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现在农村50岁以上还在外面打工的多吗?

2021年10月30日 好文阅读 暂无评论 阅读 0 views 次

我很乐意回答这个问题,而且,对于这个问题,我也最有发言权了,因为我就是超过50岁的农村人!

现在在外面打工的农村人,年龄超过50岁的,不单单是用多字来概括那么简单!

可以说,50岁以上到60岁以下,这个年龄段的,基本都在外面打工!

据我所知,我们老家乡镇范围内,包括我家亲戚,只要是60后,比如61年、62年到68年69年出生的人,都在外地打工赚钱。如果处于这个年龄段而没有出去打工的,一般都是在老家做泥工木工手艺的,再就是开店做生意的!

再如,我们在苏州打工的厂里,从管理层到一线员工,有好些超过50岁,特别是临时工,基本都是60后,有的甚至超过60岁!

所以,在目前看来,50岁以上的农村打工族,在各行各业,都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当然,当下企业厂家招聘正式工,50岁以上的不在其列,但是,这个并不影响这些60后能否找到工作,因为这一代人都是经历过大集体年代生活的的人,能吃苦,肯吃苦,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干的工作,都被他们胜任了!

所以,农村50岁以上的人,出门打工很多很多,虽然进不了工厂企业,或者没技术没文化,但他们能够胜任又苦又累的体力活。

尽管,这些50岁以上的农村人,挣得钱不是很多,最起码养活自己两口还绰绰有余!还可以顾及家里年纪更大的父母,也能给儿女减轻负担,收入好的,赚钱多的,还能对子女经济有所帮扶,基于这些原因,他们是不可能选择待在老家农村的!

总之,虽然50岁以上的农村人,出门打工不容易,但是,他们依然义无反顾的选择外出打工!

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自己很有发言权,第一,我今年已经超过了50岁,正是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人;第二,我是农村人,对于农村的现状有着比较深的了解;第三,刚好我去年就去了广东清远和山东聊城的两家工地打工,对于农村50岁以上的打工人群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这里就我在山东打工的亲历说说50岁以上农民工在外打现状。

我之前是在广东的一家港资企业打工的,从普通员工做到了写字楼的管理人员,一直打了20多年工,直到2014年工厂倒闭,我失业了,那年我45岁了,再去厂企找工作,都因为年龄偏大而被拒之门外。这个时候的我才明白,自己想要继续打工,正规和有保障的厂企是进不了啦,而一般的普通小厂和加工作坊不但没有保障,而且工作又累上班时间又长,最主要的是工资还很低,如果想要上班时间短,工资又过得去,只有做农民工这条路可行了。当时我就去了几家工地找工作,但人家也不要我,原因有两个,第一个原因就是人家工地有原班人马,不需要招人;第二个原因就是看我白白净净文质彬彬的,根本不是做农民工的料。

真的好悲哀,一个曾经坐过写字楼的人,一旦过了年龄,就失去应有的价值,不但进不了工厂,连沦落成为农民工的资格都没有了!

没有办法之下,我只好做一些赚不到什么钱的小生意,勉强自保而已。

我有个堂哥, 常年在外承包工地,他也有他的原班人马,但他看我实在挣不了钱,想帮我,就辞掉了他手下的一个做饭女工,让我去他的工地做饭,给我月薪5000元。堂哥不让我做工资更高的小工,因为他也觉得我吃不了那份劳苦,不是做小工的料。

堂哥在山东的工地是新承包的,当时他只跟一个带班的和另外两个亲信去了山东,其他的人马全部在老家本地,堂哥交代要我帮这帮人买火车票,带着这帮人去山东。

这帮人加上我一共有30个人,当我在火车站和他们会合后,他们全部将身份证交给我,由我统一买票。

翻看着他们的身份证,他们的年龄让我很是感慨,其年龄分布段是这样的:

