如净利润,会包含一些营业外收入等。而纯利润主要是与主营业务收入创造的利润。

03

纯利润与净利润的会计处理方法

净利润的会计处理方式,主要与以下几个会计要素有关。利润总额,所得税,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净利润的计算公式: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其它收益。

有些企业采取的会计处理方式不同,但在年度损益表,可以清晰的了解企业对于净利润的会计处理方法。

对于净利润的处理方式,生产制造企业与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处理方式大致相同,只是涉及到的会计科目多少的问题。通常只是一个企业在一个会计年度内(主要是1年),最终经营结果。也就是核算盈亏情况重要的会计指标。也是一项静态的财务指标。

04

毛利润与净利润的主要区别

我们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可以明确看出两者的会计计算方式是完全不同的。毛利润是动态财务指标,而净利润是静态的财务指标。要想了解一个企业的业绩如何,最重要的还是要看净利润。毛利润的计算的意义在于,企业是否能够确定做某项业务,如何进行成本控制等。

总结:

我们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可以了解到纯利润与净利润是一个相同的概念,纯利润是净利润的通俗叫法。它们与毛利润的区别,主要是毛利率主要是代表企业产品的盈利情况,而净利润是代表企业的整体盈亏情况。毛利润是一个变动的财务指标,而净利润是静态的静态的指标。

网友四:

进行股票投资重点是要选择好股票,衡量股票是否属于好股票,一是要看股价是否便宜(这里是指相对其内部价值是否便宜),二是公司是否属于好公司。如果能够选到选到市盈率低并且公司增长业绩好的公司,那么恭喜你,就找到了“戴维斯双击”的机会。

衡量一个企业增长业绩,必须要看企业的盈利能力,衡量一个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主要有毛利润、营业利润和净利润。企业创造利润主要是通过营业收入与营业成本之差来实现。

营业总成本主要包括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费用和资产减值损失,总而言之就是经营活动中所花费的费用均记入营业总成本。

营业总收入主要包括营业收入、利息收入、已赚保费、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等,而后三个主要针对金融公司。

毛利润

毛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润与营业收入的比值就是毛利率。毛利率主要反映的是产品或服务的盈利能力,高毛利率的产品或服务说明有较强的竞争力。最典型的代表就是茅台,茅台的毛利率长期保持在90%以上。巴菲特的三个选股标准之一就是毛利率在40%以上。

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营业总收入-营业总成本,营业利润与营业总收入的比值就是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相比毛利润增加了其他的管理成本,所以更能反映主业的盈利能力,持续提升营业利润率是企业综合竞争能力不断提升的表现。如果一家企业的毛利率很高但营业利润率不高,说明该企业虽然抱住了一个“金疙瘩”,但是管理人员的管理成本偏高,造成营业利润率不高,这样的企业也需要警惕。

净利润

净利润=营业总收入-营业总成本+其他收益-所得税,净利润与营业总收入的比值就是净利率,也就是常说的ROE。净利率是投资者最关注也是最直接的一个指标,但是这个指标也是最会骗人的,很多企业调整利润就是调整净利润,因为净利润包括营业外收入,可以通过买卖房产、古画等其他手段来调整利润,如果一个企业利润主要来源于营业外收入,那么基本可以确定,该企业在美化自己的报表,投资者应远离。

同时,净利润不等于挣到钱,并且两者可以有很大的差别,因为企业卖出产品不一定就可以收到现金。所以,净利润一定要和现金流量表的“经营现金流净额”对照着看,例如上图,同样产生了200万的净利润,但是否收到现金会产生“天壤地别”的差距。

综上所述,毛利率是衡量企业生产出产品或服务的竞争力,营业利润率是衡量企业生产经营的综合竞争力,净利率是衡量企业的综合盈利能力,但净利率最会骗人,一定要警惕。

网友五:

毛利润=销售价格-原料进价-人工费;有时候也考虑一些其他因素;

会计上,没有纯利润一说,

净利润,一般是指企业当期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后的金额,即企业的税后利润。

净利润=毛利-主营业务税金-经营费用+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 管理费-财务费+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所得税

毛利润和净利润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否缴纳税款;

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区别,但是这里的界限并不是十分确定的;

