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能够一次性拿出二十万现金的家庭有多少
现在能一次性拿出二十万现金的家庭有多少,你拿的出吗?
一. 现在能一次性拿出二十万现金的家庭有多少?
不久前,国家统计局公布了31省份2021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数据。从这份表中,可以看出:
1. 依照平均数据,北京市、上海市的所有家庭(按照一家三口人计算)都可以一次性拿出二十万现金。
当然,就实际情况而言,这两个城市,肯定会有一部分家庭,一下子拿不出二十万现金,比如说,一些家庭虽然收入比较高,各项的支出加起来,也会比较高。
(下图文:31省份2021年和2020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 北京市、上海市之外,浙江省、江苏省、天津市、广东省、福建省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都在四万元以上。
同样按照一家三口人,这五个省市,大致推算的话,大约有一半,或者一半以上的家庭可以一次性拿出二十万元的现金。
3. 任何一个省,任何一个城市,都会存在城乡差别。
就浙江省省会杭州市来说,2021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7.5万元,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4.1万元。就江苏省的“排头兵”苏州市来说,2021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8万元,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4.2万元。
(下图:苏州人文地图)
二. 很遗憾,我们家一次性拿不出那么多钱。
我所在的河南省,人均可支配收入处于全国倒数第八名,为26811元,根据这个数据,大部分的家庭一下子都拿不出二十万元,其中,包括我们家。还好,我们会继续努力,也许几年之后,就可以一下子拿出来了。
(下图文:2021年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
网友二:
除了那些成功人士,上有老下有小的人,和给子女娶媳妇、盖房子的人都拿不出二十万。
就拿我身边的很多90后朋友,也包括我自己,房子都是父母给我们建的,不过建一栋两层楼的房子,肯定需要二十多万,而大部分父母都不能一次性拿出二十万,所以不得不贷款建房子。
而对于80、90后,基本都已经是上有老下有小, 媳妇和房子基本也都是父母为其操劳和完成。
只有买车是自己的任务,毕竟很多父母奋斗了大半辈子,也赚不到、或者存不到100万,所以父母们为子女娶媳妇和建房子之后,基本是用尽了包里的钱。
所以大部分人买车都是贷款,很少有人能全款买车,因为要养父母、养孩子,还有自己的生活费,一个月根本存不了几个钱。
只有分期买车,才没有那么大的压力,能享受也能减少压力。
所以说底层的老百姓,基本都不能一次性拿出二十万,就算能拿得出的,基本也是为某个愿望奋斗了很多年的。
我父母为了给我盖房子,奋斗了几十年,也只能存下十几万,过程中他们有病不敢医,除了大病买点药,小病都是靠自愈。
总得来说,能一次性拿得出二十万的,要么是有钱人,要么是奋斗了很多年的底层百姓,还在为家庭奋斗的,基本都拿不出。
网友三:
我是肯定能一次性拿出20万现金的。毕竟奋斗大半辈子了。
记得前几年,有个哥们做生意,临时需要三十万现金周转,跟我借钱,第二天,我就把钱送去了。后来,他很快就归还了。
所以,我认识的人,基本上都没问题,但是,我不太了解其他人的情况。
估计,一些年轻人,尤其是家庭条件比较差的,由于,工作时间短,底子薄,收入低,用钱的地方多,可能一次性拿20万,会比较困难吧。
网友四:
我拿不出来,银行卡只有3位数,就我身边的人来说,能一次性拿出20万现金的有80%。能拿出50万有50%,能拿出100万的有30%,能拿出500万的5%。
1、我们店有个服务员23岁,爸爸妈妈在上海一家面馆打工,管吃管住,妈妈捞面6000.他爸爸刷碗5000,每个月夫妻俩奖金400。
店里面的纸皮塑料瓶啥的200,空余时间夫妻俩还出去捡垃圾,一个月有500.爸爸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他们夫妻俩来上海12年.就那家店他们干了8年了。
15年的时候就听她说她爸爸妈妈攒了68万了。她妈妈还说在他们饭店,她算少的。
2、我们店厨师夫妻俩,之前在我们店也是管吃管住,2个人8000一个月,每个月他们花钱控制在1000块钱以内。
都是年30再发工资给他们,后面就从8000到10000,第五年给他们涨到13000,在我们店干了6年,回县城买了3室2厅,花了10万装修。
这几年他们依然在上海,听他们讲现在夫妻俩的工资是15000。又攒了30多万了,打算在干几年回老家了。
3、和我一起做钟点工的张姐,和别人合租个一室户,除去房租生活开销每个能剩6000。她儿子也成家立业,她老公生病走了,银行里有近40万,她说挣够100万就回东北老家安享晚年了!
