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统计的工资收入差距为什么会很大
我国社会工资水平总体来说在全球范围内处于中低水平,占GDP的比重大约在40%左右,发达经济体国家这一比例在70%以上,原因在于其税收主要以所得税为主,而且税负不重。而我们则是以增值税为主,也就是说不管你盈利与否,只要经营就必须纳税,而且除了税以外还须交纳各种费。于是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形成个人、企业和政府各占三分之一的格局,这就是为何我们工资水平低、企业平均利润率不高的原因。
我们的社会工资水平不仅与世界水平有差距,而且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体制内外都有差距,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平均工资差距在一倍以上,行业之间差距更大,科技、金融等高利润行业与产能过剩行业差距是几倍,体制内与体制外也是成倍的差距。之所以造成各种差距的根本原因是体制所造成。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各占三分之一的格局难以打破,如果企业盈利太低,资本就缺乏投资积极性,如果政府财政收入过低就难以支撑庞大的社会管理成本。
社会工资差距存在还不是主要问题,只要二次、三次等分配机制合理也能弥补,但是很遗憾,我们在这方面也存在很大问题。在财政收入分配中,我们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国民福利方面的支出占比不到30%,而发达经济体国家这一占比在70%以上。在三次分配上我们的社会捐赠和救助规模和数量上都很小。货币超发实质上也是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工薪阶层在货币超发中缺位,造成实际工资收入缩水。
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工资差距的存在是必然现象,只要机会均等的公平机制存在,就能激发强大的社会效率,但是,人为的扭曲这种机制就会造成不公正的分配差距,最终丧失社会效率。解决工资差距的根本手段是政府的二次分配,如果政府缺位,这种差距恶化到一定程度就会引发社会动荡。用超发货币的方式掠夺社会财富,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行为,最终,必然会为此付出应有的代价。