比方说,毛利一般是指企业的营业收入减去成本,但是很多隐含成本都没有包含在内;比方说设备的折旧费用,企业为选择合格供应商而发生的审核费用等等;

实际上,净利润与毛利润都是收入减去成本;

但是净利润在考虑成本的时候十分细致;

而毛利润一般考虑的成本是与产品制造与销售直接关联的成本;

比方说,一套衣服的销售,考虑的成本为:

1 制造人员、销售人员工资与奖金;

2 销售费用;

3 运输费用;

4 原材料采购价格;

5 制造成本;

而对于研发与设计成本、设备折旧成本、税收成本等没有考虑;

实际上,毛利润反映的是一个产品的潜在成长力;

净利润则更多的反映的是当前的企业水平;

网友六:

首先我们看下相关的概念

首先纠正一下“纯利润”与“净利润”要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只是一种不同的叫法而已,但在财务报表中都是用“净利润”,不用“纯利润”;“纯利润”是小本生意的口头语用,上市公司都是习惯说净利润。

毛利润是指产品收入扣除产品成本后的利润,也可以说产品差价就是毛利润;是毛利与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的百分比,其中毛利是收入和与收入相对应的营业成本之间的差额,用公式表示:毛利率=毛利/营业收入×100%=(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100%。

净利润是指产品总收入扣除产品一切开支(成本,材料,人工,纳税...)等的利润;称为税后利润!

其次两者的区别

毛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收入不用解释了,是销售商品/服务获得的收入。营业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和直接生产的人工成本,所以,毛利润=营业收入-原材料-生产相关的人工成本;在实际操作中,制造业和贸易流通行业的毛利润是比较低的,而服务业的毛利润比较高。

二、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利润是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利润指标,营业费用主要包含广告支出和销售部员工支出。管理费用主要包括非生产和销售部门的工资、公司咨询费、差旅费和租金以及折旧摊销。财务费用就是利息的支出。这里忽略了营业外支出和收入对营业利润的影响。

三、净利润=营业利润-所得税=营业利润*(1-25%)。

综合以上分析得出“毛利润”与“净利润”区别很大;毛利润只是大致算一下收入与成本之间的差价,计算的比较笼统;而净利润计算的很详细涉及成本有开销的费用都计算在内,扣除一切开销后的利润才是进口袋的钱。

网友七:

由于要了结毛利润、存利润、净利润三者之间的关系,需要有一定的财务基础才可以很好理解,下面,我先给大家简单普及一下这三者的基本概念:

毛利率

即销售毛利率,是销售净利率的基础,没有足够多的毛利率便不能盈利,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成本控制和产品定价有关的问题。销售毛利率越高,说明企业销售成本在销售收入净额中所占的比重越小,在期间费用和其他业务利润一定的情况下,营业利润就越高。

纯利润

指毛利扣除期间费用之后加上投资收益,资产减值损失等的余额,这反映的是企业考虑生产+运营之后的绩效。利润总额则是营业利润加营业外收入减营业外支出后的余额,营业外收入(支出)反映的是企业经营活动之外的损益,这些活动具有偶然性。

净利润

是利润总额扣除所得税之后的余额。在这些利润中,毛利是企业利润的基石,是纯“产品生产环节”是否赚钱,营业利润和利润总额包括净利润实际是在毛利的基础之上不停地减各种成本。

给大家做了一个入门的普及,我想大家应该对毛利润、纯利润、净利润都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了吧。为了让大家更加从生活的角度去理解这个问题,下面举个例子:

打个比方,毛利润相当于娶一个美女回家但是没有考虑付出的成本;纯利润相当于娶一个美女扣除给丈母娘的礼金;净利润就是把这个美女娶回家扣除给丈母娘的礼金,摆酒席的费用等等所有的付出,最后得到了一个老婆,就是净利润。

毛利润,是指:售价-可直接分配的成本=毛利润。

例如:一件衣服,售价100元;制造衣服的可直接分配的成本:原材料,员工工资等30元。毛利润,即是100元-30元=70元。

净利润,是指:毛利润-不可直接分配的成本=净利润。

例如,衣服的毛利润:70元;不可直接控制的成本:水电费、各种税收等60元。净利润,即是70元-60元=10元。

纯利润,是净利润的另一种说法。

看图说话,一般而言:

