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毕业以后该选择上班还是创业
为什么说:年轻人稳稳当当的上班才是真正的出路?
这句话里有几层意思,理解透彻,确实能够找到真正的出路,但同样,太过于简练的话,容易在理解上出现偏差,所以这篇内容,阿胖来好好帮你剖析一下这句话的深层次意思。
一、稳稳当当,并非安于现状
这句话里的第一层意思,就是针对于“稳稳当当”这四个字,想要告诉我们的是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逐步前进,而不是安于现状,整天玩耍,丝毫不考虑进步。
我有一个朋友,就对这句话的理解出现过偏差,他刚接触到这句话的时候,在他看来稳稳当当的上班,就是指每天朝九晚五,以一种最稳定安逸的姿势去工作。
他本身的学历还不错,脑袋也挺聪明的,但因为对这句话的理解出现了偏差,硬生生的找了一个比较稳定的公司,在里面朝九晚五安逸了5年,他找到真正的出路了吗?
并没有,他的收入不高,由于安逸惯了,也就不怎么想事情,成为了一个月光族,可以说这5年下来,几乎没存款,关键是能力还停留在刚毕业的样子,几乎没有任何进步,谈了好几年的女朋友也与他分手了,给出的理由是实在看不到未来。
你觉得我朋友这样算是找到了真正的出路吗?这是把自己逼向了死路。
所谓真正的出路,是需要一定的金钱去支撑的,金钱靠自己的能力来换,所以的“稳稳当当”其实就是一步步的去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从而逐渐换到更多金钱,走出一条真正的出路,可不要理解为安于现状了!
二、速成、暴富的思想害人不浅
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了,而我们的焦虑也伴随着不断在增长。
阿胖记得很清楚,刚毕业的时候,这样的文章标题特别多:
"我,24岁,拥有一家自己的上市公司"
“我,22岁,月薪10万”
“我,26岁,年薪千万”
这些文章让我们觉得自己比废物还废物,整天焦虑的不行,也想让自己变成这样,所以暴富、速成的思想也就开始不断在我们心里发芽,从方方面面就能看出来。
有这样一个词叫做“倍速生活”,也就是生活中的所有事情都要开倍速,比如看一个学习视频,30分钟可以看完,结果我们偏偏要开1.5倍速,试图在更短的时间里看完。
明明投资的本质是长期持有,为了暴富,我们常常试图抄底,结果却是把自己套劳,资金链彻底断了。
在市面上凡是看到速成、暴富之类的课程,就像找了迷一样的买下了,渴望通过一门课就彻底改变人生,这不也是期待速成的一种状况么?
但其实所有速成、暴富的思想,待在我们脑海中,只会害了我们。
你说那些文章里的人是真实存吗?阿胖觉得确实有这样的人,但是是凤毛菱角,只不过在互联网的帮助下,把这些顶级人物拉到我们面前来展示,让我们误以为身边就有不少这样的人。
但真正的事实却是99%的人都是很普通的人,像年纪轻轻就有如此好的成绩的概率几乎为0,如果我们用自己普通的身躯去挑战神一样的战绩,到最后只会把自己给摧毁了,此时此刻,最好的出路确确实实是稳稳当当的上班!
三、上班优于创业
有些人可能会把稳稳当当的上班理解为先上班,做好准备再创业,但阿胖想说的是,稳稳当当的上班就是一直稳定的上班,才能找到最后的出路,而不是稳定的上班之后创业才是真正的出路。
创业也是九死一生的一件事,就算你积累再多,一旦出现不可避免的问题,创业的公司几乎也会倒闭。
就比如这次疫情,连海底捞、西贝这样的巨头公司都撑不住3个月,中小企业不知道要死多少,再来看看上班,这次疫情虽然对上班族也有影响,但是很多时候,上班族只要承受一下降薪的风险,抗几个月就完全可以再继续工作、努力下去了,比起老板的破产、倒闭来说好太多。
有人说创业赚的钱多呀,确实,创业到后期赚的钱肯定是比上班多,但大多数人熬不到后期啊,前期就倒了,损失惨重,不知道亏多少,而上班随着自己的努力,工资越来越高,平时记好账,怎么说也能过上一个小康生活的,对大多数人来说,小康生活正是他们期待的生活。
总结:为什么说:年轻人稳稳当当的上班才是真正的出路?
对于这句话,我有以下3点理解:
1.稳稳当当,并非安于现状
2.速成、暴富的思想害人不浅
3.上班优于创业
希望能够帮到你
网友二:
因为稳稳当当的上班是一种最安全的自我发展策略,这个策略可以延伸出不同的路,进可攻退可守。接下来从三个方面分析一下为什么稳当上班最安全的策略。
常听到某CEO退学创业,某创始人裸辞去打天下的例子,例子的确很成功,但那是集合上百年来创业史中的几个例外而已,可以说数十万里挑一。大家都选择性地忽略那些下场惨淡的奋斗者,大家都喜欢听那些英雄故事,以至于情绪上得到满足了,却忘了世界惨淡的一面。
如何在上班中寻找自我发展?
