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公司不招大龄程序员?
作为一名软件研发团队的负责人,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30+或者35+的程序员也是有市场的,但是主要集中在研发级程序员群体,这部分程序员即使到了35+的年龄,也依然有大量的公司愿意接收。
如果招聘的是应用级程序员,那么大部分公司对大龄程序员还是比较谨慎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管理难度大。目前很多软件团队的负责人是20+,如果招聘进来一个35+的程序员,在管理上有一定难度,大部分软件团队的负责人不愿意招聘比自己年龄大的程序员。
第二,精力有限。相对于年轻程序员来说,大龄程序员一方面自身的体力会下降,另一方面也会有诸多的生活琐事,而这也会对工作效率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互联网公司高强度的工作模式下,很多大龄程序员很难适应。
第三,知识结构陈旧。对于应用级开发来说,知识结构很容易就会陈旧,各种编程框架每年几乎都会有所变化,而大龄程序员往往对新技术的敏感度较低,这就会明显影响工作的效率。
第四,学习能力下降。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能力下降是一个必然的事情,对于整个软件团队来说,一个短板往往会拉低整个团队的战斗力。按照历史经验来看,很多大龄程序员的反应速度远不及年龄更小的程序员。
作为应用级程序员来说,开发的速度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更是如此,很多功能的开发是以小时来计算开发周期的,这与传统的软件开发完全不同,传统的软件开发都是以人月来计算。所以,对于大龄程序员来说,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都非常大,而且很多公司对于35+的程序员会着重考察,就是为了保证团队的战斗力不受影响。如果发现程序员的工作能力下降严重,那么结果往往就是被淘汰。
所以,为了延长自己的职业周期,做研发级程序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随着我国软件产业结构升级,未来研发级程序员的发展前景将非常广阔。
对于应用级程序员来说,读研是一个不错的升级途径。
我的研究方向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我目前也在带大数据方向的研究生,我会陆续在头条上写一些关于大数据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
三十多岁的程序员在回看自己二十多岁写的代码的时候,都会想这么傻逼的代码是那个傻逼写出来的,这就是区别。我更喜欢和毕业五六年的、三十岁以上的程序员、项目经理沟通问题,这个阶段的程序员技术和业务都达到了一个成熟的阶段,项目的历练和生活工作的经历也让人变得成熟(当然混日子的不在此列),项目中有两个这样的人你终于不用太操心了,基本上三五句话就已经互相明白意思了,无需多言,如果天天和刚毕业的程序员打交道,不论是专科本科还是研究生,说真的就四个字,心累,太坑,一个问题翻来覆去四五遍都听不明白,当然能力出众的天才除外,但这毕竟少数,千分之一就烧高香了吧。
我们公司就要求为32岁以下,极其优秀才可以突破年龄限制。
主要是因为三个原因吧。
第一,大龄程序员思维固化,现在的技术发展极快,部分人没有太多的经历去吸收消化的,只能固守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第二,大龄意味着工作年限长,相应的薪酬就很高,公司成本大,而且大部分公司需要的技术要求并不高,找一个年轻的,成本低的就会成为首要选择。
第三,大龄程序员精力和体力肯定走下坡了。现在看新闻个把月就得有个把个程序员壮烈了,现在公司又是996,大小周,内卷什么的,公司肯定要考虑程序员的身体情况。
总结来说,就是大龄程序员技术能力,身体情况和耗费成本都处于不乐观的状态。
建议大龄程序员可以转职做一下有关设计架构或者业务产品方向的工作,和自己的能力相关,适应起来也很快,不失为另一种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