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年轻人只有踏实上班才有出路吗

2022年04月01日 好文阅读 暂无评论 阅读 0 views 次

其实我并不赞成这种的说法,年轻人如果一味的求稳当,那将丧失掉对于生活的好奇,对于生存的动力。

在我看来:年轻人就该出去闯一闯,没有经历过社会的毒打人,所得到的稳当,那就不叫稳当。因为一切来的太过容易,他自己只会觉得一切很简单,所以根本就不会珍惜现有的生活。更不会懂的生活的艰辛,

而这种愚昧与无知,对于他本人来说,如果现有的生活没有变化,那也许没有什么影响,但是只要工作上出现任何的变故。令他失去了安稳的工作,那么他所表现出来的状态绝对是相当差的。

所以只有趁父母还有余力之时多出去闯一闯,去体验生活的不易,去感受生活中的人情事故。那么将来这样无论是怎么艰难,只要我们还有一口气在,那么我们就不会被生活击倒。

古代有句话说的好,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加油吧↖(^ω^)↗少年

鼓励你们也鼓励我自己。

网友二:

没有顶尖的知识,没有富裕的家庭,没有丰富的经验,没有极高的情商,你凭什么不上班就能有出路?

不上班有出路,要么是创业成功,要么是回家继承家产,请问这些你有吗?没有,我们只是一个普通人,只能上班。

我大学毕业那年,因为是天坑专业,很多人工作半年都开始转行,宿舍同学开始找我一起去做餐饮,我是十分不愿意的,餐饮行业虽然利润高,门槛低,但是竞争激烈,我们刚出学校没有社会经验,没有家里资金支持,一旦失败就很难翻身,一番了解后,他是加盟了一个品牌,从选址到开店材料厨师别人全程服务,但是他预选的位置我是一点都看不上,加上我自己对加盟行业的了解,我直接劝他先工作几年再说,在要签的合同中指出超过10处以上的坑,这些坑让他成本增加至少2成,结果他不以为意,套了信用卡,花呗,终于和另外三个人凑了20万开店,当时是19年底,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吧,疫情没有人流量,加盟的坑让他处处多花钱,很快在2020年4月底直接关门大吉,然后银行卡,花呗欠款到期爆发负债累累。

反观安安心心上班的人,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但是也没有负债呀。倒是有几个家里条件好的继承家里资产,现在已经资产千万了。

最后再说一下那些创业成功的人,比如雷军上学期间就是天才,比如王兴,马云,家里条件好创业失败赔钱也无所谓,再比如刘强东,大学期间就开始创业,还能追到女朋友给自己带来帮助,创业成功的人开始就不一般,多数都是多次创业,他们有赔了重来的资本,我们没有这些特点,那只能老老实实去打工了。

网友三:

我就是千千万万年轻人中的一员。稳稳当当上班是正真的出路吗?我要画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从大学毕业至今,也算勤勤恳恳在工作。可是现实呢,存款没有,人生价值最大化了吗?也没有!碌碌无为,沉浸在自己所谓的舒适圈里。

也想过要好好奋斗,好好努力,为自己为家人创造更好的条件。然而,就只是想想,并没有真正付诸行动。现在社会信息量太大,所以年轻人容易被信息所干扰,一会儿想这样,一会儿想那样,也会很焦虑。最终做了行动的矮子,最终也没有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自然也没有收获。

想要改变现状,找到真正的出路,行动是最为重要的。但是,行动之前的选择更为重要。所谓一失足成千古恨,就是这个道理吧。选择对了,同时付诸行动,那么想要的成功,肯定会到来。

2022年,注定会是不平凡的一年,我准备好了,从改变自己开始,克服惰性,摆脱焦虑,一步一步稳扎稳打,未来定会等来静待花开。

也借头条平台的这个问题记录自己的当下,跨出第一步很重要,坚实而有力地走好接下去的每一步!那么,你未来的出路会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好!