毛利润=1-2-3,注释:属于直接收入对应直接成本;

营业利润8=1-2-3-4-5-6±7,注释:属于经营收入对应经营成本;

利润11=8+9-10,注释:属于收入对应成本;

净利润13=11-12,注释:企业所得税后利润。

简而言之,毛利润,只是减去可控制的成本;净利润,则是减去所有成本,包括不可控制的成本。

网友八:

下面我将根据自己的经验认真回答这个问题。

毛利润、纯利润、净利润之间有什么区别?
利润的本质是企业利润的体现,是全体员工的劳动成果。与剩余价值相比,利润不仅在质量上相同,而且在数量上也相同。利润的差别在于可变资本的剩余价值,即总成本的利润。因此,一旦收入转化为利润,就会赚取利润的源泉和反映在利润中的物质生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56页),所以,赚钱的形式有很多。在资本 在社会主义社会,利润的本质是:它是资本的产物,与劳动无关。利润是资本的生命,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

一般来说,利润总额是净利润的 "对称"。净利润是在毛利润的基础上获得的,净利润和净利润是同一个概念。我们分别来看一下毛利和净利。1. 毛利 毛利=销售价格-原材料采购价格-。

人工成本。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毛利只是指产品的销售价格减去生产过程中只与产品直接接触的原材料和人工成本,不包括税费。毛利直接反映了公司的成本控制能力和 "核心 "盈利能力。如果公司的毛利为负,要么是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不好,要么是公司产品的盈利能力不好。总之,企业的 "核心 "不好。例如,一双鞋的售价为1000元,制作鞋子的直接成本如下。

原材料和员工工资300元。毛利为1000-300元=700元。2. 净利润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净利润和利润总额都是在毛利的基础上计算的。通过加减企业剩余的收入和成本或费用,如投资收益、投资损失、政府补贴等,最终得到反映企业整体盈利能力的净利润。比如说 在上面的例子中,鞋子的毛利是700元;不能直接控制的费用:水电费、各种税费等是600元。净利润为700元-600元=100元。因此,净利润反映的是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而毛利润反映的是公司 "核心产品 "的盈利能力。一般来说,在投资过程中,投资者更愿意看一家公司的净利润及其增长率,但事实上,净利润的构成过于复杂,其增减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很 很难真实反映一家企业的真实盈利能力。因此,个人在了解公司的主营产品后,更倾向于关注公司的毛利率和毛利率的增长情况。欢迎关注君银投资官方咨询微信。盛一财!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我个人的观点不代表君银投资顾问公司的官方观点。如果您有不同的想法或建议,可以直接在下方留言或关注我的标题号进行交流。

总利润

毛利是指产品实现的不含税收入与不含税成本的差额。由于增值税与价格和税金是分开的,所以特别强调不含税。在现行的购销存制度中,称为税后毛利。

1. 计算毛利的基本公式如下:

毛利率=(不含税销售价格-不含税采购价格)×100%。

2. 不含税销售价格=含税销售价格×(1+税率)

3. 不含税购买价格=含税购买价格×(1+税率)。

4. 对从一般纳税人处购进的非农产品,购进时应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销售时应取得17%的进项税额,并缴纳17%的销项税额。

5. 小规模纳税人购进非农产品,向税务局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按4%的进项税额提取,缴纳17%的营业税。

6. 小规模纳税人购进非农业产品,未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应在销售时按17%缴纳销项税额。

7. 一般来说,增值税是一种附加价格税。它不影响毛利率,但购买价格和销售价格不含税。为了正确计算毛利率,只需根据道具将毛利率换算成不含税的进货价和销售价即可。

净利润

净利润是指从毛利润中扣除各种费用和税金后的剩余利润。

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它是指在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的日常活动中产生的利润。其内容是主营业务利润和其他业务利润扣除期间费用后的余额。主营业务利润等于主营业务收入减去主营业务成本和主营业务应承担的流转税,也叫毛利。其他业务利润是指其他业务收入减去其他业务费用后的差额。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以上便是我的一些见解和回答,可能不能如您所愿,但我真心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不清楚的地方您还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每日精彩科技”我将竭尽所知帮助您!

标签: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