一、利用稳定的经济来源报班学习新技能
1、如果听信一些鸡汤,贸贸然裸辞去创业,就像把自己扔进大海去淘金,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灯塔,但不会有具体的地图。幸运的话,遇到个小岛补充一下体力,遇见一些也在淘金的人,然后继续出发,98%的人回到岸上过上平淡的生活,2%的人淘金成功发家致富。
2、以上是比较常见的成功路线,这98%的人需要在毫无保障的情况下找出路,而且生死未卜。如果不满足于现状想要创业,可以暂时留在公司上班。因为每个月都有一笔稳定的经济来源,这笔钱不单只能养活自己,还能拿来投资自己。
找个生涯规划师做一下创业规划,从你的能力、天赋、愿景出发,就不至于看到赚钱的领域就盲目入行,最后发现自己既不擅长也不热爱,到头来一场空。按照自己的能力、天赋和愿景得出方向后,这些固定工资还能作为学习资本,每个月可以抽出一部分钱来报班学习。先从斜杠做起,等发展好了再全职去做。有的人可能会说创业要All in,不要理会这些声音,他们又不为你的生计和前途负责。
二、迁移本职工作的技能,在另一个维度寻求发展
1、很多职业技能是可以将它转化为知识,例如设计、写作、烹饪......如果在公司工作,你的劳动力只可以卖一次,而你可以将这些能力转化为一门课程,放到网上去卖,这样,你一次劳动就可以重复卖很多次了。这种收入叫睡后收入,你不用再去管理它,它会自动产生复利效应。
期后资产规模(本利和)将超过以单利计息时的情况。事实上,复利计息条件下资产规模随期数成 指数 增长,而单利计息时资产规模呈线性增长,因此长期而言复利计息的总收益将大幅超过单利计息。
2、无论是出教程、出书还是出视频,你都需要学习表达能力。图文教程需要学习写作,视频教程需要学口头表达。制作教程的过程中还能让你学会写作、演讲等新技能。如果学好了,还能出关于写作、演讲的教程,无往不利。
3、将兴趣转化为教程。如果工作技能受限不能制作成教程,可以将兴趣做出教程。例如你喜欢健身、瑜伽、美妆、衣品搭配......这些兴趣都可以拍成视频拿到平台上卖。首先这是你的爱好,做起来有冲劲,而且不用学写作、表达,解释动作时不磕磕绊绊就可以。
三、在体制内工作,有更多时间来陪伴家人
1、从来没听过有哪个创业者可以很闲的,好的晚上还能回家睡个觉,不好的一个月都不回家一趟。他们眼中只有事业,或者说事业不得不将他们从家庭中抽离出来。
坏处显而易见,缺乏父亲或母亲的孩子都容易造成一些心理缺失,而且对自己特别生疏。有些教育必须在特定的时间由特定性别的一方来培养,例如没有父亲陪伴的成长,孩子容易缺乏男子气概,做事会不守规矩;缺少母亲的陪伴,尤其前三年的婴儿期,容易缺乏安全感,而且这种不安全感会伴随孩子的一生。
2、“子欲养而亲不待”,有了小家庭后,父母往往容易被忽略。如果把时间都花在创业上,见父母的机会就会少上加少,待他们驾鹤西去后,再后悔也来不及。
3、打工者比创业者的身体更健康。创业路上一份时间当三份使,不要说做运动,就连吃饭时间都得挤出来工作,创业者猝死也是屡见不鲜的事。打工者则不会冒这种风险,吃饭可以好好吃,饭后可以去健身,去做瑜伽,去跳舞......晚上可以按时睡觉。生活质量有保证,身体问题也少很多。
总结:江湖上流传着很多创业者的传奇,但传说终究是传奇,不是每个普通人都能成就的。普通人实现财务自由,可以先从斜杠做起,把副业做起来后再全职投入;也可以将正职转化成教程,在网络上售卖,增加一份睡后收入。就算都做不到,至少家庭幸福,身体健康。
网友三:
说实话,很多年青人好高鹜远,以为钱很好赚,不老老实实的上班,跟着人家下海,恐怕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都负债累累吧,生命的黄金时代就浪费在债务中,真是人生的悲剧,创业不是不可以,而是要量力而行,认识自已几斤几两,不要做超过自己能力的事情,钱好借却很难还,现实永远比幻想残酷,不认识这一点,千万要好好上班才是王道。
这句话说的有些太过绝对了。与稳稳当当上班相对应的是折腾创业,而创业的成功率只有3%,再加上最近的疫情,让大家忽然觉得,一份稳定的工作有多么重要,这些想法并没有错,也是我们该反思的,但太过绝对的想法,同样不可取。那为什么会有人说,稳稳当当的上班才是真正的出路呢?
