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过业的人为什么都不愿意再去工厂打工了
做过生意的人真的不想去上班。去年疫情封城到解封,我说今年不出门了,就在家随便找个地方上班,老公坚决不同意。
他说,做生意一个月轻轻松松赚几万,你上班一个月累死累活的最多3000千工资,还会把身体搞垮,到时候得不偿失。
听了老公的话,想想也是,但是还是不甘心就这样在家里玩,一分钱收入没有,一家四口还花钱如流水似的。
侄媳妇去服装厂上班,我就跟着去看看,假如可以,我还是想去上班,总比在家大眼瞪小眼好。
那天去她上班的厂里看了一下,月工资就是3000,工作12个小时,而且是站着打包,吃的是大锅饭,两人住一间宿舍,宿舍墙皮都掉下来了,到处都是漏水的痕迹。
看了后我还是决定不上班了,就在家好好玩玩,把身体养好,等能够出门了再出去做生意。
网友二:
为什么生意人不愿意上班,首先我不是一个生意人,但是从我角度来说的话,因为是看透商业界的模式吧,厌烦了上班的节奏。还是喜欢自己当老板。上班限制你的自由,而且赚的并不是很多。
还有就是即使你有很多赚钱的点子或者说想法,你只能跟老板谈谈或者说下你的方案。但是老板不一定去使用你说的方案。如果自己做老板的话,就不一样了,自己觉得这个方案好用能赚到钱的话,那你肯定会使用,因为每个人当老板都会考虑这个项目是不是更适合自己的公司发展。你见过哪些老板都会听员工的提议就去做的,几乎没有。只是会意见采纳。
还有就是钱,上班赚的少,每天早9晚六的要打卡性质的。公司一个月上个五险一金税前1w5到手就1万,自己当老板嘿不管做小项目还是大项目赚到都是自己的,自己永远拿大头。(估计我的想法比较幼稚)
给我更多的感受还是自由!大家都是老司机了,在江湖这么些年,你在叫我回去上班怎么可能!
网友三:
问题分析:做过生意的人不愿意去上班,最大的问题还是在出在心态上,可能存在以下几点原因:1.自己创业赚钱的快感远远大于上班拿的稳定工资,2.面子上放不下,从老板变员工这个角色转换无法接受,3.缺乏掌控感,忍受不了老老实实坐班的滋味。看具体分析:
1.自己创业赚钱的快感远远大于上班拿的稳定工资,
自己做生意赚钱反馈很及时,做成了单子,资金就算不是立马到账,看着数字心理也舒服。而如果上班的话,忙头苦干,到最后能看见的只是有限的工资,而且工资都是延迟发放,不是立马到账,缺少这种行动就有收入的快感,很多做了生意的人,宁愿再次创业也不愿意去上班。
而且,观念上,大家都认为做生意狠赚钱,上班那只能领点可怜的工资,特别是生意失败负债比较多的人,可能想通过上班填补账务可能一辈子都还不清,与其这样,还不如殊死一搏,也许下一次就成功了,翻身了。
2.面子上放不下,从老板变员工这个角色转换无法接受
曾经是老板,大家见面都称呼你王总,刘总。而到了单位可能别人对你的称呼就变了,小王,小刘,这种滋味,估计只有做过老板的人才能体会,一落千丈。
而且,做过生意的人,最不能接受的就是家人,朋友,合作伙伴,曾经都把你当老板看待 ,如今创业失败了,去上班了,这种承认失败的事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的。为了留着这个面子,很多老板就坚决不能接受上班,死撑着也要扛下去,大概就是这种心态。
3.缺乏掌控感,忍受不了老老实实坐班的滋味
自己做生意,相对来说,时间和行动上要自由很多,也不需要听从公司的安排,完全由自己决定,这种强大的掌控感得到容易,要放弃就非常难,就像一个自由惯了的人,是很难受约束的。
而且老板因为自己做生意,肩负着很大的责任,所以对自己每日的安排也非常自觉,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强,可是如果换了别人来管理自己,总觉得不是个滋味。
老板可以开车着出去跑市场,可以自由的决定见谁,干什么事,但是在公司就不行,必须老老实实听从上级的安排,这种从管理者将为被管理者的感受,会让曾经的老板浑身不自在。
