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生意和上班,普通人应该怎么选择?
老樊在市里开了一家茶店,前些年生意好的时候店里座无虚席,就连当地医院的院长以及机关干部都会来捧场。
当时,有客人打趣道“我每天不是在老樊的茶店,就是在去老樊茶店的路上”,老樊还专门请了个茶艺师负责泡茶,自己每天就在店里和客人吹牛,或者是和朋友约着到处去游山玩水。
老樊的茶店从宾客盈门到惨淡经营
老樊从15岁开始就在别人茶店打工,干了十多年,对相关茶知识了如指掌,就连品茶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2014年,31岁的老樊用自己这些年的积蓄在市里开了一家茶店,刚开业的前几年,老樊茶店里门庭若市,院长、机关干部这些有头有脸的人都经常来他店里喝茶,买茶,他甚至还登上了报纸。
前些年的老樊,是春风得意马蹄疾,在做生意的过程中,老樊认识了小他2岁的小娟,两人都曾离过婚,或许是相同的婚姻经历让两人惺惺相惜。在互诉衷肠的过程中,两人情愫自然也越来越暧昧,才认识不久,两人就火速确立了恋爱关系。
2016年,老樊又在市里开了第二家茶店,这家茶店是由女朋友小娟负责掌管,为此小娟还专门去考了个茶艺师。
一年多以后,两人就因性格不合分手了,而小娟家境殷实,老樊和她在一起期间,从她手上撬走了不少钱,现在感情没了,唯一能握住的就只有钱了。
小娟多次向老樊索回欠钱20万,为了要钱,小娟还到店里与老樊大打出手,两人因此也彻底闹翻了,小娟把自己的茶店名改了,从此两个茶店之间也没了来往,客人也开始出现了分流。
而老樊并非是有意不还小娟的钱,而是他实在拿不出那么多的钱,而他面临的窘境也不只止于此。
没了小娟在经济上的帮助,加之客人的更迭分流,老樊茶店的生意也越来越不景气。
而老樊这个人性格执拗,不擅于经营,和小娟分手后,茶店一直是处于亏损状态。
有个客人是警察局的副局长,老樊嫌他说话粗鲁,别人来店里买茶,老樊就不肯卖给他,还让他滚出去。
为了茶店不倒闭,老樊只能找身边朋友借钱交房租,他也开始拖欠员工的工资,几个月才给人家发一次工资,有好几个员工因为这个,没干几个月就跑腿了。
最后,老樊索性自己亲自来守店。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身边的朋友经常劝他赚钱最重要,其它都是浮云,不能什么都由着自己性子来,建议他可以在网上直播或者联系一些学校去做相关讲座。
可老樊不知变通,仍按着自己的那套,我行我素。没过几年,老樊就欠了一屁股的债,昔日的好朋友也因为债务问题和他反目成仇,朋友老何就多次来找老樊要钱,甚至还直接拿着锁把他店门锁了。
在老樊最困难的时候,就连饭钱和充话费的钱都只能靠朋友接济。
疫情过后,老樊茶店的生意变得更加惨淡,每天店里面是有几个人,可那些基本上都是来蹭茶喝的老朋友,买茶的人寥寥无几。
即使茶店已经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但老樊仍不愿打掉茶店,安心回去上班。
老樊不愿意再去上班的原因
1.做生意的时间安排比上班更自由。店里收入高就可以请员工,就算店里收入低,只能自己看店,每天也只需要人守在店里,有客人来就泡泡茶,陪人家吹吹牛,一天下来,也不用干太多事情,这也让老樊的惰性变得越来越强。
2.老樊自己接受不了从“老板”向“员工”身份的转变,如今店里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老樊都一心想硬扛下去,要是收支平衡,或者有点盈余,哪怕一个月只能和普通上班族一样的工资,老樊肯定还是愿意当老板的。
3.老樊在等机会,等一个可以赏识到他才能的人,然后逆风翻盘。
可做生意毕竟不是过家家,净由着自己的性子和脾气来。大多数人做生意的初衷都是为了赚钱,而要想赚钱,应该面向市场,根据客人的需求不断调整自己的经营方式,那样才有可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立足。
网友二:
2015年回老家继续创业,但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当然不能完全甩锅给疫情),依然未遂。
第一个项目是音乐培训机构,但因为与合伙人之间账目不清,最后搞得不欢而散。
第二个项目做的是成人培训,由于多为线下教学,在意识到必须进行线上转型时,就经历了疫情的洗礼,只好搁浅。
虽然,创业始终没有获得世俗意义上成功,但对这件事,我依然是贼心不死。