一、市场竞争太过激烈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不停发展,现在的创业与以前相比,对一个人的专业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再也不是胆大抓住机会就能发财的年代了。但凡你能够想到的项目,别人基本上都有做过,比拼的是谁更加专业,谁更加有资金,谁更加有耐性,现在的创业难度比以前更大了。
二、流动资金等各项准备不足
这是很多创业人普遍的问题,在正式创业之前,往往对自己和项目太过有信心,结果做下来之后,和自己原本想的完全不一样。很多人创业基本上用了5年时间才略有成绩,而大多数人基本上只干了1年,甚至是不到1年的时间,最主要的原因是看不到项目进展,而手上的资金也快花完了。
三、那么,我们是不是就不要创业了呢
创业的成功率确实太低,需要准备的东西也非常多,但不代表我们就不要创业了,社会的快速进步,靠的仍然是大量的创业者前仆后继,创业仍然是很多人实现自我价值的一条路径。之所以告诉大家创业不易,是要告诉大家,在创业之前一定要准备充足,切不可太过自信。
网友四:
我这么讲吧,对于99.99%的人来讲,老实上班打工,才是真正的生活出路。而所谓创业,是那0.01%的人,干的事情。
第一,创业成功率过低,基本上是百中无一。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讲,你的创业,其实就是把所有家当赌上了,创业成功了不说,如果失败了,那就是倾家荡产,甚至家破人亡。但对于那万分之一的人来讲,人家创业失败了,反正家底厚,重来,再创业一次呗。
所以,绝大多数人,不要被一些忽悠创业的人忽悠。富人的人生,可以重来几次,你的人生,只有一次。
第二,一个人不能犯错,犯错了,一辈子都抬不起头来。
只有年少轻狂的傻子,才会认为,犯错了,改了就行,人生,可以重新来过。没错,如果你家底足够,就算是赔个几百上千万,也可以重新来,反正,有的是钱。就算错过了爱的人,再找呗,天下人多的是。
可是,对于99.99%的人来讲,犯错了,就是一辈子;错过了,就是一生。因为,他(她)没有选择再来一次的能力和实力。
所以,人啊,尤其是年轻人,不要轻易犯错。因为错了,可能就是一辈子。
我们应该明白,当你出生以后,你的未来,可以说,就基本注定了,绝大多数人,就是通过努力,尽可能获得更高的学历,然后打一份工作,寻常的上班,养家。
这世上,有万中无一的机会,但不能等,只能遇;遇上了,可以;遇不上,那就老实上班一辈子吧。大抵,是遇不上的。
有希望是好的,让它存在就可以了,千万不要把希望当日常。
网友五:
就那我来说吧!
我是个农村出来的90后,虽然我会理财,也买基金也做自媒体,在我想法里还是上班为主,其它为辅助。
尽管看到网络上说买基金一年赚的收益,顶我这样普通人一年工资,做自媒体发布一个视频挂上链接就肯轻松赚几千一天。
但也相信是有这部分人确实做到这样的,但在我印象里还是上班靠谱,并不是因为我不赚那么多。
我也想同时尝试了,做自媒体但我的目标是很明确先赚一块钱,我做视频剪辑,挂过链接每有学过视频剪辑认都知道,看似一个简单的视频,哪怕一个镜头切换都是不那么容易的一件事。
记得印象深刻的是去年中秋节坐的视频,距离中秋节还有十五天,我开始学习怎么剪辑视频,同时怎么样挂链接,还有以及涨粉的事,都是一点点摸索过来,最后我心里的目标是能买出一单,马上能赚一块钱也好,事实证明我想多了。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最后我开始慢慢转变思路,尽然视频不行,视频可以转别的,比如文章或者微头条这样图文的。
于是我开始接触到头条文章,虽然跟那些大V比起来每天有1000或者几百是比不了,我也不羡慕,做好自己工作就可以了。
最后也是慢慢摸索到自己擅长的领悟虽然不多,但希望还是有的。
买基金理财,我买理财产品有十一年多了,虽然去年很前面行情都很好,虽然我错过了,可能有人一年赚几万或者几十万,但我一点也不后悔错过。
因为我知道我的主业还是把工作做好,秉着得之我幸不得之我命的心态去面对。最后在今年这波下跌行情上我虽然也跌了,但我知道我没不开心。
相反我觉得我很坦然,有时候运气差点也是好事,我没有赚到基金很多,反过来也没有亏很多,我都告诉我自己,别人赚多少是因为别人有本事,有资金雄厚。
而我没时间去太多关注,所以赚不到那么多,也是亏不了那么多。
最后总结做好自己本份工作,才是最好的理财,而且风险也小,自己有把握,其它把握的东西少去操心。
别去羡慕别人赚的多少,也许别人没有你想的那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