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买房子、基金、还是理财?下个十年我们投资什么才能跑赢通胀?
证券市场,我认为是以后的风口。
地产已经成为了昨日黄花,这个大家已经有了统一认识,你想想花上几百万,房价涨幅如果年均低于10%,加之房产是重资产,不好兑现,那么房地产就没有任何投资意义了。
至于银行理财产品,年收益在5%基本顶天了,之前银根紧缩的时候还会有保本理财产品年收益达到7%,但那只是短期,长期看银行理财产品的年收益基本会在3%到5%之间震荡,肯定是跑不过通胀的,当然,可以跑过银行利息。
这样算来算去,似乎以后只有证券市场这个蓄水池了。自然,国家也认识到这点,所以各种改革各种建管,包括养老金入市,目的就一个,规范、搞活、搞好证券市场。
对于我大A,我知道大家都是各种不甘、愤怒和埋怨,但是再怎么去责备,自己家的孩子还是希望尽快长大并且成熟起来。
因为,对我们散户而言,也只有投资证券市场是未来可以跑过通胀的风口之一。
倘若你不会炒股,那么你就去买基金。不搞投资,手里的积蓄就不会升值保值,但是话说回来,很多拿着积蓄冲进股市里的人原本想赚得盆满钵满,结果却是亏损累累。
说明方向找对,方式方法也很重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还是很有道理了。
希望大家投资顺利。
网友二:
原材料涨,消费品涨……全世界的央行都在印钱,财富越来越集中道少数人手里,辛勤的打工人即便收入不变,手里的钱实际也被稀释了。
不断用时间来壮大本金,用投资来使本金滚雪球一样翻倍才能避免被通货膨胀收割的命运。
一、买房子。现在买房子可不能像10年前那样怎么着都是赚的,现在得仔细地挑,挑一线城市人流量大的,市中心地段好的,挑教育资源优越的(还得考虑政策对学区房优势的削弱),得考虑房贷利率,除去房贷利率外房子的升值空间有多大。
二 、买基金。由于最近市场波动较大,建议基民们做好资产配置。可以把固收+和混合型基金按比例配置。市场低迷的时候,可以逐渐加大混合型基金的配置到60%到80%。市场行情不断高涨的时候,可以分批赎回盈利到固收+,逐步加大固收+的比例,规避风险。
三、理财。理财还是得要去银行购买。不能随便相信所谓10万块就能买到的私募,年化10%,还国企背书,政府担保,保本保息之类的。银行理财也许利率较低,但起码还是比较安全合规的,以后银行理财也会向着权益化发展。
网友三:
未来的市场属于资本市场,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接下来国家为大力扶持实体经济的发展,提升中国制造业水平,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提升我国制造业在国际上的先进水平和核心竞争力,近年来,华为、中兴事件的发生,芯片等高科技制约我国制造业整体竞争力的问题,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近年来房地产投资过热,大量的信贷资金及社会资金过度进入房地产,挤压了实体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科技创新、生物医药、农业科技等很多方面无法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提并论,所以接下来国家将重新定位房地产在我国的市场定位,鼓励科技创新、实体经济的发展。
从国家战略上讲,未来的10年,一定是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一定是鼓励科技创新,房地产一定会回归基础配套设施的价值属性,未来民营企业会迎来发展的春天,股票、基金、理财等资本市场将会迎来大发展,相比较而言,我还是看好股票以及以股票为主的基金产品,以后的银行理财也将对接资本市场,资本市场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同时,也必将并驾齐驱,携手发展。
从以上层面上分析,现在入手优质的潜力的投资产品,坚持长期主义,价值投资,未来的若干年一定会有成倍的收益。
网友四:
过去十年,我买过房,投资了基金,做过理财。
2010年贷款投资了一套80多平的房子,近两年房价虽有所下跌,但是当初我是四千多一平米买的,如今市价一万每平米,目前出租中,月租金一千二,与市价相比租金有点低,去年年初打算卖掉,至今没卖出去,有价无市啊!
