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一万三的收入在成都算什么水平?
记得看过一条新闻说成都人均月收入七八千左右,那月收一万三在成都肯定算是高等收入水平了,况且大多数人还是在五千以下收入,月收一万以上的基本集中在城南片区的IT行业。
要是搁在两三年前,月薪一万三简直不要太舒服了,那时候房价低,一万三可以随便买主城区的高端楼盘,二圈层住房均价也在六千左右,郫县,新都四五千的楼盘都有。现在一万三的月收入相比就没有那么优越了,只能买上一平米二圈层的住房,但也仍然超过了大多数人。
不同的收入产生不同的消费结构,也就有不同的烦恼。月入两三千的人可能消费简单,满足基本的衣食住行就够了,他可能过的很开心。月入上万的人可能要养车、还房贷,还要维持一定的社交消费,他的消费结构就要复杂多元一点,支出就要多一些,月入一万可能也觉得日子过的紧巴巴的。
现在这个社会到处充满了刺激消费的东西,琳琅满目的商品不停地鼓动你买买买,一不留神就冲动消费了,工薪阶层还是要学会开源节流,不然再高的工资也不够花。
成都还是尘堵?感觉在成都生活幸福指数并不高啊,除了环境外就是各种消费,我们两口子在成都月入4万,都不敢开腔问收入水平,感觉陷入了一个死循环,每月房贷,保险,赡养老人,抚养孩子,人情世故,家庭等各项开销等等,就是存不到什么钱。
在成都1万3月收入就问啥子水平,如果租房子就紧巴巴的,如果不租房、没有孩子读书就过得去。算一个账:一个月基本消费:水费35、电费85、气费55、物管费131、电话费、宽带费和收视费129、公交出行费80、生活费2000、医药费100、停车费600、小车加油400、洗车费25、汽车保养维修保险平均400、娱乐打牌喝茶费400、朋友同事聚餐及个人在外吃饭600、购衣物鞋袜等费1000、孩子书学费(幼儿园每月4000)、房子按揭费2500、男女理发平均60、同事朋友同学送情1000、工作学习资料费30、水果100、零食100、洗漱用品60、党费会费50、补充维修家里家具灯泡水管50………仅仅这些每个月都要14300元,还不说逢年过节,走亲访友。
看着一些回答就无语,成都一万三很低?还真搞得像,现在工资一个月没个几万的都不好意思开口了,那么收入只有几千的还不得都睡马路去?
有多大能耐就用多大的锅,3000~4000一个月的遍地都是,生活苦一些罢了。一万三的收入已经很不错了,自己规划好,在成都已经可以生活得很惬意了。当然如果你想每天过着花天酒地般的日子,那当我没说!
月入1.3万元,在成都已属高收入人群,尽管不少人会吐槽,但统计数据不会说谎。
从城镇就业人员的月平均收入来看,1.3万月收入,已属于高收入人群
2019年,成都市从业人员平均年工资及月工资(以12个月计)如下:
城镇全部单位:年均工资7.79万元,月均6492元。
城镇非私营单位(如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等):年均工资9.47万元,月均7892元;其中,在岗职工年均9.75万元,月均8125元。
每月1.3万的收入,应该是打卡到帐收入,如果不计入年终第十三薪及有的单位其它节假日奖励,年可支配收入最少15.6万元。
该收入是城镇全部单位从业人员和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工资的2倍和1.6倍,已是比较高的收入了,在城都市应属于高收入群体。
从行业水平来看,月收入1.3万元,已是第一高收入行业平均水平的1.15倍
行业对收入的影响很大,常言道:“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讲得特别在理,2019年,成都市分行业收入对比如下。
行业门类中,农/林/牧/渔业年均收入最低,仅4.37万元,月均才3642元。
而处于收入前三强的行业为: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13.58万元,月均11317万元。
卫生/社会工作:11.99万元,月均9992元。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社会组织:11.59万元,月均9658万元。
其中,处于薪酬第一名的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年收入是农/林/牧/渔业年收入的3.1倍。
月收入1.3万元,是收入最高行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月均收入的1.15倍。
月入1.3万元,却没有高收入的体验
尽管统计数据不会骗人,在成都月入1.3万已经属于金字塔尖上的少部分人,但和人们的直观体验有时相差甚远,还是感觉没钱花、缺钱。
这正所谓洞有多大,蛇有多粗,大多数的家庭都是量入为出,收入高一些,支出也高一些,投资点房产、购车,房贷、车贷相应增加,同时,这种收入家庭又相当重视教育,现在的教育投入是无底洞,如果再想来点小资情调生活,这点收入自然也会感到手头紧。
作为成都人,按当下的生活方式来看13000真的不算多,但这样的工资在成都还是难找的,感觉挺矛盾的。
如果没有房贷车贷还算好,但如果有就折腾了。现在主城区的房价都在30000左右,首付都要100万左右。成都大部分人的工资还是在5-6千吧,这又是一个适合消费的城市,没有房租就有房贷,还有很多的美食诱惑。
如果有孩子,那就不得了了,人家好的贵族幼儿园学费一年都要10几万,还有各种艺术培训费,补课费啥的,这点工资压得人踹不过气来。
当然,还有很多更底层的人。无论生活经历多少磨难,心态放好一点,不跟别人比较,没事还是攒点钱,让自己安心点。
我老公月收入基本就是这个数,大部分都还比这个数高点。但我们家的情况还是月月负。因为我没有工作,全职带孩子,每月房贷将近8000块,孩子现在还是吃奶粉的时候,所以经常入不敷出,日子过得紧紧巴巴,就算这个月够花销,也是勉勉强强。这个数对于有孩子且有房贷的家庭来说真是九牛一毛微不足道。
但我楼下的邻居,她也是全职妈妈,他老公每个月也差不多是这个数,她就过的比较安逸,因为他们结婚买房比较早,正好赶上房价低的时候。他们买房的时候,那时候天府新区这边,一套全款才50多万。他们全款买的,所以她老公挣的不用还房贷,只用全部养家,所以他们小日子过的还是非常不错,经常出去省内旅游,各种美食打卡。
对于没有孩子,没有房贷的两口子来说,这个数的话,日子过得更轻松,当然这只是对于我们正常小家庭夫妻,不包括奢侈品,包包爱好者。
如果是单身的话,那日子更安逸,挣点钱自己可以买买买,逛逛街,吃吃吃,也还可以,毕竟成都的消费水平算是中等水平吧!
以上的经验只针对普通人群体。
每月一万三的收入在成都属于中高收入水平,小康生活水平
成都市的居民人均可支配的收入一直都不算高。相对于很多二线城市也不算高。在全国排在第38位。在成都市月收入超过万元就不算很常见了。
成都市的生活成本相对较低,而且成都市的生活节奏也更慢一点。在成都市,很多人更倾向于悠闲的生活,基本上过万的都能过上小康生活,而且是不错的那种,可以达到小康生活的中等水平。而一万三应可以更进一步,达到小康生活的高等水平。
即便在成都市买房,这跟收入也基本可以完全搞定房贷是没有任何压力的。而在其他一线和二线城市,买房压力更大,一万三在成都市可以搞定的房贷在其他城市未必搞得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