这就像,你总能记起曾经吃过的美味和品过的好酒,即便时隔多年,那种感受依然久久不散。
而且,这事儿还真没法和别人解释,因为不曾体验过的人,嘴上说再多的知道了,心里也不可能真的懂。
那么人和人之间到底有什么不同?归根结底,还是思维模式的差异。
20年前有幸看过一本书《穷爸爸富爸爸》,一直对里面的财务自由四象限不甚了解。
当时质疑过作者凭什么把人分成四个类型,有过几次创业经历以后,我就明白了。
当没能给自己打造一个可以自动生钱的机器时,我们只能通过出卖劳动力和自己的时间,换取劳动报酬。这就包括打工人和自雇人士。
而那些真正的企业家和投资家,建立的是赚钱的系统。他们的收入绝大多数来自自己所持有的资产而产生的。
两种不同的赚钱方式,决定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换句现在时髦的话,就是财富自由。而且,有人注解过自己的定义“想不做什么就不做什么”。
这种人生自然让人羡慕,但对我来说,有了财富自由的人生,并非是绝对的自由,而是某种程度的“自在”。
人最怕的就是有了梦想,因为这玩意就像夏夜的蚊子,总是在你耳边嗡嗡作响。并不一定有什么大的刺激,仅仅是时而撩拨着你。
但如果只有了梦想,最多就是偶尔被蚊子叮的包而已,有点痒但未必难耐。挠一挠也过得去。
麻烦的是,有梦想的人还知道了实现的路径。这就像有了靶子时手里还端着一把枪,有多少人能忍住不去扣动扳机呢。
为什么做过生意或创过业的人不愿意去打工?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创业的生活方式,习惯了自己追求梦想的冲动,习惯了“这次”肯定能达成目标的痴缠。
曾看过一个广告,文案瞬间戳中了我的心,“我感觉这次的项目会成功,虽然这种感觉已经是第六次了”。
不愿上班不是放不下面子,只是有些事,没有回头路可走。
网友三:
分两种情况吧。
第一种,打过工后才做了生意,不愿再打工。这种情况,那应该是因为他做生意赚到了大钱。
例如我一个朋友,大学学计算机,打了一年工。在同层的打工人里发展也还可以,但他是那种希望先立业再成家的人,因为和女朋友谈了很多年,所以也希望自己能更快的有能力。今年五月他就回家创业了,在他回去的前一周,还在聊天说要改简历准备跳槽,结果突然就放弃了专业技能,回去玩起了电商。国庆的时候他还给我哭惨,我就问了他一个问题:会后悔吗?他不假思索说:那肯定不会。
前几天突然说他摊牌了,然后附上一张商家后台截图,好家伙,前个月一天还是赚我月薪,这几天换季爆款直接超过我年薪。做生意这种赚钱速度,我听了都心痒痒,但凡体验过的人,都难以抗拒吧,搏一搏单车变摩托,而且他现在就算淡季的时候也收入比我多多,还打啥子工。就算现在回去打,他也不会打代码了。
还有第二种,就是氛围。就我从小长大的环境,会给我一种身边没有打工人的错觉。可能是小地方,所以都是做生意的人。家里上一辈的亲戚,没有一个是打工的,也是到了我们这一步才有。不是每个做生意的人都能成功,但处于那种氛围下的人,即便做生意失败了,也不会去打工,而是不断地找路子。
所以自信点,标题可以把感觉两字去掉。
网友四:
这其实是一种偏见!
如果可以,在现在生意这么艰难的情况下,很多人都愿意去上班的,可是很多做过生意的人往往被现实逼得只能重新寻找项目去做。
第一,做过生意的人往往把自己困住了,没有其他的工作经验,没有相应的一技之长,因此很难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
第二,做过生意的人往往因为生意需求,倒逼着消费的增加,并不是说你节俭就不增加,而往往当你的消费达到一定程度就很难降级的,而去工作上班的收入很难抹平消费习惯的支出。
第三,当做过生意的人逼不得已寻找工作上班的时候都是因为生意失败导致的,而这个时候也往往是身上背着负债的,而去打工或者上班的工作收入对于这些人是杯水车薪。
第四,如今的人一旦负债,往往都是信用卡,网贷,银行借贷的,这些负债都是每日产生利息的,而不像以前那样负债多为亲朋好友借贷不产生利息的,有利息的负债和没有利息的负债给人的压力是天壤之别的。
第五,负债了以后去打工就会急速降低自己的金融杠杆倍率,只有自己做生意才能提高自己的金融杠杆,才能以时间换空间。
第六,做生意可以降低自己负债的利息支出。
做生意可以合理的利用信用卡,可以合理的利用货款账期,能够抵消掉很大一部分的负债利息,而打工的话,一个月的支出都覆盖不了一张信用卡额度,那么对于以卡养卡的负债人来说信用卡套现,取现,分期的费用就是一个巨大的压力。
所以并不是做过生意的人不愿意去上班,而是被逼无奈!