4、我一老乡,开店当老板的,请了一个厨师一个配菜,一个服务员,一个钟点工刷碗,买了辆路虎开着到处溜,喜欢玩麻将,至今欠菜钱米钱酒钱10几万。
尽管他们店生意还过得去,但还是没有积蓄,房子也没买。现金不要说20万,2万都拿不出。
每天中午忙完他就回家把钱拿走了,老板娘要是不给,不管有没有客人,抓住就打,老板娘被打怕了,每次乖乖的把钱交出来。
5、我成都的房东,2个儿子4套房子,他们老两口1套,租给我这套1300。3套房子有房贷每月12000。二个媳妇没上班在家带娃,房东太太也做钟点工,3个男人工资才不到20000万房东说已经不知道去银行存钱是什么感觉了。
6、我朋友他们夫妻俩,做某品牌酒代理,自己还开了2家饭店,他们的备用金一直保持500万。
他儿子才大4就开发项目赚钱了,她女儿刚大一就网上带货,我朋友说大学4年的钱她女儿都攒够了。
发现一个规律,买房比较早的,全款或者房贷还清了的,这些年都过得风光,最近几年才买房的,大部分比较压抑。
大部分有规划的家庭,即便投资,都会留出20万+的备用金,以备不时之需。
这个概率只限于50后.60后.70后,
80后也有很大一部分有存款,也有很大一部分负债的。
我虽为70后,只能解决温饱,不要说20万,有2万我就很开心了!
世界是平衡的,每个人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决定自己生活的样子。要么就和自己的平庸握手言和,要么,就让自己的努力配得上自己的梦想。
相信20万+不是梦,只需要努力再努力就可以了!
网友五:
我爸妈和公婆都是60后农村人,都在外务工多年,他们目前的存款情况有着天壤之别,可是谁过得更好一些,我却不好定论。
同样的60后,不同的金钱观。
我爸妈吃苦耐劳、勤俭节约半辈子,我哥买房创业都给予了资金支持,我出嫁爸妈也给我准备了丰厚的嫁妆。
相对于我们村的同龄人,我和我哥小时候没有吃过钱的苦,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我爸妈的努力。
前几年,我爸有意回农村老家养老,在各种机缘巧合下,我爸妈如愿带着30万存款,回到农村老家开启了他们的后半生。
现在,我爸妈在农村老家边种地赚钱边养老,虽然与功成名就的人生不沾边,但简单平凡的生活同样充满幸福。
我公婆同样吃苦耐劳,不同的是辛苦半生,他们不仅没有存款,还有20万的负债。
相比之下,公婆赚钱比我爸妈多且容易,但公婆半辈子都在吃钱的苦。
我爸妈赚的每一分钱都是辛苦钱,他们一直省吃俭用,强制自己储蓄,可以说他们之前的80万存款,真的是一点点攒出来的。
公婆做装修虽然辛苦但收入高于我爸妈,公婆不仅给我们付了婚房的首付,还自己买了房,买了车,但公婆一直没有存钱的习惯。
最终导致:当公公因为资金缺口工作停滞,需要用钱时更是各种窘迫。
这几年前,公公拆东墙补西墙,婆婆靠手工活维持生活,他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难。
公婆没有养老保险,我老公目前赚钱能力有限,公婆只能尽可能的攒养老钱,可是他们现在的处境却越来越难。
按照资产,我爸妈并不比公婆富有,因为各自选择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幸福感完全不同。
对于我爸妈来说:回到他们熟悉的农村,手握30万存款,一边自食其力一边享受生活,便是幸福。 (我爸妈给我哥付了房子的首付,他们在城市无房无车。)
对于我公婆来说:在城市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有一辆自己的小车,生活虽然过得紧巴,或许依然觉得幸福,有面子。
所以说:
一次性拿出20万现金的人,未必是有钱人,或许手里有钱就是他们的幸福。
而一次性拿不出20万的人,不见得是穷人,或许他们只是让金钱以另外一种方式存在。
我35岁有存款20万,这是我仅有的财富。虽然这笔存款对我的人生没有实质性改变,但它却给予我面对未来莫大的安全感。
趁年轻,坚持存钱一定不会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