50岁至55岁,7人(包括我)。

55岁至60岁,12人。

60岁至65岁,6人。

65岁至69岁,3人。

69至71岁,2人。

30个人当中,竟然没有一个是50岁以下的人。这还不算,60岁以上的老人居然有那么多,更让我觉得惊讶和不可思议的是:居然还有71岁的老人!想想自己还不到50岁去工地找工作被拒绝,而这帮人60几岁甚至71岁了还能去工地打工,自己与这帮长期在工地奋战的农民工比起来,真的是活得没用。

出于好奇,我就跟那些65岁以上的老人交谈,问他们为什么大年纪了还要出去打工,他们的答复大致差不多:在工地干惯了,身体又健朗,在家里闲得慌,不如出去打工,一来工资可观,二来为自己挣够养老钱,以后不要拿儿女的钱花,为儿女们减轻负担。

我知道农村的老人们基本上闲不住,只要力所能及,不管什么活路,他们都会去干,除非实在干不动了,或者因为年龄大了,没人愿意请他们干活了。

但是,一个71岁的老人,还去工地打工,确实刷新了我对农民工的认知,尽管这位老者是个手艺很好的大师傅,可以干些比较轻松一点的技术活。

后来到了山东工地,那帮65岁的老人只干了3天活,就被项目部派人来登记的时候给发现了,将他们全部清退了。

堂哥为此还被项目部经理臭骂了一顿,说堂哥竟然敢用老大爷上工地,是不想混了。堂哥的解释是:那些都是人帮人,人拉人而来的,他也不知道他们年纪那么大了。

小结:

现在农村50岁以上的人外出打工人真的很多,除非在家做生意或者有其他事惰可做,可以有一份收入,不然的话,那些50岁以上的人都会选择外出打工,除非是没人要他们。农村人朴实、勤劳,肯吃苦,他们没有退休工资,没有好的社保福利,对挣钱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需求和比城里人更为难以割舍的情怀。

小区物业的保安守卫,多是五十以上的农村人。还有,城市绿化,园林队的用工,多是五十以上的农民,包括妇女。

还有医院里的护工,多是东北来的农村人。他们快把青岛市医院护工这个行业打下来了。

还有各行业的服务人员,都是农村来的。挺多的。大凡城市人不爱干的服务工种,都是。街道清扫就不用说了。小区服务人员也多是上年纪的农村人。

这是双向的。城市老人开始往外走了,出去到农村养老了。城市还离开不了农民。缺少他们很多工作会瘫痪的!

可以说,现在打工者中,50岁以上的人还占有较大比例。最近,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中小企业用工调查报告表明,50岁以上的打工者所占的比例,已经从2008年的11.3%上升到24.6%,翻了一倍多。可见,这个群体在某些领域,成了绝对主力!

在古人看来,五十知天命,基本上到了颐养天年、享受绕膝之乐的时候了,可是在今天却成了打工的主力军。那么,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第一,本钱不错。身体是打工的本钱,是打工者的硬核条件,如果身体条件不好,肯定不行。现在五十岁还是打工大军的主力,说明现在的生活条件不错,五十岁的人还能胜任工作,所以还可以接着干。

第二,生存需要。这个从外出打工那一刻起,他们就在担负着这一使命,不仅仅为了自己的生活,还要承担全家人生活消费的责任,而且随着年龄增长,再改行已经很难,于是就索性一直做下去。再说,趁还行干的动多挣点养老钱,也能减轻子女将来的赡养压力。

第三,工友情难舍。有部分打工者在一起打工,十几年几十年工作生活在一起,大家彼此之间结下了深刻的友谊,关系相处的比家里人都好,因而,在身体条件还允许的时候,都相约互相关照,年龄稍大一点的就从原本体力活,转到保安保洁以及其他相对轻松一点的工作上,继续在一起打工,这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打工者返乡的时间。

由此可见,50岁以上打工者目前还较多。但是,相对于年轻打工者,他们的生存与挣钱的压力相对要小一些,他们可以随时结束打工生活返回家中。

标签: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