2015年开始参与基金,ETF指数基金,混合型基金买了一路八开,看重的是历史业绩,忽视的是风险,结果是应验的是风险,和股票似的,套住了,割掉了,亏损了!目前只投资了些货币基金,虽然收益率差强人意,但比拟银行一年定期,资金周转灵活。
基金不适合我,做做理财吧!理财方面做的都是稳妥型的。3%–5%的收益,一个月至一年期的,基本达到预期,未敢参与高收益的。
总结过往十年,由于房价上涨,个人资产上升,应该是跑赢通胀,但房子一旦过了风口浪尖,变现能力是真不行。
未来十年,个人认为跑赢通胀最重要的是提示自己的赚钱能力,如果非要从房子,基金,理财三方面选择的话,首先选择自己最擅长的。
对我而言,我选择基金,还是高风险,高收益的。虽然目前我只拿着货币基金,但从中也在不断学习基金有关知识,以前输就输在不懂不学习,直接就参与。
我自己能力有限,但是我可以借助基金,基金经理把钱投资到有发展潜力的领域,在未来十年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
网友五:
过去,在中国,跑赢的是房子。以及大盘蓝筹 -- 长持的情况下。
下个十年,真不知道。房子有可能还是,尤其是大中城市。但是基金和理财肯定是不靠谱的,这些管理人都是渣滓为主,首先没有专业和经验,其次也没有职业精神。
我觉得,在中国实际cpi增长无力的情况下,寻求一些3-4%左右的存款项目,肯定是可以跑赢通胀的。
网友六:
【我选择投资基金】
首先投资房产已经过时。房产只要投资坐等升值的时期已经过时,再加上近期出台的房产政策越来越收紧。就连购房的首付款来源都在严格审查。我感觉投资房产从政策面已经无路可走。几乎到了山穷水尽疑无路之地步。另外,就从大数据获知,目前全国房产空置率已经超出警戒线,存量房产再继续增加会成为压倒🐫的最后一根稻草。有人算过一笔账:在没有放开二胎之前,N年后,一个20岁的青年将拥有六七套房产。大量房产空置过剩,会出现没有办法通过交易获得现金。如果这种局面不改观的话,房产将成为负资产。
细思极恐!
银行理财产品从目前情况看是跑不赢cpi的,那只有让自己手头资金缩水贬值。所以🏦理财会不断出现资金外流现象。
股票市场又是风险难以把控的。这么多年来A股市场投资者一赢二平七亏之魔咒难以改观。普通投资者只好望而兴叹!
但资金是逐利的,这是资金的属性,也是本性。资金总要找合适的渠道投资,实现利益最大化!从A股市场成了基金以来,无论选取任何一个时间作为起点投资基金,只要操作得当,持有三年以上,赚钱的概率超过90%。所以啊,排除房产、股票、🏦理财,最有投资前途的非基金莫属!
我看好基金,我选择投资基金。
网友七:
作为一个工薪阶层的老百姓,能在二线城市扎下根,买套刚需房就很不错了,就算能再购买一套改善房,也达不到投资房产这个层面上。如果有可能跑赢通货膨胀的话我觉得还是这几个投资可以实现的
1.投资基金,如果能够持之以恒的定投下去通过复利的力量十年以后会有一笔非常可观的收入。我们以定投沪深300指数为例,过去十年每月定投1000元
最后发现年化率为10.79%,银行定期是2.75%,近几年通胀一直在2—3%(准确数据有可能不准,但大致数据与趋势是差不多的)
所以定投基金是一个跑赢通胀的好办法
2.银行理财,通过银行理财也是可以的,但是想买那些收益率很高的就得是存入大额资金才可以,一些人可能就望而却步了。
3.投资自己,自身的价值提高了,自然而然就能跑过通货膨胀了,利用休息时间都学习一些技能,或者干这些兼职,上班努力工作争取升职加薪。
总之想跑赢通胀办法还是很多的,只要肯付出努力,生活肯定会越来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