网友五:
大概都是因为一个原因,是这个原因让这部分人坚定了自己的信念。这辈子只会选择做生意,不再会选择去上班了。
说到底,做过生意的人,都知道当一个老板有多挣钱。可能一个员工辛辛苦苦做了一个月的工资,等到了最后发工资的时候。员工能拿到的工资,可能连利润的1%都没有。这绝对不是夸张,当过老板的人应该都知道。老板对员工的剥削,要多夸张,有多夸张。
而做生意的话,虽然会有一定的风险。但是做生意都是有亏有赚的。只要赚了,那都是自己的。就算亏了,也能时间能够再把钱赚回来。
所以,一旦那些做过生意的人。不再做生意了,但是也不会选择去上班。因为在他们心里,自己辛辛苦苦挣得钱,最后大部分都到了老板的钱包里。就算自己不去上班,老板就不会挣大钱。反正,除了上班,自己还可以创业。虽然前期会很困难,但也比上班好得多啊,起码也不用看别人的脸色。
网友六:
这个问题算是问到我了,本人以前也是打工,后来自己做生意,一帆风顺,确实是比打工好多了,赚了几年生意辛苦钱后,又失败了,却不知道该转什么行业了,然后又去打工,可是心态完全不一样了,打工要30天才能拿到几千元,想想干了30天才拿那点钱,真的很不值得,宁愿在家里闲着找路子,也不愿意把时间花在打工上,一旦打工,又没有时间想其他生意了
一收入问题,以前几十万甚至更多现在却拿着几千工资还肉体上和精神上累老板心累
二地位落差大,以前指挥别人现在被人指挥呼来喝去,做不好被骂也是常事。以前骂别人现在被人吊。巨大落差可能适应不了。
三面子上拉不下脸
网友七:
生意不管大小,自己做,都是老板,只是大小不同。
做老板自己说了算,不用看别人的脸色,主要是自由,无拘无束,想干嘛就干嘛。
收入方面自然也多,付出的多挣的也多。
如果去上班的话,条条框框太多了,对于曾经做过老板的人来说,根本受不了这些规矩。
还有就是收入这方面,上班是死工资,几千块钱就不错了。和做生意的收入没法比,所以上班这三瓜两枣也看不眼里。
这两个原因估计是做他们不愿上班理由吧
网友八:
做过生意不愿意再去上班,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做生意自由,没有约束。上班死规定太多
做生意时间可以自由支配,没有强制要求你遵守什么规定。上班就不同了,首先迟到早退肯定不行,上班的穿着,行为素养,吃饭,上厕所,包括工作内容必须按照操作手顺一步一步做,快了慢了都不行。工作又要保质保量。这些强制性要求一般人很难快速适应。
二、做生意来钱快,上班工资低
做生意每天都能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收益,无论多少,每天见钱了。花起来很随意。而上班一个月累死累活的,最后拿到手的工资感觉跟自己劳动付出不成正比。哪儿哪儿都不够花,一不小心就入不敷出。
三、做生意接触面广,上班沉闷
做生意的人每天接触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时间也过得很快。心情舒畅。而上班每天重复相同的工作,周而复始没有丝毫新意。每天都见工作上的那么几个人,相处的好还行,稍有些不睦,上班心情都堵得慌。
网友九:
刚当老板没几个月,虽然是几个人,但是应该也能说两句
第一首先收入问题,只要当过老板,感受过赚钱的老板,收入会有很大的落差。当个老板,不说赚多少,起码流水不少吧,然后你之前的流水零头,是你现在的工资,落差大么
第二工作内容,之前是想法做事自己定,成败全得怪自己,打工是领导定框架,你来执行,提出异议还得挨训,没有了自由性。
其实我觉得,主要还是收入,毕竟大厂出来的人年薪百万,让他创业也能创业,但是能在无风险的情况年入百万,何必胆战心惊的赚那几十万呢
当然,也有可能是我的心性问题,毕竟刚从月入几钱的打工的,转变到个工作室扛霸子,很多事不能理解,我这种一个月一两万的,可能不能理解一个月几十万的大佬的心理,就像一个月几千的说啥也不愿意跳出自己的舒适圈,去看看外面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