其实,做生意失败,真的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成功的创业者毕竟是少数,如果生意失败了还要硬撑着,那就真的是打肿脸撑胖子了。找一份合适的工作,上着班缓冲一下未尝不可。
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做生意,也许上班的过程种发现了这个平台才是真正适合自己的,其实最后发展的也挺好,很多高管,职业经理人其实也很成功,上班只是一种选择,关键看自己的心态如何平衡了。
网友四:
我经营着一家普通浴池,十多年了,今年受疫情影响,干不下去了,为了挣房租,我来到了工地……
工地是干钢结构的,我沒有技术,只能做小工,出苦力。
第一天做的是卸车工作。长长的大挂车,装满打好捆的C型钢。吊车轰鸣着,巨大的吊钩在我头顶上打着转,我心里挺瘆得慌。顾不上害怕,我拿着吊带这边穿进去、那头拽出来,然后将吊带的两头挂在钓勾上,望着吊车缓缓升起、离去……继续穿吊带,为下一钩做着准备……
天不作美,下着雨,货物、吊带湿滑得很。雨水、汗水,挂满脸……
第一次干这活,不熟练,慌得我手忙脚乱,挺狼狈的。卸完这车货,才上午十点半,我已累得瘫软在车上。
刚想歇一歇,老板发话了:“老闫,抓紧过来运角铁(C型钢上的支架)。”
当初刚来干这活时,老板嫌俺年龄大,不愿要。
不能丢脸,更不能让人看笑话,咬咬牙,跳下车,俺朝角铁堆跑去。“时间过得咋那么慢呢?”心里默念着。
又苦苦干了一个半小时,终于熬到12:00点,吃午饭的时间。两个有点变了味的馒头,就着不见肉星的冬瓜块,再加上累,我真的一点胃口都没有。
人家在吃饭,我躺在高低不平的地面上,昏昏睡去……
“起来喽,到点了。”迷迷糊糊又听到老板的叫喊声。强打精神,迷迷瞪瞪地朝角铁堆跑去(下午继续运角铁),地上剩着我沒吃的馒头和冬瓜莱……
还好,一个礼拜我就适应了工地的生活。习惯了,也就不那么累了,也就不再感觉时间那么难熬了。我整整干了七十天,直到工地结束,我挣了一万四千伍百块大元。
做惯了生意,再去上班出苦力,真的好难:
一、心里有落差,老板变工人,要学会适应。
二、环境不适应,差别太大。
工地脏、乱、差,怎比得上空调屋里的舒适?
三、当老板,不用出憨力,上班给别人干活,你偷赖不得,为了钱,你只能拼命地去干,累啊。
四、被人管着,看人脸色,心里真的不得劲。
做生意,当老板,谁的脸色都不用看,自由得很。上班就不然喽,时时都有双眼情再盯着你、监视着你,生怕你躲懒。
身上若无千斤担,谁愿拿命赌明天?生意倒闭了,欠了一屁股的债,不干也不行啊。啥也不想了,干吧……
网友五:
大部分人就是因为不愿意上班,才选择做生意,特别是年轻人,没有家庭负担,敢拼,总想要靠自己闯一闯,看看能闯出什么名堂来。
到了中年,再想闯一闯就比较难了,主要是负担太重,什么房贷、车贷、孩子、父母……哪一个不是一座大山压在身上,哪能承受做生意失败的风险,很多都会找份工作,求个安稳。
做过生意的,一般也很难再去上班,生意再小,赚了亏了都是自己负责自己承担,虽然压力大,风险大,但生意人往往享受的就是这种起起落落的生活。
打工完全不一样,不去考虑别的,事情按时保质做完,每月按时发工资就行。
这完全是两种思维。
比如我打工的时候就想着不要加班,多放假之类,成为自由职业后,完全不一样了,睁开眼睛一直工作到睡觉,还觉得时间不够。做事的积极度是不一样的。
自己做需要学习很多东西,要逼着自己跟上这个时代,提升赚钱能力,不然就会没饭吃啊。打工则相反,很多人刚入职需要学习一下,接下来就是每天做差不多的工作,对于学习这件事会越来越淡漠,最终就开始原地踏步了。
朋友前几天跟我说她接了一个新项目,让我跟着她去上班,说前景不错,但我立刻拒绝了。有这个时间,我还不如把自己的事好好努力努力,再小的事业,也是自己的嘛~
还有,我早上根本就爬不起来~这才是重点!