网友四:

如果靠一直上班,实现财富自由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对于年轻人而言,上班却是实现财富自由的必然途径。

这句话怎么理解,我们从以下几个方向聊聊:

一、上班是年轻人了解自我的途径

我们每个人要想在社会上生存,必然需要有一个“定位”,这个“定位”决定了你的社会价值是什么,有了价值你才能有所贡献,有所贡献你才能够得到生存和发展。

比如外卖小哥的定位是“送餐员”,他们的价值是通过送餐满足不能做饭人的食饮需求;

比如写作者,他们的定位是通过内容创造给他人带来精神需求……

如果年轻人不上班,他就不可能认知自我,在社会上就找不到自己的定位,而没有定位,他们就无法贡献出自身的价值。

要找到属于自己的定位,就需要深刻了解自己,而要深刻了解自己,必然需要与社会产生各种碰撞,通过碰撞反弹后,你才能够清晰的了解自己,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想干什么,不想干什么等等。

只有当你了解了自己,你才能够发挥出最大的优势,才能有所创造,才有可能实现财富自由。

二、年轻人得做加法

很多年轻人从大学这个象牙塔出来后,其实对于社会的认知并不够,这个时候急着去创业,十之八九都会失败,我不知道有没有人看到《燃点》这部创业纪录片,里面很好的诠释了什么是创业。

创业对人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比上班的要求要高得多的多,如果一个人上班都上不好,那创业更创不好。

对于年轻人而言,只有好好老实实上班,才能有所积累,不管是经验、学识、技能、人脉等,只有平台才能你给想要的一切,离开了平台,积累从何而来,不是空中楼阁吗。毕竟创业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

年轻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多做加法,多做积累,这样才能从中筛选出未来适合自己走的那条路,也才有可能实现财富自由。

三、年轻人不了解创业

在第二点中,我们谈到创业对人的要求非常高,比如需要有坚忍的意识力、越要越挫越勇的信心,需要自身有过人之处,需要强大的学习能力、分析能力,需要有一支强有力的团队等,其实这些要求很多人都不具备,所以创业成功者才是凤毛麟角。

很多年轻人在都不解创业是怎么回事时,就一头扎了进去,就像开奶茶店一样的,对市场没有分析、对产品没有了解,也根本不懂得管理,怎么可能做得好?

总之,作为年轻人,利用企业平台多做积累,才能可能在某一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创业成功,最终实现财富自由。

网友五:

一直奉行“宁做创业狼,不做打工狗”可是,当我负债累累走进工厂以后,我才发现,做狗其实也没什么不好。

在这里我先说说我的创业经历:

我从2014年开始创业,那年,我19岁。

创业的第一个项目,我选择的是服装行业,那个时候,网购还不是那么流行,实体店也还有生存的空间。

那年,我和老婆刚刚结婚,懵懵懂懂地,我在我上学的城市盘下了一个服装店,做起了学生装的生意。

刚开始的时候,我那个小店的生意还不错,虽然算不上挣大钱,但是比起打工来说也是要强上不少,碰上星期六星期天的时候,一天的利润能达到2000多。

可能对于有的人来说,这些钱不算什么,但是对于刚踏入社会的我来说,这份收入已经很不错了。

要知道,在那个时候,我们当地小县城里辛辛苦苦地工作一个月也才挣两三千块钱,因此,我飘了。

服装店正式开始挣钱以后,我开始呼朋唤友地整天吃喝玩乐,有的时候,正是生意高峰期,我却关上店门,带着兄弟朋友去吃饭喝酒。

正所谓,一份耕耘一分收获,没过多久,我的小店就撑不下去了,开了半年多,我店里的货因为没有钱更新,导致顾客越来越少。

苦苦坚持了一段时间,我的小店倒闭了,欠下了不少钱,我当时本打算换个地方重头开始,可是后来网购的风靡彻底打乱了我的计划。

第一次创业,我失败了,败在了自己的心浮气躁,败在了自己的高傲自大。

服装店倒闭以后,我回到了家,就在这个时候,我接触了一个搞特种养殖的朋友,养的是一种叫豚鼠的小动物。

刚开始养殖的时候,事情发展的也确实挺好的,我养的小动物在我们当地比较少见,因此,感兴趣的餐馆和朋友也是挺多的。

那个时候,我想的挺好,把规模扩大,等挣到钱以后就成立合作社,带着村里的人一起养。

但是后来,我忽略了大众消费和小众消费的区别,我的养殖场刚发展起来没多久就遇到了很多养殖人都头痛的销售问题。

我养的豚鼠确实很少见,因此引得很多人对它充满了好奇,有农户想尝试着养殖它,有开餐馆的想尝试吃它。

可是,就因为太稀少,所以能接受它的人少之又少,除了一些养殖户愿意买回去养,其它的就很难卖出去了。

后来,我的特种养殖生涯不得不宣告终止。

特种养殖结束以后,我仗着自己有些许的养殖经验,于是随意收拾了一下养殖场地,改成了养猪场。

我的想法也是挺好的,既然小众养殖面临销售的难题,那么我不如就养殖大众消费的,那样就不存在销售的问题了。

更何况,我们村资产上百万上千万的家庭都是靠养猪养出来的,因此,我认为,既然别人能行,那么我肯定也行。

可是,有句话叫做想象很美好,现实很骨感,当我折腾完一切,准备销售第一批生猪的时候,我的猪场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灾难。