网友六:
适应力差
曾经一天赚八万,再叫你去做一天赚八百的事情,落差肯定是很大的,这个落差带来心理上的不适和安全感降低。大脑对收入的适应性水平还停留在做生意的阶段,造成了一种自我认知不足,觉得自己只适应做生意,或者只能满足于生意收入,上班简直是对自己的蔑视,是自我沉沦,是自我毁灭。
这样的人,实际上就是适应力不足。
我十几年前就是一年上百万的收入,自有公司,发展得不错,因为一些私事导致没做了,然后收入水平就开始断崖式的下降。我有整整一年没有工作,当时结束业务回到家,情绪很低落,但一直想着找个工作混混日子。
我一开始找的物业方面的工作,一看工资,这一年下来,连我以前的零头都不够。比如物业经理岗,统筹一个社区的物业工作,保洁,维护,消防,等等工作内容,好一点的物业工资可以开个两万左右,那种一般的物业公司,能给你个万儿八千就是阿弥陀佛了,就这收入水平,我肯定是看不上的。
后来我还看了一些创业公司,当时我记得面试一个做供应链的农业公司,我面试的岗位是总监,跟他们老板从中午谈到下午他们下班,各方面都没问题,就是待遇问题很大,公司开的价是18K。按我当时的消费水平,肯定存不住钱,入不敷出,还贼忙,还要绩效,聊到最后,没干。
找来找去,我还是去了一家物业公司,经理岗。这公司规模很小,旗下就只有几个楼盘在运作,谈不上任何发展前景,里面的保洁保安,基本都是四十以上的队伍,一个物业公司的发展和待遇,完全可以从他们的员工的年龄构成来看,这家公司,绝大部分都是老一辈,当时给我的待遇只有8K,我接受了。
一方面,物业公司是琐事多,不像其他商业型公司,为绩效而不择手段的工作,总体上,物业公司还是比较闲的,就是待遇不好,挺适合养生。我到物业公司上班,没有任何不适,因为工作相对于以前或者其他单位,空闲时间多,正常的早九晚五,基本没什么加班,在物业公司待了好几年。
这几年里,大部分时间用来学习,也着手一个私人项目,赚的钱可以弥补公司收入的不足。我当时想着公司可以保命,就算是自己的项目失败了,好歹还有一份收入,不至于揭不开锅。有这份底气,做其他的事情也会得心应手。现在很多人也都这样,吃着碗里,看着锅里,开始做第二职业,这是收入不足的常态化生存方式。
人活着,首先要自力更生的把衣食住行满足起来,才能搞好其他的发展。的确也有的人,生意失败之后就窝在家里,但这类人其实是比较少的,大部分的人都会改变自己的诉求,降低欲望,毕竟生存是首当其冲的,对于一个现代人来说,没有良好的适应力就无法更好的发展。
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我几个朋友创业失败,也是回到公司里去,曾经操盘过几千万,数亿规模的项目的人,再到公司里混,的确有点不甘心,但他们都能尊重现实。比如我一个朋友,他公司玩了六七年,投入了数千万,公司后来垮掉之后,他第一时间就是去工作,没别的,不想过伸手借钱要钱的那种有求于人的日子,他们觉得,活下去,好好的活下去,才能有机会去发展。
如果一个人失去了这种适应力,他就很难翻身。他总是觉得自己技高一筹,觉得自己应该是具有高收入能力的人,他会一直折腾,至死方休,全然不顾现实问题。当然,如果一个生意人失败了,还有翻身的资本,可以博一下,不去上班也是正常的,但如果一个生意人失败了,失败到一无所有,他不工作,还想着发财,就是完全不清白了。
这种人,不是很多,而是很少,大部分智力正常的人,如果在一件事情上失败了,都知道,打赢翻身仗最好的办法是让自己先活下来,是让自己的家庭安定。如果一个人失败了,还丧心病狂的想着空手套白狼,不是野心被猪油蒙住了,就是失败已经错乱了他的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