2019年的八月份,我的第一批生猪达到了出栏的标准,按照我的推算,养到年底的时候卖出去,怎么也能挣它个三四十万。

然而,灾难总是来得那么猝不及防,就在那段时间,我们村突然就开始爆发了非洲猪瘟,没有人知道它是从什么地方来的,也没有人知道应该怎么预防和治疗这种疾病。

短短一个星期的时间,我的猪场就彻底没了活口,其实不止是我,包括我们整个村子,活下来的养殖户也是屈指可数。

一场灾难,让我再度负债累累,有人劝我:农村的钱不好挣,实在不行的话就去打工吧。

可我却坚定地认为:宁做创业狼,也不做打工狗。

再后来,因为猪场刚清场,而且猪瘟的风波也还在时有发生,因此,我不敢继续折腾养殖。

既然养殖做不了,那我就做种植,反正我们家也有几十亩地。

当时,我们当地在疯狂地炒一种叫做“魔芋”的农作物,甚至很多人都吹嘘“一亩魔芋十栋房”什么种的好亩收入几万几万不是难题。

就这样,我入坑了,结果发现,魔芋这东西太娇气,要想成功,天时地利缺一不可。

对于从来没有接触过种植业的我来说,一上手就选择这么考验技术的东西,要想成功,可谓是难上加难。

在亏了几万块以后,我决定走魔芋加工这条路线,结果,就在摸石头过河的过程中,我的家里发生了一些意外,导致我不得不停下摸索创业的念头。

再后来,我父亲病了,给他治好病以后,我已经被负债给压得喘不过气来,思前想后,我终于决定,安安稳稳地找个工厂好好上班。

毕竟,创业太累了,而且这年头小本生意的门槛太低,导致行业竞争太大,连续折腾几年,钱没挣到不说,心却操碎了,几乎是到达抑郁的边缘,上班的话,最起码不用操心那么多,还会活得轻松一些。

后来,在朋友的介绍下,我去了东莞一个生产半导体的工厂,那里每天8点上班,然后八点半下班,除去中间吃饭的时间,每天上班时间是十一个小时。

第一个月,我领到了6400块钱的工资,我顿时意识到,其实安安稳稳地上班没什么不好,最起码,一年到头可以毫无风险地挣个几万块钱。

而正是在打工的过程中,我认识了一个人,她过的日子让我更加坚定:其实安安稳稳地上班,也挺好的。

这个人叫小林,是个做事很干练的女性,比我大四岁。

她从21岁的时候就进了那个厂,后来跟一个同事结婚,两个人在工厂里一起上班挣钱。

十多年的时间,两个人在广东买了房子,而且还买了一辆三十多万的小汽车。

有一次聊天,她问我之前是做什么工作的,我告诉她说我之前是自己创业的。

她告诉我:这年头创业还不如打工,创业的大多负债累累,打工还能攒下一些钱。

我不同意她说的话,于是反驳她:最起码创业的人不用看人脸色,生活没有这么枯燥。

她告诉我:创业比打工辛苦,而且操心又多,哪里像打工,只要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就可以,不需要担惊受怕的。

我告诉她:打工一年也挣不了多少钱,可是创业的话运气好就能挣到大钱。

她告诉我:其实人活一世,不一定要折腾来折腾去才精彩,像我们这样,该上班的时候就两点一线,不上班的时候就开着车到好玩的地方玩一下,不用去分析市场,不用考虑做什么来钱快,更不用担心做生意亏本。

听到她这样说,我沉默了,回想起自己这么多年的创业经历,除了积攒到一些没什么价值的经验,其它的还真的是什么都没挣到,不仅心里压抑,而且还负债累累,连家人病了都要借钱去治。

她接着告诉我:其实在我们工厂,只要坚持上班十多年的,买车买房根本就不是什么问题。

她的话我不得不承认,在现在这个社会,哪怕是最基本的工厂,两口子工作一年也能省下七八万块钱。

可是创业呢?运气好可以多挣一些,运气不好说不定得亏钱,但是现在这个社会,行业的竞争导致生意真的不好做。

因此,经历过这样的事情以后,我想告诉那些想创业的年轻人,现在的小本生意真的不好做,想创业,还是要慎重考虑为好!

千万不要喝了几口网络鸡汤就满腔热血地想要去创业,想要做自己,相信我,有可能到最后会把自己搞得精疲力尽!

标签: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